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799722
北太湖的千年稼穑与安澜 运河古镇的风土与世情
曾经太湖卑湿地 如今江南鱼米乡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解读稻香小镇自然禀赋
《风物中国志·望亭》是一本关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历史地理、稻作文化、水利建设以及小镇民俗的图文著作。望亭在苏州的*西边,虽是远郊,仍然处处可见大城市经济的强大辐射痕迹。从20世纪初修建的一段沪宁铁路到50年代供应华东地区的望亭发电厂,再到21世纪横跨望虞河、大运河的望亭水利枢纽,近代一百余年里,每一次变革与进步都给它留下了深刻一笔,再也不似从前“望亭驿”繁华过眼,只堪短暂停驻的光景。本书重点描述了处于大都市圈边缘的望亭小镇,在近代深受无锡与苏州两大城市的影响,近年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倡“生态农旅”概念,打造优质大米品牌,推广智能化农耕,成为太湖北岸瞩目的稻香小镇。
序言:望亭,再回稻时光
地
千年望亭的稼穑与安澜
望亭“留”与“变”
道
太湖北岸,稻花香里又一年
曾有一站叫望亭
风
田间的职业经理人
小镇青年,志不在四方
小镇灶台:日常的喜与悲
春秋四啷集
物
从前慢,弦音伴
年画里的温情
苏作家具上的功夫
小镇裁缝的手制旗袍
卷首语
序言:望亭,再回稻时光
撰文/王砚
和周围的市镇相比,虽然同在工业化的包围圈中,望亭还是多了几许柔软和自然意趣。
南河港的春天至今都还保存在记忆里。那天的暮色模糊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明亮的金黄降低了饱和度,花香却变得浓郁,自太湖来的风,将它吹送到小镇的每一处。运河上偶尔传来的汽笛声里,似乎也满含着花香,连同那些货物一块儿载去了远方。油菜收割后,田里就该插秧种稻了。泥土被耕地机翻卷起来,白色的鹭鸟紧随其后,低头寻找着土里的小虫。这是望亭农人的日常,又是久居城市的人们所向往的田园意象。
“御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一千多年前的回眸刹那,御亭便成了“望亭驿”,从此留下更多南来北往客的柔软心思,怀古、送别、壮游……哪怕只是短暂停留一夜,人们总能想起这里堆积的厚重往事,他们在吟咏中复刻雨打风吹去的长洲苑、战火焚过的荒村,还有繁华时的灯火村市,笙歌驿楼。这个古运河边的小驿站,如同每个时代的前哨,“望”见种种变迁,却逃不掉每一场动荡。烟波里,多少帝王将相不再,楼台倾颓,金银散尽,终落地生根的大概也只有“读书耕田”两件事而已。
湖泊和河流给予望亭的情意显而易见。
太湖地区的“涂泥”在上古时因缺乏水利技术,无法改造,而被视为肥力低下的末等土壤,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区域的不断开发和生产经验的累积,经过长期种植改造,数千年后这里的土壤肥力竟然一跃居于全国之冠。《越绝书》曾记载:“亟卖六畜货财,以益收五谷,以应阳之至也。”可见吴越时期,太湖流域已有六畜和五谷的农业概念。到明清时,人们不断引进良种稻谷,大量使用有机肥改善土壤性状,进行精耕细作式的集约农业,耕田、播种、耘田、灌溉都有讲究,耕作制度也从原来的一年一熟,变为两熟制。因为拥有万亩良田和优良的稻作传统,太湖北岸的望亭至今都被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作为水稻良种培育基地。望亭人喜爱的苏香粳100、苏御糯等优质稻米都是在这里种植,代代选育。
