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60426
现代人为什么害怕衰老?洛丽塔为什么让人迷恋?斯坦福大学但丁专家罗伯特·哈里森跨越文史、纵贯古今,为我们解读了二战后席卷西方文化并扩散全球的“返老还童”现象,认为渴望青春永驻的现代人实际上既幼稚又衰朽,社会的集体幼儿化破坏了跨世代连续性,也粉碎了世界的相对稳定性,让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危险。
你多大年纪?越是追问这个问题,就越是难以回答,因为人类有许多不同的老化方式:生物上的、心理上的、社会上的,此外还有一个文化年纪(culture age)。如此,我们或许比想象中老很多。
但本书作者认为,在年纪变得更老的同时,人类在外观、行为、心智、生活方式,以及*重要的“欲望”方面,却又变得惊人的年轻,我们正活在一个膜拜青春、“返老还童”的时代。
本书以半个多世纪前出现在美国、之后逐步东渐的人类的“返老还童”现象为切入点,力求揭示人的年龄这一现象中错综复杂且彼此作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历史内涵。作者穿梭往返于哲学、文学、科学和历史之中,探讨了西方文明史中成熟(智慧)与青春(天才)这两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冲突、平衡或协作,论述了现代世界以科技为核心表现方式的“天才”所起的主导作用,及其过度发挥所造成的精神困境。作者还列举和分析了西方历史中几次成功的将成熟与青春相结合的大变革,如柏拉图哲学中远古神话与新兴理性的交汇,早期基督教如何平衡对童心的崇尚与对犹太教古老智慧的吸收,以及美国独立运动与建国理念中创新与守成之间的张力与融合。
作者对时间和年纪的哲学和文化史思考源自其对人类未来的忧思:“返老还童”时代的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未来?是否还可期待来日?我们又能成就怎样的未来?这些问题显然主要涉及年轻人,也就自然涉及教育。作者由此探寻教育的使命,指出其核心在于培养青年人“对世界的爱”(即汉娜 • 阿伦特所倡导的 amor mundi)。作者在结语中继此书创建的年龄哲学观提出了自己的历史哲学观。
前言
鸣谢
章
人
耐人寻味的现象:年纪
Anthropos (人)
幼态持续(neoteny)
白猩猩
来自一个共同泉源
小孩是大人的父亲
第二章
智慧与天才
Sapientia(智)
小论年纪与智慧的关系
河流与火山
科学小孩
异代并存
代 沟
悲剧的智慧
第三章
幼态化革命
弁 言
苏格拉底的天才
柏拉图的智慧
小孩与天国
基督教的智慧
启蒙运动之子
宣布独立
美国宪法
葛底斯堡
第四章
爱世界之爱
说 明
改变世界
爱世界之爱和一首咏“消失”的诗
新来者
年轻之爱
漫长沉默之后
成人进修教育
跋
读哈里森的书就像是在一条小径上漫步,穿过一座细心灌溉、大量播种和阳光斑驳的树林……就像打造一座花园那样,它带给你的惊奇是无止境的:过程就是一切。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哈里森是当今*秀的文评家之一。他极其渊博,心胸宽广,热情洋溢而充满好奇心,有着多方面的修辞天分。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洛丽塔与莫洛伊:现代人为什么既年轻又衰老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跋)
我在前言一开始谈到,返老还童时代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然后沿着帝国传统兴替方向的相反方向,由西向东移动。这个全球性现象被称为美国化,它既非我们返老还童的原因或结果,但出于什么未知的原因,成为当今的支配性文化形式。我们一向相信自己知道美国化是什么,知道它是从何而来和代表什么,但事实上,不管从文化角度或哲学角度来看,美国化都是一个巨大的谜。没有历史哲学能预见它的全球性胜利,而西方文化史(更遑论非西方社会)也没有任何先例可暗示美国化会成为一种世界命运(world destiny)。美国也许不久之后就会失去它的地缘政治霸权,但美国化将会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现象带有若干讽刺性,因为美国化原是一种削弱甚至吞噬历史的方法(哪怕它一直用自己的形象重塑历史)。我不打算深入探讨美国化的社会学面向,而仅会就它与返老还童的关系,以及就这关系对我们要确定自己是多大年纪一事所带来的困难,说几句话。
