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3066330
“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花”
胡乔木、钱钟书、启功、夏衍、梁羽生、黄永玉、黄苗子、李慎之、李锐、王蒙、程千帆、施蛰存、钟敬文、吴祖光、冯亦代、舒芜、端木蕻良、廖沫沙、张友鸾、何满子、周有光、邵燕祥、周而复、罗孚、钱理群、章诒和等文化界大老赞誉有加、击楫称赏
胡乔木:聂诗是“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 钱钟书引王夫之诗评聂诗:“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启功:“学诗曾读群贤集,似此新声世所稀。”又云,“ 吟诗惊绝调,每从弦外发奇音 。”夏衍:“聂绀弩与他的杂文一样,他的诗也是不拘一格,就文学家旧体诗写得好的,不过鲁迅、郁达夫、田汉,聂也是一个。其写北大荒的诗很有新意,写文革的很深刻。”梁羽生:“绀弩在文学领域上的两大成就,一是杂文,一是旧体诗,他以杂文的笔法写诗,这是他的旧体诗的特色之一”,“绀弩的旧体诗是*擅长运用旧瓶装新酒的。”黄永玉:聂绀弩“已经成为一部情感的老书,朋友们聚在一起时一定要翻翻他”。黄苗子:“在诗当中,我是聂绀弩的崇拜者,……绀翁是个革命者,他不希望看到他所追求的理想幻灭(这是他**的‘不平’)。他一生坎坷——穷,写不出什么欢愉之词。‘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以他写得一手好诗。读过《散宜生诗》的人,大概都会同意聂诗之好,除了天份高之外,更主要是具备了这些因素的。”李慎之:“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寓悲愤于旷达,寄忧伤于诙谐的诗,以为自有诗人以来所未有,赞叹之余,称之为‘绝世奇诗’。”李锐:“聂绀弩是至高人,诗骨灵风众妙门。独守良知存火气,自由自在*精神。”王蒙:“现在,中文圈子中聂的旧体诗是一座奇峰。从伟大中华历史来看,这样的诗篇也属****。屈原的《离骚》当然绮丽繁华,忧愤沉郁,但没有聂的芜杂中的真挚,俚俗中的古雅,纷纷世相的真切刻骨,荒唐经历的难信堪惊。他老先生是无事不可入诗,无词不可入诗,无日不可入诗,无情——愤怒、无奈、叹息、感激、惭愧、戏耍、沉痛、悲怆、惊讶、坚忍、豪兴、大方——不可以入诗。他的诗如怪石,如荆棘,如黑云,如利刃,如泄洪,如哭号,如骷颅造型,如古树参天,如碾压,如旋风,如断了线的风筝,不知将冲破几重灵霄宝殿。”程千帆:聂诗“艰心出涩语,滑稽亦自伟。”又云,是“诗国里的教外别传”,是“敢于将人参肉桂、牛溲马勃一锅煮,初读使人感到滑稽,再读使人感到辛酸,三读使人感到振奋”。 施蛰存:“在运用现代名词,新事物,或俗字琐事这方面,追上了梁启超、黄公度的足迹,不过他用得更活,更浑成。《三草》是近几年来读到的*出色的旧体诗。”钟敬文:“聂诗乃是‘异端’诗的高峰。”“古怪而美妙,是我国千年传统诗歌的一颗天外彗星。”吴祖光:聂绀弩是“思想家、革命家、诗人、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冯亦代:聂绀弩是“文坛继鲁迅、茅盾之后的一位学贯古今的大师”,“他的旧体诗开创了以时代精神贯入诗意的前路”。 舒芜:“聂诗被公认为:当代极创新之能事的旧体诗的高峰。聂诗是在旧体诗之内**限度地突破旧体诗者。”端木蕻良:“诗律限制不了他,如果说,把杂文的性质纳入诗里来表现出来,应该说正是绀弩的风格。从他的诗里,也可以感到他的一些生活状况,从诗句的苍劲气概里,也感到他生命的刚强。”廖沫沙:“翻读之间,不觉爱不释卷。……我说他的诗很工整,是指他写作的绝大部分是平仄格律十分严整的律体诗,很少是较自由的绝句;我说他的诗很幽默,是指他的意境开拓,情意诙谐,有如他的杂文。”张友鸾:“有人说他的诗打油气重;殊不知他经过苦练,认为没有不可以吟咏的题材,没有不可以运用的词语。……读他的诗,可以忘倦,可以破涕,简直出神入化,上追坡公,打油云乎哉!”何满子:“他的旧体诗的确是既保持着传统格律诗的矩度风韵又是突破了前人窠臼独辟蹊径的绝唱——不是一般的创新,有如历史上某个新起的流派在命意、声调、遣字用句上取径不同而少有差异,那总的说只是小修补;聂绀弩创造出了一种,我以为,自‘五四’出现新体诗以来尚未出现过的中国新诗。”邵燕祥:“聂诗的贡献,就在于旷士情怀,造化为师,不是俯首矮檐,而是排闼出入,激昂潇洒,触处成诗,语语创新。这样的诗,只此一家,唯斯人能作斯语。聂诗,好就好在为旧体诗开辟了新天地。举凡当代人事,风物情思,尽是未经人道者。造语奇崛高古,韵味盎然。”