望亭处于无锡和苏州枫桥两大米市之间,借助运河,它也成为粮食集散地和商贸港埠。江南运河在唐宋时期的交通地位极为重要,在运河及其侧通的水运线上,日益繁盛的城市和码头一个一个相继兴起,它们随着水利整治和水运商品流通量增加而声名远播。清末民初,望亭老街“上塘街”(望亭运河以西称上塘,运河以东称下塘)两侧,遍布鱼行、竹行、木行、米行、席行、茧行、油坊、茶馆、书场、布店等近百家店铺,其商业空间的延展皆得益于京杭运河的地理区位。
而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起始点,就在太湖东边的望虞河畔。望虞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同样是一条人工河,其历史直可追溯到春秋晚期。当年越大夫范蠡借口帮助吴国兴修水利,开凿了一条长约13 千米的运河,北通三溪口,直入太湖,也直通吴都,人们称之为漕河、蠡河。这条与大运河相汇的河流虽是用于军事,但从长远来看,它更利于农业,千百年来,流水造就了沿岸的沃野千里。历史上,望亭、浒墅关都曾在这条河建造水闸关卡,调节上下游的水利矛盾。在宋代,河工曾在漕河与运河交汇的沙墩口河心处,堆筑了一个土墩小岛,太湖泄洪时,用来减缓急流,避免运河上的船只被冲走。如今,同样在两河交汇的位置,已经修建了一座调控更为精准的控制型水利工程——望虞河水利枢纽。它以“上槽下洞”的立交形式,重新规划了两条河的态势:上部矩形槽供京杭大运河船只通航;下部的九孔涵洞则供清澈的望虞河水汤汤流过,发挥排洪和供水作用。当太湖过于静止、出现富营养化情况时,它便将长江水输送入湖,促进河网有序流动,改善水质;而当太湖水猛涨时,望虞河又将洪水引入长江,分担河道压力。
近的一次洪水来袭是在两年前,但大部分望亭人只记住了连绵不绝的大雨,却少有真正的担忧。这座水利枢纽很大程度上替他们化解了滔滔危困,小镇得以保持一贯的不疾不徐的生活节奏。和运河相隔不远的舒乐饭店,依旧四十年如一日照常供应早餐——雪菜面、焖肉面、大排面……老邻居边吸溜着面条,边聊聊家常。饭店的月份牌上密密麻麻圈了许多日子,预约着为几家逝者烧祭饭的事宜。华老板沉默地站在后厨忙碌,一腔心事都化进了饭菜和流年里。
另一帮年轻人则挎着相机,穿行在望亭的街道和村庄,他们是新兴的小镇记录者,记录望亭“这一刻很美”。建于20 世纪50 年代的发电厂是他们一拍再拍的主角,两座地标式的巨大冷凝塔、橘红色洋房宿舍,早带给望亭不一样的风貌,从童年时就定格在他们的记忆里,如今越发让人慨叹时光流逝的力量。拍摄中,他们更加懂得尊重真实的望亭,人们的丰富表情、市井里的烟火味儿、田间地头的劳作、秉持工匠法则的手艺人……关于小镇,那过去与未来的层层交叠,都值得被“咔嚓”一声记录下来。
千年望亭的稼穑与安澜
撰文/王砚
从苏州到望亭,沿途工业风貌蔚然。车窗外,工厂方正规整的屋顶、巨大的重型机械和广告牌不时掠过,路边总有修理店轮番敲打割锯,路人皆是疾行之姿。偶尔,远处的水面跳荡出一小片银光,仿佛从工业时代剥落的一块自然碎片,提醒这里还是江南水乡。
望亭坐落在苏州的西边,虽是远郊,仍然处处可见大城市经济的强大辐射痕迹。从20 世纪初修建的一段沪宁铁路到50年代供应华东地区的望亭发电厂,再到21 世纪横跨望虞河、大运河的望虞河望亭水利枢纽,近代一百余年里,每一次变革与进步都给它留下了深刻一笔,再也不似从前“望亭驿”繁华过眼,只堪短暂停驻的光景。
在工业未曾蓬勃时,望亭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区。农民们谨遵天时,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用心经营农田和稻米品牌。一亩田里既有祖先的经验,还有无数次试错之后产生的新农艺。因为基础扎实,数年来,农业生产尽管也受到市场大潮的冲击,却未曾偏废,保持缓步前行的姿态,从传统农耕,过渡到机械化操作,再慢慢走向智能管控。
