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18591
本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呈现了澳门旧区二十多家小店的兴衰变迁,它们之中有的已经结束营业,有的为了生存改变了营业方向,而有的发展成为百年老店,折射出澳门旧区近几十年来的生活场景以及社会发展、历史文化。本书语言鲜活、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相当的史料价值。
本书是《旧区小店:澳门老店号口述历史》的姊妹篇,是由对位于澳门旧区的二十多家小店店主的访谈整理而成,这些小店有电器行、理发室、戏院、钟表行等。本书图文并茂,鲜活地展现了澳门旧区居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这些小店的新旧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门近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
新桥区
3 只余唱片之名——何湛唱片电业行
9 林家铺子——记兴盛粮杂
17 一蓑烟雨任平生——从南洋造纸厂到华丰纸业
24 春去冬来——大荣华商品店
34 墨香渺渺——澳门文记书店
41 剪去烦恼——欢乐发室
47 珍藏欢乐——永乐戏院
56 售卖时间的人——淞意表行和周建成先生的故事
64 勤劳小牛——牛牛小食
69 亲民便民——盛记白粥
77 左右连体 朝夕相对——美兰辉记的故事
81 心灵窗口的守护者——记黄耀球先生与诗乐眼镜
91 五十年的中药香——从天安合记中药铺看澳门的中医药业
草堆街
99 好一种守护——光华眼镜
105 百年历程老字号——国光时装百货公司
111 岁月留声——太平电器
119 道是无“牌”胜有“牌”——字画铺
124 澳门最老的布匹店——银宫合记匹头公司
其 他
131 凉透心——礼记雪糕
138 情常在——记良田烧腊冻肉
147 延续澳门珠宝金饰业的传奇——谢利源
153 附录:口述历史资料
前言
现代口述历史源于美国,后为保存“公众记忆”的历史记录方式。那么,怎么理解口述历史呢?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是远古先民传说,还是春秋战国智者先贤口头传授并编撰成书的《论语》之类,抑或近现代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媒体访谈,乃至老一辈人给子孙讲述的家庭渊源或个人往事,等等,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口述历史。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口述历史已不仅仅局限于“记录”,而是越来越注重对访谈员的专业培训,以及研究领域的专业规范。正如英国学者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所谓“用人民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交还给人民”,说的就是口述历史在史料征集及现代史学研究上的专业性、规范性及平民性的特点。
在澳门历史研究中,口述历史日渐受到重视。2008年,为加强澳门学术研究,打造特色研究平台,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应运而生。协会的宗旨是团结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利用科学方法,推进口述历史资料的采集、编辑和研究工作,并通过对民间私家著述和公私文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促进澳门历史研究的发展,提升澳门的文化形象。澳门口述历史协会成立至今,深入不同的社区,开展了多项口述历史访谈,从新桥、下环、福隆、十月初五街到氹仔、路环,访谈不同阶层的澳门老居民数百人,以“社区变迁”和“行业兴衰”两个视角,透过受访者口述“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从不同方面反映澳门社会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并保存了大量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为保存社区历史、弘扬社区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随着系列工作的推进,2016年,协会成为国际口述历史协会成员,还启动了“澳门口述历史访谈员培训计划”,壮大了澳门历史文化事业的团队。将口述访谈成果汇总出版,进一步扩大影响,是协会的当务之急。在将以往访谈成果汇总成“澳门口述历史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并已经出版了第一辑五本的基础上,现在继续推出第二辑的五本。这五本涉及博彩从业人员、报贩、士多店主、街头摊贩主以及旧区小店主等人物。以后还会陆续推出第三辑、第四辑。
从内容上来讲,本“丛书”涉及人物、家庭、行业、社区、风俗等专题,不仅补充了澳门现代史文字资料之不足,亦丰富了澳门历史。就早前对澳门历史研究情况的考察,澳门现代史最重要的史料实为口述史料,而非文字史料。 现今在世的已过古稀之年的老澳门人,经历了抗战、新中国成立、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集体回忆构成了一幕幕最真实、生动的澳门现代历史图像。
