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497971
编辑推荐
北伐战争中,他骁勇无比,所向披靡,赢得“铁军”将领称号;
抗日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铸就铁血抗战军魂。
田汉赞张发奎:
把酒持螯咤战云,一时饮者尽输君。
浦江两岸波涛壮,始信人间有铁军。
内容简介
张发奎是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抗日战场上,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部参加了多次战役,英勇果敢,是国民党军中难得的军事人才。本书用十章的篇幅为读者讲述一个曾在北伐与抗日战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的故事。
目 录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青少年时代与参加粤军1
第二章在广东的军伍生涯32
第三章北伐中的“铁军”65
第四章卷入政治风暴中的军人105
第五章亦敌亦友:与桂系的关系140
第六章淞沪会战与武汉会战170
第七章第四战区与越南199
第八章桂柳会战219
第九章抗战胜利和广州行营253
第十章离开内地寓居香港的日子270
前 言
前言
张发奎,字向华,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是孙先生身边忠诚的警卫营营长;后随蒋介石两次东征陈炯明,在枪林弹雨里,救过蒋介石性命;北伐战争中,他骁勇无比,所向披靡,攻克汀泗桥,血战贺胜桥,打得北洋军阀闻风丧胆,赢得“铁军”将领荣耀;抗日战场上,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与武汉会战,指挥了桂柳会战及反攻广州之役。本书将为你讲述张发奎的传奇一生,一个曾在“北伐”与“抗日”中叱咤风云的英雄的故事。
张发奎,字向华,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是孙先生身边忠诚的警卫营营长;后随蒋介石两次东征陈炯明,在枪林弹雨里,救过蒋介石性命;北伐战争中,他骁勇无比,所向披靡,攻克汀泗桥,血战贺胜桥,打得北洋军阀闻风丧胆,赢得“铁军”将领荣耀;抗日战场上,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与武汉会战,指挥了桂柳会战及反攻广州之役。本书将为你讲述张发奎的传奇一生,一个曾在“北伐”与“抗日”中叱咤风云的英雄的故事。
张发奎豪侠仗义,待人宽厚,叶挺、贺龙、叶剑英等曾是其生死战友,他与共产党人有着亲密的合作关系;然而其“不事二君”的品性,亦注定了他人生的复杂与多面性,与中国共产党也有兵戎相见的血腥一击。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从每月拿十二块军饷的小兵做起,在枪林弹雨中成长为一名上将,尽管战功显赫,然而他言行谨慎,绝不夸大战绩、居功自傲。对于他率部参加的淞沪、武汉、桂柳会战,他有如下评述:“可以说,在战略上这三次会战都是成功的,我们以空间换取了时间;但在战术上我们是失败了。讲句真话,我们从未取得一次胜利,只是延宕了敌人的前进,还多次重创强军。然而从一个军人的观点,我认为谈不上英雄史诗,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以空间换时间。”对于抗战的胜利,他亦坦承“是幸胜的”。抗战胜利时,张发奎是广州战区接受日本投降的中国最高长官。1946年任广州行辕主任。1949年3月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同年6月底辞职,到香港定居。
张发奎八十四岁离世,他亲历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著名史学家黄仁宇曾说过:“军人的生活像一团梦,整个人生的生命又何尝不像一团梦!”本书是对张发奎不平凡的一生事业做一个最完备的记录,同时又是对张将军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
书中所记录的史实堪称20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一部具体而微的北伐、抗日、国共战争史,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七十多年前,当我们整个民族的躯体行将颓倒之际,是我们的抗日军人,挺起他们年轻的胸膛,迎着敌人的炮火,浴血奋战,让这个别人眼中羸弱的病夫国家站了起来,并最终成为战胜国之一,同其他强国平起平坐,这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第一次扬眉吐气的时刻。通过本书,您将感受这份属于军人的梦想与荣耀。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青少年时代与参加粤军
县城求学的农家子弟
广东省北部有一个县叫始兴,这里四面群山环绕,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盆地状,县城一带是粤北最大的小平原。浈江、墨江、澄江几条河流,自南而北,穿过峡谷,流入小平原,其纵横交错的支流,滋润着全县大部分肥沃的田地,使这个小小的山区县赢得“粤北粮仓”的美誉。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春,置始兴县,甘露元年(265年)设始兴郡。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因此地是古代岭南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历代屯兵、储粮的需要,在始兴小平原主要村落逐步建立了储粮、屯兵的营所。久而久之,沿河流两岸,每隔三五里,或依山傍水,或隔河相对,形成了一个个小村落。
始兴县住的都是客家人,全县人口约十万人。千百年来,“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南下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予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风俗,同时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客家人信奉勤俭,习惯于维持天足,妇女从不缠脚,因为女人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客家人注重知识及教育,读书人是不下地干活的,而是待在家里,养育孩子,因此客家人可以客居世界各地而不忘本,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
张发奎,又名逸斌,字向华,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896年9月2日)出生于粤北始兴县清化乡矮岭村(今隘子镇彩岭村)。张氏一族是来自河南中州的客家人,清化乡的张氏宗族声称自己系唐朝宰相、始兴伯张九龄的后裔。彩岭是一个非常贫瘠的村庄,那里居住着一百余户张氏宗亲。张发奎的祖先都是农民,祖父是贫民,有四个儿子,全部务农。由于祖父勤奋操劳,后家境渐有改善。张发奎的父亲张居之排行老二,在二十出头的时候,放弃农耕,投奔一位叔父到始兴县城,在县衙门充任一名刑房小吏。张父为人仗义执言,喜欢帮助弱势群体,常常代人撰写诉状。
据张发奎回忆,父亲曾经沉迷于鸦片烟十多年。一天早上,他起身后把烟榻、烟管和其他烟具搬到院子里付之一炬,对于抽鸦片成瘾的人来说,这样做是很难熬的。尔后,当他烟瘾发作时,就给儿子几个铜板去买米酒,就靠这样,他戒除了烟瘾。父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的坚毅也影响了张发奎,从军几十年,他没有沾染任何恶习。
张母是一名目不识丁的农妇,笃信佛教,在特定日子就要戒荤茹素,她带着张发奎姐弟在乡间生活,和善慈祥,每当张发奎调皮挨父亲打的时候,她只是心疼却不敢吭声。
九岁时,张发奎入了私塾,开始接受教育,全家也搬到了始兴县城居住。十一岁,进入始兴县高等小学堂,父亲给他取名为“发葵”。“葵”是一种向阳花的名称,劝学所的一名客家长者依名给他取了字,号“向华”,意即向着太阳。
彼时,正是清末轰轰烈烈的自强运动开展之时,始兴高等小学堂就是在清废除科举制度后刚刚开办的。这所洋学堂由县政府斥资交劝学机构管理,配置了现代化的校舍和新式的设备,学校免费提供食宿,因此申请入学者甚众。张发奎如愿入读这所学堂,一年级有二十来个学生,他们穿着有五个纽扣的制服以及皮靴,看上去很神气,但是脑后还留着发辫。新式学堂的课程安排和旧时私塾有很大的不同,增设了地理、历史和算术,同时还注重体育运动,孩子们参加军训,踢足球。
张发奎是班上年龄最小也是个子最矮的一个,他的同学有的已经二十多岁,早已成亲。因为张的年龄小,所以更加贪玩儿顽皮,不肯受教。十三岁时,他成为要求改善伙食的学生运动领袖,带头砸烂了学校厨房中的所有碗盆,校方开除了他们闹事的七八个学生,张发奎也被父亲暴打一顿。之后,县太爷命令他们向校长认错求饶,保证永不再犯,得到了校长的宽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