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817145
本书为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全书共十三章,主要内容有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施测和计算方法;卫星定位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绘方法及地形图的应用;数字化测图方法以及数字地面模型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建筑和水利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测量新技术简介。本书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实践性,兼顾不同行业背景的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对测量学知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案例等资料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力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土建工程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更好地反映现代测绘科学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特在测量学 (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本书。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 )第2章有关数字 (电子)水准仪的部分,补充了读数原理、检验校正。
(2 )第3章删除DJ 2光学经纬仪,增加全站仪基本功能介绍;在陀螺仪测定真方位角部分,增加陀螺仪发展历程,用索佳GPX陀螺全站仪替换JT15陀螺经纬仪,并详细介绍操作使用。
(3 )第6章增加6.1.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BDS ):概述、发展历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坐标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系统。
(4 )第8章重新编写第8.2数字地形图的编辑和输出,主要以南方测绘公司的地籍成图软件 CASS9.0 为例介绍数据通信、地形图编辑、地形图输出等内容。
(5 )第10.7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中,增加10.7.5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
(6 )第11章增加11.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概述、高速铁路工程的控制网布设、高速铁路的三网合一测量技术。
(7 )第4、5章及1.2测量学发展概况、1.4.2空间直角坐标系、7.2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2.1桥梁工程测量概述、12.7.4隧道贯通误差预计等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本书由长沙理工大学赵建三教授、贺跃光教授担任主编,唐平英副教授、谢树春副教授担任副主编。各章的编写分工如下:赵建三编写第1、2章,谢树春编写第3章,范志勇编写第4、5章,廖中平编写第6章,熊旭平编写第7、8章,徐卓揆、贺跃光共同编写第9、10章及13章,唐平英编写第11、12章。全书由赵建三负责统稿工作。恳请广大教师和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