另一方面,“丛书”于内地出版,在提升澳门文化传播辐射力的同时,亦能深化两地的文化交流。 纵观澳门出版物现状,内容呈现多元化,图书市场空间虽有明显发展,但还面临不少问题,具有澳门本土特色的书籍一直很难大量在内地传播。而此次“丛书”由内地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澳门口述历史出版物在出版地域、传播途径上的一项大突破。
随着访谈计划的持续开展,协会积累的访谈资料越来越多,澳门抗战老人的回忆、传统厨艺、校园回忆、风灾记忆,澳门的郑家大屋、红街市、福隆街区、望德堂,澳门的银行业、典当业,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大量鲜为人知的旧时生活场景进入人们的视野,给人满满的新鲜感与感悟。
相信这些涉及澳门经济、历史、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鲜活的口述历史材料,以及文中所配珍贵的老照片,能很好地展现沧桑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澳门风貌。
协会访谈团队已经在早年历练的基础上,进入访谈程序规范操作的阶段,从确定选题、访谈对象,协调员安排日程与预备工具,到访谈员现场访谈,协调员拍照、录音、录像,再到后期逐字逐句转录,形成规范的转录稿,从转录稿再到专题文章,理顺文字,增加大小标题,从而形成交付出版的初稿,都更加专业。图文并茂亦是丛书特色,除了选用现场图片,还会根据受访者提及的生活经历以及相关事情,尽可能地补充一些相关图片资料。
附录“口述历史资料”是团队开展项目时的一些基本记录,例如受访者姓名、年龄、基本情况,访谈地点等,希望能够对此项目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清晰把握。
时光飞逝,当年接受我们访谈的不少人,已经不可避免地年长了许多岁,更有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当年我们协会这个由大学生、高中生组成的年轻的访谈员团队,如今均已经走进了社会,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他们中有文博机构的公务员,有教师,有社会工作者,还有博士生。他们当年在口述历史协会所进行的口述访谈项目,对于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锻炼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有着莫大的帮助。更有一批一批的新人,经过专业培训后,加入协会的团队,为我们增添了新鲜血液,让澳门口述访谈的事业之树常青。
谨将本套丛书献给可爱的澳门,以及生活在澳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林家铺子——记兴盛粮杂
顾觊菽 ◎ 整理
忆苦思甜
澳门的每个街区都有数之不清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数之不尽的家长里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家庭主妇们每天想的,无非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米自然是重中之重。有句话说得好:家有余粮,遇事不慌。旧时的澳门生活条件还没现在这么好,米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更受到人们的关注。
追溯到被老澳门称为“风潮时期”的抗战时期,澳门风起云涌,时局混乱,民不聊生。政治局面的纷乱,人民生活的艰难,社会经济的瘫痪,使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了当年最真实的写照。大量难民的涌入带来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物价飞涨,一日三变。其中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毫无疑问就是米价。当年,面对澳门高昂得离谱的米价,普通老百姓即便辛辛苦苦节衣缩食,也无法和整个澳门的大环境相抗衡。慢慢地,澳门开始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困难的日子终究会过去,新的生活也一定会到来。1945年之后,风潮终于过去,物价也逐渐趋于稳定,平民的生活也终于安定下来。人们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各行各业也重新兴盛起来。在那段百废待举的时期,澳门人一直以一贯的坚持和忍耐,对抗着生活里的种种难题。人最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所以那个时代最早兴起的就是粮油店铺。本文的主角“兴盛米铺”,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于1947年在新桥区开业。
乐善好施的“柴佬”
