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

优秀的父母,都是孩子生命里不动声色的摆渡人

作者:王银杰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ISBN: 978750901268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8.99

类别: 儿童心理学 SKU:5c239db6421aa985877a619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012680

编辑推荐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哭的行为:一种表达孩子意愿的特殊语言;

肢体行为:透露出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

语言行为:听出孩子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

生活行为:孩子心灵世界*直接的表达方式;

学习行为:孩子大部分的学习问题都是心理问题;

习惯行为:释放孩子内心的多种“信号”;

交际行为:善于社交的孩子*有出息;

亲子行为:破解孩子心理行为的暗语;

行为误区:父母不可不知的儿童行为心理知识。 

内容简介

孩子的很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玩具不离手,真的是因为孩子喜欢吗?

每个孩子的行为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纠正表面的行为不如了解背后的心理,

培养好孩子,做懂心理学的好父母,你,一定可以! 

 

作者简介

王银杰,著名亲子教育实践专家,父母成功与子女成长关系研究与实践专家。北京本元智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曾著有《有条理的孩子*秀》、《决定孩子命运的七个小习惯》。  

曾在中学任教的她,先弃教从商独立创业,成功创立多家企业,后有感于事业的成功无法弥补子女教育的不足,从而开始潜心研究父母成功与子女成长的关系,专门研究并传播儿童本元智慧激发,以“让少年拥有未来智慧,让少年成为未来精英”为使命,投身教育事业。

