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1598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5位美国大学优秀华裔教授在美国教学、科研*线;了解中、美学术交流的现状及发展;亲身经历从留学生变成导师这一过程。他们将为充满疑惑的读者提供更多深度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是真正来自英语世界亲切、真诚的中文表达:通过对美东教育重镇——北卡罗来纳州“三角地”内15位各个专业院系的华裔教授的访谈,带领读者了解美国,了解海外华人学术力量以及全新观点。
“海归过剩”的今天,美国*实用的大学(专业)是什么?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交叉学科……概念满天飞的时代,美国名校科研尖端在关注什么?
美国的哪些研究将影响中国?
去美国留学,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申请美国大学被纷繁的排名迷惑,搞不清楚各专业怎么申、怎么学、学完能干什么;或者你正在中学憧憬美国大学校园里的一切,正在大学谋划未来赴美读研;又或者你不满足于现在的工作、学历,向往更高平台、更广视野、更好发展;甚至你已经身在美国高校,在权衡未来是回国发展,还是留在美国碰运气。
本书中15位美国大学优秀华裔教授在美国教学、科研*线;了解中、美学术交流的现状及发展;亲身经历从留学生变成导师这一过程。他们将为充满疑惑的读者提供更多深度建议。
“海归过剩”的今天,美国*实用的大学(专业)是什么?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交叉学科……概念满天飞的时代,美国名校科研尖端在关注什么?
美国的哪些研究将影响中国?
去美国留学,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申请美国大学被纷繁的排名迷惑,搞不清楚各专业怎么申、怎么学、学完能干什么;或者你正在中学憧憬美国大学校园里的一切,正在大学谋划未来赴美读研;又或者你不满足于现在的工作、学历,向往更高平台、更广视野、更好发展;甚至你已经身在美国高校,在权衡未来是回国发展,还是留在美国碰运气。
本书中15位美国大学优秀华裔教授在美国教学、科研*线;了解中、美学术交流的现状及发展;亲身经历从留学生变成导师这一过程。他们将为充满疑惑的读者提供更多深度建议。
目 录
01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丁慧玲教授教你写简历……………………………………………………………… 001
02 新版留学须知
——李百炼校长为你留美深造上第一课…………………………………………….. 025
03 循环的意义
——听成家杨教授讲述生物治污产能探索之路………………………………….. 051
04 东方学者传统
——萧丽玲教授剖析学习态度及文化自信…………………………………………. 067
05 商学风向
——宋京生教授回答当代世界商界热点问题……………………………………… 085
06 生命密码
——听曾昭邦教授介绍他的统计遗传学世界……………………………………… 101
07 前人指路
——黄教悌主任细数华人在美行医要闯的“五关六将”………………………. 121
X 留美航标——15位美国华裔教授解读当代留学
08 成功,由你自己定义
——杨慧教授谈艺术留学与钢琴家之路…………………………………………….. 137
09 遥望地球 模拟未来
——宋从和教授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151
10 “一姐”释法
——刘广亚博士解读美国法学院学习、就业及求学路径…………………….. 171
11 科学的进步不怜悯旧模式的依赖者
——刘建教授在UNC 药学院研究人工合成肝素………………………………… 187
12 新专业,好前景
——闫瑞霞教授推介言语治疗学专业………………………………………………… 203
13 认清生活
——开放“二孩”政策进言者蔡泳教授谈人口与社会学…………………….. 215
14 岂止借书
——黄熹珠馆长教你用好美国大学图书馆…………………………………………. 233
15 抬头看路
——王小凡院士推动的中国科学评价体系改革对未来留学趋势的影响……. 245
——丁慧玲教授教你写简历……………………………………………………………… 001
02 新版留学须知
——李百炼校长为你留美深造上第一课…………………………………………….. 025
03 循环的意义
——听成家杨教授讲述生物治污产能探索之路………………………………….. 051
04 东方学者传统
——萧丽玲教授剖析学习态度及文化自信…………………………………………. 067
05 商学风向
——宋京生教授回答当代世界商界热点问题……………………………………… 085
06 生命密码
——听曾昭邦教授介绍他的统计遗传学世界……………………………………… 101
07 前人指路
——黄教悌主任细数华人在美行医要闯的“五关六将”………………………. 121
X 留美航标——15位美国华裔教授解读当代留学
08 成功,由你自己定义
——杨慧教授谈艺术留学与钢琴家之路…………………………………………….. 137
09 遥望地球 模拟未来
——宋从和教授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151
10 “一姐”释法
——刘广亚博士解读美国法学院学习、就业及求学路径…………………….. 171
11 科学的进步不怜悯旧模式的依赖者
——刘建教授在UNC 药学院研究人工合成肝素………………………………… 187
