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00711
第一章 人格完善之基:习惯养成 1
养成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工程 2
生活习惯决定人生走向 5
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11
遵守规则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16
坚持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20
做家务是孩子的必修课 26
第二章 智慧开拓之路:认知发展 35
人生中童年最伟大 36
游戏是孩子智慧的源泉 41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45
孩子可以“不分享” 51
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56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 63
大自然是本最好的书 68
孩子的成长不能靠“投机” 74
让孩子讲好自己的故事 78
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81
第三章 生命成长之源:家庭影响 87
健康家庭是最好的教育环境 88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95
母亲的影响力 102
父亲不能缺位 109
夫妻相处方式胜似亲子教育 116
生命里的四分之一 121
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 123
书房是教育孩子的“道场” 127
善良是最好的通行证 132
第四章 精神滋养之道:亲子关系 141
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142
陪伴是最好的亲子教育 150
陪考 157
与孩子一起成长 159
子也可以教“三娘” 162
用心聆听孩子的声音 166
体罚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170
家长会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175
书信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 181
第五章 梦想承载之舟:自我实现 189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190
静待花开就是爱 195
尊重孩子的选择 202
放手也是一种爱 208
不剥夺孩子追梦的权利 214
为孩子的成长送行 217
附录 223
附件1 给女儿的信
223
附件2 侄子的来信
227
附件3 女儿的明信片
229
后记 231
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底色
成长之底色,是岳母为儿刺下“精忠报国”,于是“忠”即成岳家子孙之家风;成长之底色,是林则徐所言“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于是“俭”则成林家子孙之家风;成长之底色,是曾国藩“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的勤字功夫,于是“勤”即成曾家子孙之家风。一个家庭的家教家风,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我出生在一个五世同堂、幸福和谐的农村大家庭中,接受的是非常传统的家庭教育。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对我的成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生活中所蕴含的家教家风使我终身受益,深深地影响了我性格的形成,乃至人生的走向。因此,每每谈到家庭,一种温馨与幸福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尤其是那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成为我生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我会时常回忆起童年,对于童年的往事也一直记忆犹新。
犹忆儿时,祖母对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即一个人在3岁的时候便可以预见他长大后的发展方向, 7岁的时候便可以看出他老了以后如何。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从小就要加强培养,否则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从现代教育理论观点出发,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节点,在教育过程中抓住这两个时期尤为重要。也就是要教育孩子从小学好,否则长大了就不能成才。这里所指的“成才”,关键是“做人”的问题。而“做人”的教育源头在哪里?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其源头便在于童年,在于家庭。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有了不好的表现,别人就会说:“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没有教养!”可能还会说:“养不教,父之过”“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诸如此类的言语。而大家不会说:“这是哪个老师教的?”更不会说:“你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是谁?”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普遍认为对孩子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同时,这些话也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孩子的品行和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受父母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甚至脾气秉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会从我们对待他以及对待别人的态度、方式上,学习如何对待他人,包括对待我们自己。今天我们在孩子身上所施加的影响,长大后,他们会悉数还给我们,还给社会;家长在孩子面前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课堂,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根基,培养的是孩子“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对于每个孩子而言,家庭教育从他出生开始并伴随其成长,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开发、生活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影响着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家庭教育作为一个过程,是与家庭生活合二为一、联为一体的。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它不仅对个人进行的是全方位的教育,而且还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守望。从教育的形式来说,家庭对于人性影响的早期性、全面性和深远性,决定了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特殊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为孩子成长打底色的工程。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指出:“人自身才是教育的中心,人类不只是在大学里获得知识,而是在一出生时就开始了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在出生后的最初3年里获取的知识最多、最密集。” 也就是说,孩子从出生起,他的心智就开始成长,父母对他的教育也就开始了。
伴随孩子一生的小细节,来源于他的家庭。古人云:“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以及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虽然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经过后天的努力与拼搏,可以慢慢摆脱父母的传统观念和困顿的家境,登上人生的巅峰。或行商坐贾,至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或宦海沉浮,终身居高位,怀黄佩紫;或醉心学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但无论他取得多大的成就,走得多远,职位有多高,在他的骨子里,在他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体现出家庭带给他的影响。家庭的种种痕迹,会不时地以不同方式在他的身上体现,影响着他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未来人生的大方向,取决于他的家庭。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生命科学研究发现:人在一生中所获得的概念有90%是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这些概念就是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行为模式、性格习惯等。可以说,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大都取决于我们的童年教育。所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童年所受的教育不管是好还是坏,最初的几笔多半是在家庭中描绘的,它是孩子成长的底色。而这个时段,恰恰是孩子与父母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家长的行为举止、思想情趣与道德观念,综合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人格塑造等多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学校教育能否成功,根源也在于他的家庭。1966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教授詹姆斯·科尔曼在收集4000所学校60万名儿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即《科尔曼报告》),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报告中的大量数据显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着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育孩子的箴言名句,它告诉我们造成孩子人生差距的是家庭成长的环境以及后天所受的教育。与此相似的还有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像一张白纸,而后,他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基本上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正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家乃国之本,家风即民风。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庭教育而闻名于世界。千百年来,优良的家庭教育传统积淀了浩如烟海且意蕴深厚的家庭教育范本。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诫子书》《袁氏世范》《姬旦家训》《曾文正公家训》等传世家训,《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教材,“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岳母刺字”“三娘教子”“曾子杀猪”“张母家教”等家教佳话,都是家庭教育的瑰宝。这些既是我国历代家庭教育的经验总结,也是家长教子的心血荟萃,我们从中可以透视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家庭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家庭教育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基点。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等优良家风润人无声,薪火相传,进而形成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走向辉煌。