目  录

目 录

章 读懂孩子内心:才能读懂孩子行为 001

1.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002

2.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吗 005

3.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 008

4.要想改变孩子行为,先要使自己成长 011

5.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014

6.孩子好的行为是爱和支持滋养出来的 016

7.父母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019

第二章 哭的行为:一种表达孩子意愿的特殊语言 021

1.爱哭——是每个孩子常用的武器 022

2.哭声抑扬顿挫——孩子在做运动 025

3.和妈妈分开时号啕大哭——患有分离焦虑 027

4.跌倒后大哭——依赖性强或紧张、恐惧 030

5.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033

6.强忍着不哭出声——受到了极大的委屈 036

7.哭得喘不过气来——身体不舒服 039

第三章 肢体行为:透露出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 041

1.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042

2.手部小动作——体现“大心事” 045

3.眼睛——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 047

4.微笑——心里藏着一个“大玄机” 049

5.下巴——不会说话也有千言万语 052

6.吸吮手指、啃咬指甲——进入口腔敏感期 054

7.不断跺脚——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056

8.低头不语——持反对态度或不感兴趣 058

第四章 语言行为:听出孩子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 061

1.“我是从哪里来的”——出现个迷惑期 062

2.“妈妈,你不要离开我”——担心被抛弃 065

3.“我要,我就要”——占有欲在作祟 067

4.“你不能夸别人”——产生了嫉妒心理 069

5.“我不好意思说不”——不懂得拒绝别人 072

6.“我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可能患有孤独症 074

7.“我这样做对不对”——缺乏自主判断力 077

8.“妈妈,我肚子疼”——很有可能是在装病 080

9.“我要嫁给爸爸”——进入婚姻敏感期 083

10.大声尖叫——另类语言表达的方式 086

第五章 生活行为:孩子心灵世界直接的表达方式 089

1.不喜欢刷牙——不懂得口腔卫生的重要 090

2.不愿意做家务——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093

3.过度干净、有洁癖——可能患有强迫症 096

4.喜欢抱着枕头睡觉——希望获得安全感 098

5.睡觉时磨牙——晚餐过饱或身体缺钙 101

6.看电视上瘾——人际交往有障碍 104

7.一边吃饭一边玩——不能做到专心致志 107

第六章 学习行为:孩子大部分的学习问题都是心理问题 109

1.不愿意上学——缺乏正确的学习理念 110

2.打破砂锅问到底——思维能力在发展 113

3.默写变抄写——孩子有应付心理 116

4.一提作业就头大——超限效应在作怪 119

5.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心存侥幸心理 121

6.轻易放弃难题——缺乏挑战精神 124

7.上课老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 127

8.理解力相对较差——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130

第七章 道德行为:为孩子的不道德行为找找原因 133

1.孩子学会了撒谎——认知发展的需要 134

2.家有小霸王——霸道,不知道礼让他人 136

3.对他人的帮助不知感激——缺乏感恩之心 138

4.考试作弊——不懂得诚实做人的道理 141

5.喜欢炫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144

6.喜欢说脏话——可能在模仿周围的人 147

7.给他人取绰号——不懂得尊重他人 150

8.不愿意分享——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152

第八章 习惯行为:释放孩子内心的多种“信号” 155

1.磨磨蹭蹭——孩子在进行无声的反抗 156

2.做事敷衍——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 159

3.见到东西就想买——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162

4.孩子是个手机控——父母的影子在起作用 165

5.总是丢三落四——自我控制能力低 168

6.习惯性顶嘴——独立期孩子的逆反行为 171

7.干什么事都拖拉——时间观念淡薄 174

第九章 交际行为:善于社交的孩子有出息 177

1.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自我意识的出现 178

2.经常和同伴打架——自我意识在发展 181

3.害羞、怕生——患有社交恐惧症 184

4.被小团体排斥——缺乏团队意识 187

5.话太多——内心充满表现的欲望 190

6.吹牛、说大话——好胜心理强烈 193

7.到处碰壁——没有足够的适应能力 195

8.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缺少社交经验 198

9.早恋——孩子产生了朦胧的两性意识 201

第十章 异常行为:拨开迷雾,认清孩子的心理密码 203

1.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只是喜欢不是偷 204

2.乱写乱画——孩子有了创造力和感知力 207

3.胡闹、人来疯——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 210

4.痴迷于用纸折各种物件——怀有探索之心 213

5.喜欢漂亮姐姐——进入性意识成长的关键期 216

6.故意捣乱——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218

7.特别怕黑——自我保护的本能需求 221

8.喜欢到处扔东西——确定自己的空间感 223

9.奇怪的恋物症——找不到情感的寄托 226

10.离家出走——缺乏安全感或自尊心受损 228

第十一章 亲子行为:破解孩子心理行为的暗语 231

1.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可能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232

2.与家长对着干——陷入了禁果效应 234

3.喜欢和父母撒娇——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237

4.在家没大没小——与爸爸妈妈意见不同 239

5.喜欢和父母玩亲亲——行为成人化的表现 242

6.对父母忽冷忽热——与父母有情感隔阂 244

7.不喜欢二胎妹妹——想独占父母的爱 247

第十二章 行为误区:父母不可不知的儿童行为心理知识 249

1.父母言而无信——孩子有样学样 250

2.过分谦虚——会扼杀孩子的小小梦想 252

3.不正当奖励——使孩子的路越走越歪 254

4.“别人家的孩子……”——一种无形的伤害 256

5.使用冷暴力——会给孩子造成一生的阴影 258

6.包办一切——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 260

前  言

前 言

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守护者,都是这个世界上爱孩子的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牵动父母的每一根神经。但是,面对孩子的细微变化,很多父母或是听之任之,或是做出一些不适之举。例如,有些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声,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会儿哄,一会儿骂,一会儿又不知所措,却不能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去探寻孩子的真实需求。

其实,孩子的哭有很多含义,哭是孩子原始的行为之一,是孩子常使用的一种“武器”,是孩子表达自己情感、需要以及身体状况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哭不仅仅代表着不高兴,还代表着恐惧、惊吓、委屈、焦虑和不舒服。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靠不住的,很多人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状态而选择说谎,行为却恰恰相反,它反映着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不管被包裹得多么严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便会从各种行为细节中发现蛛丝马迹。一些父母,尤其是那些初为父母的人可能会认为,孩子,特别是幼小孩子的内心就像一张白纸,无须解读也能一览无余。其实不然,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既纯净又深奥,是一个需要探索的神秘迷宫。要想了解这座神秘迷宫背后的真实,就要走近它,探究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跨过成长过程中的一道又一道藩篱,到达幸福快乐的彼岸。

所以,我们需要懂得一点点行为心理学,才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秘密,就能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果父母学会了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了察言观色,便能及时发现到孩子的情绪波动,理解孩子的行为,进而去关注、肯定、陪伴、支持或引导孩子,那么,父母也便能与孩子一起创造一个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蓝本。

“改变孩子的行为,先要了解他的心理。”当你打开这本书,你便是在让孩子做好的自己,便是在把孩子引向一条健康而充满欢笑的康庄大道,这便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蓝本。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分别从儿童的内心、哭的行为、肢体行为、语言行为、情绪行为、生活行为、学习行为、道德行为、习惯行为、交际行为、异常行为、亲子行为和行为误区等方面对儿童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读。每一节分为案例部分和心理剖析部分,案例都似曾相识,心理剖析则向我们传授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具体方法。

