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02709丛书名: 名著名译丛书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复活》(1889—1890)是托尔斯泰思想艺术的总结。作品以一起真实的刑事犯罪案为基础,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复杂曲折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对政府、司法、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也在宣扬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
目 录
前 言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前 言
前言
十九世纪末年,俄国文坛上出现了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复活》。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伟大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主要是在一八六一年农奴制改革至一九○五年革命爆发这个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托尔斯泰在描写这一阶段的俄国生活时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和他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流的地位”《列·尼·托尔斯泰》。《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三二一页。。
对于这位伟大而复杂的作家,在他生前和死后,都有许多人加以评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列宁从“俄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③《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二卷,第三六九页。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了托尔斯泰,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他同俄国革命联系起来,作出了“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的科学论断,指出这面镜子恰恰表现了俄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③,既体现了俄国农民群众运动的力量和威力,又反映了它的弱点和局限。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本人是个伯爵。他早年受西欧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曾在自己庄园中试行减租减役,幻想寻求地主和农民和谐相处的途径;以后加入军队,参加俄土战争,曾在克里米亚作战,亲眼看到沙皇军队的腐败;退役后又出国旅行,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引起他的憎恶。
托尔斯泰开始文学创作不久,俄国社会围绕着废除农奴制问题,爆发了一场尖锐的争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反映在他的主要作品中。但他先是站在自由派贵族的立场,反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以农民起义推翻专制农奴制的主张,这导致了他同革命民主主义阵营的分裂。当一八六一年实行改革的时候,他又看出改革是“无济于事的空话”。他于是谴责贵族,维护农民,引起了保守派贵族的痛恨。因此,他的家遭到政府的搜查。
到七十年代末,俄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又趋剧烈。改革以后的农民,本来就遭到了一连串的掠夺,濒于破产,现在又遇上连年歉收,成千上万地死于饥馑与瘟疫。天灾人祸迫使农民不得不奋起抗争,再一次形成革命形势,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关注。于是他加紧社会活动,遍访大教堂、修道院,和主教、神甫谈话;出席法庭陪审;参观监狱和新兵收容所;调查贫民区等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专制制度和剥削阶级罪恶的认识,促进了他的世界观的剧变,并给予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他曾在《忏悔录》里自述道:“一八八一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观的一段为紧张炽热的时期”,“我弃绝了我那个阶级的生活”。列宁对托尔斯泰后期世界观的变化极为重视,并作了明确的概括:“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破坏,加强了他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加深了他对这一切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就出身和教育来说,托尔斯泰是属于俄国上层地主贵族的,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一切传统观点”《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三三○页。,转到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以后,越到晚年越致力于“平民化”。后,为了摆脱贵族生活,终于在一九一○年十月一个寒冷的冬夜弃家出走,不久即病逝在一个小火车站上。
可是在托尔斯泰转变后的观点和创作中,还存在着显著的矛盾,正如列宁指出的:“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狂信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卑鄙龌龊的东西,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僧侣代替有官职的僧侣,这就是说,培养一种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二卷,第三七○页。这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使托尔斯泰显得既伟大又可笑。
托尔斯泰的这种矛盾,并不是偶然产生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固有的,而是当时俄国革命动力农民群众的矛盾的思想情绪的反映。俄国千百万农民由于几百年来的农奴制压迫和改革以后几十年来的破产,积下了对旧制度的无比仇恨以及拚死的决心,他们要求打倒地主和地主政府,消灭一切旧的土地占有制,铲除官办教会,这一切统统表现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面,在那里,“通过他的嘴说话的,是整个俄罗斯千百万人民群众。”《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三五二页。但是农民又是在旧制度下长大的,“他们在吃母亲的奶的时候就吸取了这个制度的原则、习惯、传统和信仰”《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列宁全集》第十七卷,第三五页。,因此他们对新的制度无法理解,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消除自己身受的深重灾难,结果斗争不够坚决,甚至诉诸祈祷与哭泣。这一切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所以列宁说,托尔斯泰这面镜子“反映了一直到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伟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点,也反映了它的一切有力的方面。”《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三五三页。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复活》写于一八八九至一八九九年,集中地体现了他转变后的世界观及其矛盾。