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有一句诗令人动容——“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孩子来到世上,最先进入的就是家庭,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家庭充满阳光,孩子生命的底色才能温暖明亮、积极向上;父母充满阳光,孩子内心世界才能丰富多彩、鲜花怒放。家庭犹如一棵大树,父母是大树的根,孩子是树上的枝叶,它不仅展现家庭的优点,也会使家庭中隐藏的问题展露无遗。要想长出茂密的枝叶,家庭这棵大树的根必须粗壮结实,养分必须充足。善教者教于孩提,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创造出一个茁壮成长的环境,让孩子把根扎实,才能把孩子的生命底色打造得璀璨鲜亮。正如学者周国平所说:“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其实是给孩子的人生打底色的过程。如果家庭中充满了欢乐和爱,亲子间充满了无尽的对话与游戏,孩子的人生底色必然是温暖而光明的。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拥有美好的心灵。”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生命的底色包括积极的态度、良好的习惯、阳光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等。也就是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做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一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即便在他将来的人生道路中会遭遇挫折,甚至生命中会出现黑暗时光,他依然会坚韧不拔地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进,演绎出多彩的人生。
要教育好孩子,须先改变父母。父母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童年时期本应该是“蒙以养正”的关键时期,然而,社会竞争的压力、功利思想的驱使、应试教育的盛行,使我们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不少家长把孩子的成长目标设定在考高分、上名校,并以此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正因如此,才出现了那么多让孩子两三岁即背唐诗、四五岁即学英语、上小学就开始请家教、节假日就上辅导班等诸如此类的教育行为。家长过度重视具体知识的学习、专项技能的获得,反而忽视了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然而,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不是高分名校,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失去对生命的敬畏,缺少对社会的认知,没有梦想的能力,不懂得保护自己,缺乏分享的意识,丧失同理心,甚至自私、冷漠、脆弱、没有担当、不明事理,那么即使他如家长所愿考出了高分,考上了名校,或者读了硕士、博士,甚至多才多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可观的收入,有骄人的专业技能,那又能怎样呢?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那么,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就是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家长的养育观、教子观和成才观上。父母虽然代替不了孩子成长,但可以做灯塔,在苍茫的大海上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方向。用什么来为孩子指明成长的方向呢?那就是家长的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曾说过:“一个想把孩子培养出色的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庭是最出色的学校。”孩子成长的根基在家庭,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实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一场竞争的话,那竞争的主体就是父母。父母有没有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是不是与孩子建立了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打下了什么样的基础,为他指明了什么方向,给他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所有这些都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的。
蒙台梭利在《家庭中的儿童》一书中提出了家庭教育三个原则:一是尊重儿童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活动并试着去了解他们;二是我们必须尽可能支持儿童活动的意愿,但不是服侍儿童,而是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不让儿童养成依赖的习惯;三是我们必须时常留意和儿童之间的相处之道,因为儿童对外界影响十分敏感,他们的感情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细腻。
前两个原则指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应有的关系;第三个原则,便是要求父母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们阳光,指引他们继续前进,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只有父母之间充满了爱,家庭环境温馨,孩子的世界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孩子的人生才能一直被光明照亮,孩子才能成为“阳光”使者,照亮世界。
也许是我自己的原生家庭给予了我成长的精神动力与力量源泉,也许是女儿的成长带给了我太多的感慨与遗憾,对于家庭教育,我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命运使然,我有幸成为教师,自此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投身于教育以来,所思无不是教师教学教法,所虑无不是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我承担着学前教育阶段师资培养和培训的教学工作,工作职责要求我必须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指导幼儿园的教师探寻家园合作的路径。基于此,我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关注得多一点,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也思考得多一点。真正系统地思考家庭教育,是从我打算写《成长中的教育故事》这本书开始的。
2014年11月,《成长中的教育故事》在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肯定,并鼓励我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思考。所以,在闲暇之余,我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思考家庭教育的相关问题,也偶尔发表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015年9月,女儿申请到日本名古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女儿申请到日本攻读博士的过程中,身为母亲的我,在把女儿留在身边还是放手让她远行之间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理智战胜了感情,使命战胜了私心,我决定放手让女儿走,让她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女儿出国后,我反思了自己在这件事情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动态和思想感受,深有感触地写下了一篇《不剥夺女儿追梦的权利》的文章,刊发在《中国教育报》上。这篇文章刊发后,不少朋友纷纷为我点赞、转发。对此,我丝毫没有惊喜,因为我很清楚,我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对孩子有着世俗的“爱心”。
2016年暑假开始,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思考的切入点就是我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尤其是这些理念运用在我自己孩子身上的效果,当然更多的是一种反思,从自己教育孩子的得失去佐证理论观点,阐明实践意义。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打底色工程,包括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贯穿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之中。反思女儿成长过程中我自己的收获与缺失,结合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孩子的成长故事,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的思考,本书归纳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人格完善之基:习惯养成。做人做事需要多种能力,但最主要的是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人拥有良好的习惯,为人的成长奠定基础的活动。人的习惯的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儿童期。“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后天的一切发展都是从习惯培养开始,习惯养成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工程。基于此,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阅读的习惯。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坚持锻炼身体、主动承担家务等,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底色。
智慧开拓之路:认知发展。“经验是先于教育的。”“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
人生中童年最伟大,家庭教育要重视童年期的独特价值,及时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认识到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智慧的发展,让孩子学会感恩,理解孩子年幼时期的“不分享”行为,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热爱大自然、讲好自己的故事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认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让孩子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生命成长之源:家庭影响。“橘生淮南即为橘,生于淮北即为枳”,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第一要素便是孩子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孩子发展的动力之源。家庭的健康完整、父母的榜样作用、母亲的影响力、父亲的积极参与、夫妻相处之道、准确定位孩子的角色、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善良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精神滋养之道: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作为父母与子女间的一种人际互动,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人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人际关系,其互动的方式与内容以及互动的途径,不仅影响着亲子关系的质量,而且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因此,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而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亲子关系。当然,父母还要以能者为师的态度向孩子学习,用心聆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梦想承载之舟:自我实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人才有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也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对未来充满向往。只有梦想能够吸引他走向未来,只有梦想能够让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只有梦想能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只有梦想能够让他斗志昂扬、奋力拼搏,实现自我。父母只是孩子梦想的引导者、助推器,是成就孩子梦想最好的陪伴者。因此,父母要从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要把自己的爱变成孩子成长的负担和压力,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相信静待花开就是爱,放手也是一种爱。尊重孩子的选择,为孩子的成长送行,不剥夺孩子追梦的权利,送孩子到梦想启程的地方,成就孩子的人生梦想,让孩子在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征途上获得更好的成长。