本书还列举了一些孩子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如不断跺脚、低头不语、吸吮手指、啃咬指甲、乱发脾气、喜欢撒谎、不愿分享、做事拖拉、人来疯等,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对这些行为进行了分析与讲解,使原本深奥的理论摇身一变,就成了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和深入浅出的应对策略。总之,这本书是父母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条秘径和捷径。

只要我们认真通读本书,掌握书中所提供的知识与技巧,当身处和书中所描述的情境相似时,我们便能通过观察、对比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瞬间读懂孩子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了解孩子,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成为称职的父母,而我们的孩子也能快乐成长,成为一个积极向上、身心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现代人。

但是,相同的行为语言出现在不同人的身上,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这里需要提醒读到这本书的父母们,对孩子行为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妄下结论,而应结合实际情景来解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本书的特点是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不但适合父母们阅读,而且适合每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阅读。在编写过程中,本书还得到了一些心理学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尽管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时间仓促,难免会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在线试读

章

读懂孩子内心:才能读懂孩子行为

每个人从出生时起,便会有各种行为,而这些行为正是心理需求的重要表现,这些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进而再反映到心理上。了解孩子行为,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1.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每个从天而降的宝宝都是父母爱的结晶,是上天赐予父母好的礼物。毫无疑问,父母既是孩子的守护者,也是爱孩子的人。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从睡姿到站姿,从咿呀学语到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无一不牵动着父母的神经。也许只是孩子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父母甜在心里,乐在心头。

初为人父人母的你是否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感到无比困惑,紧张不安。也许是无厘头的号啕大哭,也许是随意和玩伴争抢玩具,也许是百无聊赖地玩弄手指,所有的这些都会让你无法明白他们的内心世界。然而,父母也必须通过行为来读懂宝宝的内心世界,因为宝宝们还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和需求。

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的内心就像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孩子的内心父母可以一览无余,其实这些想法是错误的。孩子的内心是一个无法探秘的迷宫,他们会通过各种你捉摸不透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的内心世界远比父母想象中的丰富,而且宝宝爱憎分明,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还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还没有明确的判别是非的标准。也许在成人眼中看来这件事情很无聊,但在宝宝看来却是正常的,正确的。

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每个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和成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些父母不懂得孩子的行为心理,看到孩子大哭大闹,不去分析,不去思考,就去批评孩子,导致很多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

有的时候,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行为就对他们大声斥责,特别是一些正常的行为被父母误解,这就给很多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违背了孩子正常的行为发展和轨迹。因此,父母要懂得,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父母不应该只看孩子表面的行为,而应该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这样方能对症下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每位父母都应该懂一点行为心理学,了解孩子背后的内心世界。

婴儿呱呱坠地,一声啼哭宣示生命的降临。宝宝的啼哭是向父母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既是宝宝表达自己身体需求的语言,也是表达情感需求的一种特殊语言。父母如果能够读懂这些,在陪伴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处理

得当。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他们经常用肢体语言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理解与呵护是爱的步,因为不理解宝宝肢体动作所表达的含义,许多父母正在无形中伤害宝宝。也许可能是当时的小忽视,却对孩子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肢体动作,并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回应,才能让宝宝更加健康地成长。

有的时候孩子会高兴地笑,有的时候却放声大哭,多种多样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原因。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才能给予孩子合适的指导。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父母,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明白,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看到的世界与成人看到的有所

不同。

行为作为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一种无声语言,是孩子成长亦是父母成长的一种特殊行为。家长只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理解孩子,才能够明白孩子的真实意图,满足孩子的心理或情感需求,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每个宝宝都是上天赐予父母好的礼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愿望,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宝宝,陪伴宝宝成长。但是,单纯地陪伴,而不是真正的心灵陪伴不利于宝宝的成长,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因此,父母要认真地、耐心地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学会从宝宝的一举一动中了解背后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孩子,让孩子勇敢地、阳光地、快乐地长大。

从今天起,做合格的父母,认真品味孩子的行为,因为行为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抢先评论了 “儿童行为心理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儿童心理学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万千心理·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

EUR €31.99
阅读更多
缺货

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第二卷:认知、知觉和语言(上下册)

EUR €109.98
阅读更多
缺货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EUR €26.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