12 新专业,好前景
——闫瑞霞教授推介言语治疗学专业………………………………………………… 203
13 认清生活
——开放“二孩”政策进言者蔡泳教授谈人口与社会学…………………….. 215
14 岂止借书
——黄熹珠馆长教你用好美国大学图书馆…………………………………………. 233
15 抬头看路
——王小凡院士推动的中国科学评价体系改革对未来留学趋势的影响……. 245
前 言
中国学子赴美留学,已经有了近200 年
的历史。根据现有文献记录,能查询到最早
留学美国的一批中国人中有一个广东人叫林
阿适,又名亚林, 清朝翻译家。亚林于1822
年到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康沃尔教会学校念书,
1825 年返回家乡广州。他因于1839 年被中
国近代最早放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则徐聘
为英文翻译而被后人所知,而虎门销烟也是
发生在那一年。比他名气还大的是他的一位
老乡叫容闳,虽然晚于亚林20 多年留学美
国,但因为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回国后在清末洋务
运动中,促使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和成功
组织了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而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可见,中国最
早的留学生无论是在“看世界”还是在“用西学”方面,都在历史上发挥了自己
的作用。
根据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教育协会(IIE)统计报告,2017-2018 学年,全
美新注册高等院校的国际学生有1094792 人,其中大陆地区363341 人,台湾地
区22454 人,香港特区7162 人,澳门特区555 人。中国仍保持美国高等教育国
际学生最大输入国的位置。
中国大陆学生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过去四分之三世纪里有几个时间节
点,1964-1965 学年为5 个人,1979-1980 学年上升到1000 人,而1984-1985
马克 美国杰出人才协会会长
II 留美航标——15位美国华裔教授解读当代留学
学年,这个数字比5 年前扩大了10 倍,达到10100 人。大陆学生超过万人的数
字第一次与香港留美学生的人数进入一个数量级,且几乎持平。这个数字也接
近当年台湾留美学生人数的50%。进入1989-1990 学年,大陆赴美留学生人数达
到33390 人,是香港特区的3 倍,也第一次超过台湾地区,而澳门特区在1965-
1990 年这20 年中,留美学生人数只是从20 人发展到140 人。在1999-2000 学
年,这一数字又攀升到54466 人,远远多于港澳台地区。同时,进入21 世纪的
这一年,单计算中国大陆留美学生的人数,中国就已经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
输入国。
来美的这些留学生中,有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
朱棣文、崔琦和高锟;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有先后从福特、里根、克
林顿和奥巴马几位总统手中接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和朱经武,
数学家陈省身和丘成桐;工程学家卓以和、林同棪、钱煦和冯元桢;还有美国国
际艺术奖章的获得者林璎、李名觉、马友友和贝聿铭。这些当年的留学生,走入
职场后不断奋进,终成各自行业领域的风云人物。
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高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为越
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将孩子送到美国求学提供了经济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
国际交往的频繁,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
美国一直就是接受国际教育的第一目标国。摆在家长和学子面前剩下的
问题无非就是两个:学什么和去哪个学校学?一个热门的专业和一所在这个
专业领先的学院,就像是人的两条腿,助你顺利前行。刘航先生在他留美做
访问学者的一年间,发挥自己的专业背景优势,采访了不同领域的15 位华裔
大学教授。这些正在教育一线的导师,既介绍了不同专业领域发展现状、未
来趋势和就业前景,也推心置腹地谈到了文化差异、环境适应、心态意识、
学习态度、挑战自我和民族自信等诸多话题。这些经验之谈和肺腑之言,十
分难得、宝贵,为家长们打开了一扇信息和观点之窗,也是孩子们漂洋过海
来学习的航标。
在同刘航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一致认为,要放在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大前
景下来看待赴美留学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眼前。近年来,我致力于研究如何培养
序一:专业、职业与行业III