周而复:“数叶迎风尚有声,聂诗在诗史上,将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罗孚:“聂诗是奇诗。聂曾经先赞胡风狱中的诗“奇诗何止三千首,定不随君到九泉”,实际上他的诗比胡风的诗更奇,奇得连“左”的某人也不得不发出声,而且赞为绝顶之作,为****的奇花。其独见赏于众,也可以反映出这是*后的旧体诗了。我认为,这些诗,是现代的变风变雅。”钱理群:“聂绀弩与同时代诗人的试验证明,‘打油诗’的形式,既自由,随便,为个人的创造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又便于表达相互矛盾,纠缠的复杂情感、心绪,具有相当大的心理感情容量。”章诒和:聂绀弩“种种特立独行的做派和一贯到底的反叛精神,使得自己的大半辈子在批判、撤职、监督、察看、戴帽、劳改、关押、冤屈、丧亲、疾病中度过。人生成败若以幸福快乐为标准去衡量,他是彻底的败者”。
1.聂绀弩是周恩来的“妹夫”、陈毅、张茜夫妇的月老,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却奉行“自由主义”,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建国后,写诗赞美*的**人。“文革”中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无期徒刑。在山西关押10年后,却以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被特赦。其一生桀骜不驯、充满传奇,本身就是一首悲情诗。
2.前有寓真《聂绀弩刑事档案解密》,后有章诒和《是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两文之揭秘与揭露,“聂绀弩”已经成为文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3.胡乔木、钱钟书、启功、夏衍、梁羽生、黄永玉、黄苗子、李慎之、李锐、王蒙、程千帆、施蛰存、钟敬文、吴祖光、冯亦代、舒芜、端木蕻良、廖沫沙、张友鸾、何满子、周有光、邵燕祥、周而复、罗孚、钱理群、章诒和等文化界大老赞誉有加、击楫称赏。
4.本书收集聂诗640余首,是迄今收集聂诗*全的一个集子,又本书是迄今注解*详的一个集子,注者用力之勤,前后共花费20余年心血收集整理注释聂诗。被程千帆称为具有“墨子精神”,“毅力可佩”。
5.聂绀弩用诗记录了他本人以及与他相关的一些人二十多年来真实的历史,这段历史是痛苦的,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正因为此,聂诗有“诗史”之誉。
6.聂绀弩诗虽然大都是格律完整的七言律诗,诗中杂用的“典故”也很不少,但从头到尾却又是用新的感情写成的。他还用了不少新颖的句法,那是从来的旧体诗人所不会用或不敢用的。这就形成了这部诗集在艺术上很难达到的新的风格和新的水平,犹如一座 “奇峰”,巍然屹立。广为流传且引起多数人共鸣的诗句,如:“哀莫大于心不死”,“ 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自由平等遮羞布,民主集中打劫棋。”
7.本书更重要的是“解惑”,聂绀弩是如何以什么原因入狱的?牢中有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又是什么原因由“无期徒刑”提前释放的?女儿去世后。聂又是怎样面对妻子的?……
侯井天注诗,有自己的主张,非穷究诗理不可。他勇气百倍地以白话译诗;对诗的“本事”、“典故”,乃至多音歧义的字词,均不厌详注;又悉心搜罗各家对绀弩诗的品评,尤其是诗家舒芜为校其书稿而写下的“读诗笔记”,更是一一存录。在查明有关的人和事中,他又引用了大量的活资料,对本事作了翔实生动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到那几十年“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个侧面。这里面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一卷“社会风情史”富有传奇性,令人如进入了“金庸世界”。如“聂绀弩失慎火烧草料场”;“聂绀弩乐抽路边烟头”;“聂绀弩信嘱胡风速焚诗”;“聂绀弩把酒骂林(彪)、江(青);”“朱静芳巧救聂绀弩出狱”;……既反映了那特定时代的荒唐事,也反映了正与邪的斗争,更一一反映了在逆境中,聂绀弩与周围的及海外的文化人、亲属、右派朋友、牢友们自尊、自重,又相濡以沫,互助、互爱、互救的侠骨童心,时穷节现,从中可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的人格力量!