一个解释美国化何以轻易席卷全球的方式,是主张它搔着了所有其他文化的集体潜意识。换言之,当那潜意识被从传统抑制中解放出来之后,就会是美国化之后的模样。所有以传统为基础的文化的一个共通之处大概就是对传统本身(它的仪式、它的禁制、它乏味和顽强的自我同一性、它逼人服从的压力)怀有隐性恨意。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几乎没有人会追求(或需要追求)变成美国人,但又几乎每个人都会坚决要求获得美国在大众想象中所代表的那张执照。这转次又可解释,何以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或霸权)备受全心厌恶这一点完全无损于美国化的魅力。
有一次跟朋友和大学同事塞尔(Michel Serres)聊天时,我对“二战”后美国大众文化的无远弗届大表纳闷。塞尔(一位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以一个优雅的说法作为回应:美国从所有其他文化的角度看都是可理解的,但它本身却是一个会让所有其他文化变得不可理解的角度。我怀疑他的这个比喻来自投影几何学(projective geometry)。当你用灯把一个立方体投影在墙上,你会把原有的三维物体化约为二维的正方形。从立方体的角度看,正方形是“可理解的”,但反之却不然,因为正方形缺失了原立方体的第三维。
美国化的情形就是如此吗?美国是所有其他文化把自己投影在墙上的二维影子吗?若是如此,这个影子吸引人之处是哪里?为什么正方形可以赢过立方体?是因为(如艾略特所说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真实,还是有其他因素作祟?
虽然二维正方形只是个比喻,但谁又能否认,美国初并不是靠军队和秘密特工征服世界而是靠电影的特效?这个靠银幕巫术达成的征服持续至今,只是在电影银幕和电视屏幕之外又加上了电视游戏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并不只是一个特定文化、国家或世界霸权,更是一个几何投影的大舞台,而整个世界以缩小的形式出现在其中。任何文化一旦进入了这样的投影空间,就无法由正方形回复为立方体。后,该文化会变得不能理解自身——更精确地说是该文化只能从一个“美国化”的观点理解自身。这正是为什么在一个愈来愈通过屏幕了解自身的世界,美国的战后大众文化终成了说得通的文化。
说到这里,我有点忍不住想要换一个比喻,改为主张美国文化能够席卷世界的秘密在于它的年轻。论想象力的年轻,地球上没有一个社会可以比得上(甚至只是贴近)美国:它的年轻活力、色彩、形式、产品和叙事全都可直接吸引我们天性里“幼态持续”或孩提的成分。基于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美国之所以可为任何其他文化理解而它本身却无法理解任何其他文化,道理一如成年人可以理解年轻人但年轻人却无法理解成年人。
不过,每个解释的尝试都会产生出新的谜团。美国化固然也许正在以它的年轻形象重塑人类社会,但我们就是不能说洛丽塔(Lolita)无法凭她的年轻人角度了解亨伯特(HumbertHumbert),或说亨伯特可以凭他的成年人角度了解洛丽塔。从那些比她年长者的角度(即有着较老文化染色体的人的角度),洛丽塔代表的新品牌“青春”乃是无法了解。不管亨伯特这角色是不是象征老欧洲对年轻美国的着迷,洛丽塔都不只是另一个迈向成年妇人的少女。因为即便完全成熟之后,洛丽塔还是会继续保持少女态,体现出一种历史上未见的“年轻”人种。不管她活到多老,她在心态、外貌和生活方式上都会比她的祖先年轻。她的“年纪”(也就是我们时代的年纪)在世界史中并无前例,而任何史无前例的东西都是难于理解,乃至不可能理解。