工作上的杰出能力问题。这种杰出能力,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可以
显示出其在所在领域处于顶层的位置,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和持续获得国家范围以
上的赞誉。我得出的结论可以归结为18 个字:打好专业基础,深入职业领域,
贡献行业成就。
中国高中毕业生在面临高等教育选择时,或接受来自父母、老师的建议,或
与同学讨论,或四处收集信息看哪些专业热门;有的人为了进入好学校,任选一
个专业,有的以就业前景为目的,专挑所谓的好专业。而这些人中,毕业进入职
业领域后改行的比比皆是。大学本科教育起到的是传授专业领域知识的作用还是
素质培养,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看法。
进入职业领域后,他们中大多数人听从领导安排,习惯低调行事、谦虚内
敛。一辈子勤勤恳恳,对本职工作任劳任怨,也认真负责。时间久了,无论从事
哪一个职业,他们都可以做得很熟练,技能和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却永远重
复,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实践者。这样的人,占了当今的绝大多数。
他们当中也有的人想精益求精地做得更好,现有的知识满足不了这样的需
求,就有人不断琢磨,寻找新方法、进行新实践,再去归纳、总结和提炼,摸索
其中的规律。此时,他已经变得比大多数同行优秀,进阶到不普通的行列。如果
他找到一些答案,研究出一些成果,就有和同行探讨的渴望和分享的欲望。他
或者加入行业协会,通过这个平台更多地与同行交流,了解别人是如何想的、做
的;或者发表文章,参加行业论坛,把自己的发现、想法、观点写出来或说出
来。写出来或说出来之后,他们就会被人关注,就会被同行所了解,如果他的成
果被别人所应用,被实践所检验,为行业带来新的贡献,就会建立起自己的声
望,媒体开始注意到他,有机构开始给他评奖,继而他又会受邀担任评委、评
审,去评判同行或别人的工作,这时他的成就已经被同行广泛认可,上升到领域
内的顶层位置,构建起自己的声誉。
在这个过程中,他改变了视角,不是光盯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站在行业
发展的高度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这样,他就成为一名具备杰
出能力的人。所以,读过《留美航标》这本书,建议你也可以从赴美留学在你成
长中奠定什么样专业基础和能力培养的角度,在未来如何从专业走向职业,再走
IV 留美航标——15位美国华裔教授解读当代留学
向行业成功之路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选择留美专业和学校。
祝你从成功留学,到留学成功,再到未来做自己擅长和可以深入钻研的工
作,最终成为一个具备杰出能力的人!
马克
2018 年12 月
的历史。根据现有文献记录,能查询到最早
留学美国的一批中国人中有一个广东人叫林
阿适,又名亚林, 清朝翻译家。亚林于1822
年到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康沃尔教会学校念书,
1825 年返回家乡广州。他因于1839 年被中
国近代最早放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则徐聘
为英文翻译而被后人所知,而虎门销烟也是
发生在那一年。比他名气还大的是他的一位
老乡叫容闳,虽然晚于亚林20 多年留学美
国,但因为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回国后在清末洋务
运动中,促使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和成功
组织了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而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可见,中国最
早的留学生无论是在“看世界”还是在“用西学”方面,都在历史上发挥了自己
的作用。
根据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教育协会(IIE)统计报告,2017-2018 学年,全
美新注册高等院校的国际学生有1094792 人,其中大陆地区363341 人,台湾地
区22454 人,香港特区7162 人,澳门特区555 人。中国仍保持美国高等教育国
际学生最大输入国的位置。
中国大陆学生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过去四分之三世纪里有几个时间节
点,1964-1965 学年为5 个人,1979-1980 学年上升到1000 人,而1984-1985
马克 美国杰出人才协会会长
II 留美航标——15位美国华裔教授解读当代留学
学年,这个数字比5 年前扩大了10 倍,达到10100 人。大陆学生超过万人的数
字第一次与香港留美学生的人数进入一个数量级,且几乎持平。这个数字也接
近当年台湾留美学生人数的50%。进入1989-1990 学年,大陆赴美留学生人数达
到33390 人,是香港特区的3 倍,也第一次超过台湾地区,而澳门特区在1965-
1990 年这20 年中,留美学生人数只是从20 人发展到140 人。在1999-2000 学
年,这一数字又攀升到54466 人,远远多于港澳台地区。同时,进入21 世纪的
