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278641
用睿智的眼光反观历史,以深厚的阅历洞察人性
用简洁幽默的语言,为你解读童蒙经典【龙文鞭影】
读一个故事,了解一个人物,两千多个故事,让你通晓中国历史。
作者花数年之力,广纳博采,以现代人的视角和语言习惯通解经典名著。
千万读者赞誉,十点读书、思想聚焦、清华南都等大V纷纷转发,读者好评如潮。
《龙文鞭影》的故事,给予青少年鞭策和激励,使之*终成为“千里马”。
《龙文鞭影》主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它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若干蒙书的材料,融入了二十四史的不少人物典故和神话、小说、笔记, 是一部集聚自然知识、历史掌故于一体的骈文读物。但随着白话文的推广和语言习惯的变迁,过去的童蒙读物现在许多人都读不懂了,目前注解版本不多,且仍较为精深,难以完全读懂。
本书作者花数年之力,广纳博采,以现代人的视角和语言习惯通解本书,让《龙文鞭影》这样一本积聚许多历史基础知识的经典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青少年读者能够轻松阅读,了解中国历史,认知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序篇 中国史谣
篇 一东
第二篇 二冬
第三篇 三江
第四篇 四支
第五篇 五微
第六篇 六鱼
第七篇 七虞
附录:《龙文鞭影》
——豆瓣网友评论
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也是一部实用的文史工具书,同时,还可作为普及历史知识的教材,适合送给孩子作为睡前读物,家长和大人都受益颇深。
——公众号读者评论
快要看完了,总觉得意犹未尽。若不来回看三遍,记忆是不够深刻的。我想找的答案书中都有,能不能学以致用就得看个人修为。
——微信网友评论
与《增广贤文》并驾齐驱的蒙学读物,这个版本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平时写作时可以用到其中的古文诗赋以及典故,是通晓历史和增加文学修养的教辅上品。
——公共号平台网友评论
1.《龙文鞭影》是只讲故事的蒙学教材
在没有现代教育之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是传统的“蒙学”。蒙学有两层意义,广义的蒙学是指整个启蒙阶段的教育体系,狭义的蒙学专指蒙学所用的各种教材。古时代的人上学不像现在,孩子们什么时候上学并不一定。大致上有一个划分,叫:四岁开蒙,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的区别是什么呢?宋代大学问家朱熹说得清楚:
“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
所以,蒙学基本上是从四岁到十五岁之间给少年儿童教育的东西。其中包括几项主要内容:用来识字的如《百家姓》《四言杂字》,教授基本道德伦理的如《弟子规》《女儿经》《增广贤文》,教韵律用来作诗和骈文的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教历史的如《编年歌括》,诗歌类如《神童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
还有一种综合类,如《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是流传广、影响的几种。
其中,只有《龙文鞭影》是只讲故事的一部蒙学教材。虽然在故事的选材上,仍然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的影子,但是比起其他几部,《龙文鞭影》在意识形态的说教上相对较弱。
2. 《龙文鞭影》的成书历史
相对《三字经》,《龙文鞭影》的成书时间较晚,在明朝的万历年间,作者叫作萧良有。
萧良有是个神童,明朝万历八年中“会元”,就是会试,之后担任国子监祭酒,就是大学校长,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声望。早的这本书,叫作《蒙养故事》,后来经过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龙文”意指千里马,千里马在“鞭影”之下,一定是一日千里。“龙文鞭影”就是鞭策小朋友进步的意思。
