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76307
人际沟通、影响力、团队决策、认知内心及外在世界……现代社会每个至关重要的领域,都离不开传播学的核心——信息解读与处理。
在信息与人类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今天,传播学是人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
学界资深名师倾力打造,专为入门者定制的*学习框架。书中引入大量电影情节与生活案例,深入浅出,绝不枯燥。
享誉全美的畅销经典教材,风行20余年,亚马逊网站长期五星好评。任可想要系统了解传播力的读者不可错过。
本书是一本享誉全美的畅销经典教材,由著名传媒学者埃姆·格里芬根据在美国惠顿学院浸淫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撰写而成,在多次更新版本的过程中,反复征求、汲取学界权威以及上百万名读者的反馈意见。为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传播学的精髓,本书精心遴选32种传播理论进行讲解,对近年大热的理论前沿亦有所涉猎。
与其他教材相比,本书*特点在于强调读者体验,不但祛除了传播学理论的晦涩刻板,而且致力于将它们转换为普通人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工具。全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由信息、意义、语言、思维等*基本的概念入手,逐步过渡到如何认识与理解人际之间,乃至个人与群体、与社会及文化的纷纭复杂的关系。
平衡入选热门理论
《初识传播学》专为没有任何传播理论基础的学生而写。它是为初入大学的新生设计的入门课程,无论这些学生将进入哪个专业。在传播学领域,讲师们倾向于在早期阶段给学生们提供涉猎多个领域的一般性介绍。《初识传播学》正是写给这些入门的学生。假如某个院系要在大三或大四才开始讲授传播学理论,而它的学生是初次接触传播理论,那么本书也将适合他们。
这本教材旨在向读者通俗易懂地介绍 32种传播学理论。读完之后,读者应对这些理论有所掌握,并且可以解释各种传播现象。我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了解不同传播理论的定位和关系。因此,最后一章又将所有理论重新梳理一遍。在学生们有能力把传播领域的顶尖理论融会贯通之前,他们必须先了解这些理论说了些什么。这本教材的主干部分提供的正是这样的原始材料。
在传播领域的期刊和年鉴主编的协助下,借助数百位传播学教授的反馈,我挑选出多种视角的传播学理论以反映该学科的多元性。其中一些理论堪称传播理论名人堂的候选。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逻辑、情感和道德论据的分析始终是公共演讲课程的必修部分。符号互动论的创立者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理论是研究语言、思想、自我概念和社会对个人影响的阐释学派学者的基础理论。多年来,研究人际关系的学者一直在为保罗·瓦茨拉威克的互动观点原理而争论不休。而任何一名学生,只要稍稍对传播学有所涉猎,就不可能对格伯纳的涵化理论一无所知,该理论解释了电视重度观众为什么会形成世界处处充满危机的恐惧心理。
然而,假如我仅仅选入传播学领域的经典,未免有些目光短浅。这个学科中的一些最具创造力的研究方法恰恰是领域中新近的成员。例如,莱斯利·巴克斯特和芭芭拉·蒙哥马利的关系辩证法对于固着于人际关系中的持续张力提出了深刻见解。约瑟夫·沃尔瑟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是少数几个体系完整且足够深入的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理论之一。格里·菲利普森的口语代码理论将传播领域的民族志研究从方法论提升为解释、预测与控制元对话的应用理论。
本书的组织结构
每种传播理论单辟一章,占用10页至15页的篇幅。鉴于我发现大多数入学新生根据信息碎片进行思考,这种设计或许有助于他们在阅读每个独立章节时进行聚焦式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重要的理论,而不只是模糊地学习一大堆相互联系的观点。每章讲解一个理论的安排,也使讲师们有机会跳过某些理论或重新安排授课顺序,而不必大费周折拆解教科书的结构。
第1章“从理论的‘定义’开始”,在一开始就给出理论和传播的现行定义,同时介绍了本书的结构安排和章节特色。第2章“基本分类:实证还是阐释?”,介绍区分实证性理论和阐释性理论的基本知识。第3章“何为成熟的理论?”,分别给出判定好的实证性理论和阐释性理论的两组标准。我以欧内斯特
·博尔曼(ErnestBormann)的符号聚合理论验证这些标准,因为他的理论内嵌实证性和修辞性的双重方法。第4章“绘制传播学的导引地图”,基于科罗拉多大学罗伯特·克雷格教授的整体构想,着重介绍传播理论领域里的七大流派。
紧随这些综合性的章节,我用31章的篇幅介绍31种传播学理论。每一种理论涉及不同的传播语境,例如:人际信息、关系发展、关系维持、影响力、群体决策、组织沟通、公共修辞、传媒与文化、传媒效果、跨文化传播和性别与传播,等等。每个传播语境一般涵盖两至三个理论。每个语境单元都提供一篇导语,介绍章节序列以及各个理论解决的关键议题。用这种方式介绍,是为了使学生们辩识哪些理论可以回答他们一直在询问的问题。最后一章“传播理论的共享线索”采用全新的梳理方式,试图帮助读者在花样繁复的传播理论织毯上找出规律。