这一年,单计算中国大陆留美学生的人数,中国就已经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
输入国。
来美的这些留学生中,有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
朱棣文、崔琦和高锟;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有先后从福特、里根、克
林顿和奥巴马几位总统手中接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和朱经武,
数学家陈省身和丘成桐;工程学家卓以和、林同棪、钱煦和冯元桢;还有美国国
际艺术奖章的获得者林璎、李名觉、马友友和贝聿铭。这些当年的留学生,走入
职场后不断奋进,终成各自行业领域的风云人物。
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高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为越
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将孩子送到美国求学提供了经济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
国际交往的频繁,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
美国一直就是接受国际教育的第一目标国。摆在家长和学子面前剩下的
问题无非就是两个:学什么和去哪个学校学?一个热门的专业和一所在这个
专业领先的学院,就像是人的两条腿,助你顺利前行。刘航先生在他留美做
访问学者的一年间,发挥自己的专业背景优势,采访了不同领域的15 位华裔
大学教授。这些正在教育一线的导师,既介绍了不同专业领域发展现状、未
来趋势和就业前景,也推心置腹地谈到了文化差异、环境适应、心态意识、
学习态度、挑战自我和民族自信等诸多话题。这些经验之谈和肺腑之言,十
分难得、宝贵,为家长们打开了一扇信息和观点之窗,也是孩子们漂洋过海
来学习的航标。
在同刘航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一致认为,要放在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大前
景下来看待赴美留学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眼前。近年来,我致力于研究如何培养
序一:专业、职业与行业III
工作上的杰出能力问题。这种杰出能力,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可以
显示出其在所在领域处于顶层的位置,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和持续获得国家范围以
上的赞誉。我得出的结论可以归结为18 个字:打好专业基础,深入职业领域,
贡献行业成就。
中国高中毕业生在面临高等教育选择时,或接受来自父母、老师的建议,或
与同学讨论,或四处收集信息看哪些专业热门;有的人为了进入好学校,任选一
个专业,有的以就业前景为目的,专挑所谓的好专业。而这些人中,毕业进入职
业领域后改行的比比皆是。大学本科教育起到的是传授专业领域知识的作用还是
素质培养,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看法。
进入职业领域后,他们中大多数人听从领导安排,习惯低调行事、谦虚内
敛。一辈子勤勤恳恳,对本职工作任劳任怨,也认真负责。时间久了,无论从事
哪一个职业,他们都可以做得很熟练,技能和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却永远重
复,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实践者。这样的人,占了当今的绝大多数。
他们当中也有的人想精益求精地做得更好,现有的知识满足不了这样的需
求,就有人不断琢磨,寻找新方法、进行新实践,再去归纳、总结和提炼,摸索
其中的规律。此时,他已经变得比大多数同行优秀,进阶到不普通的行列。如果
他找到一些答案,研究出一些成果,就有和同行探讨的渴望和分享的欲望。他
或者加入行业协会,通过这个平台更多地与同行交流,了解别人是如何想的、做
的;或者发表文章,参加行业论坛,把自己的发现、想法、观点写出来或说出
来。写出来或说出来之后,他们就会被人关注,就会被同行所了解,如果他的成
果被别人所应用,被实践所检验,为行业带来新的贡献,就会建立起自己的声
望,媒体开始注意到他,有机构开始给他评奖,继而他又会受邀担任评委、评
审,去评判同行或别人的工作,这时他的成就已经被同行广泛认可,上升到领域
内的顶层位置,构建起自己的声誉。
在这个过程中,他改变了视角,不是光盯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站在行业
发展的高度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这样,他就成为一名具备杰
出能力的人。所以,读过《留美航标》这本书,建议你也可以从赴美留学在你成
长中奠定什么样专业基础和能力培养的角度,在未来如何从专业走向职业,再走
IV 留美航标——15位美国华裔教授解读当代留学
向行业成功之路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选择留美专业和学校。
祝你从成功留学,到留学成功,再到未来做自己擅长和可以深入钻研的工
作,最终成为一个具备杰出能力的人!
马克
2018 年12 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