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217821
◆本书选取的三位女性哲学家都是哲学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她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命运相互交织,本书以极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了她们三位的人生与思想:她们如何批判老师、如何对待自己的女性身份,如何回应世界……
◆作者是汉娜·阿伦特的法语译者,专注研究阿伦特哲学思想,本书对于每个阿伦特迷来说都不可错过。
◆本书所聚焦的时代,1933—1943年,是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各种政治思潮风起云涌;本书着重研究三位女哲人的思想,但这些思想都是对这个时代的回应,因而本书对于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潮与历史环境极有帮助。
◆“她们的命运之途是相互交错的,尽管我们不能始终同时关注她们三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她们在 1933 年到 1943 年间的情况。三人都不可忽视,都令人瞩目,都为一种强烈的愿望所驱动,这个愿望就是要了解一个怒气充充的人世间,要和这个世间和解,无论如何都要爱这个世间,爱命运,爱世界(amor fati, amor mundi)。“——本书前言
“她们都为一种强烈的愿望所驱动,这个愿望就是要了解一个怒气冲冲的人世间,要和这个世间和解,无论如何都要爱这个世间,爱命运,爱世界。”
1933年,希特勒攫取了德国的全部权力,书籍被投进烈火。1943年,华沙犹太人居住区的起义被镇压,人被投进烈火。1933—1943年,这十来年,就是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黑暗时代”。在这个时代,诺言受到嘲弄,条约遭到践踏,法西斯主义与种族观念合流,政治形势极度混乱。
本书选取评述了三位女性——埃迪特·施泰因、汉娜·阿伦特和西蒙娜·韦伊,她们都是犹太人,也都是哲学家,都敢于批判她们的老师(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阿兰),并想超越他们。她们的著作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的悲剧性事件有密切的联系;她们自身也被卷入时代的漩涡,或流亡,或殒命。透过书写她们的生命经验、思想历程,观察她们如何解读现实,回应时代,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为这个黑暗时代绘制了一幅肖像。
前 言
第一部 成长岁月
童 年
学业与老师
批判老师
从胡塞尔到托马斯
基督教哲学与法国存在主义
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
阿兰的“谈话录”
对女人特性的态度
“我还是习惯做女人”
埃迪特·施泰因是“激进的女人”?
“你们的儿子,西蒙”
“爱命运”与犹太人身份
本尼迪克塔嬷嬷:“这是我自己的秘密”
小写人称代词“我们”
变成本来的模样
第二部 对世界的态度(1933—1939)
1933 年
背对世界?
对世界负责
1935 年
“在思想的世界自由自在”
“为了了解我的民族……”
1936 年
西班牙时尚
“主义”的战争
1938 年
“时不顺遂”
1939 年
“迦太基的毁灭”在安妮·弗兰克的国家
法兰西,德意志帝国的一块殖民地?
“不可知论的毛病”
第三部 流
亡(1940—1943)
1940 年
奔向自由
血统与土地的宗教
1941 年
多色的星
“我只能和杰弗逊一起说:至于其他,我仍然这样认为”
1942 年
“我觉得自己是个逃兵”
特和希恩镇
“没有人念祈祷文”
战后犹太人地位如何?
1943 年
难以置信
“法国教师在绝食自杀!”
跋
她们是“义人”吗?
为了一种友爱政治?
创造与毁灭
爱命运与爱世界
注 释
主要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前 言
“我始终信奉这一格言:‘经历造人。’”
1933 年:希特勒攫取了德国的全部权力,书籍被投进烈火。
1943 年:华沙犹太人居住区的起义被镇压,人被投进烈火。
1933—1943 年:这十来年,就是贝托尔特 · 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黑暗时代”。在这首诗里,他恳求“在我们后面出生的人”宽恕不懂得“为建立一个友爱的世界奠基的”那一代人 。
黑暗时代:反犹主义的兴起,《纽伦堡法案》,经济衰退最严重时对犹太人的迫害,这些事件使欧洲四分五裂。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联合起来反抗极右势力。西班牙内战爆发。法国流行一句口号:“宁要希特勒,不要人民阵线!”政治形势极度混乱。
塞利纳(Céline)、勒巴泰(Rebatet)、德里厄 · 拉罗歇尔(Drieula Rochelle)、布拉西亚克(Brasillach)、贝尔纳诺斯(Bernanos)、季洛杜(Giraudoux)等人都发出了仇恨的声音。法西斯主义与种族观念合流。在这个时期,诺言受到嘲弄,条约遭到践踏。
在这个时期,法国名誉扫地: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德国也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可是法国人做好为保卫但泽而牺牲的准备了吗?教会解除了对“法兰西行动党”的禁令,而就在一年前,庇护十一世(Pie Ⅺ)不是还宣称“我们在精神上都是犹太人”吗?