因为家庭不同,孩子个体不同,所以家长要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需要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来成长,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会错过生命中许多美好的时刻;如果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就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遗憾,甚至伤害。真切希望每位家长都能理解家庭教育的内涵,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底色,共同成就孩子的美丽人生。
高闰青
2017年11月
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一种幸福
孙云晓
196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詹姆斯·科尔曼教授通过一系列研究,向国会递交了一份报告(即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报告中指出:“当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校教育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家庭。”诚如其言。当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家庭运行模式、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习惯、认知、素养和人格的形成。家庭是孩子人生之路的起点,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能否成就幸福人生影响深远。
在我国,家庭教育之风由来已久,早在《周易》中就提出“蒙以养正”。自此,端蒙之养就成了中国人家庭生活中的*要务。孟母三迁,为的是“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岳母刺字,为的是“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三娘教子,为的是“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反映了我国自古以来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时至今日,随着父母教育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家庭教育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我们迫切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来从事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用大众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来指导和示范家庭教育。我很高兴看到,高闰青博士能够一直在做此方面的实践探索和深度思考。
寒冬之夜,我读完了高闰青博士的书稿《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底色》,感到别样的温暖,一是为作者对教育的深厚情结和执着追求,二是为作者对家庭教育的满腔热情和理性反思,三是为作者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所给予的温暖情怀和人文幽思。
这本书是作者在反思女儿成长历程的基础上,结合身边孩子的成长故事,以及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教育现象的思考,运用叙事的方法阐释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为孩子打好生命底色的基础工程。生花妙笔尽显学者风范,行文朴实满载师者热忱,可以说,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父母认真阅读和学习的书。作者不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她从事教育事业近30年,对教育有着特殊的情结,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使得她始终保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仅投向她的专业领域,更满怀爱意地投向自己的女儿和身边的孩子们,以及周围的家庭教育现象。爱子必以其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她的书不是简单地罗列教育理论,也不是居高临下枯燥的说教,而是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教育孩子的切身体会,以谦谦学者之姿,作娓娓道来之文,明昭昭若揭之理,行谆谆育人之道。她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用专业特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更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努力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不仅构筑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也毫不吝惜地把这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一位母亲理论联系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教训反思。作为一本出自教育学教授之手的家庭教育书,它不是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而是经过缜密地思考、系统地整理,以便于广大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阅读、理解和实践运用,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在书中,作者以孩子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为主线,强调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家庭是孩子习惯养成和认知发展的起点,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是孩子未来获得人生幸福的不竭源泉,父母对待孩子梦想的原则和态度是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助推力。
本书归纳了五个方面的内容,首位即是人格完善之基:习惯养成。关于这一点我与作者是知音。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近30年,其中连续10年主持教育部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门研究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多年来,我讲得*多的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和《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在我看来,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基本途径之一就是培养良好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既是难点,又是关键点,还是效能*点。本书生动翔实的内容充分证明,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好父母的基本功。
有人或许会说,作者是教育学博士后和教授,还能不会教育孩子吗?可是,大家是否也发现,有些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是失败的。因为听的道理过多,教师的孩子往往“抗药性强”,反而不好教育。在我几十年的研究中,越来越相信一个规律,即学历、收入和地位不是能否教育好孩子的关键要素,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才是能否教育好孩子的关键。也可以说,教育素质是关键。本书勇敢而艺术地回答了这一挑战。在母亲与女儿都成为博士的过程中,这位教师母亲的特点简而言之有四:一是给孩子做出榜样,二是发现和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潜能,三是真诚地向孩子学习,四是不断觉察自己的成长并享有幸福体验。作者的成功经验值得天下父母学习,也特别值得教师父母借鉴。
读此书稿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饱含深情的母亲促膝长谈,也像是在听一位充满智慧的教育专家谆谆教诲——她不仅向我们描述家庭中常见的教育场景,而且结合国内外知名的教育理论,向我们阐释家庭教育的原则;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针对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提出了具体解决的办法。“故善教子者,正之唯其始。”如面对孩子说谎,怎样做才能既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遇到孩子对老师不满的时候,怎样做既能让孩子配合老师的工作,又能疏导孩子的心结?当自己的心愿和孩子的理想发生冲突时,父母该如何尊重孩子的选择?当孩子年纪渐长,父母如何恰当转身,转变孩子成人后的亲子关系?以及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怎样教孩子遵守规则,等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内容对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实际操作都具有指导性或者启发性的意义。
此书的写作和出版,为追求更好家庭教育的父母指明了方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成就孩子完整而幸福的人生,让孩子成为*好的自己。家庭教育要尊重家庭本身存在的特点与家庭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父母应该把更多的经历用在家庭建设上,重视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尊重孩子,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成长。同时,本书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些启发,比如,如何用专业的知识和眼光来解决日常遇到的教育问题?如何用生活中的小事来阐明深邃的教育学思想?如何用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如何用叙事的手法将教育理论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增强阅读的兴趣和动力,本书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相信,随着本书的出版和传播,一定能够引发更多的教育者深入思考教育活动的现实意义,反思教育叙事的内在动力,从而提升教育行动的自觉性,以一颗平常与理性之心去理解教育事件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凡此种种,尽是作者本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也相信,本书的出版,会更加促进高闰青博士对于家庭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思考,期待她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与我们分享!
