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203465
内容简介
《中国控制先驱:张钟俊传》以张钟俊本人的文章、著作、笔记、个人小传,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提供的档案资料为主,参照前人的评价和纪念文章,以及他的同事、学生、亲属的采访资料,加上地方史、志等为依据,系统地梳理张院士一生的学术成长经历。传记分中小学时期、交通大学时期、麻省理工学院时期、重庆抗战时期、战后重建时期、发展控制学科时期、引进和发展系统科学时期等几个主要阶段,分别叙述张院士在各个时期的理想志向、学术追求、取得的成就,以及人生际遇。传记还尝试分析他取得成功的经验,以及遭遇挫折的特殊时代背景,以供同仁后辈参考和纪念。
目 录
第一章 童年故乡
吴根越角
谦尊而光
京师龙门
书香联姻
文采英华
震旦三文
程氏义塾
俊杰娴侠
魏塘古风
吴根越角
谦尊而光
京师龙门
书香联姻
文采英华
震旦三文
程氏义塾
俊杰娴侠
魏塘古风
第二章 嘉兴与南洋
崇文好学
梦想南洋
勤奋自律
梦想远航
第三章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情缘
勤奋与收获
学术与友谊
张钟俊与季文美
张钟俊与顾毓琇
第四章 抗战岁月
归国流离
重拾信心
创办电信研究所
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桃李天下
特色与经验
电信网络
甜美婚姻
第五章 电力重建
公用事业局
“二六轰炸”
电力网改造
全面学苏
第六章 控制理论
转向控制科学
控制科学的学术论文
学科建设
学术职务
第七章 交大访美团
访美背景
行程与活动
访问大学与公司
结交校友和华裔学者
购置科研设备
缔结“姐妹学校”
考察美国大学教育
收获与体会
第八章 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系统工程
引入和发展经济控制论
推动系统工程发展
创建系统工程研究所
推动系统工程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
新疆发展规划咨询课题
建立系统工程学术重镇
第九章 教书育人
编译教材
社会影响
人才培养
桃李满园
附录一 张钟俊年表
附录二 张钟俊发表的文章目录
附录三 张钟俊1981年以后指导的研究生及其论文题目
附录四 张钟俊学生及家属纪念文章节选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费在线读
《中国控制先驱:张钟俊传》:
根据相关族谱记载,张家原籍苏州,于清康熙年间迁往魏塘,入嘉善籍,从事农耕及商业活动为生。张钟俊出生时的家庭所在地,即祖上留存下来的房产。据张钟俊后人及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张宅当在旧城中心靠东城门,即中山路东门大街的亭桥(因桥中间有亭子而得名)东头一带。东城门附近也是魏塘早期集市比较集中之地,明清时期就已经商铺林立。张家祖上也开有商铺,做丝绸棉纺等小生意。张钟俊的祖父张兆熊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长大后一直在魏塘经商。虽然只是个普通商人,但也略通文墨。按当时魏塘殷实人家的风尚,要是只管经商致富,对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往往会被看轻,被划归没有文明教化之列,在社会上没有地位,那是难以接受的。因此,经商致富之后,稍微有些基础的商人通常会涉猎文艺,或通过自学,或拜师学艺,努力在书法、诗词、篆刻、收藏等某些方面有所知识和爱好,方显有所文明教化,不仅受人尊重,还可借此作为公共场合的谈资,有机会跻身上流社会之列。张兆熊平时经营一家商铺,兼有购置魏塘周边的少量田产。因此,张家家境还算比较宽裕,在闲暇时间也喜好搜集和阅读诗词散文,结交不少当时社会文艺名流。
