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传记军事人物从大渡河勇士到导弹司令:开国中将孙继先

从大渡河勇士到导弹司令:开国中将孙继先

作者:周燕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ISBN: 978751085014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军事人物 SKU:5c242e03421aa985877c6748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850141

内容简介

 孙继先是一个出生在山东曹州黄河故道的苦孩子,为谋生路,出逃从军。穿越二十余年的炮火硝烟,他从参加宁都起义的二等兵成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中将。

在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他作为红军先遣团的营长,在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率领由17名勇士组成的渡河奋勇队,乘一条小船,分两批,冒着枪林弹雨,成功渡河,为中央红军继续北上打开一条通道。

他身怀武功,在抗日前线和解放战争中,身经百战,却没有负过伤,是少有的福将。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他临危受命,组建导弹试验部队,在戈壁荒滩上创建中国*个导弹训练基地,当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并担任首任司令员。他率领开创者们以“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豪迈气概,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用坚实的足迹书写了铭记史册的人生。

作者简介

周燕,195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专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著有《寻踪毛泽民》《革命与爱——共产国际档案*解密*毛泽民兄弟关系》,执笔整理长篇纪实文学《黄河恋红河情》《政要专机的绝密飞行》,主编《开国将帅和他们的儿女》等长篇传记著作。发表《红旗渠之谜与杨贵的磨难人生》《彭德怀的八万言书手稿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志拓天疆王希季》《任弼时的妻子和儿女》《聚焦董必武后人》等百余篇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作品。

 

孙东宁,男,1952年出生,本科学历,1969年3月入伍,曾任战士、技术员、中队长、作战部队副团长、军事院校教员、总部机关参谋,大校军衔。原总参军训部副师职退休干部。

