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37544
编辑推荐
《醒世恒言》是晚明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第三部小说集,收入短篇白话小说四十篇。
与《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一样,《醒世恒言》中的一些题材采自于前人创作,例如,第五卷《大树坡义虎送亲》、第六卷《小水湾天狐诒书》、第十四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第二十五卷《独孤生归途闹梦》、第二十六卷《薛录事鱼服证仙》、第三十卷《李淠公穷邸遇侠客》、第三十七卷《杜子春三入长安》、第三十八卷《李道人独步云门》、第四十卷《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均取材于唐人传奇,《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张孝基陈留认舅》、《郑节使立功神臂弓》等,可推知为宋元旧篇。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相比,《醒世恒言》中冯梦龙个人创作的成分更为突出,表现明朝社会生活的故事很多,如第十卷《刘小官雌雄兄弟》、第十五卷《赫大卿遗恨**绦》、第十六卷《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第二十二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第二十七卷《李玉英狱中讼冤》、第三十五卷《徐老仆义愤成家》、第三十六卷《蔡瑞虹忍辱报仇》等等。
《醒世恒言》中的一些作品表现了世人济困救难、拾金不昧、不贪钱财等高尚品行,例如,《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江州德化县知县石璧因仓库失火,损失官粮千馀石,共该银一千五百馀两,石璧由此被上司软监,忧愤身亡,留下未成年的女儿月香,被人转卖到后任知县钟离义家为婢女。钟知县得知事情的真相以后,同情石璧父女的遭遇,在亲家翁、德安县高知县的支持下,备办嫁妆,将自己女儿和月香分别嫁给高知县的长子和次子,使孤女月香有了终身依靠。小说赞扬了钟离义和高知县感人的义行。不仅如此,这篇小说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市井百姓贾昌的义士形象,贾昌是位商人,曾受石知县之恩,“昔年被人诬陷,坐假人命事,问成死罪在狱。亏石知县到任,审出冤情,将他释放。”石知县蒙冤离世,遗下女儿和养娘二口,官府让牙婆官卖,取价偿官。贾昌知恩报恩,交付八十两银子,替石知县女儿月香和养娘交了身价,领回家抚养,“分付家中男女,都称为石小姐”,贾昌在外为商,“每得好绸好绢,先尽上好的寄与石小姐做衣服穿。比及回家,先问石小姐安否。”这篇小说的结尾虽然不脱宣扬报应的俗套,但它通过对钟离义、高知县、贾昌等几位义士形象的塑造,在明代商业发达、世风浇薄的社会风气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醒世人、移风易俗的作用。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饱蘸笔墨,更加细致、生动地刻画小商人施复的义行,他是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人,做着小本生意,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织了三四匹绸之后,施复到市场去卖,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青布包儿,里面装有六两多银子,小说在此有一些细微入神的心理描写。施复拾到银子,反应就是如何利用这些银子扩大生产规模:
如今家中见开这张机,尽勾日用了。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一月出得多少绸,有许多利息。这项银子,譬如没得,再不要动他。积上一年,共该若干,到来年再添上一张,一年又有多少利息。算到十年之外,便有千金之富。那时造什么房子,买多少田产。
这些心理活动相当真实、生动,符合小商人施复的身份和当时的生活处境。但施复毕竟是个淳朴的小商人,善心未泯,小说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刻画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
《醒世恒言》中的有些作品描写明代工商业发达的盛况,如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描写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养蚕业、丝织业的发展盛况;也有些作品描写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如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第十九卷《白玉娘忍苦成夫》等;有些小说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的各种风俗记载,如第七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介绍江南地方娶亲风俗、第九卷《陈多寿生死夫妻》介绍汤饼会、第二十六卷《薛录事鱼服证仙》写七夕乞巧的风俗、第二十七卷《李玉英狱中讼冤》提到民间取贱名便于养育的风俗等等,具有很好的社会史料价值。
《醒世恒言》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劝戒色彩过于浓厚。署名可一居士天启年间的《醒世恒言叙》称:“六经国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说也。而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四十种,所以继《明言》、《通言》而刻也。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可见取名“三言”的目的就在于强调劝戒思想,**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劝人行善、讲义气,第二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劝人和睦,第二十九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劝人莫要狂傲,第四卷《灌园叟晚逢仙女》劝人爱花、惜花,第五卷《大树坡义虎送亲》劝人不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第十五卷《赫大卿遗恨**绦》戒色,第三十四卷《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劝人舍财忍气。另外,很多作品宣扬报应观、宿命论思想,还有些作品如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纵欲亡身》充满着淫秽描写,这些都是《醒世恒言》的不足之处,读者在阅读时应加以鉴别。