任何理论和实践都有价值意蕴,我在书中粗略探讨了12条道德准则。每个准则都是某种道德理论的核心宗旨。传播学以外的某些学科可能宁愿略过这些棘手的话题,然而如果仅仅探讨传播过程,却不触及好坏、对错、善恶的判别,那将是对我们这一领域的关注焦点的无视。
章节的设计特色
由于大多数人借助画面来思考,学生们如果不能将理论细节应用于具体情境,对该理论的理解就会遇到困难。本书中绝大多数章节运用了扩展案例以具体阐释该理论提出的“真理”。我建议读者们设想一下作为室友的大一新生的首次会面、回应某个不够和谐的家庭内部的冲突、说服其他学生对酒后驾车零容忍的尝试,或者其他一些情境,以验证书中的理论和观点。我还借助电影《我爱贝克汉姆》《感谢你抽烟》《永不妥协》《当哈利遇到莎莉》《电子情书》《银翼杀手》、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以及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艾克斯的演讲来说明某些理论的观点。这些案例研究遵循以下的教学规范,即根据学生们已有经验中的认识和画面解释他们尚不理解的内容。
书中一些理论是与各种各样的研究项目紧密相关的。例如,利昂·费斯廷格在其经典的1美元/20美元实验中的惊人发现,使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影响力为之大增。格里·菲利普森的口语代码理论始于一项为时3年的民族志研究,意在考察用提姆斯特维尔③的男人的方式说话意味着什么。杰西·迪利亚的建构主义研究一直在使用由沃尔特·克罗克特设计的角色类型问卷。假如出现这种情况,我将细致地描述整个研究过程,以便于学生们在系统的观察中学习与评价基础性理论的重要性。可以说,《初识传播学》试图用多样的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引导读者进行阅读。
学生们在随后的课程中会逐一认识莱斯利·巴克斯特、查尔斯·伯杰、朱迪·伯贡、肯尼斯·伯克、沃尔特·费希尔、霍华德·贾尔斯、切瑞丝·克拉马雷、迈克尔·帕卡诺夫斯基、巴尼特·皮尔斯、格里·菲利普森、斯特拉·汀-图梅、约瑟夫·沃尔瑟、朱莉娅·伍德,以及许多其他的名字。我竭力想把每种理论与理论学者相联系,介绍理论时着重强调它的创立人,通过这一方式使人们重新追忆和尊重这些学者的卓越功绩。
每章都含有评论该理论的环节,根据第3章介绍的评判好理论的标准,对每个理论进行严格的审视。我一般先简述该理论的优点,然后转而论述缺点、它未能回答的问题以及遗留的失误。我希望这一部分能激发学生们“这个虽然言之有理,然而我质疑……”的反应。
在每章结尾,我列出一些有待思考的问题,标注以“帮助你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些开放性的提问促使学生对该章内容融会贯通,将其应用于日常沟通的案例。这里以黑体表示的词语或短语是为了提醒读者着重记忆该理论的关键词。
最后,我还提供了注解性质的阅读书目,以“扩展阅读”为题。一些学生可能对某些理论产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教材之外的内容,这是专为他们列出的资源。排在最前面的是我推荐的、可作为继续深入的出发点的一些读物。后续项目则提供了与本章理论重点有关的材料的一些线索。我这样做是为了给读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用的引导,避免令初学者望而生畏。引用材料的出处则放在全书末尾的“注释”部分。
我相信教授和学生们都会被我选的卡通漫画逗得哈哈大笑,它们可以提示每一种理论的重点。延续这本教材旧版的做法,我依然选用《卡尔文与霍布斯》(Calvin and Hobbes)、《远征》(The Far Side)、《呆伯特》(Dilbert)、《凯茜》(Cathy)、《青春痘》(Zits)等连环漫画以及《纽约客》与《笨拙》(Punch)杂志发表的高水平漫画。嗅觉灵敏的漫画家是现代社会的预言家——他们的幽默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教学,打破枯燥的教学所不能打破的心理障碍和抵制态度。
全书中共有 13个章节提供相应的学者照片,这些学者还将出现在“对话”的视频中。照片旁的文字预告了视频中妙趣横生的对话,有助于引导读者有目的性地观看这些视频。
没有一位作者会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是枯燥的,我当然也认为我在用清晰生动的语言表达我的思想。然而,天下唯一无法传播的事物就是准确。我竭力忠实于每位学者的用语规范,以便读者可以学习该学者原汁原味的理论思想,但是我也试图将某些学术术语转换成较大众化的表达。大多数学生与评论者认为可读性与趣味性正是我这本教材与众不同之处。我建议把你认为理解起来困难的一章作为不同教材间的对比样本,这样你就能得出自己的判断。
假如你是初次阅读本书的读者,那么你还应该知道本书的另一特色。网站www.afirstlook.com可以提供许多教学辅助,让老师们有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兴奋。该网站提供一些可验证传播理论的电影片断。我从学生们的浏览记录可以看到,拓朴心理学创始人库尔特·勒温的结论是正确的。他曾说过一个好理论以及一份展示全书所涉理论的文本比较,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实用。大多数人会对网站中“理论档案”涵盖的内容心存感恩,它分享了本书旧版中共计20个完整章节。你不妨从中挑选你最喜爱却没有出现在这一最新版本中的那些理论。迄今为止,网站上最受欢迎的资料是埃米莉·兰根(EmilyLangan)和格伦·麦克克利西(Glen McClish)准备的世界级水准的讲师手册,它的浏览量占据了该
