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27794
本书以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详细讲解了Moldflow 2018软件的分析功能应用,内容丰富,讲解细致,从软件的基础操作开始,到完成各种注塑成型分析类型的流程,整个流程前后呼应,内容组织合理。
全书共14章,内容从注塑成型仿真基础开始,一直到介绍CADdoctor模型简化、Moldflow 2018概述、网格划分与诊断修复、几何建模、成型工艺设置、优化分析、变形控制模流分析、冷却控制模流分析、时序控制模流分析、产品收缩分析、流道平衡分析、重叠注塑成型模流分析及气辅成型分析等功能应用及操作。
本书可供机械设计、模具设计、数控加工和材料成型等专业的学生,或从事模流分析的工作人员、模具设计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本专科院校及模流培训的中高级教材。
1.1 Moldflow软件学习准备 1
1.1.1 学习背景 1
1.1.2 学习方法 1
1.1.3 合格的模流分析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 2
1.1.4 正确认识Moldflow 3
1.2 塑料及其应用 3
1.2.1 塑料概述 3
1.2.2 塑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5
1.2.3 塑料的分类 5
1.2.4 常用塑料的性能及应用 6
1.3 注塑成型工艺 9
1.3.1 注塑成型原理 9
1.3.2 注塑成型工艺 10
1.3.3 注射前的准备 10
1.3.4 注射过程 11
1.3.5 塑件的后处理 11
1.3.6 注塑工艺条件的控制 12
1.3.7 典型塑件注塑成型工艺实例 13
1.4 Moldflow有限元分析基础 14
第2章 CADdoctor模型简化
2.1 CADdoctor 2018模块简介 17
2.1.1 模型简化的意义 17
2.1.2 认识CADdoctor for Autodesk Simulation 2018 18
2.2 模型的转换与检查 19
2.3 模型简化 20
第3章 Moldflow 2018概述
3.1 Moldflow 2018软件简介 28
3.1.1 Moldflow Adviser(MPA) 28
3.1.2 Moldflow Insight(MPI) 29
3.1.3 Moldflow Synergy 2018用户界面 29
3.1.4 功能区命令 32
3.2 Moldflow 2018基本操作 34
3.2.1 工程文件管理 34
3.2.2 导入和导出 35
3.2.3 视图的操控 37
3.2.4 模型查看 37
3.3 Moldflow建模与分析流程 37
3.3.1 创建工程项目 37
3.3.2 导入或新建CAD模型 38
3.3.3 生成网格及网格诊断 38
3.3.4 选择分析类型 39
3.3.5 选择成型材料 39
3.3.6 设置工艺参数 40
3.3.7 设置注射(进料口)位置 40
3.3.8 构建浇注系统 40
3.3.9 构建冷却回路 41
3.3.10 运行分析 42
3.3.11 结果分析 43
3.4 制作分析报告 43
3.4.1 选择方案 43
3.4.2 数据选择 43
3.4.3 报告布置 43
第4章 网格划分与诊断修复
4.1 Moldflow网格基础知识 44
4.1.1 网格类型 44
4.1.2 网格单元 45
4.2 Moldflow对网格的质量要求 45
4.2.1 边 46
4.2.2 网格匹配率 46
4.2.3 纵横比 46
4.2.4 连通区域 47
4.2.5 网格配向 47
4.2.6 相交单元 47
4.2.7 网格密度 47
4.3 网格划分与诊断修复 48
4.3.1 网格的划分 48
4.3.2 网格诊断与缺陷修复 52
第5章 几何建模
5.1 创建几何 58
5.1.1 创建节点 58
5.1.2 创建曲线 59
5.1.3 创建区域 61
5.2 模型实体的变换 64
5.3 浇注系统设计 67
5.3.1 注射位置 67
5.3.2 应用案例:创建浇口 67
5.3.3 应用案例:创建流道 73
5.3.4 应用案例:流道系统创建向导 76
5.3.5 应用案例:检查流道与型腔之间的连通性 77
5.4 冷却系统设计 78
5.4.1 应用案例:冷却回路向导 78
5.4.2 应用案例:模具边界向导 79
5.5 模具镶件设计 79
5.6 在三维软件系统中创建模具系统 80
第6章 成型工艺设置
6.1 Moldflow注塑成型工艺 81
6.1.1 成型工艺类型 81
6.1.2 分析序列 82
6.2 关于材料选择及材料库 82
6.2.1 选择材料 82
6.2.2 材料数据库 83
6.3 关于工艺设置中的参数 85
6.3.1 模具表面温度和熔融体温度 85
6.3.2 充填控制参数 87
6.3.3 速度/压力切换 88
6.3.4 保压控制 89
6.3.5 冷却时间 89
6.3.6 其他选项 92
6.4 注射位置 92
6.5 Moldflow分析案例 93
6.5.1 分析的前期准备 93
6.5.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97
6.5.3 冷却 填充 保压 翘曲分析 99
第7章 优化分析
7.1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103
7.1.1 “高级浇口定位器”算法 103
7.1.2 “浇口区域定位器”算法 105
7.2 成型窗口分析 106
7.3 优化分析 108
7.3.1 参数化方案分析 108
7.3.2 DOE实验设计分析 112
7.3.3 工艺优化分析 116
第8章 变形控制模流分析案例
8.1 分析项目介绍 121
8.2 分析前的准备 121
8.2.1 分析的前期准备 121
8.2.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124
8.2.3 创建一模两腔平衡布局 127
8.2.4 浇注系统设计 127
8.2.5 冷却系统设计 131
8.3 初步分析 131
8.3.1 工艺设置与分析过程 131
8.3.2 分析结果解读 133
8.4 优化分析 140
8.4.1 成型窗口分析 140
8.4.2 二次“冷却 填充 保压 翘曲”分析 143
第9章 冷却控制模流分析案例
9.1 分析项目介绍 147
9.2 分析前的准备 147
9.2.1 分析的前期准备 147
9.2.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149
9.2.3 成型窗口分析 151
9.3 初步分析 152
9.3.1 创建冷却系统 153
