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70098
2.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光荣教授作序推荐。
3. 中国心理学会会士钱铭怡教授、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同济大学赵旭东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贾晓明教授联袂推荐。
目录
第1章 医学、方法学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
医学 /003
作为“黄金标准”的随机设计 /013
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实践出现 /017
研究方法、心理治疗疗效和针对障碍的疗法的优势地位 /025
进展和疏漏 /034
小 结 /040
第2章 情境模型:心理治疗是一种社会情境中的治疗实践
定义与术语 /042
概括水平 /048
心理治疗特定理论的替代理论 /051
情境模型 /056
小 结 /067
第3章 情境模型 VS 医学模型:选择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
科学哲学:拉卡托斯和研究纲领 /072
证据的可接受性:什么才算得上证据 /077
医学模型和情境模型的猜想 /085
小 结 /092
第4章 绝对疗效:由元分析确立的心理治疗效果
启发性评述和非对照组研究:混乱的推理 /095
“治疗包设计”的元分析:从混乱到有序 /101
绝对疗效的现状:临床试验和元分析激增 /105
绝对疗效的其他证据 /108
心理治疗是有害的吗 /117
小 结 /126
第5章 相对疗效:不死的渡渡鸟
医学模型和情境模型的预测 /130
确立相对疗效的研究方法 /131
忠诚度 /136
相对疗效的相关证据 /144
对效果等值的元分析结论的批评 /170
小 结 /174
第6章 治疗师效应: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研究设计问题 /178
治疗师效应的效应量 /188
小 结 /195
第7章 一般效应:严峻挑战及待补充的证据
工作同盟 /199
期望、安慰剂与归因 /216
其他共同要素 /233
一般效应的证据概览 /235
第8章 特殊效应:何处寻踪
成分研究 /240
心理治疗研究对共同要素的控制:医学与心理治疗研究使用
安慰剂设计的逻辑 /245
患者变量与治疗的交互作用 /258
遵循度与胜任力 /264
中介变量与改变机制 /273
特殊效应的证据小结 /283
第9章 超越辩论:研究综述对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意义
理论意义 /289
政策启示 /300
实践意义 /308
总 结 /313
参考文献
本书赞誉
非常喜欢布鲁斯·E. 瓦姆波尔德教授在本书中提出的情境模型,这个模型概括了心理治疗发生疗效的三条途径,既可以用于解释不同治疗成分是如何起效的,也可以解释以治疗关系为特色的心理治疗是如何带来疗效的。
钱铭怡
中国心理学会会士,北京大学教授
心理治疗是否有效?哪种理论流派更有效?这是进入心理治疗领域的人问得*多的问题。想要得到权威的答案吗?请阅读2019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的心理治疗研究领域集大成者布鲁斯·E. 瓦姆波尔德教授撰写的《心理治疗大辩论》,它会为你答疑解惑,引导你关注治疗关系等共同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引领你成为更具胜任力的治疗师。
樊富珉
清华大学教授
祝贺任老师完成这本大作的翻译!中国正处于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旺盛而合格服务欠缺的时期,《心理治疗大辩论》对心理治疗、心理咨询领域的健康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因为它有坚实的循证基础,在验证了既往的正确看法、纠正错误、戳穿假象的同时,又有新的重要发现,可以让专业人员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让社会大众增加对心理疗愈艺术与技术的信任!
赵旭东
同济大学教授
钦佩布鲁斯·E. 瓦姆波尔德教授以开放的心态、无畏的勇气、科学的精神去探索“什么样的心理治疗*有效?”这一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专业议题。《心理治疗大辩论》一书值得每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阅读!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如果《心理治疗大辩论》不算是心理治疗领域中*重要的著作,那也*是*重要的著作之一。无论你处在心理治疗生涯的哪个阶段,我都推荐你将它作为必读书。
斯科特·米勒(Scott D. Miller)博士
国际临床卓越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Excellence)主任
第1版《心理治疗大辩论》就像一把尺子,横在了心理治疗界盛行的医学模型的脚下,促使医学模型自我衡量、自我审视。瓦姆波尔德教授中肯地汇集了本领域的文献,为实证支持运动提供了一个令人叹服的选择。而且,这本书激发了大量考察心理治疗中存在的一些效应及其相关议题的研究。相比于第1版,第2版对证据的纳入更为合理,对证据的总结也更为缜密,为我们清晰地总结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以及“我们还需要考察什么”。本书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既探察了精妙的理论,又呈现了复杂的实证分析。它是为资深的心理治疗研究者和高水平的学生而写的。这本书太重要了!