目  录

目 录

上 篇

章 曹州小拳手 / 3

1. 生在黄河故道的苦孩子/3

2. 为民除害的黑脸小霸王/7

3. 离家出走,去看看外边的世界/ 13

4. 拜师习武,铭记雪耻中华/ 18

第二章 宁都新生 / 23

1. 为谋生,三次出逃去从军/ 23

2. 第26 路军工兵营长的贴身卫士/ 27

3. 参加宁都暴动,踏上光明之路/ 32

4. 当红军就要当“老红军”/ 35

第三章 在中央苏区 / 40

1. 光荣入党,担任区队长/ 40

2. 以罗炳辉军长为榜样/ 44

3. 虎虎生威的红2 师中的一员/ 48

4. 红军大学校的期学员/ 52

5. 执教少共国际师大刀队/ 55

第四章 雄关漫道 / 59

1. 奉调红1 团,踏上漫漫长征路/ 59

2. 突破乌江天险,迎来遵义曙光/ 63

3. 只要指挥,红军肯定打胜仗!/ 67

4. 十八勇士大渡河上逞英豪/ 72

5. 北上陕甘——穿越死亡之地/ 78

第五章 在津浦支队 / 861. 随八路军第129 师抗日出征/ 86

2. 津浦线上的铁道游击队/ 92

3. 挥戈冀鲁边,重振鲁西北/ 96

4. 接应第115 师师部挺进山东敌后/ 102

第六章 战斗在山东敌后 / 1081. 孙祖战斗算是一个不小的胜利/ 108

2. 革命伴侣刘祝勇/ 111

3. 接应东北军百十一师起义/ 115

4. 感念罗荣桓政委的教诲/ 121

5. 在葛庄打一场人民战争/ 125

6. 夺取抗日战争的后胜利/ 131

第七章 驰骋中原,鏖战淮海 / 135

1. 大反攻,连续参加重大战役/ 135

2. 调任华野3 纵代司令,指挥攻打洛阳城/ 141

3. 攻克开封,笑看蒋介石空中督战/ 146

4. 围攻济南,智促吴化文成功起义/ 151

5. 战淮海,华野3 纵练就十八般武艺/ 157

第八章 第22军军长 / 166

1. 过大江,第22 军将士急得嗷嗷叫/ 166

2. 追穷寇,直逼蒋贼老巢/ 170

3. “陆上猛虎”速变“海上蛟龙”/ 174

4. 首战大榭岛,第22 军兵贵神速/ 178

5. 在敌机大轰炸中痛失爱女/ 182

6. 在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勇夺金塘岛/ 184

7. 誓把五星红旗插上定海城/ 190

下 篇

第九章 走进军事学府 / 199

1. “迟到”的战史教授会副主任/ 199

2. 以现身说法团结“旧军官教员”/ 205

3. 在教授会工作也可以大有作为/ 209

4. 刘伯承鼓励他走上三尺讲台/ 213

第十章 当好系主任 / 218

1. 向杨勇“泄题”,也对也不对/ 218

2. “死在南京,埋在紫金山!”/ 222

3. 掌握“金钥匙”,攥紧“路单子”/ 227

4. 从宁暴士卒到开国中将/ 231

第十一章 第53 颗将星 / 235

1. 给老团长杨得志当助手/ 235

2. 战役系的第53 颗将星/ 237

3. “我们学院有没有教条主义?”他如是回答/ 244

4. 荣幸地与将军系学员一起“毕业”/ 249

第十二章 中央军委的“军令状” / 253

1. 中央军委急召孙继先回国,去干“大买卖”/ 253

2. 听说去搞“导弹”,他仿佛坠入云雾中/ 258

3. 苏联专家已各就其位,彭德怀断然换将/ 261

4. 聂荣臻向爱将孙继先交“底儿”/ 265

第十三章 选勘戈壁滩 / 269

1. 基地选址,孙继先与苏联专家叫板/ 269

2. 盖杜柯夫瞎指挥,引来一场场虚惊/ 274

3. 瀚海戈壁,过海“八仙”各显神通/ 278

4. 15 比3,戈壁滩上的“天方夜谭”/ 282

第十四章 “杂牌军”司令员 / 288

1. 志愿军第20 兵团在北京失踪之谜/ 288

2. 招兵买马,“光杆司令”跃升“三军统帅”/ 292

3. 左家庄12 号——“杂牌军”的大本营/ 296

4. 厉兵秣马,北京城外磨砺长剑/ 298

5. 保守秘密,九分九不行,非十分不可/ 303

第十五章 旗开得胜 / 308

1. 风趣地向他传授当好司令员的“诀窍”/ 308

2. 周恩来给予他两大“特权”/ 311

3. 我地空导弹营一举击落美蒋高空侦察机/ 315

4. “东风基地”,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响亮代号/ 319

第十六章 感谢苏联老大哥 / 325

1. 抓紧学技术,抢在时间的前边/ 325

2. 安排好苏联专家的生活,不仅是吃西餐/ 329

3. 严师出高徒,各项技术力求精益求精/ 333

4. 两位专家组长突然回国的警示/ 336

第十七章 箭在弦上 / 341

1. 卡脖子的液氧助燃剂/ 341

2. “老大哥”撕毁合同,甩手走了/ 346

3. 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能顶得住!/ 350

第十八章 利箭腾空 / 355

1. P-2 导弹发射成功,孙司令员却没有笑脸/ 355

2. 备受关注的国产1059 仿制导弹/ 360

3. 林彪视察东风基地,未曾公开的事情/ 363

4. 三箭连发,打造不惧威胁的“打狗棍”/ 367

第十九章 为东风航天城奠基 / 372

1. 与共和国一起度过艰难的日子/ 372

2. 向戈壁滩要粮,要水,要绿色/ 377

3. 请航天泰斗为“东风”官兵“充电”/ 381

4. 东风少年的琅琅读书声/ 385

5. 告别“东风”的后一个军礼/ 389

 

第二十章 淡泊致远 / 392

1. 赋闲在家的“逍遥派”/ 392

2. 在北京232 厂“蹲点”当工人/ 396

3. 挂帅济南军区体工大队/ 399

4. 挥之不去的战友情/ 403

5. 陪孙胡子登顶泰山,缅怀宁暴英烈/ 409

第二十一章 55 年的心结 / 415

1. 《大渡河畔英雄多》被编入全国初中语文课本/ 415

2. 有关“十七勇士”和“十八勇士”的争定/ 418

3. 大渡河的勇士们,你的英灵在哪里?/ 420

4. 杨得志言辞凿凿:应该是“十八勇士”!/ 423

后 记 / 430

孙继先生平大事年表 / 432

主要参考书目 / 435

前  言

序

 

聂力

 

不久前,孙继先将军的儿子东宁找我,请我为《从大渡河勇士到导弹司令:开国中将孙继先》一书作序。开始,我有些犹豫,孙继先将军和我父亲聂荣臻元帅是一代人,同是我们的前辈,晚辈给长辈的传记作序不合适呀。经东宁一番恳请,又一想,老一代人大多作古,我们这一代也都年逾古稀,更何况孙继先将军从红军时代起,到创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都在父亲的麾下战斗和工作,立下不少战功,创造了不少奇迹,为建立新中国和发展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后他又与父亲一起长眠在东风烈士陵园,为了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作为一位多年从事国防科技事业的工作者,我感到自己有责任承担这个义务,于是,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

 

孙继先将军是一位人生经历十分丰富、极具传奇色彩的开国将军。他是一个出生在山东曹州黄河故道的苦孩子,幼年丧母,从小拜师习武,为谋生路,出逃从军,被招入国民革命军第26 路军第73 师新兵营,入伍半年,即随部队去江西“围剿”红军。他还不曾上战场,第

26 路军17000 官兵即在中共地下特支和共产党员赵博生等领导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宁都暴动,从此,他踏上光明之路。

 

来到中央苏区的所见所闻,红军和国民党军队的鲜明对比,在孙继先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差。特别是长官与士兵亲密无间,红军与人民群众亲如鱼水,使他对老红军部队的羡慕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当红军就要当“老红军”,这是孙继先参加红军后强烈的愿望。他积极报名参

加老红军部队。这一重要抉择,成为孙继先日后人生经历的关键一步。

 