到了清朝末年,丹徒人李恩绶发现了书中的一些谬误,又对它做了一番校对增删,大清光绪年间刊行。
再后来,清朝人李晖吉、徐瓒,仿照着《龙文鞭影》的体例,写了一部《龙文鞭影二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龙文鞭影》,是经过很多人不断增补、校正后的版本。完整的《龙文鞭影》版本我们附在本书的后面。至于是谁把它分成四卷,没有考察,也不重要。
3. 《龙文鞭影》中的故事和由来
《龙文鞭影》中的故事,主要是来自《二十四史》,后来的《清史稿》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成书,所以,《龙文鞭影》中这一段的内容比较缺乏。《二十四史》之外,《龙文鞭影》中的故事有很多来自《庄子》《列子》等诸子著作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世说新语》《搜神记》等。
《龙文鞭影》中的故事,全部加起来有两千余个,虽然其中仍然有一些“凑数”的,但是总的说来所选的故事都很“好看”。首先一个是除了部分从笔记小说来的故事之外,大部分故事的主人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其次是这些故事要么是历史大事,要么是历史典故,要么是名人趣事,要么是奇闻逸事。少数故事现在看起来有些无聊或者胡说八道,但是考虑到它的成书年代,不那么当真也就罢了。
作为一本教育孩子的“课本”,其思想性是必然的。我们在前面说,《龙文鞭影》的意识形态相对较弱,是拿它跟其他的蒙学书籍相比,譬如《幼学琼林》《弟子规》等,《龙文鞭影》是要孩子们从故事里读出道理,悟出道理,而不是直接告诉你应该怎样做。有人把这两千多个故事要传达的思想道德分成十大类,包括:淡泊明心、多智多趣、好学博识、忠直守节、仁厚崇礼、明德重义、志远意坚、知止自省、孝亲善友、重情然诺。我个人不是很赞成做这种分类,不说这种分类的科学性,也不说很多故事归不到这十类之中,我总觉得,这样归类,又回到了说教的老路。这是让小学生们甚至今天的大读者们深恶痛绝的一件事。
4.为什么要重新通解《龙文鞭影》
早接触到《龙文鞭影》,是很多年前看到的1976年岳麓书院出版的那一本。现在书也找不到了,内容也忘记了,只记得当时是把它作为一种“成语典故”的解释来看,但是仍然很多内容看不太懂。大概因为《龙文鞭影》是“蒙学”,从前那些有点学问的人都认为这里头的故事是“基础知识”,就像是如今的加减乘除一样基础,所以,很少人为这样的书做注释和译解。但是很明显,到了今天,这样一本“蒙学”大多数人读不懂。
网上搜索,能搜到的也是非常有限的几种解释版本。其中,影响的是“吕注本”。这一本由吕平先生做注解的《龙文鞭影》1996年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还有一个“吕注,哀笺”版,只看见网上可能不完整的文字,没看到纸质书。在网上的版本中的“序”中,这位“哀君”写道:“蒙学之书甚多,龙文为其上佳者,龙文者何?良马之名,见鞭影而奋蹄急奔,萧氏撰此书乃欲供儿童速学之用,集人文、雅趣、逸事,读来甚为有趣。盖因此书庞杂,若无善注,无法窥其深处。今网络有天台、柳五诸君,致力诗词之道,欲将其整理为文本,其情可敬,某虽不才,亦当稍尽绵薄。吕平先生之注通俗易懂,昔乎不详,出处不明处甚多,某暇时笺注之,求证诸博雅君子。”
我看了几种注释和译解,发现很少超过吕注的。因为我们不是要做专门的研究,像那些研究《道德经》的专家一样把历史上几百种《道德经》注释本都读上一遍并列出名单,我只是在看到一些能找到的注释版本后发现大多数人仍然读不懂。
随便举个例子(出自“吕注本”)。“恂留河内,何守关中”,吕注如下:“恂留河北,恂,即汉代寇恂,字子翼,汉上谷昌平(今北京)人。刘秀欲北上,邓禹荐寇恂留守,以固后方。刘秀拜寇恂为河内太守。于是寇恂一面筹饷支前,一面御敌来犯,立下大功。何守关中,何,即萧何,西汉沛人,官至丞相。楚汉相争,萧何留镇关中,转给馈饷,军需无乏。天下既定,封萧何为酂侯。关中,今陕西。”