漫步太湖北岸,春天满畈金黄油菜,夏天则风吹稻浪碧绿。农田如一幅柔软的布,将工业化的坚硬棱角包裹了起来,令人又想起在历代歌咏和志书里反复出现的锦绣鱼米乡。这个处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中心地带、太湖流域中部的小镇,土地平整而肥沃,水稻、小麦、油菜长势喜人,然而在上古,《禹贡》一书却将这里评为“厥土涂泥,厥田下下”之地(《禹贡》将九州大地的土壤级别分为九等,苏南、皖南及浙、闽、赣大部排名末)。涂泥,即土湿如泥之意,指当地水网密布,多为无人涉足的沼泽地带,土壤又黏又湿,肥力低下。就是这排名“第九等”的土地,经过两三千年的水稻种植和治水营田,终演变、培养成今天全国肥力的水稻土。其间,若没有不断累积、提高的排灌技术,如今的殷阜之地想必不可得。从某种程度来说,太湖地区农业和经济开发的历史,亦是一部水利建设和治理的历史,其福祉泽被无数类似于望亭的城镇。
筑堤围田,大圩里的田园盛景
从地图上看望亭,略似一只贝壳形状,弧形的东西两翼舒展,西翼紧依着北太湖;沟通太湖和长江的望虞河,从东翼的沙墩口,一直流向长江边耿泾口;京杭大运河则笔直穿过全镇,将望亭分为东西两片。沿大运河西岸,还有一条古驿道可经浒墅关,入苏州城。自打隋代设驿,望亭可谓占尽交通便利,是一座天然的“水陆码头”。
这座水陆码头所处的太湖平原地势极为低平。任仁发(元代水利家、画家)曾说:“浙西之地,低于天下,而苏、湖又低于浙西,淀山湖又低于苏州,此低之又低者也。”太湖平原有史以前是海湾,在长江、钱塘江和海潮的长期冲积下,逐渐被南北岸沙嘴包围合拢,发育成现在的三角洲,地形如同一只浅碟,中部低洼而四周隆起。中部洼地高度都在3.5米以下,从苏州以东、松江以西、常熟以南、嘉兴以北,大小湖沼都集中在这“低中之低”,阳澄湖群低地甚至低到3米以下,然而太湖平均水位却有3.3米,如同一只水盆悬在农田上。若无相应的排灌设施和水利工程,降雨稍多,稻田必定淹没水中,颗粒无收。
望亭的点在华兴村的时埂上,9.2米;太湖沿岸一带地势低平,宅基村的浪沙浜仅2.3米。它虽然和苏州的大部分城镇一样,在太湖平原的“碟形”洼地底部,但同时位于澄锡虞高地,地面高程多数在4.5~5.5米之间,令它比周围其他城镇略微高出一头。这略微抬高的几米,不仅利于种植各种稻麦谷菽,也使它面对水患时多了几分从容。
根据考古发现,太湖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先民以种植稻谷为主,品种也有籼粳之分,但农田多建在高地,说明当时技术无法收服恣肆漫流的大水。殷商末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逃左奔江南,建勾吴国,相传太伯曾在无锡东南开太伯渎,西起运河,东通蠡湖(今漕湖),以备旱时储水。这可能是太湖地区人工开凿的早河道。到太伯十九世孙寿梦时,吴国开始强盛起来,吴王寿梦之子诸樊将都城从今无锡梅里,迁移到现在的苏州。苏州地势比无锡低,要进行开发,非围田不可,即要开河筑堤,挡除外水,排除内涝,才能从事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掌握足够先进的治水技术,诸樊是断不敢贸然迁都的。《越绝书·吴地传》中有记载:“吴西野鹿陂者,吴王田也。”“鹿陂”指吴王田,说明是堤内成田,而不是堤内蓄水的陂塘——筑堤围田的迹象渐渐浮出。