“特洛伊战争”爆发。这就是奇怪的战争,然后是溃退,最后是大逃亡。贝当(Pétain)指责“享乐精神”,指责人们闲谈所有这些灾祸,鼓吹匡救道德。他们不是要把犹太人驱赶到马达加斯加吗?维希政府的法律一项又一项地出台。这个时期要把犹太人斩尽杀绝。希特勒采取了“最终解决方案”,建造了毒气室。在这个时期,人们感情冷漠,互相猜疑。教士们终于发出了抗议。抵抗运动组织建立起来了。盟军在北非登陆了。但法国南部地区也被德军占领了,法国犹太人也被关进集中营,身份证打上了犹太人印记。莱昂 · 布鲁姆(Léon Blum)被囚禁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接着墨索里尼(Mussolini)被推翻,盟军先后在西西里和意大利登陆。
为了给“这个时代画一张像”,我们选择了三位女性,她们都是犹太人,也都是哲学家,几乎是同代人,她们就是埃迪特 · 施泰因(Edith Stein,1891—1942)、 汉 娜 · 阿 伦 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和西蒙娜 · 韦伊(Simone Weil,1909—1943)。
三人都出身犹太家庭。她们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只因为是犹太人,命运就注定和别人不一样。埃迪特 · 施泰因的家庭恪守犹太教教规,西蒙娜 · 韦伊的家庭信奉不可知论,而汉娜 · 阿伦特的家庭则已经完全基督教化了。三人年轻时都对神学感兴趣。有两位曾打算改信天主教,但只有一位如愿以偿。1933 年,埃迪特 · 施泰因加入加尔默罗修会,但她并不因此否定自己的犹太血统,《新约》不就是嫁接在《旧约》上的一个分枝吗?人们能就此说是“改宗”吗?相反,西蒙娜 · 韦伊却否认《新约》与《旧约》之间的承袭关系。《旧约》和那位全能而无情的、“统领万军的”上帝——耶和华,也是她彻底皈依罗马天主教会这个名义上的“普遍”教会的障碍。她长期在天主教会门外徘徊、等待,临终似乎也没有接受洗礼。而汉娜 · 阿伦特对她的犹太身份就像对她的女性身份一样,始终坚持,毫不掩饰。
三人都是哲学家,而那个时代对哲学家并不重视。但是三位年轻的才女很快就证实,她们的抉择是正确的,因为哲学正要风行于世。三人后来都引起了她们的老师们的注意,这些老师就是胡塞尔(Husserl)、海德格尔(Heidegger)和阿兰(Alain),都以离经叛道著称。而她们都敢于批判老师,而且想超越他们。三位才女的执教生涯都将在希特勒攫取权力之后遭受挫折,即使其中一人,即埃迪特 · 施泰因,是因为身为女性才不能获得教书资格的。不知是否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她后来成了三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权斗士(尽管她的立场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相当保守)。只有西蒙娜 · 韦伊一人讨厌自己的女儿身,拒不承认她的女人身份,就像拒不承认她的犹太身份一样。
她们究竟是怎样解读现实生活的?
西蒙娜 · 韦伊和汉娜 · 阿伦特,要做这个黑暗时代的见证人,做“积极参与演出的观众”,不仅在报刊杂志上对战争进行跟踪报道,还要参与行动,甚至投入战斗。而她们对政治关系和宗教关系又是怎样思考的呢?
