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17582
★ 重新看待我们深恶痛绝的负面情绪:你知道你错过了多少次成长学习的机会吗?
愧疚、委屈、忧郁、嫉妒……我们对负面情绪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拼个你死我活。然而情绪真的是我们的敌人吗?作者以其多年心理辅导助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所谓负面情绪,实际上是深受我们误解的忠实保护者、支持者,是在身心受伤时的自我保护。
★ 与负面情绪握手言和,让负面情绪变成自己人生成长幸福的契机
真正造成问题的,从来不是负面情绪本身,而是我们应对情绪的方式。把情绪当成敌人,我们只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接纳情绪,倾听情绪传递的声音,我们才有机会找回身心健康与幸福。
★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入门书,高效实用的心理自助手册
针对每种常见的负面情绪,都有简便易行的心理自助练习,带你解除个人生活困扰、突破人生困境、拓展内在力量,增进自我了解。
★ 献给漂泊世界,无处逃避困惑的现代人。
你所咽下的委屈,你所受的伤害,情绪都替你一一铭记。接纳情绪,也就是接纳真实的自己,与自己温柔相处。
★ 手绘精致插画,唯美治愈,温暖人心。
我们天天咬牙羡慕嫉妒恨,讨厌比较却又老爱比较;我们凡事先打支“我不是很行”的预防针,用自卑化解挫败;我们三心二意怕选错,却一再后悔没有“早知道”;我们以为担负责任才是爱,却背负愧疚,不敢把人生过得精彩……
负面情绪常常被我们视若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然而,负面情绪真的是我们的敌人吗?
本书作者以他多年心理助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恰恰相反,情绪从来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应对情绪的方式。一切所谓的“负面情绪”,皆有其正面功能,是我们身心的保护者与支持者。允许情绪存在,听取情绪传递的智慧,我们方可在人生中不断疗愈与成长。
本书并介绍了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这种简便易行的心理自助工具,帮助读者快速解除人生困扰,修复自我,活出更自在圆满的人生。
序1 正因为知道自己的脆弱,所以有机会壮大 王雅玲
序2 实际应用“简快疗法”的绝佳入门 赖明正博士
自序 接受不是认同,而是“允许存在”
章 谈愧疚
学会交还责任,做到课题分离
为了应对那无所不在的愧疚感
三种无法做到课题分离的人际互动模式
人生三件事
越是亲近的人,越是需要课题分离
不断活在父母期待中的孩子
对父母有所愧疚,所以总想回报父母
用过度承担来回报父母的爱
与愧疚感同在,倾听它所传递的智慧
放弃改变父母,重新理解父母
只能顺从父母或违抗父母吗?是否还有其他选择
简快自助技巧:选择只留下爱,其余的交还给父母
第二章 谈委屈
做自己的父母,弥补成长中爱的缺失
全能妈妈委屈度日
“受害者心态”是面对委屈情绪的典型应对模式
拒学的孩子与扮演悲剧英雄的家长
家人之间的情绪勒索
悲剧英雄的形成——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
委屈情绪对我们的保护功能
重新做自己的父母,成为自己爱的补给来源
简快自助技巧:接受批评法
第三章 谈嫉妒
为什么我们讨厌比较却又老爱比较
见不得别人好
那一口一口咬掉心头肉的怪物
嫉妒的后果常是丧失理智,冲动行事
比较的强迫性——不喜欢却又避不了
自寻烦恼成瘾症候群
匮乏心态作祟,让比较无所不在
看见自己的匮乏无力,与自己的不足同在
简快自助技巧:洒金粉法
第四章 谈后悔
你永远无法为你的人生买保险
去哪里买个“做错决定险”
“完美决定”的大梦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怪罪别人很容易,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却很难
从“后悔了该怎么办”到“后悔了又如何”
后悔是要我们转个弯,让自己更有弹性
倾听内心的智慧
简快自助技巧:左右两条路
第五章 谈孤单
有人陪很好,一个人也很自在
不想被忽略——在关系中感受自己的重要性
任孤单割裂你的心——关系霸凌
孤单提醒我们建立有意义的人际连结
自我破坏的行为来自于关系的断裂
情愿孤单,避免与人接触
生命中重要的关系,是与自己的关系
简快自助技巧:接受自己,学会自己陪伴自己
第六章 谈恐惧
你在害怕什么?想象往往不等于真实
我的权威恐惧症
想象中的恐惧,强过于对真实情境的恐惧
被恐惧绑架的社会
代代相传的恐惧教育
恐惧教育的后果,是内心深深的匮乏无力感
困扰我们的不是恐惧本身,而是应对恐惧的方式
爱的力量足以转化恐惧
简快自助技巧:传递爱的能量,在恐惧中前行
第七章 谈愤怒
对自我怀深刻同理心,停止一再重复的反击模式
两个孩子的战争——未充分发展成熟的情绪反应模式
你戴着什么眼镜看事情——情绪的真正导火线
火柴与汽油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那些一再重复的“愤怒—攻击”自动化模式
生气不好吗?如何赶走我的坏脾气
用同理心表达愤怒,为情绪找出口
简快自助技巧:三位人称法
