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3104421
林徽因是中国*代女建筑学家、教育家,
胡适誉她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建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用柔弱和坚韧的肩膀,和丈夫一起承载了半个世纪的流离,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处女地。她胸襟开阔,绝顶聪明,蕙质兰心,才华出众,她的魅力,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本书以林徽因个人魅力和人生经历为蓝本的人物传记。作家孙琳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一生和她灵魂的独唱。
第一章│那朵白莲如梦而至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002
最美时光里的相遇
006
挽住建筑艺术的翅膀飞翔
011
第二章│寻梦雾都伦敦
邂逅康桥
018
转身已是天涯
026
那把秋天的扇子
030
康桥再会吧
036
第三章│那一树的嫣红只为梦想绽开
尘埃落定
042
建筑艺术拨动了她的心弦
045
和你一起填补建筑史的空白
047
那场车祸让爱情瓜熟蒂落
051
第四章│有你便是最好的时光
生命中无意的宁静
056
宁愿此爱淡若茶
059
岁月彼岸的守候
064
天空爱上大地
066
第五章│大洋彼岸那朵迎风不落的花朵
历经磨难后的花事盛景 074
最美的宾大时光 079
我要用一生回答你 088
浪漫的欧洲之旅 092
第六章│生命之花,在建筑新领域绽放
创立东北大学建筑系 102
和古建筑对话 106
充满诗意的山间静养 110
同心同途上下求索 116
第七章│岁月长河里不败的青莲
甘做绿叶伴红花 122
我在岁月的彼岸守候你 127
第八章│勇于填补空白女建筑学家
赋予古建筑诗情画意 134
二丈高的大梁上的发现 138
踏遍山河为修史 141
留下辉煌一页 147
第九章│卓尔不群的风姿
客厅里的妙语如珠 15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58
生命在探究古建筑中精彩 163
诗意地行走世间 169
第十章│执着坚韧的伫立
乱世的坚守 178
生死逃亡路 182
在昆明艰苦的日子里 186
李庄的苦难和坚韧 195
第十一章│一剪时光中的魅力四射
漂泊中的事业和情感 202
骄傲地捧出辉煌 207
战后的时光 209
为保护古建筑奔走呼号 214
第十二章│永远的人间四月天
重病中的设计 222
生命夏花般灿烂 227
秋叶般的静美 232
绝顶聪明的灵魂独唱 237
后记 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253
林徽因年表 256
金岳霖: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林徽因传奇的一生,写满了自信、智慧、宽容与坚定。她不畏未知的未来,坦然前行,努力奋斗,去迎接那一场春暖花开的盛宴。即使青春不再,容颜已逝,站在人生的*,她依然美丽。
这位将学者、教育家、作家、诗人兼于一身的伟大女性,集各种优雅、美丽于一身,风光无限,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和光芒。或许我们离她所生活的世界很遥远,但其人生,仍值得我们所仰望。
林徽因,一朵岁月长河里不败的青莲,一个勇于填补空白的女建筑学家,
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正优雅恬静地伫立在我们的面前。半个多世纪前,林徽因是京城学者中的灵魂人物;如今,那个飘逸美丽的背影,仍然是那么卓尔不群,像百年前的那朵莲花一样,仍然盛开在烟雨迷离的江南。
当一场场梅雨过后,荷风如卷袭来,碧砖黛瓦的小院里,湿润的青苔在墙角纯净地生长着。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走过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惊艳地走过故乡光阴,款款的脚步,如同凉风吹起书页,在烟雨弥漫的气息中,成就自己的传奇。
林徽因,一代才女,在她去世后的六十多年来,仍有无数人喜欢她、追忆她,她的魅力和气质仍然令人折服。不是镜中花,不是水中影,那是中国第一位卓有成就的女建筑学家特有的风采;那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诗人,
绝顶聪明的灵魂独唱;那是解说入木三分的评论家,卓尔不群的风姿;那是引人注目的教授、学者,执着坚韧的伫立。她的开阔胸襟、丰富阅历和率真坦诚,为世人所惊叹。
林徽因,是什么让她魅力无限?是什么让她具有这么强大的公众影响力,
以至于逝去多年,还有那么多人在追忆她?又是什么让她的名字如雷贯耳,使仰慕者的目光无法移开?
