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13113丛书名: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新升级)》严格依据山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编写。1.本图书对于报考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无论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还是综合知识考试,亦或是考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临汾市等个别地市的事业单位考试,本书内容设置均可以涵盖其考试内容。2.本书对政治、法律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更新。新增重要文件速递,对公务员法、刑事诉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进行了相应的更新。3.扫码听课,视频助学。考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把握考试重点。4.学练结合,查漏补缺。考生可通过本节小测等版块进行试题练习,巩固所学。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新升级)》共包含9篇内容,分别是政治、法律、公文、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国情地理、经济、行政管理与公民道德建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书中设置有易错警示、案例分析、知识链接等版块,帮助考生掌握核心考点,强化记忆。
目 录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情分析(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7)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6)第二章毛泽东思想(19)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概述(19)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独创理论(21)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4)第一节邓小平理论(24)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9)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0)第四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2)第四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35)第一节党的十九大报告(要点)(35)第二节乡村振兴战略(37)第三节重要文件速递(39)第一章法理学(44)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44)第二节法的概述(46)第三节法律关系(49)第四节法的运行(50)第二章宪法(54)第一节宪法基本理论(54)第二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56)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8)第四节国家机构(60)第三章监察法(62)第一节监察机关的设立及职责(62)第二节监察范围、管辖和权限(63)第三节监察程序(64)第四章民法(67)第一节民法总则(67)第二节合同法(76)第三节婚姻法(78)第四节继承法(80)第五章刑法(82)第一节犯罪(82)第二节刑罚(87)第六章行政法(92)第一节公务员法(92)第二节行政行为(94)第三节行政复议(97)第七章诉讼法(99)第一节民事诉讼法(99)第二节刑事诉讼法(104)第三节行政诉讼法(108)第八章经济法(114)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114)第二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16)第三节个人所得税法(117)第九章社会法(120)第一节劳动法(120)第二节劳动合同法(121)第十章商法(123)第一节公司法(123)第二节合伙企业法(125)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129)第一节公文简介(129)第二节公文行文规则(132)第三节公文格式(134)第二章公文处理(141)第一节公文拟制(141)第二节公文办理(142)第三节公文管理(143)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146)第一节决定通知(146)第二节公告通告通报(148)第三节报告请示批复(149)第四节函意见(151)第一章人文常识(155)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155)第二节中国名家名篇(161)第三节外国名家名篇(171)第二章历史常识(178)第一节中国古代史(178)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史(190)第一章科技常识(203)第一节高新技术(203)第二节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208)第二章生活常识(211)第一节物理常识(211)第二节化学常识(213)第三节生物常识(216)第四节医学常识(219)第三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21)第一节计算机概述(221)第二节Word2010(223)第三节Excel2010(225)第一章我国国情概况(229)第一节我国的自然环境(229)第二节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233)第三节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36)第二章地理知识(238)第一节自然地理知识(238)第二节世界地理知识(245)第一章市场经济(251)第一节市场经济体制(251)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53)第二章微观经济(259)第一节市场体系(259)第二节市场机制(260)第三节市场结构(262)第三章宏观经济(265)第一节宏观经济调控(265)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267)第三节货币与货币政策(268)第四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71)第一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75)第一节政府职能(275)第二节行政组织(276)第三节行政领导(278)第四节行政执行(279)第五节行政监督(280)第二章公民道德建设(282)第一节公民道德概述(282)第二节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283)第三节职业道德(284)第一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289)第一节数学运算常考题型(289)第二节数学运算拓展题型(297)第二章言语理解与表达(300)第一节选词填空(300)第二节片段阅读(305)第三节文章阅读(310)第三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315)第一节图形构成(315)第二节几何性质(318)第三节图形转化(320)第四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322)第五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325)第一节必然性推理(325)第二节可能性推理(331)第六章判断推理——事件排序(334)第一节事件排序解题基础(334)第二节事件排序解题全攻略(334)第七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336)第八章资料分析(340)第一节四大核心概念(340)第二节两大实战技巧(346)
免费在线读
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一般包括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和各地市单独命题的考试。通过分析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可知,其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考试主要有以下特点: 1.招考人数较多。2019年6月山西省直事业单位招考1035人;2019年1月山西省直事业单位招考878人。 2.考查题量大,形式简单。通过分析近几年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我们可以发现山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题量基本都是110题,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100题、多项选择题10题。各地市的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基本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题量在110题到160题不等。 3.考查内容覆盖广泛。近几年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时事政治、法律常识、公文写作、科技人文知识等。其中政治、法律、公文、科技人文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山西太原、阳泉、长治等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发现大部分地市的考试以考查公共基础知识为主,少数如临汾等地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会结合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一起考查。 根据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本书放置了政治、法律、公文、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国情地理、经济、行政管理与公民道德建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九篇内容,适用于山西省省直和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 为了让考生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各个学科的考试特点,下面我们对各学科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一)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考查比例较大的学科有政治、法律、公文、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其他学科如国情地理、经济、行政管理与公民道德建设等也会有所涉及,命题方式较为灵活,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续表)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中涉及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试并不多,但个别地市会结合公共基础知识一起考查。在这些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查的内容较为稳定,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考试题型特点分析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述考点分析,我们针对复习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科复习 结合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我们为考生总结了各个学科的备考策略,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备考计划 1.了解考情,知己知彼 《孙子·谋攻篇》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考生首先必须了解考试情况,即通过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真题特点。其次,考生要了解自身情况,通过真题来检验自身知识储备情况,了解自己对各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考生可以通过2020全新升级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详解》来了解真题情况。 2.掌握特点,制订计划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了解考试特点以及备考重点之后,制订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识记型题目较多的学科,要注重物理记忆和理解记忆,力求达到熟练记忆的程度;对于多学科交叉和与案例或图形相结合考查的学科,要通过学练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理解记忆;对于政治、法律、科技等时效性较强的学科,考生应多关注国家新出台的政策、领导人讲话精神、新颁布与修订的法律法规以及近年来的高新技术新闻等。 3.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涉及内容十分广泛,要想在考试中准确快速地完成作答,离不开平时的反复练习。在初步掌握各科知识的基础上,考生可以通过本书正文中的“本节小测”来巩固复习;此外,考生还需要通过做大量模拟题来培养考场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020全新升级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配备了较高质量的全真模拟题,考生可据此获得考场答题经验,并建立错题本,以记录做错试题,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2020全新升级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1001题》,该教材内含高频考点、基础自测习题与深度提高精练习题,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能够指导考生进行科学训练。 考生也可选择最新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全真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内含6000道题,按学科分类,单独成篇,方便考生集中训练,攻克薄弱学科。 4.巩固成果,自我检测 在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尤其是临近考试的时候,考生应加强学习主动性,系统性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提升。由于考前时间紧张,重难点的识记复习不可或缺,2020全新升级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根据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考情,将各个学科的精华提炼出来,去粗取精整理成书。该书对于考生在考前快速复习、了解核心知识点等都大有裨益。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被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用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土等,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 其代表观点: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水是万物的始基。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了起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认为自然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即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其代表观点: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人是机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其代表观点: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其代表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理在事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1.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其特征如下表所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与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为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辩证唯物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1.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定义包含的内容:第一,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和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运动和静止 运动和静止的区别及联系如下表所示: 4.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二)意识 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如下图所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三、唯物辩证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其特性如下表所示: 2.事物的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为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2)内因与外因 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