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14421
● 6位青少年编委智慧加盟,新添2封作者亲笔信,打造不一样的青少版。
● 《鞋狗(青少版)》是兑现梦想的初心与勇气的世界,是实现你的“疯狂想法”的追梦指南。这不只是一双鞋,还是一段传奇,一个人的信仰、冒险、永不言弃,以及艰难中挺过煎熬的经历。如果你正在寻找未来,看了菲尔·奈特的故事,你会知道你要如何才能打开自己面前的命运之门,做出更好的选择,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 《鞋狗(青少版)》是一个青少年财商指南:合作伙伴的背叛、开户银行的翻脸、竞争对手的构陷、国家权力的紧逼、狡猾的融资技巧、粗犷放纵的企业文化、近乎不要命的扩张策略……菲尔·奈特用朴实、幽默的语言,毫无隐瞒地向你展示了自己创业的方方面面,从寻找合伙人和资金到开发品牌,无所不包。
● 如果你是一位传记或者小说爱好者,《鞋狗(青少版)》*对你的胃口,它内容毫无遮掩、跌宕起伏,文字诙谐幽默、优美流畅,是一本“好读极了”的书;
● 本书英文原版长期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勒布朗·詹姆斯、老虎伍兹等各界运动员倾力推荐,美国各大电视台主流节目纷纷报道;
● 国内商界牛人、学界领袖、传媒大佬、体育明星……各界人士倾力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你必须忘记自己的极限。“——菲尔·奈特
当菲尔·奈特在高一遭到棒球队的拒绝时,他母亲给他的建议是,尝试一下跑步。奈特参加了田径队,发现自己可以跑得很快,并且他喜欢跑步。
10年后,年轻的奈特正在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向父亲借了50美元,建立了一家公司。他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从日本进口高品质的跑鞋。一开始,他和伙伴们在汽车后备箱中销售跑鞋,但*终他们建立了*成功的品牌之一——NIKE。
一路上,菲尔·奈特冒了很多险,遭遇了无数挫折,但他总是遵从对自己的切嘱:前进,不停就好;无论面临什么,都不要停下。《鞋狗(青少版)》讲述了一个人坚定前行的故事,充满智慧、人性、幽默、真诚和启发性。
编者按
中文版序 给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译者序 新时代与《鞋狗》精神:从新青年到新匠人
序言 写给我的孙子孙女们
拂晓 前进,不要停下来
部分
你瞧,在我们这里,得拼命地跑才能保持在原地。要是想到别的地方,那就得再快一倍才行。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游》
1962 一个疯狂的想法
它们紧密地排列成V 字——我在某本书上读到过,那些在阵列后面的大雁负责巡航,只需付出头雁八成的努力就够了。每个跑者都清楚这点,跑在前面的总是辛苦、风险的。
1963 漫长的等待
那些人生当中好的时光已经离我远去了吗?我的全球之旅是……人生的吗?玉佛寺的雕像会给我一些启示,而鸽子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1964 位合伙人,位员工
我发现这不是销售,而是我对跑步的信仰。我坚信如果人们每天外出跑上几公里,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我也坚信这些鞋更适合跑步。人们在感受到我的信念后,也会想要为自己打造这种信念。
1965 脆弱的蓝带
作为会计师的我依旧能看出风险的存在,而作为创业者的我却也见到了可能性。所以我折中了一下,继续前行。
1966 天字号业务员
我望着弯曲、炽热的地平线,觉得全世界只有一人足够无所牵挂、精力充沛、志向远大、举止疯狂地愿意一经通知就搬去东海岸,而且会在鞋子到达前准备好一切。
1967 蓝带挺进东岸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轻视他们,厌倦自己每天抬头仰望认为他们遥不可及的那段时光。我不愿再想我的宿命就是永远都无法超越他们。
1968 改变一生的决定
我告诉她我根本不想要为任何人打工。我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未来可以自豪地指着自己打造的一切说:这是我做的。这也是我觉得让生命更有意义的方式。
1969 寻找更大的办公室
我们经常说,一个任务可以帮你保持头脑清醒。我们都清楚,找到更大的办公室这个小任务意味着我们在走向成功。我们在推动蓝带体育公司获得成功,在实现内心深处对胜利的渴望,或者至少不要失败。
1970 现金!现金!现金!