林徽因的温柔娴静、优雅柔媚,让她的诗句充满了温婉的气息;她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就像那朵盛开不败的莲花,馥郁馨香,温存如玉地镶嵌在人们的记忆里。当她款款走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拖着虚弱的病体,一脚泥一身水地勘查古建筑时,她频涉西北荒野的足迹和身影,赋予了生命纯洁与绚烂之美;当她穿越古城北京的大街时,她把美丽和执着留在了每一个古韵悠长的四合院和楼台亭榭,就像一树树的花开,散发着馥郁的香气,闪烁着令人炫目的光彩;她在自家客厅高谈阔论、妙语连珠、神采飞扬时,为自己谱写了一个如夏花般绚丽的人生。
林徽因出生在江南水乡。莲开的六月、书香门第的家庭、良好教育的熏陶,使她的灵魂香气四溢。她就是在宁静的朝飞暮卷里,一点点长大,内心日渐丰盈。荷塘里那朵在风中摇曳的不谢青莲,就是她起始的恋歌。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林徽因从小和弟弟妹妹们不同,
她就像一片花瓣落在春天的暖风和阳光里,又似一朵出水芙蓉秀美灵动、清新淡雅。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其意志却格外坚定,认准的目标,就一定要实现。
十六岁那年,林徽因跟随父亲去了伦敦,她在上海和北京的学校里学的英语终于派上了用场,她成了父亲最得力的助手。同时,她进入伦敦的圣玛丽女子学院学习。异域的生活让还是少女的她大开眼界。她决定实现梦想,
把握自己的人生。每当夜色朦胧,四野冥寂,林徽因于灯下伏案读书时,其信念就会念白一样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她感觉自己就像疾风中的鸟儿,展翅飞翔。
那是怎样神采飞扬的生命,创造着民国时期女性的传奇?
1924 年6 月,林徽因、梁思成、梁思永同往美国留学。林徽因因宾夕法尼亚大学拒绝女生学习建筑而进入美术系。一年后,梁思成惊讶地看到倔强、聪慧的林徽因不但成了建筑系学生,而且在第二年春季,成为建筑设计系的助教,梁思成不知道她使用了怎样的魔法,说服了那些不准女生学建筑的外国教育者。宾大学业结束后,林徽因又转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半年。
1928 年3 月21 日,二十四岁的林徽因与梁思成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之后,两人便按照梁思成父亲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考察古建筑。回国后,林徽因夫妇受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 分别任主任、教授,由此,林徽因开始了她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教育家的生涯。
文洁若在《林徽因印象》中说:“林徽因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按说经过抗日期间岁月的磨难,她的健康已受严重损害,但她那俊秀端丽的面容、姣好苗条的身材,尤其是那双深邃明亮的大眼睛,依然充满了美感。”
有人说,是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建筑史。
烟雨红尘中,林徽因真的承担了岁月的沧桑,用尽一生的心智,呕心沥血地研究中国古建筑,和丈夫梁思成手挽着手,访遍古建筑,到处寻找和勘察古塔、古桥、古楼、古堡以及民宅古寺,拂过岁月的积尘,勘定其年代,
揣摩其结构,计算其尺寸,然后绘图、照相、归档,他们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史的空白,也留下了许多辉煌的篇章。林徽因全力辅助丈夫成就中国建筑研究的大业,她的冷静、理性、勤奋、严谨与梁思成的沉稳、厚重、深邃、富有感染力互补,成为中国建筑史的金牌搭档。
有人说,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
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这种评价贴切、准确、形象,他们夫妻二人就像一座美丽的建筑,屹立在中国建筑史上,那永恒的姿势,就是他们在共同的山河岁月中缔造的雕像。
岁月依旧静好,谁依然优雅如初?
