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小说社会告别的年代(2010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2011年第11届花踪文学奖!2011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王德威、止庵、蒋韵、杨照、郑树森、黄锦树、董启章、骆以军……联合推荐!)

告别的年代(2010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2011年第11届花踪文学奖!2011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王德威、止庵、蒋韵、杨照、郑树森、黄锦树、董启章、骆以军……联合推荐!)

作者:黎紫书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ISBN: 978751330532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0.99

类别: 中国当代小说, 社会 SKU:5c24341b421aa985877c75cf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05327

编辑推荐

  2010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2011年第11届花踪文学奖!2011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王德威、止庵、蒋韵、杨照、郑树森、黄锦树、董启章、骆以军……联合推荐!
  王德威:不论是书写略带史话意味的家族故事,或是白描现世人生的浮光掠影,黎紫书都优以为之。而营造一种秾腻阴森的气氛,用以投射生命无明的角落,尤其是她的拿手好戏。

  郑树森:马华女性书写**人。
  黄锦树:在文学条件异常贫瘠的马华文坛,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黎紫书都是个奇迹。   
  董启章:《告别的年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对抗匮乏,拒绝遗忘的书。
  骆以军:我觉得这本小说,或可视做某种失传小说技艺的活生生复现,华丽的戏台从不可能的虚空被汹涌创造出来。作为读者,我觉得无比幸福;作为同代华文小说创作者,我觉得她是屈指可数、**的、恐怖的对手。

 

内容简介

  黎紫书,马来西亚女性书写人。她是“文学奥斯卡”花踪文学奖获奖多的作家;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亦屡获大奖,包括冰心世界文学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等。本书是黎紫书的部长篇小说,也是她受期待的作品之一,在“书中之书”结构之下,串起三代人的共同回忆,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种族的集体记忆。

  本书2010年在台湾出版,迅速登上畅销排行榜,并入选当年《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2011年势头不减,相继获得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赢得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此次为黎紫书首次正式授权出版其作品的简体字版,大陆年轻读者期待已久!

作者简介

  黎紫书
  本名林宝玲,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市。1995年以短篇小说《把她写进小说里》获马来西亚“文学奥斯卡”——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首奖,此后连续多届获奖,是花踪文学奖设立以来获奖多的作家;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亦屡获大奖,如冰心世界文学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等等。

  著有短篇小说集《天国之门》《山瘟》《出走的乐园》《野菩萨》,微型小说集《微型黎紫书》《无巧不成书》《简写》,散文集《因时光无序》,个人文集《独角戏》,以及编著花踪文学奖回顾评论集《花海无涯》。《告别的年代》是她的部长篇小说。

  本书是黎紫书文学创作的转折点,也是她受期待的作品之一。本书以一部既无开端亦无终结的历史大书为引子,分三层叙事,将同名同姓但不同时空不同角色的三个女人“杜丽安”串联起来,前一层的人物故事被后一层的角色阅读,也被读者一一阅读。在“小说中的小说”结构之下,一层一层开拓出故事的纵深度,充满寻觅、躲藏与发现,展现出三代人的共同回忆、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种族的集体记忆。

  2010年,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2011年,本书获第十一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黎紫书获奖档案  
  1995年
  第三届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首奖
  马来西亚全国微型小說比赛首奖
  1996年
  马来西亚杨忠礼文化月短篇小說首奖
  第十八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
  1997年
  第四届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首奖、散文首奖、小说推荐奖
  马来西亚云里风年度优秀作家一等奖
  1998年
  冰心世界文学奖(短篇小說)佳作奖
  1999年
  第五届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首奖、小说推荐奖
  2000年
  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
  第二十二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
  2001年
  第六届花踪文学奖世界华文小说首奖、小说推荐奖、散文佳作奖
  2003年
  第七届花踪文学奖小说推荐奖
  2005年
  第二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
  第二十八届《中国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
  2010年
  《告别的年代》入选《亚洲周刊》年度中文十大小说
  《简写》入围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2011年
  《告别的年代》获第十一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目  录

序  艰难的告别  黄锦树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后记  想象中的想象之书 
附录  为什么要写长篇小说?  董启章 

 

媒体评论

王德威:不论是书写略带史话意味的家族故事,或是白描现世人生的浮光掠影,黎紫书都优以为之。而营造一种秾腻阴森的气氛,用以投射生命无明的角落,尤其是她的拿手好戏。

郑树森:马华女性书写人。
黄锦树:在文学条件异常贫瘠的马华文坛,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黎紫书都是个奇迹。
董启章:《告别的年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对抗匮乏,拒绝遗忘的书。
骆以军:我觉得这本小说,或可视做某种失传小说技艺的活生生复现,华丽的戏台从不可能的虚空被汹涌创造出来。作为读者,我觉得无比幸福;作为同代华文小说创作者,我觉得她是屈指可数、*的、恐怖的对手。

在线试读

  你在读这本书。这是一部小说,长篇。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写这样一本大书”,“大书”是值得斟酌的字眼,你极少看见任何小说作者如此形容自己的作品,那该是评论家的用词,它应该出现在“前言”或“序”的部分,而由作者本人道来便予人不太谦逊的印象,是有点失礼的。

  于是你猜想这书的作者若非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写手,便是一个颇有成就的老学究。他们都有点自诩过高,有点自恋,或起码相当地自以为是。