散宜生诗
拾遗草
聂绀弩旧体诗全编集评补编
代跋一 绀弩“诗案”的侦破——侯井天注《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代跋二 九年辛苦出奇书
代跋三 侯井天和《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代跋四 敢当诗史聂绀弩——读侯井天《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代跋五 侯井天和他的《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后记 注聂心路
附录
读者通信
读者赠诗
聂绀弩旧体诗研究资料索引
一
添煤打水汗干时,人进青梅酒一卮。②
今世曹刘君与妾,古之梁孟案齐眉。③
自由平等遮羞布,民主集中打劫棋。④
岁暮郊山逢此乐,早当腾手助妻炊。⑤
①赠夫人周颖。
②周颖给室内取暖的火炉添煤,到室外打水,干这些事,累出汗来,在汗干了的时候,聂绀弩(人)向夫人进献上青梅酒一杯(卮)。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③当今天下(今世)你(君)和我(妾),两人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好像古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只有他两人是英雄一样,又似古时(之)互相敬爱的那对夫妇——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案齐眉)。
【曹刘】见《北荒草•清厕同枚子》注⑧。
【妾】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聂绀弩借来代周婆自称。
【案齐眉】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梁鸿依大家鱼夷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梁前仰视,举案齐眉。”
④自由啦、平等啦,不过是块遮掩在众人面前自己感到羞臊时的布(遮羞布),说民主、道集中,说到底譬如围棋棋艺中的打劫棋。
【自由】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在阶级社会里,被压迫阶级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废除自由。”(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616页,1972年版)
【平等】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的待遇。也泛指地位相等。
【民主】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集中】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民主集中】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组织原则。(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对于组织问题的决议案》中,首先提出在党内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192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首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毛泽东1937年5月《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主张有领导的自由,主张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打劫棋】围棋艺中的“打劫”,不是抢劫、劫掠、威胁。取“永劫不尽”的意思。随盘面移动、蜕化,有时造成各种各样的“劫”,或者以此而起死回生,或者因此覆灭不救。围棋不是以打劫为主,然而从全局的经过来说,劫的成败,每每影响全局的成败。打劫棋有十种,是围棋棋艺中的一种复杂的围棋实践。
张友鸾《聂绀弩诗赠周婆》:“第一首腹联,是他们出于对‘四人帮’的憎恶,不免痛定思痛的话。”(见1979年4月14日香港《文汇报》)
顾学颉《海峡两岸著名学者师友录》第121页:“‘自由平等遮羞布,民主集中打劫棋。’以围棋术语‘打劫’为喻,形象而确切。”
郭隽杰:当知《散宜生诗》初版本不收第一首时,绀弩极为恼火,曾对我说:“自己认为这是我最好的诗,这样的诗抽走,还出我的诗集做什么!‘自由平等遮羞布,民主集中打劫棋’是言我夫妻之事,难道家庭里就不许自由平等、民主集中?”