当时的澳门新桥区大多还是木板房,甚至是棚户区,居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生活较为艰难。但也正是在这段困难的时期,新桥区的街坊们把相互帮助、共渡难关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兴盛最初的老板“柴佬”也不例外。据说柴佬非常乐善好施,在当时的贫民区来说出手也是颇为阔绰,常常救济灾民难民,也时不时地帮助街坊老人解决生活难题。其实早在抗战时期,柴佬就参加过四界救灾会等活动,在当时的新桥区名声颇好。所以兴盛一开业,很多街坊四邻就都前来帮衬,兴盛这块招牌也就由此在新桥区扎下了根。
后来由于个人原因,柴佬在1957年举家移民,兴盛的招牌留给了当时在新桥区的街坊。从此“兴盛”改头换面,这一间“林家铺子”也就正式融入了新桥区的生活。
童叟无欺的“肥佬”
“兴盛”的新老板林昆,并没有把店铺迁往当时最火热的新马路一带,而是继续留在原址经营下去。之后,他又不惜血本将兴盛米铺内漏雨漏风的木板房改成了用砖瓦搭建的骑楼,并通过多方渠道,购入了当时较先进的橡木桶用来装米,一改以前用麻袋装米——既不卫生又难摆卖。而且兴盛也扩大了经营范围,从单一的卖米,改成兼卖油盐酱醋等副食品。这在当时的华人小区并不多见,也算得上是一项创举。故此“兴盛米铺”也改名为“兴盛粮杂”,并一直沿用至今。
到1957年,社会环境逐渐趋于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开始好转。随着当时政府一系列扶持创业的政策出台,许多米铺、杂货铺在新桥区纷纷开张,兴盛粮杂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竞争对手。但是令这些新生代店铺费解的是,兴盛的生意始终是最好的。其实说穿了,这也并非秘密。兴盛粮杂的生意好,是因为它有一个会做生意的老板——林昆。
林昆是在“风潮时期”从广东逃难到澳门的。他在澳门摸爬滚打几十年,从事过许多行业的工作。因为个人勤俭节约,他逐渐存下了一笔积蓄,于是盘下了兴盛当老板。他大腹便便,笑容可掬,颇有几分庙里弥勒和尚的味道,被当时的街坊四邻亲切地称作“肥佬”。更关键的是,他为人厚道本分,做生意童叟无欺,且服务特别热情友善。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兴盛粮杂,在当时的新桥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别人一提到“兴盛肥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道。
他的儿子,也是现在兴盛的老板林先生回忆,父亲做了一辈子粮油生意,却从来没有教过他如何精打细算,只告诉他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人要厚道,要实实在在;做生意不是做生意,而是做口碑。
正是在林昆这样朴实却深刻的经营理念的指引下,兴盛粮杂虽处于新桥区一个特别不起眼的角落里,却成功地打拼了半个多世纪。
火眼金睛称“米通”
这样的店家,自然受到街坊的信任,同行的羡慕,米行的青睐。所谓米行,就是批货给各家粮铺的米业“代理商”。兴盛的米面,自然也要从米行批发入货。见到兴盛粮杂的招牌亮,口碑佳,生意好,各家米行都争相邀请兴盛从自己那里入货。林先生说,旧时每到稻子的收获季节,都会有米行的伙计甚至是米行老板拿着装有新大米样板的笸箩,来到兴盛请林昆先生验货。林昆也总是精挑细选,货比三家,最后才选定“又平又靓”的米入货。
如今林先生也仿效他父亲当年的做法,从不轻易进货。兴盛粮杂严格控制货源的质量和价格,不仅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更重要的是能让街坊四邻吃到物美价廉的大米,这也正是兴盛用心营造口碑的最好写照。另外一方面,其他米铺的老板深知林家浸淫粮油业界多年,堪称“米通”,再加之林家两代为人正直忠厚,米行老板也都会提供最好的货源给兴盛,从来不敢“货不对板”。所以新桥区的其他米铺都会私下向兴盛粮杂取经,林氏父子也都是有问必答,从不故意隐瞒所谓的“行业秘密”。这使得无论是当年还是如今的新桥区的各家米铺经营管理都井然有序,从来没有出现过恶性竞争。
淡然处世
之前关于“兴盛粮杂”的绝大部分信息,我们都是从林先生的亲家谢阿姨那里得知的。但在采访的最后,我特意访问了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好像一直在故意回避我们问题的林先生。和谢阿姨的滔滔不绝不同,林先生显得很腼腆,甚至是羞涩。他只是简单地说:“老爸把店铺交给我,叫我好好做生意,我就好好做下去。做人始终是实际一点比较好。”
他朴实简单的语言,却让我看出了一种淡然处世的中庸之风。我忽然间明白了,为什么无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超市的兴起分散了米铺的客源,还是林先生的子女都各有人生的方向使得兴盛粮杂后继无人,抑或是谢阿姨说的 “世风日下”、街坊亲昵的互助关系不再,都没有让林先生做人的目标产生任何转变,他只知道人是要吃饭的,既然人要吃饭就得买米,他就会有生意做下去。
他不会说“民以食为天”这样的大道理,也不知道他脚下这一间老店承载了多少新桥区乃至整个澳门的发展历史和民间文化,但是从他温和的笑容里和他平易近人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一种精神。那种永远都不会喷薄而出,却宛如滴水穿石,平和却又坚忍不拔的精神。它会让这间小小的林家铺子永远占据在新桥区的那个巷口。我也知道,在那里总会站着一个厚道的米铺老板,微笑地看着我的眼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