第八章 谈忧郁
停机公告,此人进厂维修中
心情故障了,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潜藏在忧郁情绪背后的挫败性自我对话
不断力图振作,又一再陷入忧郁
真正的接受,是不带对抗地允许它发生
别猛催油门,内心世界需要进厂维修
听懂忧郁传达的信息,在静养中萌生力量
简快自助技巧:防弹衣法
第九章 谈失落
重整逝去的关系,学会真正的道别
失落来自于关系的断裂
你怎么应对生命中的失落
父母永远生不回一个逝去的孩
内心里那份待填补的空缺
没能来得及说再见
重新整理曾经拥有的关系
简快自助技巧:价值抛弃法
第十章 谈自卑
何妨再次为自己种下新的希望种子
我的努力还不够,却不知道还要努力些什么
先打支“我不是很行”的预防针
只有父母说足够了,才会真的感觉到足够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求父母认同的眼神
允许你拥有某种资格的权杖——身份认同
是谁为你种下人生中颗希望种子
理解父母爱的局限
自卑感曾经陪着你成长茁壮
重新为自己建立起新的身份认同
简快自助技巧:借未来成功经验法
后记 何必跟情绪拼个你死我活
自序 接受不是认同,而是“允许存在”
近,我们常听到“接受自己”这个概念,即接受自己的完美与不完美,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或坏的所有事情。
对许多人来说,接受自己光明美好的一面很容易,但接受自己阴暗丑陋的一面却难如登天。
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也是学校的辅导教师。许多咨询者在与我讨论他们的困境时,后常对自己做出这样的结论:“我觉得我一事无成,完完全全是一个失败的人!”
如果你告诉他们得先接受自己,他们会气急败坏地说:“我为什么要接受一个如此糟糕的自己?”
励志书上常说,接受是改变的开始。接受自己的缺陷,接受自己目前的困境,接受自己能力的极限,接受自己就是无能为力,接受自己就是不如人,接受自己是如何讨厌自己的……“接受”,就代表有了“觉察”,而不是视而不见、避之不谈;有了接受,便不会再花费大量力气去排拒这些方面不够好的自己。
另一方面,许多人由于从小在家庭中没有得到善待,长大后对自己的父母充满怨恨,总是无法接受父母。然而,我们的生命都是通过父母而来的,不接受父母,就等于不接受自己的生命,当然也就不会欣赏或肯定自己的生命,不会过好自己的人生,总是有意无意地搞砸自己人生中追求成功快乐的机会。
为什么有时候“接受”这件事如此困难?因为我们常常误以为“接受”就是“认同”;而当错把接受当认同时,人生就会卡关。
“认同”是带有评价的,有是非、对错、好坏之别,符合我们信念/价值观的便容易认同,格格不入的便敬而远之。
“接受”,则是不带评价,如实承认某些事物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没有好坏的区隔,没有高尚与低劣的差异。接受,是我们给出了一个空间,“允许”某些状态的发生,无论好坏。
你可以不认同与你意见相左的人的观点,但你却可以接受这样的观点确实存在;你可以不认同某些法律的精神,但你却可以接受这些法律在你身上确实发生了影响。所以,认同和接受是有着不一样的意涵的。
当我们明白了这点,便会发现接受的力量。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长期为失眠所苦,想方设法要自己一夜好眠,却总是不得其门而入;越是想着如何能睡着,越是清醒得很。但往往在放弃了设法入睡的企图,同时承认自己就是难以睡着时,失眠的困扰却奇迹似地消失了。
面对情绪,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的内在有无限的智能,许多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其实是一些信号,想对我们传达某种信息。当你愿意接受这份痛苦,承认这份痛苦的存在,并允许这份痛苦有存在的空间,你便能客观、中立且不带评价地观察这份痛苦所要传递的信息,而从这些信息中读取出意义——这便是要我们学习的地方,于是我们有了改变或努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书所要传递的核心概念——允许你的情绪存在,把用在对抗负面情绪的力量拿回来,放在理解情绪所带来的信息上,从而获得学习与成长。
我们讨厌负面情绪,不论是愧疚、自卑、愤怒、忧郁、恐惧等,总是令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事实上,负面情绪从来不是问题,造成问题的常是我们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
例如,我们害怕后悔,于是总是不愿意冒险,总是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后做出保守的选择。为此,我们错过了许多机会,难以自我突破——结果,我们仍然活在后悔之中。
而当我们能够理解,“后悔”这份情绪其实只是要告诉我们,现阶段的选择行不通,应该转个弯,做点不同的决定,我们就有了新的开始。这时你会知道,后悔并不是坏事,而只是一个提醒,让我们做出新的选择。
不过,唯有静下心来,允许这些情绪存在,让不断对抗情绪而故障受损的心灵“暂时停机”,进厂审视检修一下,我们才能真正听懂情绪传达出来的信息,同时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如何一再重复那无效却带来更多麻烦的“情绪应对模式”。