在中央苏区,红军首长看重孙继先这个好苗子,着力培养他,他的军政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红军长征前,红1 军团林、聂二首长将他调到红军先遣队,担任红1 军团红1 师红1 团1 营营长。在漫漫长征路上,他一路冲锋陷阵。1935 年5 月,红军通过彝族区后,向大渡河挺

进。当时红军的处境非常险恶,蒋介石幻想,有他的几十万大军前后夹击,红军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在安顺场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政委聂荣臻亲自向突击营营长孙继先交代渡河任务,并在河边目送孙继先指挥、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强渡大渡河的成功为红军突破敌人封锁杀出了一条血路。被蒋介石视为插翅难越的大渡河防线上,出现了一个缺口,中央红军继续北上终于有了一条通道。

 

全面抗战爆发后,孙继先离开红1 军团老部队,作为骨干随八路军第129 师出征抗战前线。他率领的津浦支队是个进入平原地区进行游击作战的八路军正规部队。挥戈冀鲁边,重振鲁西北,护送八路军第115 师师部挺进山东敌后,接应东北军百十一师起义,孙祖战斗、葛庄歼灭战……敌后游击战,他打得有声有色。

 

在解放战争中,他调任华野3 纵代司令,是攻打洛阳、再克开封的一线指挥员。围攻济南,他威逼、智促敌军长吴化文成功起义;战淮海,他率3 纵长途奔袭,与敌人“兜圈子”,出色完成了牵制、阻击、截击、攻坚等多项战斗任务。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角声中,他率领解放军第22 军过大江,追穷寇,跨海东征,把五星红旗插遍舟山群岛。

 

研制“两弹一星”,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和战争威胁,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公然对我国进行核威胁。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使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同志为核心的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于1955 年1 月、1956 年3 月先后作出研制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从此,研制“两弹”工程拉开序幕。

 

研制“两弹”,除了建立研制机构,还要建立大型训练基地,基地

需要装备大量技术复杂、精密度极高的仪器设备。由于导弹试验的特殊

要求,训练基地又必须建在人烟稀少的大漠戈壁地带,因此,建设训练

基地是一项十分复杂而且艰巨的任务。选择什么样的部队建设个

导弹训练基地,选择什么人担任基地的领导人?中央军委对组建这支队

伍十分重视和关心。中央军委将孙继先从朝鲜急召回国,并以志愿军第

20 兵团领导机关为基础组建中国个导弹训练基地。聂荣臻元帅是中央军委指定的导弹、核试验靶场建设的总负责人。他亲自向孙继先明确交代任务。

 

1958 年3 月,在陈士榘司令员率领6 万工程部队开始导弹试验靶场建设的同时,导弹训练基地组织机构的筹建工作也随之展开。同年10 月,孙继先率领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志愿军第20 兵团机关、部分直属部队以及从全国、全军抽调的精兵强将,开始组建导弹试验部队,并提出“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口号,展示了开创者们向国防现代化进军,不畏一切艰难困苦的豪迈气概。东风导弹训练基地由此诞生,一部承载着中国航天命运的史册也从这里拉开序幕。

 

孙继先遵照、周总理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率领基地官兵排除万难,抢时间,学技术,导弹试验发射的各项技能力求精益求精。在赫鲁晓夫集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十几天后,东风基地成功发射了枚苏制P-2 近程导弹,紧接着国产1059 仿制导弹三箭连发获得成功。

 

枚国产1059 导弹发射那天,聂荣臻元帅亲临东风基地主持发射盛典。当看到导弹驾着烈焰腾空而起,按照预定轨迹飞行,后准确击中目标时,聂帅激动地说:“今天,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期待着中国的尖端武器早日成功,只有这样,中国人的手里才能有一根不惧威胁的“打狗棍”。

 

在共和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艰难的日子里,“两弹”是上马还是下马,中央领导层曾出现激烈的争论。在孙继先的带领下,基地广大官兵不气馁,不等待,执着地为东风航天城奠基:向戈壁滩要粮,要水,要绿色;请航天泰斗为“东风”官兵“充电”;把苏联专家秘密留下的

宝贵资料和官兵们听课、见学时记录的一张张碎纸片,集中起来编辑成教材……孙继先不愧是我国个导弹训练基地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经过近60 年的建设和发展,当年的酒泉导弹训练基地已成为雄伟的东风航天城,成为与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的世界三大发射场之一。中国次“两弹”结合试验、颗人造地球卫星、枚远程运载火箭、艘载人飞船、个空间

站“天宫一号”……都从这里发射升空。东风基地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一个又一个。

2014 年5 月,适逢聂荣臻元帅诞辰115 周年、逝世22 周年,我和东风基地几位开拓者的后人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时,曾对小弟东宁和同行的同志们说:“让我们的父亲静静安息在这里,仰望天空,看着发射塔,祝愿每一次发射成功,看到祖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

新成就,看到老一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在传承,看到强军梦和中国梦在放飞,他们在九泉之下会感到欣慰。”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发行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抢先评论了 “从大渡河勇士到导弹司令:开国中将孙继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朱可夫传(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官方推荐)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艾森豪威尔传(20世纪百本传记,《兄弟连》作者传世经典)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乔治 马歇尔传

EUR €46.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