应作者邀请,特书此文,是为序!
2017年12月28日于北京云根斋
(孙云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第一章
人格完善之基:习惯养成
如果我们要改变某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希望加强某个民族的某种性格,我们必须把孩子作为突破口,从他们小时候开始行动。
——玛丽亚·蒙台梭利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威廉·詹姆斯
养成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工程
养成教育,指的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教育,是一个人自动化的生活方式,是潜意识的,无须大脑思考,无须意志控制,但它却以巨大的力量支配着人的行为方式,并形成一种生活的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具有良好的习惯
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是刺激与反应的稳固链接。”
反复的行为强化和对某些行为的模仿都可能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和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一种关键力量——习惯。做人做事需要多种能力:基于生命发展的爱的能力、认识生命多元价值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能力,尤其是面对挫折的能力;在生活中形成的交往能力、协调能力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就像人类心灵深处的方向盘,一旦开始工作,就会悄悄地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走向,乃至操控他的人生命运。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可以说,人的命运的发展、性格的塑造、行为方式的形成都与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积累。
教育就是培养人良好的习惯,为人的成长奠定基础的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要形成某种习惯,即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必须经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需要一个系统的培养过程。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父母对子女进行长期观察、全面了解和系统教育的过程。每一个人身上所体现的各种习惯、观点、生活方式、品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都和我们所接受的长久的家庭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基于此,在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孩子成长中最基础的底色工程。
习惯的培养关键在儿童期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人的习惯的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儿童期。孩子的一切都是从习惯培养开始的,并把它变成一种力量,支配人一生的成长。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习惯养成的问题。《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同时强调早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有:“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即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都是源于小时候道德习惯的养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以及《童蒙须知》、王守仁的《教约》等,对从“爱亲敬长”到“礼仪举止”等行为习惯,及其养成路径与方法,有着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其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从小养成“圣贤坯模”所应具有的良好习惯。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在他的《家庭教育》中写道:“我们知道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么健全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现:我们身上的所有线索,包括我们的性格特征、人格特质乃至生活习惯的养成,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童年对我们的影响更深远,也更深刻。
习惯养成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最佳途径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儿童期的养成教育,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行为方式,乃至命运的发展。朱永新教授在2016年《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中指出:“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保障;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传统;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从世界趋势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从社会环境看,良好习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从文明进程看,良好的习惯渐变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 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习惯养成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也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动作或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养成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打底色工程,是一辈子的教育,因此不仅要“慎之于始”,而且要“慎之于终”,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才能“则无败事”。家庭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学校,家长是培养孩子习惯的老师。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言:“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吧,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孩子。相比于金钱、财富或者地位,习惯才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好遗产。”
作为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不仅在生活中要持之以恒地培养他的良好习惯,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坚持训练孩子,使之形成稳定的习惯,从而缔造健康的人格。同时,父母更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成就孩子幸福美丽的人生。多一种好习惯,孩子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种好习惯,孩子就多一个成功的机会;多一种好习惯,孩子就多了一种享受美好人生的能力。
生活习惯决定人生走向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指的是什么?即一个人日常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人的习惯养成包括许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具体实践的日积月累。
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是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进而形成一种生活方式。每天按照这种生活方式生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他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早晨几点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喜欢用温水还是冷水洗脸,喜欢用什么牌子的牙膏、化妆品,喜欢看电子图书还是纸质图书,午饭喜欢吃面条还是米饭,晚饭喜欢喝粥还是吃面条,晚饭后喜欢干什么,晚上一般几点睡觉。这一连串的行为,并不是每天深思熟虑后有意安排的,而是不假思索的习惯使然。习惯帮助我们选择和安排了这一切,并把它变成了我们每个人生命存在的自然状态,成为我们人生道路的一种发展轨迹,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走向。