这是一本探讨情绪的书,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十个负面情绪,包括:愧疚、委屈、嫉妒、后悔、孤单、恐惧、愤怒、忧郁、失落与自卑。在探讨每一个负面情绪时,我同时也引入了一些与特定情绪相关联的生活议题,它们其实都围绕着“关系”展开,包括与父母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与亲密伴侣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大千万物的关系以及重要的——与自己的关系。
因此,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情绪管理,不如说是在探讨如何与情绪共处,更进一步地,是要从情绪经验中获得人生智慧,与人生中的每份关系联结得更好。
贯穿本书的理念,是来自于“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观点与技术,这是探讨本书各项议题时的立论基础。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简称“简快疗法”)是由香港NLP及心理治疗大师李中莹先生,以神经语言程序学的精神与技术为基础,结合了家族系统排列、本体心理学、能量心理学以及李中莹先生个人的研究与见解,所形成的一套以技术为本位的心理治疗体系。
为了让读者在理解与吸收书中的概念及知识之外,更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提升,本书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一项心理自助技巧练习,作为解决个人生活困扰、突破人生困境、拓展内在力量,或者增进自我了解的实用工具。这些技巧也大多来自“简快疗法”的技术,其中还包括部分NLP技术。
“简快疗法”的特色为实用、易学及可操作性高,因此读者可以照着书中的操作步骤,独立完成这些练习,甚至运用自己的创意,变换具体操作方式,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因为简快疗法强调灵活与弹性,有弹性的人往往具备多选项,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困境。
书中有许多案例故事,有些是大家熟知的新闻事件,有些取材自身旁亲友的经历,更多的灵感来源,是我从事助人工作时咨询者本身的人生故事以及我与咨询者之间的互动经验。这些案例,使枯燥的理论概念有了温度,让本书的内容更显丰富精彩。书中所列举的案例,若取材自咨询者,皆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写,或者根据多个故事版本融合为一,目的是在保护当事人,并符合助人工作伦理。
由衷感谢曾经出现在我身旁,以及在实务工作中所遇到的人们,是你们帮助我不断反思与沉淀,让我更加洞悉人性,对于情绪行为的运作模式形成了更清晰的轮廓。由于你们,我才有机会将所思所感,一一转化为文字,后使这本探讨如何与情绪共处及从情绪中学习的作品问世。
后,谨以此书献给永远支持着我,带给我满满爱与力量的父母。
后记 何必跟情绪拼个你死我活?
一天,一只小白兔来到中药房,对着老板问:“老板,请问有没有胡萝卜?”老板很纳闷,回答说:“这里是中药房,怎么会有胡萝卜?去、去、去,快别烦我!”
小白兔被赶走了。第二天,他又回到同一家中药房,开口问:“老板,请问有没有胡萝卜?”老板心想,又来了,大手一挥:“哪有什么胡萝卜,快回去!”
第三天,小白兔又到了中药房,敲敲门,朝着里面问:“老板,请问有没有胡萝卜?”
这下可把老板惹怒了,指着小白兔说:“就跟你说没有胡萝卜,到底要问几次呀!再问,我就把你的嘴用剪刀给剪烂!”
小白兔吓得飞奔离开。隔日,蹑手蹑脚地又到了中药房。
“老板,请问有没有剪刀卖?”小白兔轻声地问。
“没有!我这里是中药房,不卖剪刀的。”老板回答。小白兔于是瞪大眼睛:“那么,请问有没有胡萝卜?”
小白兔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到中药房去找胡萝卜,尽管老板告诉它这里没有胡萝卜?
凡是一再重复的行为,必定有其功能,或者曾经为这个人带来某些好处。显然,小白兔曾经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在中药房里找到过胡萝卜。
人的行为也是如此。过去曾经有效,或带来帮助的作法,就会被保留下来,重复地在类似情境中一再出现,形成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
面对负面情绪,我们总会发展出一些应对行为,用来减缓或去除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或影响。一旦这些行为产生效果,往后只要出现类似的情绪,相同的应对模式便会自行启动。
然而,过去有效的应对模式,不代表以后一直都有效;有时候甚至不但无法带来帮助,还会衍生出其他的困扰。这就是本书中不断强调的:情绪本身永远不是问题,有问题的常是我们应对情绪的方式。
如果我们没能带着自觉,去发现这一再重复且无效的模式,同时知道自己是如何坚持让困扰一再地发生,我们是永远无法跳脱出这无限循环的圈子的。
正如前述的小白兔,冒着嘴巴不保的风险,也要到中药房里找胡萝卜一样。
如何觉察并中止这反复出现却又无效的应对模式?