网站每月40 000次访问量的绝大部分。这一网站的许多访问者是学生,他们的老师鼓励他们浏览这些对于他们尚显陌生的资源——网站中的一切都是开放性的,除了测试的部分。
第33章 性别方言类型
创立人:黛博拉 ·坦嫩(Deborah Tannen)
“男性—女性的对话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这一简短叙述是坦嫩的著作《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的基本前提,这本书试图解释为什么男性与女性经常会鸡同鸭讲。
黛博拉·坦嫩是乔治城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她的研究方向是对话类型——关注人们说话的方式,而非内容。在她的第一本有关对话类型的著作中,坦嫩以6位朋友在感恩节晚餐桌旁一段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对话为例,进行了微量分析。
坦嫩引用英国小说家福斯特(E.M.Forster)的《印度之旅》一书说明她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错误的地点停顿,某个语调被曲解,整个对话就会随之走样。”福斯特的小说描述了出身于不同文化的、抱有良好意愿的人们怎样全然误解了彼此。坦嫩相信类似的误会在男女两性之间经常发生。通常,由于双方并未意识到他们正进行跨文化的沟通,对话效果可能有潜伏性。相比之下,当我们跨越地理疆界时,我们至少会对接下来的沟通障碍有所准备。坦嫩强调说我们与异性对话时,常常意识不到不同的对话类型会把我们卷入大麻烦。绝大多数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得,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他们迥然不同的对话方式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那么他们“把问题谈清楚”的想法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坦嫩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毫无相似之处的两种对话类型的富有想象力的描述。她比较小学二年级男生和女生的对话,觉得好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在进行对话。两个女孩会舒适地面对面坐着,认真讨论她们熟识的某个人。然而,假如男孩子们被要求说点“严肃话题”,他们根本静不下来,也不会注视对方,他们的话题不断跳跃,从游戏一直说到竞赛。大一点的孩子身上同样表现出相似的风格差异。坦嫩指出“六年级男孩与同龄女孩的差异,简直如同两个不同的星球”。没有证据表明人们在长大以后,这些差异会随之消失。坦嫩形容成年男女之间就像“来自不同世界的人在用不同语言”对话,即使他们用同样的词语,彼此的“频率也大为不同”。
坦嫩以跨文化的方法研究性别差异,与许多女权主义学者的研究不尽相同,后者认为男女间的对话反映出男性统治女性的企图。坦嫩则假设男性与女性的对话类型同等有效,“我们试着恳切地交谈,不过有时我们似乎在说两种不同的语言——或者至少可以说成不同的性别方言。”性别方言一词并非坦嫩的原创,但恰当地表达了她的观点,即男性与女性的对话类型最好被视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方言,没有优劣之分。
被视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方言。
坦嫩可以想象对于许多男人和女人而言,用性别来划分人和沟通方式是一种冒犯之举。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嘲笑,“你看你说起话来就像个男人(女人)。”每个人都把自己看成独一无二的个体。然而,尽管听上去与基因决定命运这类过于简化的还原主义论调很相似,坦嫩仍坚持认为两性的对话方式存在性别差异。
尽管有这些危险,我仍然加入了日益增多的、有关性别与语言的讨论,因为忽视这些差异性的风险远远高于指出它们的风险。
33.1 当哈利遇到莎莉:两种文化的碰撞
男人与女人真的生活在不同世界吗?坦嫩从美国小说家安妮·泰勒的《意外的旅客》、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婚姻生活》、美国当代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的《我知交的神殿》、美国作家及教育家艾瑞卡·琼的《害怕飞行》以及美国著名漫画家吉尔斯·菲勒的《成长》等大量作品中引用人物对话,以论证她的观点,即男性与女性不同的对话方式反映了他们彼此迥异的文化背景。
每当我在课堂上讨论坦嫩的理论时,学生们会立即联想到1989年美国导演罗伯·莱纳执导的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特别是其中男女主角的对话。因此,我将用该片编剧诺拉·艾芙恩笔下哈利与莎莉的对白来说明坦嫩理论阐释的性别差异。
电影从两个素昧平生的芝加哥大学学生即将共度一段历时18个小时、终点是纽约的旅程开始。哈利正在和他的旅伴莎莉的好友阿曼达约会。上路没几个小时,哈利用语言挑逗他的旅伴,双方的对话显示出他们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莎莉:阿曼达是我的朋友!