特伦斯·特雷西(Terence J. G. Tracey)博士
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ABPP)认证心理学家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咨询与咨询心理学项目教授和系主任
心理治疗中存在着一些奇妙的效应。本书第1版就帮助我们梳理了与这些效应相关的至关重要的信息,实乃一本开山之作。第2版更新了本领域*前沿的研究,并沿着多条路径扩展了关于这些效应的讨论,对本领域的未来走向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我认为,研究生以及任何一个心理治疗研究者或心理治疗体制政策的执行者都必须阅读这本书。
马克·希尔森罗思(Mark Hilsenroth)博士
美国艾德菲大学教授
江光荣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本书主译任志洪教授现在是我的同事,也曾是我的博士生,他毕业后去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从事博士后研究,而本书的作者布鲁斯? E.瓦姆波尔德教授就是他的博士后导师。在这种“多重关系”下,我来写该书的推荐序似乎是“责无旁贷”。
本书书名里“大辩论”一词,容易使人联想起科学上的一些学术辩论事件,比如1920年天文学家沙普利和柯蒂斯关于螺旋星云的本质和宇宙尺度的所谓“世纪之辩”。依照库恩的科学发展阶段论,心理治疗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科学的”分量自然不可与天文学比肩。所以放在一个较大的视域来看,这里的辩论其实是一个“小辩论”。辩论什么?辩论以作者瓦姆波尔德为代表的心理治疗新认识模型与传统心理治疗认识模型的孰是孰非。
传统的心理治疗认识深受医学的影响,故学术界习称其为医学模型。生物学意义上的医学模型有一些关键特征,如确定的疾病单元、药物或手术等纯技术的介入/治疗手段,强调医生的专业技能而非人格因素、病因?D治疗?D效果的线性关系,等等。在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中,医学模型曾经是其挽狂澜于既倒的救星。当公众质疑心理治疗的疗效时,当药商取笑心理治疗师拿不出像药物治疗那般的有效成分时,当保险公司不确定当事人在“弗洛伊德”式躺椅上到底应该躺多久而不愿介入心理治疗保险时,学者们借助医学模型来研究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及其机制,让心理治疗逐渐被世人所接纳。 但是, 心理治疗借用医学模型为自己的基本理论模型总有些凑泊牵强, 因为上述医学模型的那些关键特征与心理障碍及其治疗有诸多不相吻合。在瓦姆波尔德看来,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医学模型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忽视了社会情境。
瓦姆波尔德将其所提出的新模型称为“情境模型”。顺便讲个花絮,2017年瓦姆波尔德教授来华中师范大学访问时,有同学曾当面请教他为什么要叫“情境模型”,并提出“情境模型” 这个名称让人有些不得要领。布鲁斯挠挠头说他知道这个,可一直也寻不着一个更贴切的名。情境模型的根本视角是, 强调心理治疗是一个在社会性情境中发生的过程。 瓦姆波尔德以系统的逻辑、 翔实的研究结果, 相当雄辩地回答了“人如何在社会性情境中得到疗愈” 这个问题。 高明的是,在与占强势主流地位的“医学模型”辩论的时候,布鲁斯? E.瓦姆波尔德教授所使用的所有的证据,都来源于符合“严谨的医学模型”的实证研究。
接下来,我们具体聊聊心理治疗“情境模型”的精妙之处,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情境模型认为,心理治疗通过真实关系、期望和特定成分这三种路径促进当事人改变。
路径一是真实关系。 治疗师和当事人间的真实关系指的是双方在关系中努力做真实的自己, 同时能够如实地知觉对方。人本主义疗法和一些心理动力疗法(关系视角的疗法)强调真实关系。 情境模型认为,不管在何种理论取向的疗法中,真实关系都与效果相关,即真实关系越强,治疗效果越好。与医学模型仅关注对疾病的治疗不同,情境模型把个体心理健康放在“两极体”中, 一极是心理疾病的缓解,另一极是幸福感的增强。通过真实关系,提升个体幸福感。例如,在传统医学模型视角下,一名抑郁症当事人经治疗后,最好的结果是不再抑郁,那么在抑郁症的相关测量上的最高是零;而在社会情境视角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名抑郁症“被治好”的当事人,不仅不再抑郁,还应该能积极乐观地生活。
路径二是期望。 在医学模型中,“期望” 效应通常是在治疗有效性研究中需要被控制的变量, 就像对“安慰剂” 效用的控制。例如,研究者为了考察新药A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在实验研究中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服用外表看上去与新药A相似,但不具有任何治疗成分的安慰剂药B, 以控制实验研究中可能产生的实验者效应。然而,心理治疗是在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医学模型所控制的“安慰剂效应”, 即在治疗过程中所创造的期望效应, 恰恰是心理治疗起效的重要成分。 情境模型认为,心理治疗的效果很多时候是因为当事人在特定治疗情境下产生了治愈期望,然后由这期望创造出奇妙的后效。传统的心理治疗研究因为受医学模型的影响,仅关注疗法本身的作用,忽视了期望效应,需要纠偏。
路径三是特定成分。瓦姆波尔德的“特定成分”这个词再一次容易造成误解,因为它很容易被当成某个特定“疗法”。其实瓦姆波尔德强调的是特定疗法中都具有的一种共同成分,这个共同成分是当事人被激发起来,去从事各种不同的体会、思考、行动,以追求某种趋向健康的改变。 因为各个疗法所采用的激发起当事人行动的理论和做法有各自的特点, 故称其为特定成分。“特定成分的力量在于患者投入到疗愈活动中”。换言之,特定成分是通过激发这种共同功能起作用。 而医学模型认为,特定成分不是通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