这就是何以我会相信,我们这个返老还童的时代不只是美国化的结果,但美国化还是(出于社会学分析永不可能掌握的理由)找到一些方法接通了人类集体心灵幼态持续基底的深层次。它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靠维柯所说的泛灵论宗教模态,而是靠被维柯称为“人之时代”晚期阶段深深地曲折影响过的鲜明现代模态。两者即便实质相同,意义仍然互异。我说的“实质”,是指人类物种在演化过程中获得的天生年轻性。这就是我何以会相信,我们返老还童的时代不只是现代文明的另一个文化发展阶段,还代表着人类演化本身一件划时代但混乱的事件。这事件为我们准备的未来从它之前的文化史的角度完全不可理解。那个未来也许业已落在我们身上,因为每过一天,我们的“现在”都愈让我们的历史理解困惑不解。如果说“智慧”的工作是在放眼未来的前提下通过综合过去与现在创造出活的记忆,那我们时代的“智慧”则一直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
意大利诗人暨思想家莱奥帕尔迪在一八二六年对现代文明有过这番论断:
我们不可把现代文明视为仅仅是古代文明的延续,是古代文明的进步……不管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历史地说有多少血缘关系,或后者对前者(特别是在其诞生和早期发展阶段)有多大影响,这两种文明逻辑地说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必须被视为两个分离的文明或说不同的文明,各在自己里面完成自身。(Zibaldone 4171,entry from 1819)
同样的话可能也适用于现代文明(它业已“完成”)和此时此刻正在形成中的后继文明。后者仍处于胚胎状态,尚未定型和尚未完成。但不管两者有多少历史血缘关系,都必须被视为截然不同的文明。这当然是假定了“未来”会以一个新文明的面貌出现,但事情其实并不是非如此不可。因为我们不能排除,人类会演化出一种新的生命形式,以致完全用不着文明(我们一向所认识的文明)。我自己不会那么认为,但就目前,没有人有资格预判未来(假定人类还有未来的话)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较有把握可以说的是,不管“未来”会采取什么形式,它都会是“过去”的角度所泰半不可理解。
我现在要回答本书一开始所提出的“简单”问题:在文化史上的此刻,当我们的返老还童时代尚未变成以它作为序幕的“未来”,我们是多大年纪?对此,我们有把握的是这个:基于我们时代“异代并存”的特质,我们既年轻得要命又老得厉害。随着一者愈年轻,另一者也愈老。我们比之前的人类都更年轻,也更年老。如果要用比喻来表达,我会说我们身上装载着两个文学角色的年纪,而他们都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五十年代正是美国化开始跨大步的时代)。一九五五年,纳博科夫在法国出版了《洛丽塔》,而贝克特(Samuel Beckett)出版了小说《莫洛伊》(Molloy)的英文版。洛丽塔和莫洛伊这两个人物加在一起,可为我们的基本问题提供一个类似于解答的答案。
前面说过,洛丽塔代表一种与她的祖先非常不同的文化类型。她不只是个迈向成年妇人的妙龄少女,还是一种新人类的样本,而这种新人类的后裔(哪怕人老之后)会体现出一种史无前例的“年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全分享着洛丽塔的年纪。至于莫洛伊,他以下一段话提供我们对自己多老的了解一个比喻上的提示:
我一条腿废了(我忘了是左腿还是右腿),它因为发僵而不能挖东西,因为无法负重而支撑不了我的身体。只有一条腿可供驱使,我形同是个单腿人。如果能从腹股沟把那条废腿截肢,我会更快乐,更有生气。如果医生打算顺道摘掉我一或两颗睪丸,我不会反对。因为这两颗东西(由一股细索垂挂在我大腿中间部位)再也榨不出东西来,一滴也榨不出来。既失去了欲望又失去了希望,我巴望除之而后快。更何况它们一辈子都在证人席上做供,既指控我把它们给搞砸,又感谢我做了这事。它们窝在它们发臭的囊袋里,一高一低(我忘了孰高孰低),好一对跳梁小丑。(Molloy, pp.46-4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