  但你不晓得该怎样去印证自己的揣测。因为这是一本残缺的书。或许它也是一部残缺的小说。当你无意中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是那样了—精装本,外表看来完整无缺,锈绿色的外皮上只有几个烫金楷体字“告别的年代”。它看起来很古老,书页已经受潮发黄,但几乎找不到被翻动过的痕迹,而且打开后还有一股油墨味道扑鼻而来,好像它自印好以后便热烘烘地被搁在那里,因为从未被人翻动过,便封存了那一股只有刚出炉的新书才会有的味道。

  这书没有扉页。你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翻来覆去地找。可它真的没有,甚至也没有版权页,没有书名页;既没有标明出版者,也找不到作者的姓名。更奇怪的是它的页码居然从
513开始,似乎这书的页其实是小说的第 513页??  
  这很怪异,你被吸引住了。一本从第 513页开始的书。你禁不住蹲在那里开始读了起来。
  
  一九六九年陈金海观看影片《荡妇迷春》时心脏病猝发。时大华戏院虽全场爆满,唯观众正专注观赏影片,无人发现陈氏病发。终陈氏因抢救不及而当场毙命,此事在埠内街知巷闻,轰动一时。

  
  这是《告别的年代》全书的段文字。这些叙述看来很中性,你觉得它可以是一段开场白,也完全可以是一部长篇里的某段文字。
  那时候你甚至尚未意识到这是一部小说。这些该死的中性文字,它们读起来更像是绝版了的《南国电影》里某个小栏目的段落。你认得出来这种文体和读感,那语言有股旧时代的陈腐味,蘸饱了南洋的蕉风椰雨和侨民们的风流韵事。这类文字现在还会在某些周刊小报里出现,它们特别适用于讲说埠城旧事,或追念已故的社会贤达,或怀想当年埠间的奇闻轶事,或暧昧地指涉坊间的旧风月老相好。

  你一直以为这是一种正在消失中的历史语言,一种适合为祖父辈撰写传记的文字,所以在初看这段似是而非的“引言”时,你很自然地把这书划为“史册/传记”类,以为它是多年前某乡团(也许是陈氏乡会,或是客家会馆)自资出版的刊物。很可能是为纪念某届会长显赫的家族,由会内某个戴着黑框眼镜,文采较好(并且在报社内当资深记者)的秘书负责撰文,由“陈金海,广东大埔人,一九○三年生,卒年一九六九
??”开始,煞有介事地写了个洋洋洒洒。
  倘若真是那样的一本纪念刊,那么这书的作者是谁,似乎便没有追究的价值了。你可以想象那人如今已七老八十,假如没有患上老人痴呆症,则目前很可能仍在给某风月小报当通讯员,或认领了一个专栏,负责撰写昔日州府的猎艳趣谈或伶人往事。

  然而不管怎么说,一本从 513页开始的书,仍然让你感到怪异。那是编版装订上的技术错误吗?你忍不住翻开书的后一页。
  
  杜丽安几番周旋,终于成功将酒楼盘下。重新装潢后的新酒楼于中秋节后开张。杜丽安之弟媳翌年诞下长女艾蜜莉,弥月时亦在该酒楼摆酒喜庆,当晚宴开八十八席,高朋满座,名流云集。

  
  如此结束一本书,真让人纳闷。这段叙述依然中性,既可以结尾也还有延续的余地。“长女艾蜜莉”这称谓的出现有一种“未完,待续”的效果。你觉得这像是作者在书写时突然对这漫无止境的叙述感到厌烦和倦怠。于是他突然掷笔,让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的故事戛然而止,却又用“长女艾蜜莉”暗示了以后仍无穷尽的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

  这是你在图书馆里找到的一本书。它像砖头一样厚重,被搁在图书馆某犄角的书架上。那书架紧挨着“历史/传记”类书籍的专柜,上面标明的类别是“其他”。

  图书馆里的书籍类别划分得很细,加上管理员们的细心与执著,几乎每一本书都可以找到它们适当的位置。在那里,被归类为“其他”意味着被放逐。你相信那书架上的书籍必定都经历过许多管理员的轮番鉴别,或者他们也曾开会讨论,却都认为这些书的内容模棱两可,定位含糊不清,才一致同意让它们流落到这五层高的铁制书架上。

  可这分明是一本未被翻阅过的书。印刷用的油墨几乎把书页都黏合起来,那是封存的凭证,它未被打开便已被决定了流放。
  收藏“其他”类书籍的书架,被置于图书馆尽处僻静的一个小房间。小房间是破旧书籍的收容所,里面也放置了不少多年来乏人问津的藏书,而放在“其他”类架子上的书本并不多。你手上这一本《告别的年代》被放在层,而且是靠墙的一本,仿佛停放在时光的深处。蜘蛛在那上面一代一代地交媾,繁衍和死去;一只黄蜂抱剑死守在那里,尸体已被蛀空。那角落惹尘,也容易被遗忘或忽略。

  可是现在你觉得它一直沉默地伫候在自己的位置,为的也许是有一天被你发现。
    

书摘插画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告别的年代(2010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2011年第11届花踪文学奖!2011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王德威、止庵、蒋韵、杨照、郑树森、黄锦树、董启章、骆以军……联合推荐!)”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国画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大秦帝国:全新修订版

EUR €308.99
阅读更多
缺货

沧浪之水

EUR €25.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金庸作品集(朗声旧版)金庸全集(16-19)-倚天屠龙记(全四册)

EUR €62.96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