小说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家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托尔斯泰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他初的构思是用它做基础,写一本以忏悔为主题的道德教诲小说。初稿写成后,作者自己很不满意,他在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五日的日记中写道:“刚去散步,忽然明白了我的《复活》写不出来的原因。……必须从农民的生活写起,他们是对象,是正面的,而其他的则是阴影,是反面的东西。”在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作者经过艰苦的探索,不断地修改、扩大和深化主题思想,前后共写成六稿,内容逐步演变,使柯尼的故事情节同托尔斯泰想揭露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小说的篇幅也逐步扩展,由中篇而长篇,后,终于成为一部体现作者“要讲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欺骗”,“也要讲专制制度的可怕”以上所引托尔斯泰的话均见他的日记。这个重要主题的小说。然而,既然《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转变后对事物的新看法,它也就存在着非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俄国社会的批判极为尖锐,另方面对“托尔斯泰主义”的宣传也异常集中。
十九世纪末年,俄国文坛上出现了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复活》。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伟大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主要是在一八六一年农奴制改革至一九○五年革命爆发这个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托尔斯泰在描写这一阶段的俄国生活时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和他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流的地位”《列·尼·托尔斯泰》。《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三二一页。。
对于这位伟大而复杂的作家,在他生前和死后,都有许多人加以评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列宁从“俄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③《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二卷,第三六九页。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了托尔斯泰,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他同俄国革命联系起来,作出了“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的科学论断,指出这面镜子恰恰表现了俄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③,既体现了俄国农民群众运动的力量和威力,又反映了它的弱点和局限。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本人是个伯爵。他早年受西欧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曾在自己庄园中试行减租减役,幻想寻求地主和农民和谐相处的途径;以后加入军队,参加俄土战争,曾在克里米亚作战,亲眼看到沙皇军队的腐败;退役后又出国旅行,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引起他的憎恶。
托尔斯泰开始文学创作不久,俄国社会围绕着废除农奴制问题,爆发了一场尖锐的争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反映在他的主要作品中。但他先是站在自由派贵族的立场,反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以农民起义推翻专制农奴制的主张,这导致了他同革命民主主义阵营的分裂。当一八六一年实行改革的时候,他又看出改革是“无济于事的空话”。他于是谴责贵族,维护农民,引起了保守派贵族的痛恨。因此,他的家遭到政府的搜查。
到七十年代末,俄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又趋剧烈。改革以后的农民,本来就遭到了一连串的掠夺,濒于破产,现在又遇上连年歉收,成千上万地死于饥馑与瘟疫。天灾人祸迫使农民不得不奋起抗争,再一次形成革命形势,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关注。于是他加紧社会活动,遍访大教堂、修道院,和主教、神甫谈话;出席法庭陪审;参观监狱和新兵收容所;调查贫民区等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专制制度和剥削阶级罪恶的认识,促进了他的世界观的剧变,并给予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他曾在《忏悔录》里自述道:“一八八一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观的一段为紧张炽热的时期”,“我弃绝了我那个阶级的生活”。列宁对托尔斯泰后期世界观的变化极为重视,并作了明确的概括:“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破坏,加强了他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加深了他对这一切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就出身和教育来说,托尔斯泰是属于俄国上层地主贵族的,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一切传统观点”《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三三○页。,转到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以后,越到晚年越致力于“平民化”。后,为了摆脱贵族生活,终于在一九一○年十月一个寒冷的冬夜弃家出走,不久即病逝在一个小火车站上。
可是在托尔斯泰转变后的观点和创作中,还存在着显著的矛盾,正如列宁指出的:“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狂信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卑鄙龌龊的东西,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僧侣代替有官职的僧侣,这就是说,培养一种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二卷,第三七○页。这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使托尔斯泰显得既伟大又可笑。
托尔斯泰的这种矛盾,并不是偶然产生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固有的,而是当时俄国革命动力农民群众的矛盾的思想情绪的反映。俄国千百万农民由于几百年来的农奴制压迫和改革以后几十年来的破产,积下了对旧制度的无比仇恨以及拚死的决心,他们要求打倒地主和地主政府,消灭一切旧的土地占有制,铲除官办教会,这一切统统表现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面,在那里,“通过他的嘴说话的,是整个俄罗斯千百万人民群众。”《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三五二页。但是农民又是在旧制度下长大的,“他们在吃母亲的奶的时候就吸取了这个制度的原则、习惯、传统和信仰”《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列宁全集》第十七卷,第三五页。,因此他们对新的制度无法理解,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消除自己身受的深重灾难,结果斗争不够坚决,甚至诉诸祈祷与哭泣。这一切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所以列宁说,托尔斯泰这面镜子“反映了一直到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伟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点,也反映了它的一切有力的方面。”