⑤一年的最后时节(岁暮),我们在北京的东郊(郊山),遇到这样的乐趣,我早就该(当)腾出手来,帮助周颖(妻)干些做饭(炊)的活。
【岁暮】侯按:指1976年11月2日聂绀弩从山西临汾回到北京家中。
【郊山】侯按:指北京东郊新源里。原稿为“燕郊”,北京的郊区。
山月《唱酬诗的品位、韵味及新味》:“诗坛大家风范已故诗人聂绀弩先生的二首诗:(山月引聂诗《赠周婆》一,《挽老舍》全首,此略)诗行如歌如许,婉约悲壮,情发于中,文行于外,言语诙谐,乐观,平仄格律严谨,令人感叹,令人折服。可谓‘肺腑诗敲醒世音,独蹊咏律现时春’。如此评价,并不为过。”(见2007年第3期莱芜《江北诗词》)
惊闻海燕之变后又赠①
愿君越老越年轻,路越崎岖越坦平。②
膝下全虚空母爱,心中不痛岂人情。③
方今世面多风雨,何止一家损罐瓶。④
稀古妪翁相慰乐,非鳏未寡且偕行。⑤
①极为震惊地听到(惊闻)女儿海燕突然发生自杀这非常的事件(之变),又写诗赠周颖。
【海燕】聂绀弩、周颖的独生女。1936年12月25日生,1976年9月自杀,遗一儿(方瞳)一女(方娟)。生前为民族舞蹈演员。
聂绀弩《婵娟•父性》:“同居十年才有这个孩子。”“在肚子里就参加过鲁迅的葬仪”。“我说:那就叫‘海燕’。我并没有想到她真是暴风雨的象征,只是因为春天里和几个朋友办过一个刊物,那刊物的名字叫《海燕》。”(见《聂绀弩全集》第4卷98、99页)
聂绀弩,1967年1月25日晚被捕,坐了九年零八个月的牢,于1976年10月10日获释,11月2日回到北京家中。陈凤兮《泪倩封神三眼流——哭绀弩》:“却不见海燕的踪影,她不是该第一个来到他面前的人么?但他不知道,海燕在他出狱前一个月逝世了。他询问,周颖编出各种理由来对付,但那是没有用的。绀弩思想女儿,心如火燎,马上病倒。进城就医时他暗问我们:‘她到底是死?是活?是失去自由?是与爸爸划清界线?总得让我明白,我的心要爆炸了!’”“经过老朋友们暗地商量,觉得绀弩并非承受不了这个打击的人,让我找机会为他解答这个问号。在一次愉快的片刻,我安静地告诉他:‘海燕是去世了,与父亲的政治遭遇无关。’果然他听后定了一下神,泪水在眼眶内流动,他如释重负地说:‘这有什么必要瞒着我的呢!陈帅贺帅们的死不是比海燕重要千万倍么?’”
这首诗写于知道海燕之变后当天夜里。第二天早晨,周颖进聂卧室,“只见绀弩面朝墙睡着,半边枕上犹有湿痕。桌上的烟盒空了,地上有一堆烟头。笔筒压着一张薛涛笺纸,纸上是一首七律”。即本诗。
聂绀弩手迹绀弩由山西监狱获释,回到北京家中,舒芜闻讯去看他时,舒芜本已知道海燕之变,刚要就此事表示慰问之意,忽然察觉绀弩似尚未知此事,立即转换话题,幸而绀弩重听,没有听清舒芜说了什么,便岔过去了。以后多次见面,均未提及此事。后来,就是陈凤兮所说绀弩进城就医之时,舒芜又去看他,刚一去,绀弩便默默地递过一张纸来,上面写着这首诗,表示他已得悉实情。舒芜看了,没有说什么,绀弩也没有说什么,这次始终未谈此事。(据舒芜读诗笔记)舒芜在《聂绀弩全集》第9卷382页“附言”:“聂绀弩先生惟一的爱女海燕,1976年9月因家庭纠纷自杀。一个月后,绀弩先生自山西监狱获释回京,周颖夫人没有将爱女的噩耗告诉他,编了各种理由,掩饰她未在京、无音讯的缘故,直到1977年1月间,绀弩先生知道了真相,当夜写成此诗,大约即在那之后才二三天,我去看他,默默地递过一张纸,上面录了此诗,什么话也没有说。”
姚锡佩《我所认识的聂绀弩》:“聂老平时不爱随便流露感情,对他的妻子也是淡淡的,但是他那首题为《惊闻海燕之变后又赠》的‘愿君越老越年轻’的诗篇,以其纯真的感情为世人所传诵。”《重睹绀弩先生——读佚信佚文纪事本》:“(姚引聂诗全首,此略)这首怀有人间深痛和挚爱的诗句曾被世人广为传诵。正是这种‘稀古妪翁相慰乐,非鳏未寡且偕行’的生活态度,使我在他们劫后余生的家中,总能感到一股奇特的温暖。”(见2003年第3期《新文学史料》)
②我祝愿你越老越年轻,像你我这人生的道路,用辩证法来看,像山路那样,越是深一脚浅一脚、弯曲不平(崎岖),心境反而越平坦、宽广。
侯井天按:“愿君越老越年轻”,重复前首《赠周婆》诗尾句,作“又赠”的首句,是劝慰,也是强调。紧咬牙关,无可奈何!
