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318578
全书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为主线,描写了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秋李自成和农民军在陕西潼关南原大战中,经过殊死战斗,几乎全军覆没,潜入深山,惨淡经营,重整旗鼓。后入河南,占洛阳,攻开封,克襄阳,破潼关,入西安,陷太原,所向披靡,于十七年春进入北京,崇祯自尽,明朝灭亡。在李自成走向辉煌胜利的同时,由于战略、政策上的失误等原因,导致山海关之战惨败,回到北京,匆匆登极,退出北京,一路节节溃败,以至撤离西安,败退豫鄂,*后单人独骑牺牲于湖北九宫山,成为我国历史上一大悲剧英雄。
小说在反映上述主线的同时,又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明朝、满清政权、上层各派政治势力以及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军方方面面的情形,以细致的笔触描摹了从北京到开封、从宫廷到山野、从义军到官军、从关内到关外的人情风俗、典章礼仪、衣冠服饰、饮食起居、作战场面……从而百科全书式地展现了17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生活。展示了丰富多彩、真实可信的朱明王朝的宫廷情景、帝后生活,回答了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崇祯为什么会人死国亡等人们所关心的历史问题。崇祯是全书着力塑造的令人同情的另一个大悲剧人物。
本书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作家协会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的十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此次再版,五卷中的每一册都有一个独立书名,以便于读者阅读。
本卷分上、下两册,所写的故事发生在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秋到次年夏。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北京又一次戒严。清兵再次入塞,朝廷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的冲突。崇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其精神世界的种种矛盾和性格特点得到初步展现:一方面宵衣旰食,不沉湎于酒色,事必躬亲,勤于朝政,一心想做”英明之君”、”中兴之主”,把明朝从危机和衰败中挽救出来。另一方面,他又刚愎自用、多疑善变、诿过凶残,为六年后北京城破、崇祯自尽、明朝灭亡作了铺垫。
同年冬天,李自成在潼关附近被明军包围,经过英勇战斗,几乎全军覆没,妻女俱失,仅率十八骑突围出来,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苦心经营,重整旗鼓;又冒着被害的风险,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次年端阳节后,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与此同时,高夫人也率部前来会师,使局势逐渐得到好转。
十一月中旬,对清主战的卢象升在既无援兵又无粮草的不利条件下,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河北巨鹿与数倍于己的清兵血战中壮烈殉国。
上册
潼关南原大战
北京在戒严中(第1一第3章)
潼关南原大战(第4_第13章)
义送摇旗(第14一第15章)
下册
卢象升抗清殉国
谷城会晤(第16一第19章)
崤函疑兵(第20一第21章)
卢象升之死(第22一第23章)
商洛潜伏(第24一第25章)
从北京到商洛(第26一第28章)
张献忠谷城起义(第29章)
夫妻会师(第30一第31章)
北京的忧郁(第32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