到吴王夫差时,为了北上攻齐,于公元前495年,特地开凿了运河,从苏州经望亭、无锡、奔牛转北由孟河出长江,全长170 余里。这条运河开通以后,公元前486年,夫差又开邗沟(从今扬州至淮安北)沟通江淮,公元前482年,进一步开深沟,直抵商(宋)、鲁之间,连通沂、济二水,所以《史记·河渠书》有“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之说。开沟渠,是为了疏引水流,运载物资,其时,吴国还有开发湖滩、浅沼发展农业之举。比如,吴国为了便于和楚国交兵,在固城(今江苏高淳)筑城,围湖为田。这或许就是太湖地区早的圩田。公元前473年,吴国为越所灭,越国又治吴地140 年,继续开发太湖地区。在这之前,越国的大夫范蠡,在苏州西北就开过一条蠡渎,西接太湖,东连蠡湖——这条人工河如今的名字叫“望虞河”,但老望亭人仍叫它“蠡河”,从前沿线皆是湖荡和圩区,多有淤塞,20世纪80年代,列入“治太”十大骨干工程之一,如今成为太湖洪水主要泄洪通道之一,也是太湖流域由长江直接向太湖引水的骨干河道。
秦代,江南运河继续在拓展,镇江—奔牛段和苏州—杭州段相继被开通;汉武帝时,为了便于征输闽、浙物资北上,从苏州以南沿太湖东缘的沼泽地带,也开挖了一条长100多里的运河,江南运河至此粗具轮廓。秦汉时期水利事业大兴,加之铁器的使用,农田开发的程度深入了不少,然而荒地实在太多,人口又过于稀少,对待农田仍然是火耕水耨,广种薄收,无法与中原地区相比。直到六朝时,发生在西晋的一场“永嘉之乱”,迫使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无数北人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改变了太湖流域地广人稀的面貌,许多北方的旱作品种、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大量传入,南北的农耕经验次大融合。比如,有些地区出现了“再生稻”的栽培。再生稻是指旱稻或中稻收获后,根茎上的休眠芽萌发,一岁两熟的稻种。土地同时被大量开发,孙吴率兵向山林、沼泽、滩地开进,在这些从前人迹罕至的地方实行“兵业”屯田制,一边开垦,一边大搞建设,成果斐然。他们在纵横交错的河渠上修筑塘坝,把漫流的河水管束起来,为水稻田进行排灌。从整个江南来看,太湖流域是早进行土地开发的地区。《资治通鉴》记载:“自晋氏渡江,三吴为富庶,贡赋商旅皆出其地。”
隋大业六年(610),隋炀帝打算南巡江南,他的豪华龙船无法在过去狭窄的运河航道中一帆风顺,于是官员们花费大量时间,招募无数劳工,对从前并不连贯,也不宽阔的江南运河进一步加以开拓。由镇江一直修到杭州,全长800余里,广10余丈。运河经过拓宽疏浚以后,不但提高了与北方的交通运输能力,也进一步沟通了太湖水系,沿线的水利建设和经济开发都有了长足发展。运河畔的望亭驿,亦于公元614年设置了堰闸,管控水情。望亭闸属于江南运河上四处古堰闸之一(另三个为镇江京口、吕城和常州奔牛),到宋代,其间数次被冲毁废置,又数次被复建,南宋嘉泰元年(1201)修建成上下闸(即如现代的套闸)。
堰闸和五代时吴越兴建的“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塘浦圩田系统,都是贯彻治水为农田服务的方针,避免出现旱涝灾害。塘浦和圩田相辅相成,只有水网形成后,圩田才能有大规模的发展。太湖平原的大规模圩田建设始于唐朝,安史之乱后,全国的经济中心已全面推移至江南地区,朝廷财政亦仰赖于此。