《醒世恒言》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明代金阊叶敬池刊本,四十卷四十篇,首有陇西居士叙,作于明天启丁卯(1627)。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较”。今藏日本内阁文库。中华书局版《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古本小说集成》据日本内阁文库所藏金阊叶敬池刊本影印。第二,明代金阊叶敬溪刊本。首陇西居士叙,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较”。今藏大连图书馆。第三,衍庆堂刊本。首天启丁卯陇西居士叙,题“可一居士评”、“墨浪主人较”。
《醒世恒言》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明代金阊叶敬池刊本,四十卷四十篇,首有陇西居士叙,作于明天启丁卯(1627)。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较”。今藏日本内阁文库。中华书局版《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古本小说集成》据日本内阁文库所藏金阊叶敬池刊本影印。二,明代金阊叶敬溪刊本。首陇西居士叙,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较”。今藏大连图书馆。三,衍庆堂刊本。首天启丁卯陇西居士叙,题“可一居士评”、“墨浪主人较”。
与《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一样,《醒世恒言》中的一些题材采自于前人创作,例如,第五卷《大树坡义虎送亲》、第六卷《小水湾天狐诒书》、第十四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第二十五卷《独孤生归途闹梦》、第二十六卷《薛录事鱼服证仙》、第三十卷《李淠公穷邸遇侠客》、第三十七卷《杜子春三入长安》、第三十八卷《李道人独步云门》、第四十卷《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均取材于唐人传奇,《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张孝基陈留认舅》、《郑节使立功神臂弓》等,可推知为宋元旧篇。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相比,《醒世恒言》中冯梦龙个人创作的成分更为突出,表现明朝社会生活的故事很多,如第十卷《刘小官雌雄兄弟》、第十五卷《赫大卿遗恨**绦》、第十六卷《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第二十二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第二十七卷《李玉英狱中讼冤》、第三十五卷《徐老仆义愤成家》、第三十六卷《蔡瑞虹忍辱报仇》等等。
《醒世恒言》中的一些作品表现了世人济困救难、拾金不昧、不贪钱财等高尚品行,例如,《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江州德化县知县石璧因仓库失火,损失官粮千馀石,共该银一千五百馀两,石璧由此被上司软监,忧愤身亡,留下未成年的女儿月香,被人转卖到后任知县钟离义家为婢女。钟知县得知事情的真相以后,同情石璧父女的遭遇,在亲家翁、德安县高知县的支持下,备办嫁妆,将自己女儿和月香分别嫁给高知县的长子和次子,使孤女月香有了终身依靠。小说赞扬了钟离义和高知县感人的义行。不仅如此,这篇小说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市井百姓贾昌的义士形象,贾昌是位商人,曾受石知县之恩,“昔年被人诬陷,坐假人命事,问成死罪在狱。亏石知县到任,审出冤情,将他释放。”石知县蒙冤离世,遗下女儿和养娘二口,官府让牙婆官卖,取价偿官。贾昌知恩报恩,交付八十两银子,替石知县女儿月香和养娘交了身价,领回家抚养,“分付家中男女,都称为石小姐”,贾昌在外为商,“每得好绸好绢,先尽上好的寄与石小姐做衣服穿。比及回家,先问石小姐安否。”这篇小说的结尾虽然不脱宣扬报应的俗套,但它通过对钟离义、高知县、贾昌等几位义士形象的塑造,在明代商业发达、世风浇薄的社会风气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醒世人、移风易俗的作用。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饱蘸笔墨,更加细致、生动地刻画小商人施复的义行,他是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人,做着小本生意,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织了三四匹绸之后,施复到市场去卖,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青布包儿,里面装有六两多银子,小说在此有一些细微入神的心理描写。施复拾到银子,反应就是如何利用这些银子扩大生产规模:
如今家中见开这张机,尽勾日用了。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一月出得多少绸,有许多利息。这项银子,譬如没得,再不要动他。积上一年,共该若干,到来年再添上一张,一年又有多少利息。算到十年之外,便有千金之富。那时造什么房子,买多少田产。
这些心理活动相当真实、生动,符合小商人施复的身份和当时的生活处境。但施复毕竟是个淳朴的小商人,善心未泯,小说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刻画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