③殁了海燕,你的膝盖下空无一人(全虚)了,作为当母亲的,你没有了亲生女儿,也白白地(空)有“母爱”了,如果说心里不伤痛、不悲苦,难道(岂)是人的情味吗?
【膝下】儿女幼时常在父母跟前,因此旧时表示有无子女,常说“膝下怎样怎样”;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也在开头称呼下面加“膝下”两字。
【心中不痛岂人情】1939年,聂绀弩写了一篇《婵娟》,七篇文字组成。第一篇写到海燕;第四篇写到海燕;第五篇《父性》,篇幅最长,专写夫妇二人与海燕之欢聚。《记周颖鱼肝油》(见《聂绀弩全集》第4卷126页)也写到海燕。读了上述文字,更懂得诗人“心中不痛岂人情”这一包容万种痛苦的诗句。聂绀弩是这样希望着他的女儿:“我要好好地让她长大,好好地教养她,让她长得像一朵花一样;让她的性格,知识,思想,能力,就是在未来的她们的社会里,也像一朵花一样。”(同前75页)
吴丹丹《一朵小白花》:“父亲知道海燕姐去世的噩耗后”,“写了一首凝聚着血和泪的诗送给母亲,从诗中可以看到父亲的悲痛心情:(吴引聂诗全首,此略)。”
④在(方)今天这种社会上各方面(世面)多风多雨的时候,哪里(何)只有(止)咱们一家,损坏了罐罐瓶瓶。
林彦《南温泉前前后后》:“一九八0年初夏”,“我去青岛路过北京时”,到“北京邮电医院”,“去探望他”。“我忽然想起他的女儿,那个穿红色背带裙的小姑娘:‘小妹呢?’‘死了!’他若无其事的简单回答使我吃惊:‘怎么死的?’‘一个反革命的家属,生存是困难的。’他回答仍很简单,但语调有些凄然”。
【损罐瓶】作者自注:“不打烂坛坛罐罐,王明语。”侯按:毛泽东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略退却》:“左”倾机会主义者“向着正确的原则作斗争……成立另一整套和这相反的所谓‘新原则’……‘不打烂坛坛罐罐’。”
李师金《聂绀弩旧体诗中的土语乡风》:“湖北人把子女夭折说成‘搭(摔破)损罐子’。”(见1997年第1期《当代诗词》)
王林书《当代旧体诗论•说“绀弩体”》:“以家喻国,推己及人。”
吴祖光《哲人其萎》:对夫人“竟以”这两句“相解相慰,真是宽容到极点了。……绀弩就在这个多风多雨的世面写了这么多感人肺腑的好诗。”
包立民《聂绀弩与尹瘦石的诗画之交》:“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心中巨大悲痛和忧伤,还以‘方今世面多风雨,何止一家损罐瓶’……的诗句来劝周颖和自我慰藉。”(见《名人传记》总76期)
顾学颉《杂谈聂绀弩诗》:“‘方今世面多风雨,何止一家损罐瓶’可作十年动乱,亿万人家遭劫难(除极少数人例外)的总结语看待。”(见1992年第4期《随笔》)
郭省非《伟大聂绀弩神奇格律诗》:“‘方今世面多风雨,何止一家损罐瓶。’这是用大背景来开导小家庭,用整个国家的苦难重于一家一户的苦难释悲解痛。大情大义、至情至性让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⑤七十岁(稀古)的老女人(妪)、老头子(翁)互相安慰,快快乐乐度晚年,我不是(非)光棍(鳏),你没有(未)成为没有丈夫的女人(寡,寡妇),咱们暂且(且)一块儿(偕)往前走(行)吧。
王林书《当代旧体诗论》第4页:“‘稀古妪翁相慰乐,非鳏未寡且偕行’,当然能体会出‘对生活始终保有乐趣甚至诙谐感’的聂老胸襟,但这实在是‘文革’中苦大灾深的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令人不忍卒读的辛酸幽默。”
彭子冈《聂绀弩和他的旧体诗》:聂诗有三个特点,“……三是内涵深厚。……几首是赠给老伴周颖的。古往今来,‘赠内’(或者扩大为爱情诗)中的名篇可谓不少,但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却不太多。而聂绀弩的‘赠内诗’,如果稍加一点注解的话,我相信可以使每个读者惊心动魄!……《惊闻海燕之变后又赠》……让我们的读者从中去挖掘、去体会那丰富的感情内涵吧!”