生活习惯的养成可以追溯到童年
我们每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的生活条件还不算好,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劳动力少的家庭来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吃的主要以生产队分的粮食和蔬菜为主,主食就是面条,蔬菜倒是有不少时令蔬菜。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到了冬天,不像现在有很多反季的大棚蔬菜。那时蔬菜主要以萝卜、白菜为主,早晚是红薯玉米糁汤,中午吃面条。这个生活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吃过午饭后到同学家玩,发现她吃的是白米饭,上面还蒙着猪肉粉条菜(类似现在的盖浇饭),我很是眼馋。对于我家而言,在平时吃米饭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只有到了过年、过节,或者有亲戚来家时,我们才会吃上一顿咸米饭(白菜、萝卜、粉条、大肉和大米一块煮)。当时,我就暗下决心,等我将来有了钱,一定要天天吃米饭。然而,现在我家里放着整袋的大米,却一个星期也难得吃上一次。之所以没能实现天天吃米饭的“诺言”,是因为我从小已经养成了吃面条的习惯。当然,我还喜欢吃粉条烩菜、红薯稀饭,这都是小时候的生活习惯使然。为此,女儿曾经多次调侃我,说我的生活方式比较“农村”。对此,我只是淡淡一笑,说:“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很难改变的。”除此之外,我还保留着很多小时候的其他生活习惯。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比起小时候可能更健康,内容更丰富。但是,无论是在我的生活还是工作中,总能找到小时候所养成的生活或行为习惯的影子,并且这些习惯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我们经常讲,夫妻两个人在结婚后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适应,适应的是什么?主要是彼此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即便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很长时间了,各自仍然保持着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并伴随其一生。可以说,儿童时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将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要从儿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导”。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父母和孩子受益匪浅
女儿出生后,母亲一再叮嘱我:“要让她养成按时吃奶、按时睡觉、按时大小便的好习惯。”我说:“她自己又不会说话,我怎么可能知道她要干什么。至于大小便,有那么多的尿布,换着用就行了。”母亲说:“你得慢慢培养她的习惯。只有养成好的习惯,让她生活有规律,才有利于她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能让你省去很多麻烦。”在母亲的提醒下,我开始留心女儿的生活细节,慢慢学着让女儿的吃喝拉撒尽可能有一定的规律。
女儿从小的生活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很少有半夜冲奶喝、晚上不睡觉等不良习惯,基本上与我们保持同步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这些生活习惯的养成,为她以后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比如按时上学、按时做作业、每天保证半个小时的阅读等。
一旦孩子习惯于一种有规律的生活,就会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自我控制力与意志力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女儿刚出生时,我丈夫对于女儿是爱不释手,总想抱着她,连睡觉也想抱着。我的母亲看到这种情况后,坚决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孩子的依赖心理非常强,如果你让她养成抱着睡觉的习惯,那么她以后睡觉你都得抱着,否则她就不睡,那么你们以后的生活就会变得忙乱不堪,有你们遭罪的时候。”我说:“孩子不都是抱大的吗?”母亲说:“孩子不会走路时确实需要抱,喂奶的时候需要抱,但睡觉不能抱着,要让她养成自己睡觉的习惯。你们兄妹六个没有一个人是被抱着睡觉的。如果我整天抱着你们睡觉,哪还有时间下地干活挣工分呢?不挣工分你们吃什么?”受母亲的启发,我便有意识培养女儿独立睡觉、自己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生活习惯。然而正是这些生活习惯,帮助女儿养成了独立意识。尤其是我在外求学的那几年,女儿并没有因为我的临时“缺位”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反倒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让我安心求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女儿常年在国外,生活学习方面依然沿袭着良好的习惯,独立性很强,我们很少为她担心。
女儿半岁时,我产假期满,返校上班,母亲帮我带她。在这期间,母亲不仅让女儿形成了很好的作息规律,还让她养成了很好的饮食习惯。一是按时吃饭,二是多吃饭菜少吃零食。女儿9个月后,母亲提醒我,除了母乳,让孩子多吃些家常的饭菜。如果母乳不够吃,就让她喝粥,吃软面条,尽量少让孩子吃零食。总之,就是尽可能让她养成吃家常饭菜的习惯,少吃那些乱七八糟的零食。应该说,正是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和丈夫觉得女儿从小很省心,没有在吃饭方面让我们劳心费神。每每看到家长端着碗,撵着孩子,边哄边喂孩子吃饭,我们都会在心里暗自庆幸,无限感慨:生活习惯的养成真的很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其实,为人父母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那么我们就会省心很多,孩子的生活也会很有规律。同时,还能养成孩子做事的自觉性,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究个人卫生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现在年龄小,许多事情不会做,穿衣服、吃饭这些生活琐事等孩子达到一定年龄后,自然而然就会了,所以家长处处包办代替,喂孩子吃饭,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穿脱衣服,却不知这样反而使孩子的独立性变得越来越差,养成依赖心理,甚至导致发育迟缓,乃至变成所谓的“巨婴”。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谁都知道如何教一个孩子去喂他自己,谁都知道如何教一个孩子去洗漱,谁都知道如何教一个孩子给自己穿衣服,这些都是单调乏味的工作。要做这些,要求一个人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这远远比亲自喂他,给他洗,给他穿更费劲。但前者是一个教育者的工作,后者是一个低等的仆人所做的工作。”
所以,早期家庭教育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的生活习惯达到一贯性、持久性。
《朱子家训》有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家庭生活的一致性,家长对儿童的教育融合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比如培养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饭前便后洗手,不要随手扔垃圾,用完东西放回原处。许多习惯虽然看起来很琐碎,但在生活中却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命运发展。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从小养成的“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伴随他一生,在每次读完书、用完资料后他都会放在原来的位置,这使他在研究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寻找资料的时间。