1933 年,埃迪特 · 施泰因向教皇进言,恳求教皇为她的族群颁布一道通谕,因为她感到一场新的不幸正在向这个族群降临,可是她没有得到答复。
汉娜 · 阿伦特一开始就决心对希特勒进行口诛笔伐,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事业,反犹主义驱使她关注历史和政治。
西蒙娜 · 韦伊则始终拒不承认当时的反犹主义或种族主义有什么前所未有的新特性,她认为那不过是她所赞同的一种反犹太教思想在最近发生的变形,是希特勒对上帝选民观念的颠覆。
对于汉娜 · 阿伦特指出的极权世界的两大支柱——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西蒙娜 · 韦伊只承认后者的存在,殖民地问题和工人阶级的受压迫状况吸引了她的全部注意力。在希特勒入侵布拉格以前,她一直是和平主义者,把希特勒的政策比作罗马帝国的政策,担心
法国会变成德意志帝国的一块殖民地。
她们两人都曾援引“特洛伊战争”的范式来向人们警示,要谨防发生一场可能不再仅仅是以毁灭一部分世界为目的的战争。西蒙娜 · 韦伊把极权主义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宗教的衰落,而汉娜 · 阿伦特则拒绝把权威与暴力混为一谈,并力图揭示各种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特性——在那些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中,她看到,被用来取代上帝的不过是一种新的暴政。
她们的著作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中不时发生的一些悲剧性事件有密切的联系。革命、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民主主义、极权主义、反犹主义,这些都是西蒙娜 · 韦伊和汉娜 · 阿伦特充满激情的思想赖以植根的沃土,而埃迪特 · 施泰因则一边聆听尘世的动荡在加尔默罗修道院深处激起的回响,一边继续默想十字若望。
三人都曾经逃亡。1933 年到 1941 年间,汉娜 · 阿伦特先是待在法国,后来去了美国,1951 年加入美国籍。西蒙娜 · 韦伊先在自由区马赛避难,后来也去了美国,最终在伦敦病逝。埃迪特 · 施泰因逃到荷兰,后来和她姐姐罗丝(Rose)一起,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1942 年 8 月 9 日被送进毒气室。
她们的命运之途是相互交错的,尽管我们不能始终同时关注她们三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她们在 1933 年到 1943 年间的情况。三人都不可忽视,都令人瞩目,都为一种强烈的愿望所驱动,这个愿望就是要了解一个怒气充充的人世间,要和这个世间和解,无论如何都要爱这个世间,爱命运,爱世界(amor fati, amor mundi)。
西 蒙 娜 · 佩 特 曼(Simone
Pétrement) 引 自《
西 蒙 娜 · 韦 伊 传 》(La Vie de Simone Weil),第二卷,巴黎,法亚尔出版社,1983,第 390 页。
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关于这三位非凡女性的智识、文化、政治贡献的叙述,是将她们的作品置于欧洲极权主义与反犹主义崛起的背景之下,不仅呈现了她们自身的悲剧性,也呈现了她们代表他人坦率直言的勇气与她们作为作家、教师和活动家所留下的永久遗产。《黑暗时代三女哲》对20世纪*黑暗的几十年做了令人信服的研究。
——莎利·本斯托克(Shari Benstock,迈阿密)
一本极其吸引人的书……一份关于这三位对抗纳粹恐怖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动人、热忱、信息详实的叙述。
——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J. Bernstein)
库尔廷-德纳米将她们放置于1933—1943年的欧洲的痛苦时期……她既单独地写每个思想家,也将他们相互比较,而她对这种艰难的理解,令人震惊、满含洞见,精妙但并不力图面面俱到。
——《选择》
埃迪特•施泰因、汉娜•阿伦特和西蒙娜•韦伊,这三位充满才气的20世纪的哲学家时至今日仍极具影响力,这本精密的、重要的著作以极为吸引人的方式展现了她们的人生与思想……对愿意继续阅读这三位勇敢、头脑清晰的女性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块很好的跳板。
——《天主教国家纪事报》
一份迷人的和有力的叙述……强烈推荐。它启发人去对这三位女性和她们的“黑暗时代”做更深的挖掘研究。
——迈克尔·克林(Michael J. Kerlin )《神学研究》
库尔廷-德纳米巧妙地检视了书名中的三位非凡女性,她们的思想和行动汇合成了一种充满能量的东西,这至少部分地照亮了1933—1943年这十年间的黑暗。基本的共性之上截然的不同使这种比较充满生气。……极其可读。
——《出版人周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