哈利:怎么样?
莎莉:所以,你在跟她约会。
哈利:那又怎样?
莎莉:你现在又来挑逗我。
哈利:不,我可不是……
莎莉:我们只会成为朋友,好吗?
哈利:太好了,朋友,再好不过了。(停顿一下)你当然知道我们不可能成为朋友。
莎莉:为什么不?
哈利:我所说的是……而这些话也不是有纠缠的意思……男人和女人不能成为朋友,因为跟性有关的事总会参与进来。
莎莉:那不是事实。我有不少男性朋友,而且都与性无关。
哈利:不,你没有……
莎莉:有,我有。
哈利:不,你没有……
莎莉:有,我有。
哈利:你只是以为你有。
莎莉:你是说我和这些人发生了性关系而我自己却不知道?
哈利:不,我说的是他们都想与你发生性关系。
莎莉:他们没有。
哈利:确实是有。
莎莉:他们没有。
哈利:他们肯定有。
莎莉:你怎么知道?
哈利:因为没有一个男人把他认为有魅力的女人当成朋友。他一定会想与她发生关系。
莎莉:所以你是说男人可以与他认为没有魅力的女人成为朋友?
哈利:不,你还是很想得到她们。
5年后,哈利在飞机上再次遇见莎莉。他突然向她宣布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莎莉给予了祝福,但接下来的对话显示出二人的想法依然分处于两个世界:
莎莉:那太好了。看到你用这种态度拥抱生活真好。
哈利:是啊!加上你总是会到达某个令你厌倦这一切的点。
莎莉:什么一切?
哈利:单身生活的一切。你遇见一个人,一起吃了一顿不错的午餐,觉得你们彼此喜欢,大可以再跨进一步共享晚餐。你们一起跳舞……回到她家,发生关系,在结束的那一刻你知道你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吗?在起床回家之前,我还得躺在这里抱着她多久?30秒钟够了吗?
莎莉:(不可置信的语调)你就只想到那些?那是真的吗?
哈利:真的。所有男人都那么想。你在事后希望被抱多久呢?一整夜,对吗?这就是问题。在30秒到整整一晚之间的某处就是你的问题。
莎莉:我没有问题。
哈利:有,你有。
不经意看到这几幕的观众会以为这不过是两个人因性爱话题在争吵。然而以上对话与性爱的满意程度等问题无关,它说的是双方投入性爱的方式。坦嫩的性别方言类型理论认为哈利与莎莉的对白,充分反映出男人与女人所处的不同世界。哈利可能认为莎莉是儿童电视节目《罗杰斯先生的街坊四邻》里过于幼稚的角色,而莎莉或许觉得哈利来自充满野兽气息的《人猿星球》或《动物之家》。显然,二人都认为对方的看法不可理解且具有威胁。莎莉作为女性,希望建立亲密关系;哈利作为男性,乐于保持独立。
33.2 女性渴望联系,男性渴望地位
坦嫩指出女人对人际之间的联系的追求高过一切。哈利最初的挑逗惹恼了莎莉,因为他怂恿她背叛与阿曼达的友谊。当哈利断言男人与女人不可能成为朋友时,莎莉愈加感到悲伤。尤其令她震惊的是,哈利后来透露的,对他而言性行为代表亲密关系的结束而非开始。哈利在两次相遇时都坚称他的看法代表了所有男性。假如哈利所言都是真的,莎莉确实会面临极大困扰。哈利的言论暗示着女性与男性真正的结合即使不是不可能,也非常难于达成。
在坦嫩看来,男人在乎的主要是地位。他们在竞争层级中向上攀爬,同时努力维持自己的独立。在两次对话中,哈利总是引导话题、启动辩论、说得很多并且做出总结陈词的那个人。换言之,他占尽了上风。对哈利来说,性行为代表的是成就而非共享。“逮住”一个女人是在谁占上风的游戏中得分的方法。女性对亲密的渴望威胁哈利的自由,让他要在所有关系里占尽上风的诉求就此偏离目标。
你或许认为哈利觉得所有男人都跟他一样的想法过于偏激。坦嫩也有同感。她相信确有一些男人乐于接受亲密关系,就像有一些女人在意权力一样。你可能会联想到巴克斯特和蒙哥马利的关系辩证法,该理论假设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介于亲密与分离之间的张力(见第