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堆满旧物、杂乱无章的家庭,很难培养出一个做事井然有序、自我管理、勤讲卫生、热爱生活的孩子。基于此,家长就要为孩子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用自身的生活习惯来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生活习惯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行为就是一种习惯。”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习惯使然。其实,习惯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是一种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是紧密相连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床、穿衣、穿鞋、洗脸、漱口、吃饭拿碗筷都与生活习惯紧密相连。一个人的个人素养也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比如,进出门女士优先,下电梯按住开门按钮让别人先下,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按秩序排队,等等。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学习进步的起点;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障;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为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提供机遇。某公司招聘一名管理人员,应聘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生。面试当天,应聘人员都在候考室排序等候,个个精心准备,志在必得。面试开始后,从候考室到面试考场的走廊里放着一把笤帚,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是非常小心地跨过了笤帚快速走向面试考场,只有一位年轻姑娘轻轻地把它拿起来,放到了墙角,然后才走向面试考场。旁边的一位男士问她:“为什么这样做?不怕耽误您的面试时间?”她说:“我只是担心后边的人不留意会被绊倒。”结果,参加应聘的那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没有被录取,只有这名普通院校毕业的年轻姑娘被录用了,那位询问她的男士正是这场面试的主考官,而那把笤帚就是那天的面试题。可以说,就是这个良好的习惯改变了那位姑娘的命运。
在不断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然而,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从小养成,并不断强化才能形成。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行为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如果我们在某种心理、生理行为中发现有习惯,那么这就意味着,具有接受新反射的能力的神经系统或多或少地参加了这种行为。”
可见养成良好习惯必须长期坚持,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美国罗斯福总统,每天睡前无论多忙,都要自己洗袜子。服侍他的人说:“总统先生啊,您日理万机,这个就让我们代劳吧!”罗斯福总统的回答是:“从小我就养成这个习惯了,因为妈妈说臭袜子一定要自己洗,所以一天不洗都觉得不舒服。而且我一洗袜子,就想起了妈妈,便会感念妈妈的辛劳。”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好,不仅是教给他受用一辈子的谋生技能,更要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好习惯和坏习惯。成功往往就是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的。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小故事: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便是众所周知的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驾驶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
加加林心想:“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是这个习惯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艘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便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就是从好的行为习惯开始。
虽然这些习惯只是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但关键时刻却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 这句话阐明了读书与人的精神成长的关系。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曾说:“阅读是为了活着。”这句话道出了阅读与生命个体的本质联系。生命是精神的载体,关注精神成长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源地,是孩子生命的摇篮,家长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孩子生命本质的教育。基于此,孩子是否喜欢阅读就与家长的引导密不可分了。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中播种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责任,这样才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从早期开始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认识到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关键在于儿童期。孩子自出生开始,就在慢慢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虽然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什么理解能力,但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在听父母读书时,一般会瞪大眼睛,表现出一副好奇又认真的样子,这说明读书对他已经产生了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是读书的声音对孩子的听觉产生了刺激。任何一种刺激,只要连续发生,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会引起相应的反应。所以,对于婴儿,父母可采用诵读给孩子听的方式,开启孩子的早期阅读模式,在训练孩子对语言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听觉是这样,视觉、触觉等的反应也是如此。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我就采取诵读的方式,每天读书或者讲故事给她听;女儿咿呀学语时,我就开始教女儿看图识物,教女儿“目读”;女儿学儿歌时,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给每首儿歌都编了一段舞蹈,边唱边跳给女儿看。女儿看到我边跳边唱的样子,高兴坏了,跟在我的后面,模仿着我的样子,我称之为“体读”(也就是用身体动作感知读物内容)。爱人看到我每天如此“癫狂”,问我到底在干什么。我一本正经地告诉他:“这是在对孩子进行直觉行为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训练。”爱人说:“她才多大呀,能理解吗?”我说:“每一次听到我的声音,看到我的动作,都是对她感官神经的刺激;每一次她跟着我‘蹒跚学舞’,就是对她动作神经的刺激。经过多次刺激以后,她不仅能够看懂,而且还会慢慢地做出相应的回应,随着节奏把动作准确地做出来。”
邻居阿姨看到我们母女这样,觉得非常好玩,还拿着家里的录像机给我们母女俩录了视频,我不在家的时候,女儿还会跟着视频“翩翩起舞”。通过这种方式,女儿记住了不少儿歌、童谣。之后,我便拿出这些儿歌童谣的书,教女儿识读。慢慢地,女儿能够把书上的儿歌和童谣读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最喜欢的就是到书房去,挑着书让我教她读。他爸爸带她的时候,她就让爸爸教她,还让爸爸跳着舞教她。爸爸不会跳,女儿就不愿意,害得身高一米八多的爸爸只好把平常看到我们做的几个动作像企鹅一样笨拙地跳,逗得女儿咯咯直笑,前俯后仰。不过,经过这些小游戏,女儿对书更加热爱了。
孩子的早期阅读,具有神奇的力量。早期阅读的过程,是为孩子的成长储存营养的过程。正如斯宾塞所说:“这个过程就像是树木的生长过程。你给一株幼苗浇水后,它不可能立刻长出叶子、开花结果,但是,即使你看不到它的变化,它的根部也在默默地吸收营养,纤维组织在缓慢地生长着。”
所以,是否从小具有阅读的习惯,其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早期阅读教育,不仅对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幼儿以后的深度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抓好阅读的关键期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要抓住孩子阅读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4.5~5.5岁是儿童的阅读敏感期,也就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一般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会拿着书乱翻,这是孩子阅读敏感期到来的体现。家长如果看到这个情况,就要迎合孩子的需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引导孩子阅读,开启孩子的系统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使他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家长在看到孩子翻书时,因为怕毁坏了书而制止孩子看书,那么孩子的阅读敏感期会很快过去,并且一去不复返,孩子也将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斯宾塞曾经说:“最成功的教育不是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孩子学习知识的能力。”知识的海洋浩大无边,只有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才能让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因为在这个时候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仅会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也会快速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多读书,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精神。