蒋阆仙《〈商务日报〉的老大》:“‘方今世面多风雨,何止一家损罐瓶。’其襟怀何等坦荡!又说:‘稀古妪翁相慰乐,非鳏未寡且偕行。’旷达如此,感人肺腑。”
郭力《聂绀弩之死》:“‘如今世面多风雨,何止一家损罐瓶。’那个时代,文化界更是首当其冲,有人粗略统计,历次政治运动,大多由文艺界而起。”(见2006年第3期《武汉文史资料》)
惜醇《〈散宜生诗〉艺术魅力探微》:“他坐了十来年牢,放出来已年逾古稀,可他仍然高歌‘桃花潭水深千尺,斜日晖光美一生’。还把与老伴的团聚比作结婚五十年后的‘超蜜月’。谁知出狱后的第一个消息竟是他唯一的爱女已于一个月前同女婿先后自杀了。面对‘老年丧子’这一人间巨痛,他仍宽慰自己的老伴:‘愿君越活越年轻,路越崎岖越坦平……稀古妪翁相慰乐,非鳏未寡且偕行。’饱经沧桑而又童心未泯,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见1992年2月18日《西宁晚报》)陈明强《聂绀弩旧体诗全编选讲》:“‘稀古妪翁相慰乐,非鳏未寡且偕行’,达观语催人泪下。‘非’、‘未’二字,斟酌分寸,工细如发。垂暮之年,衰病之身,十数年冤狱,尚能有此胸襟,使人想到一部书的名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章文龙:“这首诗是至情至性之诗,为集中绝唱。”《读〈散宜生诗〉志感》:“‘海燕’一曲裂肺声,女殇妻老见真情。伤痛最是歌当哭,风雨人家损罐瓶。”(见《寻草集》十四首之三)
罗孚《聂绀弩诗全编•后记》:“(罗引聂诗全首,此略)这不是也在极力平静地说话,把人死说成如损罐瓶来安慰自己的老伴么?当事者越是这样保持平静,就越使旁观者感到难以言说的沉哀。绀弩真有本领!他也哀痛朋友,‘辈行情’的哀,父母‘人情’的深痛,但又把一件哀痛的事说得似乎平平淡淡,寻寻常常,安慰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商为东《散宜生诗漫话》:“(商引聂诗全首,此略)全诗沉郁顿挫,表现坚忍、沉痛,旷达而又凄苦的深微的情怀,以及患难夫妻间相濡以沫共担不幸命运的真挚友爱,任谁读来未有不动容者。”(见1993年3月《团结报》)
季龙华《惊闻海燕之变》读后:“哭始欣然笑惨然,常情颠倒是耶非。世多风雨瓶罐碎,此是人间第一悲。”
陈丙东《“我以我诗行我法”》:“当聂老知道爱女死讯,面对‘膝下全虚空母爱’(的)残酷人生,不承认心中不痛也非常情,但诗人以‘方今世面多风雨,何止一家损罐瓶’的博大胸怀,安慰老伴:‘非鳏未寡且偕行。’读之令人心酸!望之如巍巍泰斗!这是诗给人的力量!”
吴孝桢《聂绀弩其人其诗》:“(吴引聂诗全首,此略)读来令人泪下,聂绀弩真不愧是‘风雨雷霆都不怕’的倔强老人!”(见《随笔》2003年第6期)
彭子冈《聂绀弩及其旧体诗》:聂绀弩在“‘惊闻海燕之变后又赠周婆’这个标题下面,又写了五十六个字,让我们读者从中去挖掘、去体会那丰富的感情内涵吧!”