五代时,太湖地区大部分为建都杭州的吴越所统治。吴越对太湖地区的营田事业很重视,人们不断开河筑堤,不断完善唐朝的基础水利系统,筑建以塘、浦为四界的圩田,这些方正的圩田彼此相接,堤岸高厚,塘浦深阔,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大圩。范仲淹曾经这样描述江南大圩:“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潦不及,为农美利。”可见大圩若城池,圩中不少未开发的湖荡、洼地可以蓄涝;封闭高厚的圩岸可以御洪。吴越政权为此还专设了一支养护圩田堰闸的“撩浅军”,所谓“撩浅”,意即挖去淤积的泥沙。这支七八千人的治水专业队伍主要负责港浦疏治、堰闸管理以及运河航道的清淤疏浚。
在吴越政权统治的七八十年间,太湖地区只发生过4次水灾,1次旱灾,可算太湖地区历史上水旱灾害少的一个时期。所以,史籍中常见的关于吴越“岁多丰稔”“境内丰阜”“斗米十余钱”之类的记载,是不争的事实。“圩”的形式和概念此后亦深入江南民间,它已并非一个简单的水利工程名词,而是成为身居洼地的水乡人们赖以生产与生活的重要空间。
从开发到治理,太湖陷于旱涝困境
北宋初年,塘浦大圩制渐渐解体。入宋以后,一反唐朝和五代以来的治水方针,把水利转为以漕运为主,甚至出现了转运使乔维岳那样的做法:将凡是有障舟楫转漕的堤岸堰闸尽数毁去,使河网失去控制。郏亶《水利书》中详叙了破坏大圩制的各种情况:有侵耕圩堤坡脚,造成堤身破坏;开浚的河浦标准不足,河身越开越小;地主只管收租,不管修圩;开挖古堤,张捕鱼虾,导致堤身毁坏等。这些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管治,大圩就慢慢分解为小圩了,并且一直延续了900多年。另一个现象是出现了无序的围湖造田。宋初,对较深的湖泊和滞蓄作用较大的湖荡,管理较严,不准随便围垦,只有少数盗湖为田的情况。北宋中期以后,朝政腐败,国库空虚,竟大量围湖以增加收入。在宋室南渡前后,北方时和时战,社会动荡,大批难民南迁,太湖地区人口激增,要求开发更多的土地……
恶果显而易见。水道被侵占,易于淤积,潴水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围湖垦田,看似增加了耕地,可提高粮食产量,但围垦不当,不但不能增加产量,反而会减产;再者,太湖本是运河的储水体,能调节运河水量,如果淤滞,必定会导致运输受限。整个北宋时期,太湖下游洪涝灾害频仍,正是诸多因素纠缠不得纾解的后果。苏州5 县曾经积水面积约达4 万顷,比太湖面积还大。造成严重减产,苏、湖、常三州“十常减其五六”。中央政权不得不多次对太湖水系进行水利治理。元代因循了宋时的治水方针,明清时,治水重点则放在解放洪涝水的出路问题上。自宋至明清,虽然也不断地进行治理,包括疏浚淤塞河道、构建闸堰海塘,终因太湖水利的复杂性和生产条件的局限,太湖的旱涝灾害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稻香小镇,兴农而不废水利
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望亭,和沿河许多小镇一样,因大兴水利之后水运交通崛起,物资、技术、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而受惠颇多。运河联结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太湖新兴的经济区,赋粮的缴纳、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换,每天都在运河沿岸的大大小小的港口、码头、市集发生着,这些地方往往成为漕运米粮的转运站、贸易集散地和商品交换市场,日趋繁荣,成长为新的城镇和港埠。