非常简洁明了。但是对于不明白刘秀是谁,楚汉相争是怎么回事的读者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要读懂一个故事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怎么回事,第二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甚至来龙去脉。再譬如“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吕注是:“王戎简要,王戎,字濬冲,晋武帝时选吏部尚书,征询钟会的意见。钟会说:‘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可当此任。’遂以二人为吏部郎。裴楷:字叔则。”一如既往地简洁。可是,王戎是谁?裴楷又是谁?晋武帝是谁?什么是吏部尚书?为什么说王戎简要,裴楷清通?什么是简要?什么是清通?不回答这些问题,就算看懂所有字,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
况且,吕注当中,也有一些谬误。譬如“永和拥卷,次道藏书”中,吕平先生就把北魏的李谧错解成了三国,把宋朝的宋次道错说成晋朝。
所以,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对《龙文鞭影》这样一本“上佳”的蒙学做一个没有什么历史基础知识的现代人能够看懂的故事集。能不能从中学到历史知识不重要,能不能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愉快地阅读。
5.以人为主,以事为辅
基于“愉快阅读”原则和人们听故事的习惯,我们把原来《龙文鞭影》的说故事为主变成说故事的主角为主,顺便把要讲的故事带出来。这样就解决了前面说的读懂故事的两个大前提。
一本《龙文鞭影》,两千多个故事,除了其中一些重复的部分,故事主角也有将近两千。要把这两千人的背景都找出来,在过去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在今天就可能了,因为我们有了互联网。互联网是个神奇的魔镜,你想找什么,只要找得对,就很快能够找到。
因为《龙文鞭影》的两千多个故事都是有出处的,查找相关资料信息就比较好办,因为互联网上能找到几乎所有的历史文献。当然我不会傻到每一个故事都去读它的原文再翻译,一定是找出相关的、可信度的现有文献,读懂了,去摘取和选择。虽然大部分的白话文出自古文的翻译,但是读多了你会发现,这些翻译出来的文章是照抄不得的。当然,就算是公开放在网上的,也有相应的版权问题,不可以照抄。因此,我们这样的书不能叫“著”,只能叫“编”,或者“编著”;第二,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简直是惨不忍睹。在你不得不去找几个版本对照的时候,还不如直接找到原文自己翻;第三,因为我们这本书的每一段都不能太长,所以容量有限,就必须进行压缩和选择,很多时候需要重新写。
关于故事主角的那些故事就是这么来的。譬如我们讲“汉祖歌风”,整篇770字,其中650字讲刘邦的一生,后120字说“大风歌”。
6. 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前面我们举过一个例子“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吕注用了六十六个字做注解。结果明白的本就明白,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因为有一大堆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们就尽量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我们的“解”是这样的:
这两句在一个故事里,说的是两个人。时间是在三国末期西晋初期时代,史称“魏晋”时代。两个人不但是同僚,还是亲戚。裴楷的侄子是王戎的女婿。两个人都是当时的“名士”。(说明时间、地点、故事中两个主角的关系和社会地位)
王戎出身世家,打小聪明,长相秀美。据说有一项特异功能,他的眼睛可以直视太阳而不会受到伤害。史书上说王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做官做到吏部尚书、太子太傅等,是西晋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介绍主角之一的王戎,他的特点、本事、官职和名气)
和王戎一样,裴楷也是出身官宦世家。少年时就已经很有名气,长成后气度雍容高雅。此人博览群书,精通理义,被时人称为“玉人”。官至太子少师,晚年任中书令,和王戎一起掌管机要。(介绍主角之二的裴通,他的出身、特点、官职和名气)