桂向明《奇人奇遇奇诗》:“(桂引聂诗全首,此略)……无限悲痛而以平淡语出之,是不哭之哭,无声之泣。他把家庭之变和社会联系起来,悲痛有什么用。”(见贵州《文史天地》2004年12期)
彭维新《读〈聂绀弩旧体诗全编〉的几点启示》:“(彭引聂诗全首,此略)这首诗看似说得平淡轻松,可个中味苦似海,情若洋,字字血,声声泪,但又不见于形。对人生领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可见其人的品格和骨气了。”
郭力《聂绀弩之死》:“可惜后来海燕所遇非人(方智训)。……海燕内外交迫,异常悲观,终于在其父出狱前数月(侯按:一说出狱前一个月),服毒自杀。”(“上世纪40年代初期”……,“18年后,我们在北京天桥剧场结婚”,“我们结婚后分居遥远的两地,难得见面,又都性格倔犟,3年左右,闹起离婚。”)(见《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3期)
挽雪峰(二首)①
一
狂热浩歌中中寒,复于天上见深渊。②
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③
一夕尊前婪尾酒,千年局外烂柯山。④
从今不买筒筒菜,免忆朝歌老比干。⑤
①追悼去世(挽)的冯雪峰。
②正在热度高得发狂(狂热)、气势盛大的欢歌(浩歌)中间,感冒——中寒了,又(复)在天上看见深水(渊)。
鲁迅《野草•墓碣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刘绍棠《如是我人•热衷》:“我把当年的‘划右’称为政治上中风。”
侯井天按:自此以下有“狂热浩歌中中寒”(《墓碣文》)、“狂热浩歌老中寒”(《有赠》)、“浩歌狂热鬼神嗤”(《全撕某诗稿》),聂诗中凡四见,足证感慨之深。
③作“报告”、写“文章”、讲话,不顾事实和不顾后果,横说竖说都“有理”(信口雌黄),这太容易办到了(易),在越“左”越革命的年代,对所谓“有问题”的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无限上纲,帽子乱飞,不实事求是的场合下,挨批挨斗,内心痛苦得如同锥子扎心(锥心),即使思想本来就坦白的,或者已经按事情的本来面目和盘端出,也是难轻易放人过关,所以就算“坦白”了也“难”(坦白难)。
【信口雌黄】南朝/梁/刘俊《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李善注引《晋阳秋》:“王衍能言,于言有不安者,辄更易之,号曰‘口中雌黄’。”信,随意、任凭。雌黄,即鸡冠石,一种黄赤色矿物,可制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梁羽生《笔•剑•书》中《杂记聂绀弩》:“没有愤愤不平的抱怨,却说出了心里话。‘文章信口雌黄’说的不正是‘四人帮’时代那些只知紧跟‘潮流’,以颠倒黑白为能事的‘风派’么?虽然‘信口雌黄易’,但他是不屑为的。‘思想锥心坦白难’,更妙!表现了诗人倔强的风格。唯其锥心,才难‘交心’,你要坦白,可做不到。”
吴祖光《哲人其萎》:“‘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交心坦白难。’情真意切,对仗工稳,结合实际令人叫绝。尤其是下联,让我们这些当年‘右派’读来真有切肤之痛而又哭笑不得。交心本来轻而易举,心里怎样想就怎么说,想什么就说什么,就是交心,过去那场交心运动谁能忘记?问题在于,大部分交了心的反不被见信,而被打成反面人物,乃至株连亲友,演出不知多少悲剧,影响所及,把我们这里变成只听假话,只许说假话的假大空世界。不会说假话,惯说真话的却被弄去改造,改造到会说假话了才叫做改造好了。绀弩半生坎坷,也是由于他始终学不会说假话吧?真假颠倒以至于如此,这两句诗的概括性是无与伦比的。”“‘文章信口雌黄易’,却是个陪衬。”
李汝伦《在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这是聂绀弩的名句,是讽世的,也是哲理的,流露了诗人沉重的历史感慨,对仗也工整。”(见1987年总第十三期《当代诗词》)
曾敏之《忆绀弩》:“绀弩的诗,在朋辈中称之为聂体,自有其风格。”“可说是含蓄讽刺兼而有之。如‘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就高度概括了知识分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痛苦遭遇。”
夏衍《绀弩还活着》:“‘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交心坦白难’,真是深刻的名句。”