太湖地区的商业市镇大多兴起于唐宋,明代中期则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以致在全国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苏州的望亭、浒墅、枫桥三镇,都是运河进入苏州的必经码头,来往的船只停靠于此,久而久之就成为苏州城郊新兴的市镇。
无锡米市是历史上四大米市之一;苏州的枫桥邻近浒墅,为“水陆孔道,贩贸所集,有豆市、米市”,也是江南著名的粮食集散地,其繁荣程度远超周边其他大镇。望亭恰在两大米市之间,加之本土盛产稻米,粮食业自然发达。民国初期,镇上的米行有十余家,都是当地富户出资经营,主要收购糙米、糯米。夏熟时节还收购油菜籽和小麦。潘恒升、吴聚兴、裕和这三家都有电动碾米和磨粉设备,糙米十之八九加工成白米,运销苏州和上海等地。油菜籽和小麦不着急销售,大部分晒干入仓,等到下半年卖给榨油坊和面粉坊,赚个季节价差。糯米也有固定买家,糕团店和酒坊需求量较大。
望亭经验丰富的米行老板随手抓起一把米,略看一看,闻一闻,便能识断是何地的米、什么品种、什么等级,在心里迅速盘估出一个价格;种田高手也是如此,各地的米见得多了,总爱与自己田里产的比较一番。望亭的水稻品种极多,清代相沿种植的籼、粳、糯有79个品种,20世纪30年代,当地大力推广的粳稻品种软秆青、半夏稻、麻子乌、乌须稻;糯稻则是铁秆早黄糯。这些稻种有的在自然演替中退化消失,还有一些则因强壮或抗病虫害的优良基因被当作母本保留下来,用于培育新品种。
不难想象当年望亭的富庶与安宁,一面是运河上千帆过尽,利来利往;一面是田园麦秀稻黄,自给自足;虽然居于密布的水网中,望亭闸管控运河,腹里低地高筑圩岸,太湖沿岸则深浚塘浦,形成棋盘式的圩田系统,这样河网化的格局,使得望亭既自成一个“小粮仓”,也保证了城镇免遭水患。
为《望亭镇志》撰写过“水利卷”的七旬老人尤万良领着我去看沙墩港大坝的遗址。在他的记忆中,1957年之后,望亭几乎没有遭遇过像样的大水,但是到了80年代之后,洪水突然变得频繁起来。“1991年7月那场洪水,太吓人了……”他感叹着,指向空无的水面:“没有办法,后把沙墩港大坝都炸掉了,便于泄洪。”那一年,梅雨期来得特别早,5月19日即开始入梅,至7月13日结束,梅雨期长达56天。中间有两次集中降雨过程,次下了9天,第二次则长达半个月。7月14日,太湖平均水位达4.79米,超过历史纪录0.14米(1954年),望虞河和大运河水位猛涨不止,整个望亭困在大水中惶悚不安。大坝炸掉后,洪水从缺口处流向大运河和望虞河向长江排泄,这才解了围困。泄洪5 天,望虞河水上升了33 厘米。
望虞河古名蠡河,西起望亭沙墩港口望虞闸,由望亭向东北流到常熟(虞山)而得名,全长62.3千米。1991年的特大洪水之前,望虞河就被列为“治太”的骨干工程,此后工程启动,太湖水由此流入长江。如今,这条当年由范蠡主持挖掘的千年运河,干河上已经设置了两座大型水利控制性工程,一个是靠近长江侧的常熟水利枢纽,另一个则是近太湖侧的望亭水利枢纽。
望亭水利枢纽属于望虞河上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环太湖大堤的重要控制口门,于1993年底建成,但前期的太湖流域水情调研的工作则从1987年就开始了,负责工程项目的某位专家还为此专门写了一本回忆录。管理所所长周斌告诉我:“1999年,望亭水利枢纽建成后遇到了一次大洪水,太湖水位达到了4.97米,已经超过了太湖大堤的设计标准——4.66米。幸好,太湖大堤帮着扛了一下。”望亭段的太湖大堤工程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挡浪墙全长5100米,并且还修建了浪沙浜、牡丹港、夏圩田、马干港、仁巷港、田钵头港6座水闸,用于太湖沿岸农田防涝。