《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三五三页。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复活》写于一八八九至一八九九年,集中地体现了他转变后的世界观及其矛盾。小说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家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托尔斯泰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他初的构思是用它做基础,写一本以忏悔为主题的道德教诲小说。初稿写成后,作者自己很不满意,他在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五日的日记中写道:“刚去散步,忽然明白了我的《复活》写不出来的原因。……必须从农民的生活写起,他们是对象,是正面的,而其他的则是阴影,是反面的东西。”在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作者经过艰苦的探索,不断地修改、扩大和深化主题思想,前后共写成六稿,内容逐步演变,使柯尼的故事情节同托尔斯泰想揭露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小说的篇幅也逐步扩展,由中篇而长篇,后,终于成为一部体现作者“要讲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欺骗”,“也要讲专制制度的可怕”以上所引托尔斯泰的话均见他的日记。这个重要主题的小说。然而,既然《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转变后对事物的新看法,它也就存在着非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俄国社会的批判极为尖锐,另方面对“托尔斯泰主义”的宣传也异常集中。
在线试读
部
《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四十节:“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一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集在一块不大的地方,而且千方百计把他们居住的那块土地毁坏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把石头砸进地里,害得任什么植物都休想长出地面,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得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春天也仍然是春天。太阳照暖大地,青草在一切没有除根的地方死而复生,不但在林荫路的草地上长出来,甚至从石板的夹缝里往外钻,到处绿油油的。桦树、杨树、稠李树生出发黏的清香树叶,椴树上鼓起一个个正在绽开的花蕾。寒鸦、麻雀、鸽子像每年春天那样已经在欢乐地搭窝,苍蝇让阳光晒暖,沿着墙边嗡嗡地飞。植物也罢,鸟雀也罢,昆虫也罢,儿童也罢,一律兴高采烈。惟独人,成年的大人,却无休无止地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别人。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并不是这个春天的早晨,也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而赐下的这个世界的美丽,那种使人趋于和平、协调、相爱的美丽;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却是他们硬想出来借以统治别人的种种办法。
因此,省立监狱办公室里的人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就不是所有的动物和人都在领受的春天的恩情和欢乐,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却是前一天收到的一份编了号码、盖着官印、注明案由的公文,那上面要求今天,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以前,务须把三名看押在监而且受过侦讯的犯人,一男两女,送到法院受审。在那两名女犯当中,有一名是主犯,必须单独押送。于是现在,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八点钟,遵照那个指令,看守长走进了女监的昏暗而恶臭的长廊。跟着他走进长廊的是一个女人,脸容疲惫,鬈发花白,穿着制服,袖口上镶着金黄色的丝绦,拦腰系一根蓝边的腰带。这是女看守。
“您是来提马斯洛娃吧?”她问,跟值班的看守长一起走到长廊上一个牢门跟前。
看守长哗啷一响开了铁锁,拉开牢门,顿时有一股比长廊上还要臭的空气冲出来。他吆喝一声:
“马斯洛娃,过堂去!”说完,他又关上牢门,等着。
就连监狱的院子里也有新鲜的郊外空气,令人精神爽快,这是由风刮进城里来的。然而长廊上的空气却饱含着伤寒病菌,充满粪便、焦油、腐物的臭气,凡是新来的人立刻感到萎靡不振,心境郁闷。女看守虽然已经闻惯恶劣的空气,可是乍从院子里走进来,也还是生出这样的感觉。她一走进长廊,就忽然感到疲乏,困倦。
牢房里响起忙乱的声音,那是女人说话声和光着脚板走路的响声。
《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四十节:“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一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集在一块不大的地方,而且千方百计把他们居住的那块土地毁坏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把石头砸进地里,害得任什么植物都休想长出地面,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得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春天也仍然是春天。太阳照暖大地,青草在一切没有除根的地方死而复生,不但在林荫路的草地上长出来,甚至从石板的夹缝里往外钻,到处绿油油的。桦树、杨树、稠李树生出发黏的清香树叶,椴树上鼓起一个个正在绽开的花蕾。寒鸦、麻雀、鸽子像每年春天那样已经在欢乐地搭窝,苍蝇让阳光晒暖,沿着墙边嗡嗡地飞。植物也罢,鸟雀也罢,昆虫也罢,儿童也罢,一律兴高采烈。惟独人,成年的大人,却无休无止地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别人。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并不是这个春天的早晨,也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而赐下的这个世界的美丽,那种使人趋于和平、协调、相爱的美丽;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却是他们硬想出来借以统治别人的种种办法。
因此,省立监狱办公室里的人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就不是所有的动物和人都在领受的春天的恩情和欢乐,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却是前一天收到的一份编了号码、盖着官印、注明案由的公文,那上面要求今天,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以前,务须把三名看押在监而且受过侦讯的犯人,一男两女,送到法院受审。在那两名女犯当中,有一名是主犯,必须单独押送。于是现在,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八点钟,遵照那个指令,看守长走进了女监的昏暗而恶臭的长廊。跟着他走进长廊的是一个女人,脸容疲惫,鬈发花白,穿着制服,袖口上镶着金黄色的丝绦,拦腰系一根蓝边的腰带。这是女看守。
“您是来提马斯洛娃吧?”她问,跟值班的看守长一起走到长廊上一个牢门跟前。
看守长哗啷一响开了铁锁,拉开牢门,顿时有一股比长廊上还要臭的空气冲出来。他吆喝一声:
“马斯洛娃,过堂去!”说完,他又关上牢门,等着。
就连监狱的院子里也有新鲜的郊外空气,令人精神爽快,这是由风刮进城里来的。然而长廊上的空气却饱含着伤寒病菌,充满粪便、焦油、腐物的臭气,凡是新来的人立刻感到萎靡不振,心境郁闷。女看守虽然已经闻惯恶劣的空气,可是乍从院子里走进来,也还是生出这样的感觉。她一走进长廊,就忽然感到疲乏,困倦。
牢房里响起忙乱的声音,那是女人说话声和光着脚板走路的响声。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