柳苏《绀弩、胡风、周扬》:“人人都为这两句诗叫好,但又几乎人人都为它叫屈,认为原来更好,绀弩后来把它改坏了,这就是昔人诗话中常说的‘点金成铁’。改动的只是一个字,把‘思想交心’改为‘思想锥心’。‘交心’是现成的词,有现实的意义,用在这上面显得深刻有力,不知道绀弩为什么要去改它?”(见1992年1月4日《文汇读书周报》)
王浩天1995年8月8日给侯井天的信中说:“‘交心’、‘锥心’的‘点金成铁’之说不敢苟同。‘锥心’更形象,更深刻,是别人在锥你的心,怎么说比‘交心’更好。柳说作为一家之言,自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说‘几乎人人’如何如何,就太过了。(同页引曾敏之文就不是这样看的)。”
何满子《漫说宗教忏悔礼》:“交心则要人人过关,还有可以想见的这顾虑那顾虑,所以连阅历甚深的聂绀弩,也有‘思想交心坦白难’之叹。”(见1994年第6期《随笔》)
舒芜读诗笔记:“‘信口’对‘交心’,‘雌黄’对‘坦白’,拆开来字字都对,所以说‘对仗工稳,令人叫绝’。”
雷群明《“思想锥心坦白难”……》:“‘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聂诗的可贵就在于他的诗正是弃‘易’就‘难’,鄙弃随世俯仰、‘信口雌黄’之恶习,体现了惊人的‘锥心’般的‘坦白’。读着他的一首首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赤诚的‘真人’,而不是一个随风摇摆的小人。这位早年的黄埔军校学生,一贯追随革命,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见《博览群书》)1993年第3期
李慎之《毛泽东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其实,‘反右’斗争一开始就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可是毛主席不依不饶,非要他们‘缴械投降’不可,可怜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械’又如何‘缴’,只好搜索枯肠,挖自己反动思想,这就是绀弩的名句‘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的由来。”(见《六月雪——记忆中的‘反右’运动》第126页)
方印中:“这一联是讽世的名句,在对仗上很有特色,每词工对。‘雌黄’对‘坦白’,是借对,是无可更易、最为贴切的借对。而‘易’对‘难’,首先是文字对仗,而是一种情状和道理的强烈对比。”
④一天晚上(夕)在酒杯(尊)面前,你在下位喝酒,从那以后,就发生了千年烂柯那样的故事,你成了与事无关的人(局外烂柯山)。
【婪尾酒】唐/苏鹗《苏氏演义》下:“今人以酒巡匝为婪尾。又云:‘婪,贪也。’谓处于座末,得酒贪婪。”
【烂柯】见《赠答草•雪峰六十》注。
⑤从得知你死了、我写追悼你的诗这时候起(从今),不再买“无心菜”——筒筒菜,防止(免)我回忆起住在殷代别都——朝歌(朝,读zhāo)那位年老的比干——因为遇到“无心菜”就联想到比干,从而又联想到雪峰你。
【朝歌】古都邑名。在今河南淇县。商代帝乙、帝辛(纣)的别都。
【比干】殷末纣王叔伯父,一说纣庶兄。
【筒筒菜】蕹菜,也叫无心菜、空心菜。明/许仲琳编《封神演义》第二十六、二十七回:纣王听了妲己的话,要挖忠心耿耿的比干的心给妲己吃——据说可以治妲己的病。比干大骂昏君纣王,然后自己挖出心来,却没有死。骑马出午门往北跑去,约走五六里路时,听路旁有一妇女叫卖“无心菜”,比干对卖菜人说,菜无心必死,人要是无心,将怎么样呢?那卖菜人说,人无心即死。比干大叫一声,跌下马来,立即死去。
陈明强《聂绀弩诗话•之二•三》:雪峰因在主持《文艺报》时未登载李希凡、蓝翎两个年轻人批判老红学家俞平伯的文章,得罪毛泽东。百般检讨不得过关。毛在他检讨书上批示说他是“自觉地……用各种方法向马克思主义作坚决斗争”。性质既定,由过去“左翼”作家论战中雪峰的对立面积怨很深的人主持批判,自然是“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这位1927年入党的老党员,别无他求,只希望保留党籍。但锥心泣血无法表白,挨整20年,1976年1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夕含冤去世。1984年夏衍《懒寻旧梦录》,又翻30年代旧帐,向雪峰泼冷水。绀弩痛心疾首:“说哭,我还真哭呢!雪峰在世,那样对待他,不在世了,还那样说他。”这便是“复于天上见深渊”的感慨内容。“从今不买筒筒菜,免忆朝歌老比干”。读之,催人泪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