12章)。坦嫩认为假如可以的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希望在任何场合既能保持亲密又有相对的独立空间,不过,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这些先天差异令男人和女人对同一情境产生不同的看法:
女孩,甚至女人,认为得到同龄人的喜爱非常重要,这是一种着眼于对称性联系的参与方式。男孩及男人则认为获得同龄人的尊重很重要,他们的参与方式强调不对称的地位。
33.3 融洽对话与报告对话
坦嫩为什么如此肯定女人注重联系而男人在意地位?她回答说她是从男人和女人的对话中倾听到这一点的。就像民族志学者研究土著语言以发现重要的社会意义那样,坦嫩审视女性文化和男性文化代表的对话,从而判断其文化的核心价值。她提供了她在日常沟通中观察到的大量男女分歧的案例。其中的语言差异令坦嫩确信,联系—地位的差异是两性对话的主要结构。
认真思考以下的对话类型,其中大部分在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中有所体现。从本质上说,这些对话类型证实女人重视融洽对话,而男人看重报告对话。
1.私下对话与公开对话
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女人比男人爱说话。坦嫩以一个老笑话为例,一位妻子向丈夫抱怨:“过去10年来你从不告诉我你在想些什么?”丈夫嘲讽地说:“那是因为我不想打断你。”坦嫩认为夫妻相处时确实存在女人唠叨—男人寡言的模式。她不仅发现女人私下里的确比男人更多话,也认同艾丽斯·沃克的观念,即女人爱上男人是因为她发现他很能“洗耳恭听”。在电影中,莎莉一直试着用对话与哈利建立联系,在喝咖啡时跟密友爱丽丝与玛丽分享生活细节。坦嫩指出在公共场合莎莉的对话风格就不是如此。相形之下,男人在公共场合争取主导权,说话远比女人更多。
哈利的对话风格是男人建立优势地位的典型手法。坦嫩认为男人把对话当成武器。他们发表长篇大论,目的在于引导注意力、传达信息以及要求达成一致。哈利罕见地向密友杰西吐露心事,多半发生在慢跑、打棒球与看足球赛等竞技语境里。男人一旦从战场退回安全的家,就不再有动力以对话来维持自己的地位。他们放下武器,退回静默之中。
哈利愿意与莎莉谈他的生活细节是不寻常的。大多数男人避免这类闲聊。然而在私下对话时,哈利说起话来仍然像在法庭上辩论。他负责界定关系的准则,每次莎莉提出质疑,他就宣告“对前述准则加以修正”。男人独白式的对话风格适合报告,无法使关系走向融洽。
2.讲故事
与克利福德·格尔茨、迈克尔·帕卡诺夫斯基、沃尔特·费希尔等学者(见第19章、第23章)一样,坦嫩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口口相传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希望、需求与价值观。坦嫩强调通常男人说的故事比女人更多——特别是笑话,这与男人对地位的关注相一致,正如饰演哈利的老牌笑星比利·克里斯托的演绎。男性用说笑话的方式调整彼此的地位。趣味横生的故事在吸引注意力及抬高讲述者地位的同时,还含有“你有比这更高明的故事吗”的挑战意味。
男人不讲笑话时,多半会大谈自己的英雄事迹。相应地,女人倾向于谈论别人的故事,表达融入社群的愿望。女人只有偶尔才会以自己作为故事的主角,把自己描述得笨笨傻傻的,而不是精明能干的样子。她靠自我贬低将自己置于与听众相同的地位,并加强她的关系网络。
3.倾听
女人在倾听故事或某种解释时,倾向于与对方保持眼神接触、点头称是、用肯定的单音节词回应,以表达她正在认真倾听以及支持的态度。而对于在意关系地位的男人而言,过于明显的积极倾听表达的是对对方的认同,他通常会避免这种屈从或被动的角色。女人们总结说男人从不倾听,其实是她们并未看清真相。