9.3.2 选择分析序列并设置工艺参数 153
9.3.3 “冷却 填充 保压 翘曲”分析结果解读 154
9.4 优化分析 160
9.4.1 改善冷却回路 160
9.4.2 优化工艺参数 161
9.4.3 优化分析的结果解析 162
第10章 时序控制模流分析案例
10.1 分析项目介绍 165
10.1.1 设计要求 165
10.1.2 关于大型产品的模流分析问题 165
10.2 前期准备与分析 166
10.2.1 前期准备 166
10.2.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168
10.3 初步分析(普通热流道系统) 170
10.3.1 浇注系统设计 170
10.3.2 工艺设置 174
10.3.3 结果解读 175
10.4 改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后的首次分析 176
10.4.1 针阀式热流道系统设计 176
10.4.2 分析结果解读 182
10.5 熔接线位置优化 184
10.5.1 改变热流道直径 184
10.5.2 运行分析与结果解读 185
第11章 产品收缩分析案例
11.1 关于模具型腔尺寸的优化 187
11.1.1 模具型腔尺寸与塑料收缩率的关系 187
11.1.2 Moldflow收缩分析模块 187
11.2 分析项目介绍 188
11.3 Moldflow分析流程 188
11.3.1 分析的前期准备 188
11.3.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189
11.4 初步分析 192
11.5 优化分析 197
第12章 流道平衡分析案例
12.1 流道平衡设计原则 202
12.2 流道平衡分析案例介绍 203
12.3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203
12.3.1 模型car1的浇口位置分析 204
12.3.2 模型car2的浇口位置分析 206
12.4 组合型腔的充填分析 208
12.4.1 分析前期处理 208
12.4.2 充填分析的结果解读 213
12.5 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分析 215
12.5.1 分析前期处理 215
12.5.2 结果解读 217
12.6 流道平衡优化分析 220
第13章 重叠注塑成型模流分析案例
13.1 二次成型工艺概述 223
13.1.1 重叠注塑成型(双色成型) 223
13.1.2 双组份注塑成型(嵌入成型) 227
13.1.3 共注塑成型(夹芯注塑成型) 231
13.2 设计任务介绍——重叠注塑成型 231
13.3 重叠注塑成型初步分析 232
13.3.1 分析的前期准备 232
13.3.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237
13.4 重叠注塑初步分析 238
13.4.1 初步分析结果解析 240
13.4.2 双色产品注塑的问题解决方法 243
13.5 重叠注塑成型优化分析 243
13.5.1 重设材料、浇口及工艺设置 243
13.5.2 优化分析结果剖析 245
第14章 气辅成型分析案例
14.1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概述 249
14.1.1 气辅成型原理 249
14.1.2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工艺过程 250
14.1.3 气辅成型优点 250
14.1.4 气辅成型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251
14.1.5 工艺参数调试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 252
14.2 满射法气辅成型——车门拉手分析案例 252
14.2.1 分析前期准备 252
14.2.2 “满射法”气辅成型初步分析 254
14.2.3 优化分析 259
14.2.4 再次优化 262
14.2.5 第三次优化 265
14.3 短射法气辅成型——手柄分析案例 266
14.3.1 分析任务 266
14.3.2 前期准备 266
14.3.3 “短射法”气辅成型初步分析 267
14.3.4 优化分析 270
本书内容
本书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删繁就简、贴近工程,把众多专业和软件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各章的具体内容中。
全书共分为14章,内容分布如下。
(1)第1章:主要介绍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及成型仿真基础知识。
(2)第2~7章:主要面向初学者,介绍Moldflow 2018的基本操作和分析模型的准备过程。
(3) 第8~14章:应用Moldflow进行专业性的注塑成型分析,包括常规的冷却、填充、翘曲变形分析,产品收缩分析,模具系统的流道平衡分析。还包括二次成型分析(重叠注塑、双组份注塑、共注射成型等)、气辅成型分析及工艺优化分析等。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体例结构生动而不涩滞,内容编排张弛有度,案例实用性强,能够开拓读者思路,提高读者阅读兴趣。
本书包括了Moldflow 2018方方面面的知识,倾注了业内专家和教学专家多年的实战经验,书中的案例全部选自实际工作领域。
本书读者定位为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和数控加工等专业的学生,或从事模流分析的工作人员、模具设计爱好者,也可作为相关院校和培训中心的教材。
配套资源下载
本书的配套素材和相关的视频教学文件请扫描右侧的二维码进行下载。
如果在配套资源下载过程中碰到问题,请联系陈老师,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信息
本书由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黄建峰和高蕾娜老师编著。
感谢您选择本书,希望我们的努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您把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官方QQ群:159814370
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