那个穿越了时空的声音,温婉却如雷贯耳:“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听着她这样的表白,想象着她从容地描绘着素年锦时的美好, 谁会无动于衷?
萧乾在《才女林徽因》中写道:“听说林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即使要承受病痛的折磨,依旧优雅如初。”
也许,林徽因也曾疲倦,甚至冤屈;也许,她的眼泪也曾奔涌而落,但在隐隐约约的疼痛和污脏的日子里,她的意志却如钢铁般坚韧。
她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她在病中的杰作,1931 年3 月, 二十七岁的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表诗歌《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等。1932 年,二十八岁的林徽因再次到香山养病。病刚刚见好,她就随丈夫梁思成去卧佛寺、八大处等地考察古建筑,并发表《平郊建筑杂录》。紧接着又发表了诗歌《莲灯》《别丢掉》《雨后天》等。
小时候的林徽因聪明伶俐,在料理家事之余,读书作画,编字画目录,
在琴棋书画中度过了静谧的时光。她的聪慧深受父亲林长民的喜爱,他常常偷偷地从不算老旧的木格窗口望进去,看见自己还是少女的女儿或手捧诗书,斟字酌句;或手扶琴弦,放飞心音。林长民的心被女儿的优雅所打动,他决定培养她,送她去上海虹口爱国小学,后又送她去北京由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学习。林徽因没有辜负父亲的培养,风华正茂的她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清新淡雅,飘逸绝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期间,她不但是优等生,而且是助教。学生时代的她就格外坚韧,处事果断而坚决,拥有很强的正能量。她常常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永远是勇于尝试的先锋者。毕业后,她和梁思成一起勇敢尝试着填补中国建筑史的空白,
如同在开阔的大路上独行,她用自己具有前瞻性的治学和研究才能,辅助着梁思成。她行走于中国建筑史的碧野中,就像火热而急促的热带暴雨,痛痛快快地飘洒。梁思成曾对他的学生说,他著作中的那些点睛之笔,都是林徽因给画上去的。她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中呼风唤雨,却又甘当绿叶,全力支持丈夫梁思成。她不需要过多的理解,却希望做着内心想做的事,她的勇气和美丽一样,支撑起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建筑史研究和诗文的舞台。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诗集《林徽因诗集》等。
她的芳名,就像一泓荡漾的秋水,席卷了所有深刻的忧郁和打了死结的寂寥,带给人们一个明媚的春天;当你面对她如水的眸子时,那一刹那, 天籁、地籁与人籁交织在一起,那朵不败的青莲伴着潺潺水声,抵达生命的荒原。
林徽因曾不断地回眸走过的道路,她听到大海的涛声和祖先的呼唤一起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她的信念聚焦到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上、诗歌的创作上;
她组织的文化气息浓郁的艺术沙龙茶会,迸发出了天马行空般的灵感,让她个人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她和丈夫梁思成一起创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时,一粒种子,在飞鸟的歌声中发芽,在彩虹的翅膀下长大;当她拖着病体走在探寻挖掘古建筑史的艰苦卓绝的路上时,就像荷叶随风而动;
当她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拯救传统景泰蓝工艺时,她除了用她那柔弱而坚韧的肩膀,和丈夫在一起承载了半个世纪的流离,还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处女地,拯救了濒危的民族传统工艺。
当她在最美的年华,绽放了爱情之花时,她心生柔情,却爱得清醒,静静守候在岁月的彼岸,优雅地爱和被爱。面对爱情,她爱得从容,爱得执着。
青山依旧,世事沧桑。
林徽因传奇的一生,写满了自信、智慧、宽容与坚定。她不畏未知的未来,坦然前行,努力奋斗,去迎接那一场春暖花开的盛宴。即使青春不再,
容颜已逝,站在人生的巅峰,她依然美丽。
淡云飘处,是这位将学者、教育家、作家、诗人兼于一身的伟大女性,
她集各种优雅、美丽于一身,风光无限,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和光芒。或许我们离她所生活的世界很遥远,但其人生,仍值得我们所仰望。
她活着,若夏花之绚丽;她死去,若秋叶之静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