倾听中的女人一般先等别人讲完话,再开始说话,而且通常只说些附和的话以表达肯定,或者用一句话做出总结。坦嫩称之为合作重叠。她指出就女人而言,合作重叠是融洽的表征,而非控制对话的竞争策略。男人则不一样。男人打断谈话,而且认为这是掌控对话的举动,他们的世界就是这么回事。对话游戏的赢家可以采取“我打断你的时候,不要说话”的立场并将现状维持下去。坦嫩总结说管理对话的风格不同是两性对话一直令人不快的根源。“女人的合作重叠让男人觉得是对他们指指点点,而男人抢夺或改变话题的行为常令女人感到不快。”
4.问问题
在莎莉和哈利踏上赴纽约之旅之前,莎莉制作了地图及详细的行进路线。哈利当然绝不会用这些东西。坦嫩认为,男人不会主动要求这类协助。自承无知会削减男人最重视的自主形象。她解释说:“如果多付出一些旅行时间就能维系自尊心,那绝对值得。”
女人的询问则是为了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利用在加油站停靠的5分钟核实一下去纽约的最佳路线,也足以创造社群感,即使那相当短暂。坦嫩强调,女人在表达意见时,通常在句末附加一个问句(“这部电影真好看,你不觉得吗?”)。标签式提问能够软化造成彼此分歧的、潜在的不一致。同时,它也是在邀请对方加入开放友好的对话。但是对男人而言,标签式提问会让说话的人看起来优柔寡断。
《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出版之后,坦嫩对于她在电视访谈、在线广播及演讲后的讨论中被提问的问题一直有极大兴趣。女性总是找来更多信息或用她们的亲身经历来证实坦嫩的观点。甚至有一部分男人也开始这样做。当然,鉴于这本书在一段时间内高居畅销书榜单,也有一些男人提出一些质疑,试图让坦嫩当众难堪或建立自己的专家地位。坦嫩对此表示理解,因为面子问题对男人至关重要。她老是提起一则与夫妻对话差异有关的小寓言,妻子说:“我为我的错误感到不安——不是因为人们知道我犯了错。面子问题对我来说不算大事。”她的嘴硬的丈夫则回应说:“哦,难道对我来说那算得上大事吗?”
5.冲突
在《当哈利遇到莎莉》的下半部分,哈利对好友杰西、玛丽大吼大叫,狂怒着离开了房间。莎莉为他找了个借口解释,然后追出去试图安抚哈利。
哈利:我知道,我知道,我不该那么做。
莎莉:哈利,你得想个办法不要随时随地表现出你的感受。
哈利:哦,真的吗?
莎莉:是,做任何事都要分时间、地点。
哈利:下次你要作社交礼仪系列演讲时,请通知我好吗?因为我要参加。
莎莉:嘿,你不用将怒气发泄在我身上。
哈利:哦,我觉得我有权利把一些怒气转移到你身上。特别是当医院角落小姐告诉我应该如何过我的日子。
莎莉:这话是什么意思?
哈利:我是说什么事都不会困扰你。你也从来不为任何事感到难过。
电影中的这一幕证实了坦嫩对大多数两性冲突的描述。男人把人生看成一场竞争,对冲突较为适应,因此不太保持克制。莎莉试着安抚哈利并帮他找借口向朋友解释,在坦嫩看来恰恰是女性应对冲突的典型方式。“对大多数女人而言,冲突会威胁到人际关系——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
上述对话说明了两性战争的另一个特征。与往常一样,莎莉避免在未来发生类似冲突的企图,总是会引发她与哈利新的冲突。坦嫩表示男人装备有早期预警系统,专门侦测别人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的企图。哈利一想到莎莉试图限制他的自主性就会愤怒,并抵制莎莉的努力。
33.4 “现在才算开始明白了”
如果坦嫩是正确的,两性之间的对话最好被理解成跨文化沟通,那又会怎么样?这意味着性别方言可以像法语、斯瓦希里语或任何外语一样在课堂上讲授吗?坦嫩的答案是绝对可以。她认为敏感度训练可以教会男人用女性的特质说话,魄力训练则帮助女人学会以男性特质发言。不过坦嫩指出男女两性都有种族中心主义倾向,认为只有对方需要改变,因此她对男人与女人对自己的语言风格做出改变一事仅抱审慎的乐观。
