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572721
内容简介
本书所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在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老人”“中人”和“新人”现收现付的统筹养老金如何科学、合理、规范的进行指数化调整,从而既能保障退休者的权益,又能减轻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计划所带来的财务压力,减轻企业和政府的负担,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养老金制度的持续、稳定运行都是十分重要的。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养老金调整指数研究》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理论篇,构建了中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实证篇,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方面,对典型国家——德国和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进行案例分析,为中国设计养老金调整指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养老金调整指数研究》研究的核心内容,中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实证分析;第三部分对策篇,中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现实选择分析,是对第二部分实证篇研究结论的扩展。
目 录
理论篇
第一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生命周期假说
二、代际交叠模型
第二节 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依据
一、个人短视要求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道德风险的存在需要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计划
三、逆向选择导致私有养老保险计划无法代替基本养老保险计划
四、代际和代内收入再分配的存在要求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旧福利经济学的庇古标准
一、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二、旧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函数的构建
三、旧福利经济学庇古标准的评价
第二节 帕累托的社会福利标准
一、帕累托法则——社会福利改进的基本思想及评价
二、帕累托最优——社会福利最大化必要条件的基本思想及评价
第三节 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补偿标准
一、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
二、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补偿标准理论的借鉴
第三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建立养老金调整指数必要性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衡量标准
二、经济波动对消费者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在职者与老年人口生活水平的比较
第二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理论标准
一、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约束条件
二、养老金调整指数约束因素分析
三、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理论标准分析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优化理论
一、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优化依据
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优化标准
第四节 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目标约束区间
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思维框架
二、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析
三、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目标约束区间图示
实证篇
第四章 国外养老金调整指数分析
第一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类型及特点
一、国外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基本类型
二、不同类型调整指数的特点
第二节 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分析
一、德国养老金制度简介
二、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设计的目标定位分析
三、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的改革历程
四、对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改革的评价
五、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设计的教训
第三节 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分析
一、美国养老金初始值的计算方法
二、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建立
三、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分析
四、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的评价
五、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成功的经验
第四节 发达国家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对中国的启示
一、德国等国家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对中国的启示
二、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建立的依据和原则
一、养老金建立调整指数的依据
二、建立养老金调整指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概述
一、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改革概况
二、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概况
第三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目标定位
一、所保障的生活水平的基本目标定位
二、养老保险计划不同层次给付水平的目标定位
三、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不同群体保障水平的目标定位
第四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建立
一、建立消费支出与工资收入之间数理模型的理论依据
二、模型的选择
三、样本数据的选取
四、满足不同层次消费支出的计量分析结果
第五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方案设计
一、不区分“老人”“中人”和“新人”的设计方案
二、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调整指数的设计方案
第六章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统筹养老金收支预测及精算平衡分析
第一节 统筹养老金缴费人口与退休人口预测
一、未来缴费人口和退休人口预测模型
二、未来缴费人口与退休人口的预测值
第二节 养老金供给预测
一、养老金供给预测的相关参数设定
二、统筹养老金供给预测
第三节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统筹养老金需求预测
一、未来统筹养老金需求预测模型
二、合意状态下基于指数化调整统筹养老金需求总额预测
三、现实条件下基于指数化调整的统筹养老金需求总额预测
第四节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统筹养老金精算平衡分析
一、合意状态下不同调整指数的统筹养老金收支缺口分析
二、现实条件下不同调整指数的统筹养老金收支缺口分析
第七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效率分析
第一节 调整指数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一、调整指数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调整指数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对老年人口生活水平的影响
一、消费价格指数调整
二、完全的总工资指数调整
三、生活费用指数调整
第三节 调整指数对养老金制度缴费率的影响
一、调整指数对缴费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调整指数对养老金缴费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对劳动供求的影响
一、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二、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第五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第六节 调整指数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一、调整指数对储蓄的影响
二、调整指数对投资的影响
第七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综合效率分析
一、过高调整指数
二、过低调整指数
三、适度的调整指数
第八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目标约束值检验
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目标约束区间检验标准
二、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目标约束区间检验结论
对策篇
第八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细化方案设计
第一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方案设计的战略与规划
一、养老金调整指数细化方案的战略
二、养老金调整指数细化方案的总体规划
第二节 基于养老金差距的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
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现状
二、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形成的原因
三、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离退休金补偿方案设计
第三节 典型地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设计
一、高收入地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北京市
二、中等收入地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辽宁省
三、低收入地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河南省
第九章 基于指数化调整养老金面临困境与对策选择分析
第一节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养老金计划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养老金计划现实对策选择
一、分阶段适当提高个体工商户对统筹养老金账户的缴费率
二、政府提供的专项财政支出
三、适当推迟退休年龄
研究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生命周期假说
二、代际交叠模型
第二节 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依据
一、个人短视要求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道德风险的存在需要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计划
三、逆向选择导致私有养老保险计划无法代替基本养老保险计划
四、代际和代内收入再分配的存在要求政府介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旧福利经济学的庇古标准
一、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二、旧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函数的构建