张家在魏塘只是普通人家,其居宅应该比当地普通人家没什么特别之处。自20世纪20年代,张钟俊的父亲张受均(字恺敷)先后到嘉兴师范学校、嘉兴市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和杭州浙江省立第一中学任教,张钟俊也于1928年到杭州上学,之后辗转上海和外国求学,其弟妹也陆续外出求学和谋业。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不久,张父携带家小逃往江西境内的赣州避祸,随后又辗转到香港和上海,一路颠沛流离,旅途劳顿而患上肺疾。待时局稍微稳定下来,张父曾短期回家乡养病,不久于1944年悲愤离世。从此张家迁离嘉善,再没有回来居住。祖上留下的房产早已经变卖,历经多次市政道路改造,张宅已被拆除,现已无存。
张家在当地虽然不算大户人家,可也是书香门第。据张钟俊大女儿张文渊回忆,小时候父亲经常给子女们讲张家家训。祖上张宅门头正中间一直用一块大木板刻着家训“谦尊而光”四个大字,要求本家人世代躬身践行。“谦尊而光”成语典出《周易》的《谦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唐代学者孔颖达注疏云:“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是君子之所终也。”这实际上体现了儒家文化谦和礼让之精要,也很符合嘉善人性情温文友善之特点。张家以此为家训,要求无论身处尊卑,都要为人谦和友善,彰显光明美德;即便位处卑微,也不可逾越。可见张家从祖上起,深谙中华文化精髓,对子女有非常明确的要求,非一般无知识的农人或商贾所能及。
……
根据相关族谱记载,张家原籍苏州,于清康熙年间迁往魏塘,入嘉善籍,从事农耕及商业活动为生。张钟俊出生时的家庭所在地,即祖上留存下来的房产。据张钟俊后人及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张宅当在旧城中心靠东城门,即中山路东门大街的亭桥(因桥中间有亭子而得名)东头一带。东城门附近也是魏塘早期集市比较集中之地,明清时期就已经商铺林立。张家祖上也开有商铺,做丝绸棉纺等小生意。张钟俊的祖父张兆熊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长大后一直在魏塘经商。虽然只是个普通商人,但也略通文墨。按当时魏塘殷实人家的风尚,要是只管经商致富,对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往往会被看轻,被划归没有文明教化之列,在社会上没有地位,那是难以接受的。因此,经商致富之后,稍微有些基础的商人通常会涉猎文艺,或通过自学,或拜师学艺,努力在书法、诗词、篆刻、收藏等某些方面有所知识和爱好,方显有所文明教化,不仅受人尊重,还可借此作为公共场合的谈资,有机会跻身上流社会之列。张兆熊平时经营一家商铺,兼有购置魏塘周边的少量田产。因此,张家家境还算比较宽裕,在闲暇时间也喜好搜集和阅读诗词散文,结交不少当时社会文艺名流。
张家在魏塘只是普通人家,其居宅应该比当地普通人家没什么特别之处。自20世纪20年代,张钟俊的父亲张受均(字恺敷)先后到嘉兴师范学校、嘉兴市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和杭州浙江省立第一中学任教,张钟俊也于1928年到杭州上学,之后辗转上海和外国求学,其弟妹也陆续外出求学和谋业。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不久,张父携带家小逃往江西境内的赣州避祸,随后又辗转到香港和上海,一路颠沛流离,旅途劳顿而患上肺疾。待时局稍微稳定下来,张父曾短期回家乡养病,不久于1944年悲愤离世。从此张家迁离嘉善,再没有回来居住。祖上留下的房产早已经变卖,历经多次市政道路改造,张宅已被拆除,现已无存。
张家在当地虽然不算大户人家,可也是书香门第。据张钟俊大女儿张文渊回忆,小时候父亲经常给子女们讲张家家训。祖上张宅门头正中间一直用一块大木板刻着家训“谦尊而光”四个大字,要求本家人世代躬身践行。“谦尊而光”成语典出《周易》的《谦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唐代学者孔颖达注疏云:“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是君子之所终也。”这实际上体现了儒家文化谦和礼让之精要,也很符合嘉善人性情温文友善之特点。张家以此为家训,要求无论身处尊卑,都要为人谦和友善,彰显光明美德;即便位处卑微,也不可逾越。可见张家从祖上起,深谙中华文化精髓,对子女有非常明确的要求,非一般无知识的农人或商贾所能及。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