坦嫩对跨文化的相互理解抱有更大信心。她确信两性了解彼此的对话类型及背后的动机是克服破坏性反应的第一步。
解决的方法是,男人和女人都要试着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接受对方,而不是将其中一个人群的标准硬套到另一个人群身上……理解彼此风格上的差异有可能消除两性之间的障碍。
坦嫩指出衡量我们能够理解异性的一大标准是,“你怎么就是不明白”这类抱怨出现的频率降低了。当哈利在几个月冷战之后选择在圣诞派对上向莎莉告白,莎莉说了好多类似的话。她哭着说:“这根本没用。”幸好哈利表现出这一次他真正了解莎莉所在意的事情,也愿意用融洽对话来跨越性别文化的疆界。
那么听听这个。我喜欢,你在外面零下20度的气温下挨冻。我喜欢,你花上一个半小时预定三明治。我喜欢,你在看我发疯时鼻子上的小皱纹。我喜欢,跟你在一起一整天后,仍可以在衣服上闻到你的香水味。我喜欢,在我上床入睡之前,你是那个我最后还想说说话的人。
莎莉惊讶得目瞪口呆,这才发现哈利对她的了解远比她想象的多,而且这一次他用她的语言风格来证实这一点。观众们希望莎莉能对报告对话形成同样的了解,因为那是哈利与其他生活在层级世界的男人们天然的表达方式。
33.5 伦理反思:卡罗尔·吉利根的不同立场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CarolGilligan)30多年来一直担任哈佛教育学研究生院的教育学教授。她在著作《不同的声音》中提出了一种伦理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女人倾向于用与男人不同的伦理标准思考、对话。吉利根对于性别差异的观点与黛博拉·坦嫩的分析一致,即男人渴望独立,而女人渴望人际间的联系。吉利根相信,绝大多数男人追求自主,按照公正的标准看待伦理成熟,而女人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认为终极的伦理责任是关怀。
基于女性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吉利根对比了注重关怀的女人和注重公正的男人。个人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竞争、诚实交易——这些男性化的伦理目标都能在缺乏与他人联系的条件下得以实现。而女性的道德判断更多地附着于语境,沉浸于关系和叙事的细节。体贴、忠诚、自我牺牲和一团和气,反映的都是人际间的联系。
吉利根在哈佛的同事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也曾提出一种伦理发展理论,通过分析对假设性道德困境的回应来鉴别逐渐提升的伦理成熟水平。吉利根的研究是对该理论的回应。根据科尔伯格以公平为基础的得分体系,年轻的成年女性的得分远远落后于同龄男性。女人因此被认为在道德成熟度方面逊于男人,因为她们较少关注正义、真理和自由等抽象概念,更多基于情感、忠诚和责任的考虑做出道德选择,以回避内心的痛苦。她们的道德理性更多地让人联想起马丁·布伯对真诚的你—我关系的呼吁,而不是康德的绝对道德。
吉利根比较喜欢这样的观点,即男人和女人以不同的伦理标准对话。令她担心的是,假如女人没有迁就男人设定的规范路径,“结论通常会怪罪是女人出了问题。”她指出:“不平等的悖论是,传统意义上‘好’女人的标准恰恰是指出她们伦理发展存在缺陷的那些特征。”
吉利根的理论的描述性多于规范性,基本假设是事物的实然反映事物的应然。现实中,大多数伦理学者受到思想的双重标准困扰——一些理论强调正义,另外一些则强调关怀。传统上的伦理哲学学者通常不认为不同群体可以适用不同的伦理标准,然而,两种性别的读者全都认为吉利根的理论非常吻合他们各自的人生经验。
33.6 评论:是否对传播学研究和男人过于宽厚?
