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8030
总序 / 1
序 单跃进 / 1
引言 / 1
第一章 何处高楼雁一声 / 3
一 初涉梨园的艰辛 / 4
二 烽火路上“生死劫” / 10
三 芷苓初露头角 / 14
四 《纺棉花》走红申江 / 18
五 光耀津门父老 / 24
第二章 莺已迁,惊看鹤冲天 / 31
六 痴迷京剧的小顽童 / 32
七 育苗不吝巨资 / 36
八 金山银山也不拿 / 41
九 苓社大放异彩 / 44
十 双喜临门与四姐晚婚 / 49
第三章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55
十一 去留两难的抉择 / 56
十二 新旧社会两重天 / 60
十三 拜师与择偶 / 65
十四 童芷苓剧团的终结 / 73
十五 恋别与新婚 / 78
十六 萌生的艺术之梦 / 84
第四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 / 95
十七 万幸中的不幸 / 96
十八 搏命的岁月 / 100
十九 难忘的幸福时光 / 104
二十 姐弟献艺《尤三姐》 / 110
二十一 遮不住的光芒 / 117
二十二 吃上了面包黄油 / 124
第五章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 133
二十三 乍暖还寒的时节 / 134
二十四 昨夜西风凋碧树 / 139
二十五 四姐惹恼“客人” / 145
二十六 权力的扶持 / 152
二十七 调集人马“攻尖” / 163
二十八 被搁置的况味 / 171
第六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 / 177
二十九 剧本的全新打造 / 178
三十 百里挑一的遴选 / 187
三十一 音乐上的群策群力 / 196
三十二 重点唱段的创作 / 201
三十三 画龙点睛之妙 / 213
第七章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221
三十四 夹缝中旋转的陀螺 / 222
三十五 好意反成恶冤家 / 228
三十六 片纸不留的浩劫 / 235
三十七 抱愧终身的内疚 / 243
第八章 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 / 253
三十八 有功人员被“清理” / 254
三十九 荒谬的“三突出” / 266
四十 对剧本、音乐的再修改 / 271
四十一 导演与主胡 / 277
四十二 摄影棚内外 / 286
第九章 雨里花枝朝暮开 / 297
四十三 家像一条支离破碎的船 / 298
四十四 寻找“杨子荣” / 302
四十五 无可替代的童祥苓 / 309
四十六 命运的延续 / 317
四十七 受委屈的人民代表 / 323
第十章 满江秋浪碧参差 / 329
四十八 演与不演的尴尬 / 330
四十九 筹建承包演出队 / 336
五十 浪里行舟的三泰演出 / 343
五十一 回首有情风万里 / 348
五十二 可怜天下父母心 / 355
第十一章 侍轩辕,遨游青天中 / 363
五十三 四姐的最后日子 / 364
五十四 有朋自远方来 / 370
五十五 身在异乡为异客 / 374
五十六 甘苦自知终不悔 / 380
五十七 堂前繁花几度红 / 384
后记 / 390
参考书目 / 393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既有内化和融入上海市民的行为做派和思想观念层面的,也有浸润和映射在文化艺术创作领域的,海派京剧便是一例。海派京剧,植根于京剧文化传统,又深受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的滋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格局和艺术品性,进而有了更强的发散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海派京剧是海派文化丰富发展的结晶和象征之一。关注海派京剧,对于认识和光大海派文化精神,对于正在建设中的上海现代城市文化具有启示作用。
有鉴于此,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京剧院携手编辑出版“海上京剧名家系列”,作为“菊坛名家丛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海是一座拥有丰富京剧文化传统的城市。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兴旺,演艺市场也随之繁荣,上海城厢戏园林立,班社聚集,观者如云。从皮黄戏被命名为京剧,到中国第一座新式戏院的诞生;从戏剧改良运动,到早期京剧时装戏的出现;从潘月樵、夏月珊发起成立伶界联合会,到以周信芳为代表的海派京剧艺术家群体的崛起等一系列影响中国近现代戏曲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均发生在上海。20世纪初以来,上海确实地成为京剧繁盛的高地和重镇,并辐射影响全国。京津各地的京剧名伶无不以南来上海演出为荣,并大量驻留上海。南北京剧名家云集上海,相互交织交融,既催生了海派京剧风貌和风格,也形成了京剧在上海有海派与京派竞相生辉的宏大气象。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的京剧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同步,几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剧目和艺术家群体,乃至事件。同时,剧目、人才和观念诸多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上海京剧始终延续着对中国京剧文化艺术事业的贡献。
本丛书的编辑出版,由海派京剧而起,却以“海上京剧名家”命名。这是考虑到海派京剧概念内涵的丰富性,以及“海派”与“京派”艺术门派在上海滩比肩而立,互有影响,甚至彼此浸染的实际状况,期望有较为宽阔和兼容的编辑视野。
丛书以人物传记或人物评传作为载体,以近现代以来在上海具有影响力的京剧艺术名家为对象,试图通过一个个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和创造的过程,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案体验乃至生命历程,反映京剧在上海的交融衍变和发展的状况。根据上海京剧院的意见,第一批立传的四位艺术家为童祥苓、孙正阳、夏慧华、陈少云。
我们深知编辑这套丛书的艰难,之所以执念于此,是觉得了解我们这座城市的过往和传统,对于今天和未来的重要。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京剧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