《醒世恒言》中的有些作品描写明代工商业发达的盛况,如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描写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养蚕业、丝织业的发展盛况;也有些作品描写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如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第十九卷《白玉娘忍苦成夫》等;有些小说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的各种风俗记载,如第七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介绍江南地方娶亲风俗、第九卷《陈多寿生死夫妻》介绍汤饼会、第二十六卷《薛录事鱼服证仙》写七夕乞巧的风俗、第二十七卷《李玉英狱中讼冤》提到民间取贱名便于养育的风俗等等,具有很好的社会史料价值。
《醒世恒言》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劝戒色彩过于浓厚。署名可一居士天启年间的《醒世恒言叙》称:“六经国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说也。而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四十种,所以继《明言》、《通言》而刻也。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可见取名“三言”的目的就在于强调劝戒思想,**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劝人行善、讲义气,第二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劝人和睦,第二十九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劝人莫要狂傲,第四卷《灌园叟晚逢仙女》劝人爱花、惜花,第五卷《大树坡义虎送亲》劝人不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第十五卷《赫大卿遗恨**绦》戒色,第三十四卷《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劝人舍财忍气。另外,很多作品宣扬报应观、宿命论思想,还有些作品如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纵欲亡身》充满着淫秽描写,这些都是《醒世恒言》的不足之处,读者在阅读时应加以鉴别。
《醒世恒言》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明代金阊叶敬池刊本,四十卷四十篇,首有陇西居士叙,作于明天启丁卯(1627)。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较”。今藏日本内阁文库。中华书局版《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古本小说集成》据日本内阁文库所藏金阊叶敬池刊本影印。第二,明代金阊叶敬溪刊本。首陇西居士叙,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较”。今藏大连图书馆。第三,衍庆堂刊本。首天启丁卯陇西居士叙,题“可一居士评”、“墨浪主人较”。
《醒世恒言》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明代金阊叶敬池刊本,四十卷四十篇,首有陇西居士叙,作于明天启丁卯(1627)。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较”。今藏日本内阁文库。中华书局版《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古本小说集成》据日本内阁文库所藏金阊叶敬池刊本影印。二,明代金阊叶敬溪刊本。首陇西居士叙,题“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较”。今藏大连图书馆。三,衍庆堂刊本。首天启丁卯陇西居士叙,题“可一居士评”、“墨浪主人较”。
内容简介
小说家言,向为学术末流。然古今文学之变,常由俗而雅。古典小说是古代的流行文学,真切地描述了我们先祖的行止、哀乐、思考和梦想。这些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因“古”而“典”,成为现代人了解古代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必读之书。
“崇文馆小说馆”遴选古典小说传世佳作,分辑出版。一辑推出17本深受读者欢迎的明清小说。整理中慎选版本,精编精校,约请名家撰写前言,通论作品,引导阅读。为了便于一般读者阅读,对书中生僻字词、难于理解的带有典故的词语均加以注音释义。为了不影响阅读的顺畅,注释采用随文夹注的形式,紧附于被释词之后。
“崇文馆小说馆”遴选古典小说传世佳作,分辑出版。一辑推出17本深受读者欢迎的明清小说。整理中慎选版本,精编精校,约请名家撰写前言,通论作品,引导阅读。为了便于一般读者阅读,对书中生僻字词、难于理解的带有典故的词语均加以注音释义。为了不影响阅读的顺畅,注释采用随文夹注的形式,紧附于被释词之后。
目 录
第一卷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第二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第三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
第四卷 灌园叟晚逢仙女
第五卷 大树坡义虎送亲
第六卷 小水湾天狐诒书
第七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第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第九卷 陈多寿生死夫妻
第十卷 刘小官雌雄兄弟
第十一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
第十二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
第十三卷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第十四卷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第十五卷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第十六卷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第十七卷 张孝基陈留认舅
第十八卷 施润泽滩阙遇友
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第二十卷 张廷秀逃生救父
第二十一卷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第二十二卷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纵欲亡身