两性对话是否真的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坦嫩指出我们可以用啊哈因素(ahafactor)检测她的两性文化假设的效度:
如果我的阐释是正确的,读者在听到我的解释时会在头脑里惊叫:“啊哈!”他们靠个人直觉感受到的某些事物将会变得鲜明起来。……当分析的主体是我们自己也投入其中的人类互动时,每一位读者可参照他(她)自己的经验来衡量这一阐释。
假如我们认同这种主观的效度标准,坦嫩就可轻而易举地建立该理论的合理性。例如,在《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一书中,她描述了当女人向男性倾诉自己的问题时,男人提供解决方案的反应经常令女人感到沮丧。坦嫩指出女人不需要建议,她们寻求的是“理解”的礼物。第一次读到上述推论时,我确实产生了那种坦嫩认为足以证明其理论效度的啊哈反应。我突然了解到她说的正是我。不管何时我太太简告诉我她面临的问题,我要不就是给予冷静的分析,要不就是投身其中,试着为我爱的女人解决难题。现在我了解到简可能宁愿我耐心地倾听,或者说些“我理解你的痛苦”之类的话。
坦嫩对男人与女人常见误解的分析,打动了数百万读者的心弦。《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一书在 20世纪90年代长期跻身畅销书排行榜。10年来,有数百位精神心灵专家将该书评为1000种健康自助类书籍中最好的一本。但是一声啊哈的惊叹能否证明坦嫩理论的正确性?已故占星家和特异功能者珍妮·狄克逊(JeaneDixon)大约提出过10个预言,只要有一项应验,人们就会认定并争相传诵她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们会忘记其他9个预言都失败了的事实。一些社会学家指出,坦嫩所谓的“证据”或许也是如此。
使用选择性资料可能是唯一能够支持男女差异这种化约论的方式。坦嫩亲密与独立的主题与第12章巴克斯特和蒙哥马利的辩证法的部分内容相呼应。但是,坦嫩全然不曾提及关系辩证法描述的流动性、内部矛盾及人类存在的复杂性。
在坦嫩的观念里,女人被限定在她们强调联系的性别文化里,对于自主性没有渴望,男人则寻求自主性但回避亲密。两种性别在内心世界都没有察觉到任何矛盾。事情说着说着就成了真——自我实现预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然而,正如我在这一部分的导言中指出,大多数两性研究学者发现性别内部的歧异性大过性别之间的歧异性。
传播学学者肯·伯克(KenBurke,不是第22章介绍的肯尼斯·伯克)、南希·伯勒斯
-登哈特(Nancy Burroughs-Denhart)与格伦·麦克克利西(GlenMcClish)就坦嫩的研究提出修辞批判。他们指出尽管坦嫩声称女性风格与男性风格具有同等效力,但她的许多评论与案例都有贬低男性价值观的倾向。有这一类行为的,当然并非只有坦嫩一人。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朱莉娅·伍德(JuliaWood)与克里斯托夫·英曼(ChristopherInman)在《应用传播学研究学刊》一篇受到热议的论文中指出,当时流行的与亲密关系有关的意识形态对男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过于贬斥。它们认为融洽对话是建立联系的唯一一种途径。
堪萨斯大学的阿德里安娜·库恩凯尔(Adrianne Kunkel)和布兰特·伯利森(Brant
Burleson)则直接挑战了作为坦嫩理论核心的文化差异视角。不妨回想一下,伯利森主持的主题为“安慰性沟通:作为有能力制造个人中心信息的高认知复杂度的个体的技巧”的研究项目(见第8章)。根据坦嫩的两性文化差异的世界观,这类语言支持应是女性世界极度渴望的,但在男性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则完全没有市场。然而,库恩凯尔和伯利森的实证性研究并未支持坦嫩的观点。他们指出女性的确在安慰性沟通方面做得更好,但两性对安慰性沟通都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男女两性都认为高度个人中心的安慰信息最为敏感和有效;低度个人中心的信息相对而言既不敏感、也缺少效果
……男女两性都认为安慰技巧在各种人际关系语境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本质上来说,比技巧性地聚焦于沟通技巧更为重要。
根据以上观点,库恩凯尔和伯利森否定了两性文化的差异。他们确信它是一个已经失掉叙事力量的神话。男人和女人可以相互理解。
女性主义学者提出另外一种批判。例如,德国语言学家森塔·特勒梅尔-普洛茨(Senta
Troemel-Ploetz)指控坦嫩的著作不够坦诚,回避了男性主导、控制、权力、性别歧视、性骚扰与言语侮辱等问题。她说:“离开权力,你就不会了解对话。”两种性别方言从未达成平等。“男人习惯支配女人;特别是在对话中……女人接受取悦他人的训练;即使只在对话里也必须去取悦对方。”
相对于坦嫩认为两性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缩小文化上的鸿沟,普洛茨相信“男人非常了解女人想要什么,但他们只在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才愿意给予。许多情况下,他们拒绝给予而且女人也无法促使他们给予”。普洛茨指出认为男人会自动放弃权力是可笑的。为了证明她的观点,她要求对阅读过坦嫩畅销作品的男人进行追踪调查。许多《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的女性读者会把这本书拿给丈夫看。普洛茨认为假如坦嫩的理论是对的,追踪调查应该显示出这些男人会在早餐时放下手中的报纸,体贴地与妻子聊天。然而,在普洛茨看来,这样的事显然不会发生。
在接下来的两章,我们将继续讨论与性别和权力有关的话题。
帮助你深入思考的问题:
1.根据坦嫩的性别方言分析,你同意哈利所说男人和女人不可能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2.除了冲突、提问、倾听、讲故事以及公开与私下对话等主题,你是否能以自己的经验说明融洽对话与报告对话的区别?
3.假如两性对话的确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它对你有哪些实践意义?
4.坦嫩的啊哈因素与卡尔·罗杰斯所谓“知识基于个人经验”的观点(见第4章)相类似。过度依赖啊哈因素会带来哪些风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