选好阅读材料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特点选择阅读材料,以某个主题词、某个事物、某个观点为线索,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将游戏性和趣味性融入其中,让孩子进行系统、广泛地阅读,让孩子的阅读能力在乐趣中快速提升。
女儿小时候也会背一些唐诗宋词,但是她并不是特别喜欢唐诗宋词之类的书,倒是对于科普类的书非常喜爱。因此,我并没有强迫女儿继续读唐诗宋词之类的书,而是按照女儿的喜好,给她买了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这套书分为《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化·艺术》四册,每一册书自成体系,知识丰富。女儿从《自然·环境》那一本开始看,看得兴趣盎然,读得津津有味,经常自己一个人抱着书看,还经常指着书向我们发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慢慢地,女儿认识了很多自然现象、生物物种,并且自己逐渐能够把书看下来,还能指着书上一些物种的图片告诉我在哪里见过。
上了初中以后,女儿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买书,我和爱人只是做好服务工作,从来不干涉,因为我们知道她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尤其是对读书之路的坚持不懈,让我看到了从小阅读对她未来发展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保证阅读时间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还需要时间的保证。这就需要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为了让女儿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与她约定,每天至少保证有半个小时的阅读,除非有特殊情况。即使孩子某一天的作业比较多,我也会跟女儿商量,是不是辛苦一点,把今天的阅读任务完成。就这样,孩子一直坚持每天要读一点功课以外的书,即便在初三、高三这样非常紧张的学习阶段,她仍然每天抽空读一些与考试无关的“闲书”。
营造阅读氛围
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宜的阅读环境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首要条件。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是让孩子有书读,其次是让孩子有读书的地方。为此,无论在什么样的居住条件下,我们都要想办法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她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有一张属于她自己的书桌,方便她静心读书。
我有一个习惯,希望自己随时随地看到书。所以,除了书房以外,在我家的马桶抽水箱上、床头柜上、餐桌上、客厅的茶几上,都会看到书。无论是上班的路上,还是出差的路上,我的包里总会有一本书。这样,即使工作再忙,我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读书。我的这种“分秒必争”的读书方式,也为女儿爱上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氛围,她随时可以看到书,感受到书的气息。
亲子共同阅读
史斯克兰·吉利兰曾经说过:“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父母能够读书给孩子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好方式,也是孩子成长中最幸福的事情。儿童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儿童的早期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书入手,通过图画认识世界万物。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共读方式,帮助孩子获得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孩子获得对语言的理解和对图画的认知,同时让孩子在听读的过程中看到父母读书的样子,感受陪伴的温暖。
孩子天生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父母的样子。因此,父母必须做好榜样,自身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与孩子一起阅读,适时与孩子分享读书的感受,参与话题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撰写读书心得,让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可能是教师这个职业自有的优势,我每天都需要备课,需要通过读书查阅相关资料,相对而言会有较多读书的时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一直在追求自己的读书梦想,读了硕士读博士,后来又读博士后,每天至少有3个小时甚至更长的读书学习时间。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所以,女儿经常看到我读书,这无形中对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候看到我读书时专心的样子,女儿会问我:“妈妈,你看的是什么书?好看吗?能不能给我讲讲?”
为了便于交流,我有时候会和女儿一起就着餐桌读书,各自会将自己读到的优美桥段、精辟阐释、人生哲理和感人情节分享给对方,使阅读变成家庭的一场盛宴,感受读书的魅力,在阅读中自我觉醒、自我完善,获得成长的力量。
其实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同时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躲避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苦难的避难所。因为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思想,提高孩子对生活的认识,可以使孩子更加理性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正如斯宾塞所说:“阅读虽说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却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阅读不能改变孩子人生的起点,但它却可以改变孩子人生的终点。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一个充满阅读氛围的家庭环境更容易使幼儿受到熏陶。让孩子爱上阅读,不只是让他掌握更多的知识,知道更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让他明白有无尽的乐趣和力量在那里,他想要得到的时候,可以去找、去拿、去用,让阅读成为他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滋养他的精神家园。
遵守规则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学生上学要遵守学校规则,就连玩游戏也有规则。
教育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深受人们的青睐。但是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参与游戏的人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否则,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接受规则的惩罚。爱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最好方式是游戏。
和其他孩子一样,女儿小时候特别爱玩游戏,我也积极鼓励她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儿上小学的那一年,为了训练女儿的动手能力和反应速度,我们一家人每天陪着女儿玩游戏。每次玩游戏之前,我们都会提醒女儿要遵守规则,并且在规则面前从不跟女儿妥协,她输了就是输了,不准耍赖,必须按照规则执行。所以,女儿小时候输了游戏,“被罚”为大家唱歌,或者到楼下跑一圈,或者刷碗,是常有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女儿迷恋跳棋,主要是她和爸爸两个人玩。爸爸曾是沁阳市职工运动会的围棋亚军,所以下棋的水平还是蛮高的,女儿的愿望就是能够赢爸爸。随着女儿跳棋水平的提升,这种愿望更加强烈,每天都要求爸爸陪她下几盘。爸爸从规则到技术,一点一点地教女儿,以最大的耐心陪她玩。但是,爸爸从不妥协,也不让步。有时候女儿遇到问题,就会求助我。如果是技术问题,我就帮女儿参谋;如果是违反规则想悔棋,我坚决反对。