三、旧福利经济学庇古标准的评价
第二节 帕累托的社会福利标准
一、帕累托法则——社会福利改进的基本思想及评价
二、帕累托最优——社会福利最大化必要条件的基本思想及评价
第三节 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补偿标准
一、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
二、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补偿标准理论的借鉴
第三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建立养老金调整指数必要性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衡量标准
二、经济波动对消费者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在职者与老年人口生活水平的比较
第二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理论标准
一、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约束条件
二、养老金调整指数约束因素分析
三、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理论标准分析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优化理论
一、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优化依据
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优化标准
第四节 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目标约束区间
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思维框架
二、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析
三、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目标约束区间图示
实证篇
第四章 国外养老金调整指数分析
第一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类型及特点
一、国外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基本类型
二、不同类型调整指数的特点
第二节 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分析
一、德国养老金制度简介
二、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设计的目标定位分析
三、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的改革历程
四、对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改革的评价
五、德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设计的教训
第三节 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分析
一、美国养老金初始值的计算方法
二、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建立
三、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分析
四、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的评价
五、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成功的经验
第四节 发达国家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对中国的启示
一、德国等国家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对中国的启示
二、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建立的依据和原则
一、养老金建立调整指数的依据
二、建立养老金调整指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概述
一、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改革概况
二、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概况
第三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目标定位
一、所保障的生活水平的基本目标定位
二、养老保险计划不同层次给付水平的目标定位
三、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不同群体保障水平的目标定位
第四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建立
一、建立消费支出与工资收入之间数理模型的理论依据
二、模型的选择
三、样本数据的选取
四、满足不同层次消费支出的计量分析结果
第五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方案设计
一、不区分“老人”“中人”和“新人”的设计方案
二、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调整指数的设计方案
第六章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统筹养老金收支预测及精算平衡分析
第一节 统筹养老金缴费人口与退休人口预测
一、未来缴费人口和退休人口预测模型
二、未来缴费人口与退休人口的预测值
第二节 养老金供给预测
一、养老金供给预测的相关参数设定
二、统筹养老金供给预测
第三节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统筹养老金需求预测
一、未来统筹养老金需求预测模型
二、合意状态下基于指数化调整统筹养老金需求总额预测
三、现实条件下基于指数化调整的统筹养老金需求总额预测
第四节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统筹养老金精算平衡分析
一、合意状态下不同调整指数的统筹养老金收支缺口分析
二、现实条件下不同调整指数的统筹养老金收支缺口分析
第七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效率分析
第一节 调整指数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一、调整指数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调整指数对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对老年人口生活水平的影响
一、消费价格指数调整
二、完全的总工资指数调整
三、生活费用指数调整
第三节 调整指数对养老金制度缴费率的影响
一、调整指数对缴费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调整指数对养老金缴费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对劳动供求的影响
一、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二、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第五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第六节 调整指数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一、调整指数对储蓄的影响
二、调整指数对投资的影响
第七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综合效率分析
一、过高调整指数
二、过低调整指数
三、适度的调整指数
第八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目标约束值检验
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目标约束区间检验标准
二、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目标约束区间检验结论
对策篇
第八章 养老金调整指数细化方案设计
第一节 养老金调整指数方案设计的战略与规划
一、养老金调整指数细化方案的战略
二、养老金调整指数细化方案的总体规划
第二节 基于养老金差距的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
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现状
二、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形成的原因
三、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离退休金补偿方案设计
第三节 典型地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设计
一、高收入地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北京市
二、中等收入地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辽宁省
三、低收入地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细化方案——河南省
第九章 基于指数化调整养老金面临困境与对策选择分析
第一节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养老金计划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基于指数化调整的养老金计划现实对策选择
一、分阶段适当提高个体工商户对统筹养老金账户的缴费率
二、政府提供的专项财政支出
三、适当推迟退休年龄
研究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免费在线读
实证篇
第四章 国外养老金调整指数分析
第三节 美国养老金高速指数运行分析
四、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的评价
(一)调整指数选择谨慎,调整幅度适度
美国采用CPI指数作为养老金给付水平调整的标准,隐含着对养老金计划的受益者仅提供绝对生活水平不降低的保障,不提供相对于在职者生活水平不降低的保障。从长期来看,这种指数化调整方式是最低的保障方式。美国之所以会采用这种最低的指数化调整方式,可以从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美国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找到答案。
第一,美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收入来源多元化。在美国老年人口中,如果将65岁及以上的老人按收入高低分为五个阶层,即使是收入最低的第一阶层和第二阶层,社会保障养老金也不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除社会保障养老金外,平均来说,他们还有20 %左右的其他收入来源。因此,多数老年人口在退休后,自己具有一定的收入可以用于晚年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恩格尔系数值在20%以下,这一数值表明美国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极富裕状态。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生活必需品的这两个弹性值应该是小于1的,同时,根据人的生理需求规律,当生活水平达到相当高时,如美国达到极富裕状态,这两个弹性值将趋于稳定,变化较小。因此,对美国人来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日常消费品的种类和构成基本稳定。
……
第四章 国外养老金调整指数分析
第三节 美国养老金高速指数运行分析
四、美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的评价
(一)调整指数选择谨慎,调整幅度适度
美国采用CPI指数作为养老金给付水平调整的标准,隐含着对养老金计划的受益者仅提供绝对生活水平不降低的保障,不提供相对于在职者生活水平不降低的保障。从长期来看,这种指数化调整方式是最低的保障方式。美国之所以会采用这种最低的指数化调整方式,可以从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美国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找到答案。
第一,美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收入来源多元化。在美国老年人口中,如果将65岁及以上的老人按收入高低分为五个阶层,即使是收入最低的第一阶层和第二阶层,社会保障养老金也不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除社会保障养老金外,平均来说,他们还有20 %左右的其他收入来源。因此,多数老年人口在退休后,自己具有一定的收入可以用于晚年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恩格尔系数值在20%以下,这一数值表明美国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极富裕状态。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生活必需品的这两个弹性值应该是小于1的,同时,根据人的生理需求规律,当生活水平达到相当高时,如美国达到极富裕状态,这两个弹性值将趋于稳定,变化较小。因此,对美国人来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日常消费品的种类和构成基本稳定。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