我们得别把情绪当作敌人看待。情绪不论是正向或负向,为我们带来的是欢喜或痛苦,都没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它们只不过是要传递给我们一些重要的信息而已。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本书所提及的十个负面情绪的正向价值吧!抛除对抗心理,你会发现,情绪总是在保护着我们,支持着我们,让我们有力量得以避免更大的威胁,或者提醒我们做出改变,让结局有所不同。所以,情绪总是为我们的人生服务的。
愧疚——提醒我们疏忽了遵循人际相处时应有的互惠与公平原则,需要做点事情去弥补。
委屈——提醒我们处于一个没有被合理对待的情境中,需要主动去争取更多、更好的资源。
嫉妒——提醒我们拥有的比他人少,需要更加努力提升自我。
后悔——告诉我们原有的决定行不通,该转向了!
孤单——提醒我们需要为目前的生活建立起有意义的人际联结。
恐惧——提醒我们危机当前,该换个方式去应对威胁。
愤怒——面对威胁、冒犯与伤害时,给予我们强大的力量去抵御、反击不想要的局面,或获取我们想要的结果。
忧郁——提醒我们该让疲倦的身心好好休息,让内心的伤痛自我修复。
失落——提醒我们要学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事、物。
自卑——提醒我们,自己与他人比较起来,尚有不足之处,带给我们自我突破的力量,也保护我们免于更多挫败。
一旦我们能够肯定每个负面情绪中的正向价值,我们便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瞧瞧,情绪究竟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并且从情绪中学习。而当我们允许情绪有个存在的空间,我们便能将原本用来对抗情绪的力量给收回来,用在真正能解决困境或使人生更加提升的事情上。
如果我们总想着怎么去对付坏心情,不论是遮掩、压抑、否认、消除还是淡化负面情绪,归根结底,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原本对我们的生存有益的身体智慧。其结果往往是,痛苦没有解除,反而让我们感到无力,甚至把生活弄得一团糟,因为我们正在自我消耗。
身为心理助人工作者,我总想着如何让咨询者在走出会谈室的门时,感觉更好一些。
很多时候,我会使用一些特别的方法,包括你在本书中阅读到的每一个“简快疗法”的技巧;而更多时候,我只是倾听咨询者的故事,偶尔说出我对咨询者内心状态的理解,也就是表达同理心,如此而已。
咨询者会在结束会谈前告诉我:“说出来,感觉好多了!”
然而,如果光是“说出来”就能让人感觉好多了,那么,咨询者在家里对着镜子说话就好了,何必去找助人者谈话呢?
真正使咨询者感到痛苦减轻的,其实是——有个人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痛苦。这个理解的过程,就包含了看见咨询者内心各种纠结的情绪,帮助咨询者将这份感受说出来,同时也肯定这些情绪确实存在。
这便是有意义的人际联结中,人与人之间深奥也简单的互动原则。
常常遇到一些人,在参加了我的演讲或工作坊后,透过电子邮件询问我,如何解决自己长久以来内心的痛苦。他们不愿意去接受心理咨询,生活中也缺乏有意义的人际联结,只想找到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解决恼人的情绪困扰。
我能给出的建议,便是请他们成为那个愿意倾听自己故事、理解自己心情的人,也就是,与自己建立起有意义的人际联结。
只要愿意接受自己,时时理解自己,即使带着伤,我们也有力气往前走,又何必跟情绪拼个你死我活呢?
从酝酿到完稿,这本书共花了我半年多的时间撰写。我尽可能地从各种角度去探讨这十个情绪,每写完一篇,生活中总会刚好有与文章中所提到的状况相当类似的人,出现在我的身旁。他们可能是我服务的咨询者,可能是我课程中的学员,也可能是我身旁的朋友。此时,我多么希望能让对方赶快读到这些文字。因为我知道,这对他们有帮助。
于是,在完稿的后阶段,我日益深信,这本书确实能够帮助到一些正处于情绪风暴中的人们。而其中,受益的人,便是我自己。
每一次的书写,每一次的阅读,都在提醒着我自己,如何允许情绪的存在,并与情绪和平共处。我正在生活中落实着自己所倡议的概念与精神,而我也确实发现了自己的转变。
谢谢《我的少女时代》这部属于我们六七年级共同回忆的电影,让我得以写出一篇在网络上疯狂分享的文章,亦使得出版社的企划与编辑找上了我,让本书有了问世的机会。
行文至此,要感谢的人真的很多,请容许我不一一提及。如果这本书中的某个概念、某个案例或某段文字能够触动到读者,对读者带来一点点正向的影响,你们都是功不可没的一群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