紧接着又是2016 年的大洪水,太湖水位涨到4.87米,为历史第二高水位。易涨难消,是太湖流域的洪水特点,必须集中全部力量打持久战。周斌和几个同事连续40天守在线,每日观测水情,调控闸门,不敢合眼。6月7日13点40分,当望亭水利枢纽的流量达到227 立方米/秒的时候,周斌接到太湖防总的调度指令,望虞河下游具备敞泄条件,将9 口闸门全部开启,全力泄洪。从那年4月16日开始,截至7月10日,望亭水利枢纽累计泄洪量达到了13.97亿立方米,这样的排放量相当于把整个太湖的水位降低了近60厘米。除了保证望亭水利枢纽自身的安全运行,这里的管理人员还要随时关注京杭运河和长江的潮汐,以及望虞河下游的水情,防止出现下游水位抬高,导致河水倒灌回太湖的情况。
望亭水利枢纽位于望亭镇以西,望虞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两条河交构成一个斜斜的十字。工程特点简单概括,就是“水立交”,上部为京杭运河,供运河船只通航;下部为九孔管涵,望虞河水从涵管中流过。将两河分开,不再汇流的好处很多:望虞河沟通太湖与长江,太湖水位高的时候要往长江排,水位低的时候要从长江引水补充。它同时又是居民饮用水的备用水源,需要保持水质清洁;运河则为航运干道,从太湖到运河去的船只绕到月城河船闸通行,从运河到望虞河的船只则通过蠡河船闸通行,形同切换高速公路时的上下转换。从水利枢纽的处瞭望,这两条河一清澈,一浑浊,交叠流过,可谓“泾渭分明”,由此可以清晰感受到这项工程在“引江济太”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自2002年实施的“引江济太”是指通过望虞河调引长江水入太湖,按照时任国务院总理“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十六字方针,通过加快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缩短太湖换水周期,减轻太湖富营养化,使湖区生态系统转向良性循环。
在望亭水务所,我看到了绘制的望亭农田水利闸站分布图。以运河为界,分成东西两片,所长朱建平指着西片一块标红的锯齿状区域,说:“这是我们早建立的小包围圈。”这个小包围圈,是指围绕着一部分太湖、运河、南河港等主要湖河,修建好几个闸站进行排灌。朱所长说:“在相城区,望亭是地势的一个镇,早是不设防的,后来因为流域性的变化,整个外围水位在升高,于是就建了一个小的包围圈来应对。以前望亭的农业区也相当于蓄洪区,水位抬高后,农田漫灌,自身有调节洪水的作用。每个村还有小的泵站,旱时引水灌溉,涝时抽水缓解。”实际上,望亭处于水网地区,水源丰富,并不需要像苏北地区那样修建渠道引水灌溉。它的渠,就是河道,每条河道都指向一方农田,一个灌溉泵站安在河道上就能引水。2000年后,望亭的水利大包围圈逐步形成,从分布图来看,望亭基本实现了全方位的水利工程管控,新的闸站还在不断建设中。镇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百年一遇”。
太湖的水和风,深刻影响着望亭大小河港。著名的“朝夕池”(今沙墩港)现象,很早就引起人们注意,因季节不同,风向不同,令太湖水位有规律地消涨,从而带动沙墩港水位涨落,人们仔细观察并记录这些变化,“西南风大涨水,大东北风太湖消(见底)”“西南风水涨一尺,东北风岸风一丈”……风,决定了水的朝盈夕虚。不光沙墩港如此,牡丹港、马干港、仁巷港都如此。稻麦仍在生长,古今的风云也不会止息,小镇的安澜一事仍是所有人牵系的大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