这个故事是说某一年吏部郎一职空缺,吏部郎差不多就是人事部副部长。晋文帝司马昭问钟会谁能胜任此职,钟会说:“裴楷清明通达,王戎简要省约,都是吏部郎的人选啊。”(回到故事本身,这个故事中原本就没有“吏部尚书”的事儿,是吕注的失误。这里并没有介绍晋文帝司马昭和钟会,是因为本书中其他地方有介绍。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故事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每一个故事,都力争有背景,有前因后果。这样一个故事才能变得比较完整好看。
6. 适当地演绎
既然是讲故事,故事就要有情节,要流畅。但是历史故事,尤其是这本书中的所有故事都有出处,解说者发挥的余地并不大。但是出于“愉快阅读”的需要,在有些细节之处,做一些适当的演绎也是必要的。
举个例子。“太宗怀鹞”是一个经典故事。吕注中这样解释:《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李世民曾得到一只鸦鸟,看见魏征来了就藏在怀中,魏征故意长时间奏事,结果鸦乌闷死在怀中。魏征,唐宰相,善进谏。
在本书中,我们照例先介绍李世民和魏征,然后再讲这个故事:
某一天李世民得到一只鹞鹰,那只鹞鹰长得特别英俊奇异,就在后宫把鹞鹰架在胳臂上玩。万没想到,居然看到魏征迎面走过来。因为害怕魏征又批自己“玩物丧志”,李世民慌忙之间就把鹞鹰藏在怀里。魏征在旁边早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没说破,眼珠一转,心里有了主意,于是就走上前向唐太宗汇报工作,不但汇报工作,还顺便给太宗讲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魏征好像还是没有结束的意思。太宗李世民心里虽然很是着急,担心怀里的鹞鹰被捂死,可是因为太宗向来尊敬魏征,甚至有点惧怕,况且有点“做贼心虚”,急切之间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把这家伙赶走。结果,那只鹞鹰后还是在太宗的怀里被捂死了。
一个皇帝,在一个臣子面前表现得像个小孩子一样,真的是一段千古佳话。
这样讲出来的故事,是不是更像一个故事呢?
7. 不做过多评价
就像在前面说过的,《龙文鞭影》中的大部分故事带有教育意义。当然,这个教育是以儒家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那一套为核心的。大部分的故事本身就能够很清晰地说明主题,所以,一般用不着解析者做什么评价。同时,因为本书立足于看故事而不是受教育,所以,不给太多评价也是想让读者更多地自己体会。虽然如此,有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些感叹或者意见。譬如上面这个“太宗怀鹞”的故事后一句,就是这样一句感叹。在“圣祖吟虹”一段后的那一句“这老兄考察干部也太过随意了吧?京城的市长可是正部级的大官儿啊”是一句调侃,也是一句感叹。
有些故事,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也不好玩儿,譬如“恺崇斗富”,上来就说一句:“这是一个很无聊的故事。”
有些故事,荒诞不经。需要做一些说明,譬如“董昭救蚁,毛宝放龟”在故事的后说:
“这类故事在中国古代各种杂记中有很多。真实性固然是没有,但是传达了两个理念:,做善事总是没错的,第二,善待动物。”是为了提醒读者别信。
有的故事就直接划到“胡说八道”行列,譬如“刺史鸡窗”。
晋代有个人叫宋宗,官任兖州刺史。家里养着一只鸡,宋宗经常对着鸡说话。忽然有一天,这只鸡像八哥一样说了人话!从此,宋宗就经常跟这只鸡讨论诗书玄道,宋宗的玄学日日精进,终成为一代大师。
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有的故事,看起来夸张,却有其真实性,需要增加材料证明他的真实。譬如“琼崖小儿”,是说海南地区人多长寿,有一个老祖宗不知道几百岁了还活着。这一段增加了一点新的信息:“海南人长寿,到今天仍然如此。海南省2015年申报长寿补偿金的百岁及百岁以上长寿老人有1944人,即全省平均每10万人就有百岁老人21.46人,是全国百岁老人密度的省份,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岛’。”来佐证古人没有胡说八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