有一次,女儿眼看就要赢了,因为顾及速度,不小心走错了,要求悔棋,爸爸坚决不让,女儿使性子,还求救于我。我告诉女儿:“不能悔棋!输赢不重要,但是规则要遵守,这是玩游戏的前提条件,否则以后没人跟你玩。”女儿说:“不就是玩吗?我又不是不知道怎么走,只是不小心走错而已,悔一步不行吗?”我说:“不行!‘落子无悔’,走错了就是走错了,不可以悔棋。这是下棋的规则,规则必须遵守。就像生活中一样,你已经犯错了,错误就不可能消失,也回不到事情之前了。你只能从中汲取教训,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为了少犯错,你要谨慎走好每一步。”女儿嗫嚅地说:“我真的很想赢爸爸。”我说:“游戏是一项娱乐活动,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其中的乐趣,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再说了,赢爸爸要靠自己的实力。不要着急,慢慢来,只要你坚持,水平会越来越高,总有一天会赢他的。”女儿若有所思、略有所悟地点点头。
通过游戏,女儿不仅对游戏规则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而且对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从那以后,女儿不管玩什么游戏,无论输赢,从不违反规则。其实,我们让女儿玩游戏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让她今后的人生之路可以走得更加稳健。
孩子在游戏中想赢得胜利,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孩子积极进取的一种心理体现。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凭自己的实力去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要学习自觉遵守规则。”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幼儿现有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更是将来成为社会人的必备基础。
教育孩子遵守生活规则
游戏中有规则,生活中也有规则。无论是游戏还是生活,我都要求女儿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则,让女儿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把遵守规则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
女儿小时候,每次我带着她出去,只要走到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我们就会停下来等候。因为生活在县城,人们对于遵守交通规则不是特别自觉,经常会看到闯红灯的人群。每次看到这样的现象,女儿就问我:“妈妈,这些人怎么不遵守交通规则?”我就反问女儿:“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女儿说:“不对。”我又问:“为什么?”女儿说:“如果前面有车过来,就会很危险。”我又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女儿说:“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是的,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别人,但是可以要求自己必须遵守交通规则。那些发生的交通事故,大多是由于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如果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所以,遵守规则就是对生命最好的保护,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有一次带女儿出去,到了十字路口,红灯亮着,周围没有行人和车辆,我和女儿在路口等候。女儿问我:“这会儿周围没有人,我们不会和别人撞在一起;也没有车辆,不会有危险,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过去?”我告诉女儿:“规则是永远存在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遵守,跟有没有人、有没有车没有关系。就像学生上学,学校有课堂纪律的要求,不是老师在教室你才遵守纪律,即便是老师不在也要遵守。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不是老师检查作业你才去完成,也不是非要家长监督你才去完成,而是要自觉完成。规则需要自觉遵守,而不是在别人的监督下才遵守。”我只是在告诉女儿,不要依赖别人的监管,要懂得自我教育和管理,把遵守规则转化成人自身的素养。
最近国内发生老虎吃人事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违反动物园的管理规定,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老虎吃人事件发生后,不少人“义愤填膺”地在网上发表议论,认为这是人类无视规则的报应。人应该远离野生动物,这既是野生动物园的管理规定,也是人生存的自然法则。无论网友以何种心态评价这件事情,其实都蕴含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人人遵守规则,各自相安无事。但是,在这些斥责声后,仍然有人肆无忌惮,不遵守规则,事故仍然在发生,插队依然在进行。更不可思议的是,竟然还有人置动物园的管理规定于不顾,擅自翻墙跳到野生动物园区,让老虎吃人的事件再次发生。这是对自然规律的挑衅,是对规则的亵渎。究其原因,还是不遵守规则,对规则没有敬畏之心。
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遵守规则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一句话:“理智不能用大小或高低来衡量,而应该用原则来衡量。”《吕氏春秋·自知》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孟子·离娄上》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我们的社会运行是有一定规矩的。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规则,是运行、运作所遵循的法则。它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在各种环境下井然有序地生活着,否则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了秩序。规则既在,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保持住自己的原则,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和自由,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准则。不懂得规则,不遵守规则的人,一定会被社会所淘汰,或者接受规则的惩罚。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规矩是一种约束、一种规范、一种准则,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彼此的约定。遵守规则是个体的人要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和平相处,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每个人必须懂得并且遵循做人、做事的准则,懂得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这是做人做事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和人品。当孩子能够独立并遵循一些生活的规则时,他们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才能安全地走好自己的成长之路。
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发生,如果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不超速,不超载,不疲劳驾驶,怎么可能会发生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呢?事实证明,无视规则,最终会遭到规则的惩罚,甚至会害人害己。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能使这个社会井然有序,令更多的人平安快乐。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告诉孩子遵守规则。
然而,如果家长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而自己带孩子出行时却毫无顾忌地闯红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为了省事翻越栏杆,为了省时随意插队等,这样就会影响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使其长大后在规则面前投机取巧,进而走入人生的歧途。
规则是对每个人的约束,遵守规则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游戏活动虽小,但是规则性很强。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仅要“践之以行”,还要“持之以恒”,要帮助孩子克服短期行为,重视自觉性和持久性的培养,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内化为孩子的一种素质修养。只有遵守规则才是对每个人最大的保护,只有遵守规则孩子的人生道路才能走得更加顺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