第二十四卷 隋炀帝逸游召谴
第二十五卷 独孤生归途闹梦
第二十六卷 薛录事鱼服证仙
第二十七卷 李玉英狱中讼冤
第二十八卷 吴衙内邻舟赴约
第二十九卷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第三十卷 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第三十一卷 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第三十二卷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第三十三卷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第三十四卷 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第三十五卷 徐老仆义愤成家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报仇
第三十七卷 杜子春三人长安
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独步云门
第三十九卷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第二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第三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
第四卷 灌园叟晚逢仙女
第五卷 大树坡义虎送亲
第六卷 小水湾天狐诒书
第七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第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第九卷 陈多寿生死夫妻
第十卷 刘小官雌雄兄弟
第十一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
第十二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
第十三卷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第十四卷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第十五卷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第十六卷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第十七卷 张孝基陈留认舅
第十八卷 施润泽滩阙遇友
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第二十卷 张廷秀逃生救父
第二十一卷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第二十二卷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纵欲亡身
第二十四卷 隋炀帝逸游召谴
第二十五卷 独孤生归途闹梦
第二十六卷 薛录事鱼服证仙
第二十七卷 李玉英狱中讼冤
第二十八卷 吴衙内邻舟赴约
第二十九卷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第三十卷 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第三十一卷 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第三十二卷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第三十三卷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第三十四卷 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第三十五卷 徐老仆义愤成家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报仇
第三十七卷 杜子春三人长安
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独步云门
第三十九卷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免费在线读
声清韵美,纷纷尘落雕梁;字正腔真,拂拂风生绮席。若上苑流莺巧啭,似丹山彩凤和鸣。词歌白雪阳春,曲唱清风明月。
佛印听至曲终,道:“奇哉!韩娥之吟,秦青(韩娥、秦青都是古代善歌的人)之词,虽不遏住行云,也解梁尘扑簇。”东坡道:“吾师何不留一佳作?”佛印道:“请乞纸笔。”学士遂令院子取将文房四宝,放在面前。佛印口中不道,心下自言:“唱却十分唱得好了,却不知人物生得如何?”遂拈起笔来,做一词,词名《西江月》:
窄地重重帘幕,临风小小亭轩,绿窗朱户映婵娟,忽听歌讴宛转。
既是耳根有分,因何眼界无缘?分明咫尺遇神仙,隔个绣帘不见!
佛印写罢,学士大笑日:“吾师之词,所恨不见。”令院子向前,把那帘子只一卷,卷起一半。佛印打一看时,只见那女孩儿半截露出那一双弯弯小脚儿。佛印口中不道,心下思量:“虽是卷帘已半,奈帘钩低下,终不见他生得如何。”学士道:“吾师既是见了,何惜一词。”佛印见说,便拈起笔来,又做一词,词名《品字令》:
觑着脚,想腰肢如削。歌罢遏云声,怎得向掌中托。醉眼不如归去,强把身心虚霍。几回欲待去掀帘,犹恐主人恶。
佛印意不尽,又做四句诗道:
只闻檀板与歌讴,不见如花似玉眸。
焉得好风从地起,倒垂帘卷上金钩。
佛印听至曲终,道:“奇哉!韩娥之吟,秦青(韩娥、秦青都是古代善歌的人)之词,虽不遏住行云,也解梁尘扑簇。”东坡道:“吾师何不留一佳作?”佛印道:“请乞纸笔。”学士遂令院子取将文房四宝,放在面前。佛印口中不道,心下自言:“唱却十分唱得好了,却不知人物生得如何?”遂拈起笔来,做一词,词名《西江月》:
窄地重重帘幕,临风小小亭轩,绿窗朱户映婵娟,忽听歌讴宛转。
既是耳根有分,因何眼界无缘?分明咫尺遇神仙,隔个绣帘不见!
佛印写罢,学士大笑日:“吾师之词,所恨不见。”令院子向前,把那帘子只一卷,卷起一半。佛印打一看时,只见那女孩儿半截露出那一双弯弯小脚儿。佛印口中不道,心下思量:“虽是卷帘已半,奈帘钩低下,终不见他生得如何。”学士道:“吾师既是见了,何惜一词。”佛印见说,便拈起笔来,又做一词,词名《品字令》:
觑着脚,想腰肢如削。歌罢遏云声,怎得向掌中托。醉眼不如归去,强把身心虚霍。几回欲待去掀帘,犹恐主人恶。
佛印意不尽,又做四句诗道:
只闻檀板与歌讴,不见如花似玉眸。
焉得好风从地起,倒垂帘卷上金钩。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