请不要觉得我们面临经济困难,我们没有破产,只是没钱。我们有很多资产,却没有现金。我们只需要更多时间。现在轮到我说“还要几天”了。
1971 我们需要一个标识
“这个似乎像是翅膀。”一个人说。“像是‘嗖’的一声在空气中留下的痕迹。”另一个人说。也像某个跑步运动员飞速留下的踪影。我们都觉得这个标识独特新颖、创意十足,多少又透露出一股子古老的气息。它具有永不过时的气质。
1972—1980 永远不要停下来
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在塑造我们品牌的时候,我们的商业运营总是处于两个:极度顺利和崩溃边缘,而且这两个状况经常同时存在。
后记 给年轻读者的一封信
致谢
[译者序]
新时代与《鞋狗》精神:从新青年到新匠人
毛大庆
优客工场和共享际创始人、董事长
预读、尊享、限量、精装、平装,直到你手中的青少版,这是我邂逅《鞋狗》后的第6个版本了。但是,正如作者说到的,这一本是特别的。
能够继续作为《鞋狗(青少版)》的译者,尤其我的女儿,作为一个标准的00 后,也参加了青少版的编辑工作,我感觉由衷地快乐和兴奋。
在新版序中,菲尔· 奈特描绘了儿女长大离家后的情景,打开房门,一床空卧。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这个静景深深触动了我。你们都将长大,离开父母的庇佑,去大千世界闯荡,过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过去一段时间,我与许多创业者分享过《鞋狗》,共同探讨创业。现在,我也希望能与正值韶华的你们一起历险,在这场伟大传奇中,去发现实现属于你们的“疯狂想法”的原力。
我知道“NIKE”在你们的概念里应该是与潮、时尚搭界的,而“鞋狗”,听上去有些嬉皮,好像不怎么雅致。在这里,我想先与你们分享一下作者对于“鞋狗”的诠释:
鞋狗就是那些全身心投入其中,努力制造、销售、购买或设计鞋子的人。一辈子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会乐于使用这个词来描述其他终生致力于此的人,他们不论男女都劳心劳力地为鞋子这一事业奋斗,完全不考虑其他事情。这是一种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狂热,一种可以分辨的心理紊乱,他们太过关注内底和外底、线条和贴边、铆钉和鞋面。但我理解这种情绪,普通人一天平均要走7 500 步,一生要走2.74 亿步,相当于绕着地球走6 圈。于我而言,鞋狗只是想要参与大家的这趟旅程,鞋子是他们与人类联系的方式。在鞋狗的观念中,改进每个人与地球表面接触的方式就是优化这种联系方法。
从一次环球之旅开始,年轻的菲尔· 奈特就是以这样的鞋狗精神,聚合了同样的一批“鞋狗”,用一双双更适合奔跑、更适合射门、更适合投篮、更适合挥拍、更适合达阵的运动鞋,建立了耐克,改变了世界,实现了他的梦。
待读懂“鞋狗”,你就会渐渐明白,我们脚上穿的不只是一双鞋,还是一段传奇,是一个人的信仰、冒险、永不放弃,以及在艰难中挺过煎熬的经历。你也会在这个故事里,找到写就你自己追梦故事的能力。
世界正在向我们展示一个难以置信的神奇明天,人类正飞奔向科学技术大飞跃的新时代。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代青年,是真正摆脱了贫困、摆脱了基本的物质诉求、摆脱了以物质为奋斗目标的一代新青年。新时代也对这代新人有着很多新的期许。我期待着,在这次大冒险后,新青年们都有所获,并且能在逐梦的路途中,以鞋狗精神为底色,做新时代的新匠人,创造属于各自生命的精彩。
我相信,新青年们一定会把更好的自己展现给世界,同时,也会让这世界变得更好。
世界归根结底是属于年轻人的。
[序言]
写给我的孙子孙女们
亲爱的乔丹、洛根、里德利、威洛、安东尼、迪伦、尼古拉斯、里德、亨利、赖利、梅里克:
当我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做些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我每个星期都有不一样的想法,记者、商人、律师、体育评论员、老师……
直到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也没想清楚。我努力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我知道这会有所助益。但是,当不得不面对人生选择时,我还是备受困扰。
现在我才意识到,我是幸运的。做选择的过程是人生之路中妙不可言的部分。对我来说,这段旅途中并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却有一条走过来还不错的路。我想,与你们分享这段旅程或许对你们有些帮助。
我大都记得你们出生的那一刻,世界在你们眼前展开的时候。也就是在那一刻,你们的长辈们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武装你们,如何培养你们,如何训导你们,如何与你们同乐。
通常来说,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我们走进你们的房间,屋子里一片清冷,空留下一张安静的床。那时,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而你们即将踏入成人的世界:上学、工作、与别人成家。
如果祖父这一路中的经验、教训能对你们有点帮助,那这一切就都值了。
我自己的家跟你们任何一个人的都不太一样。在我家,我的两个儿子,也就是你们当中6 个人的爸爸:马修和特拉维斯,他们与另外一个兄弟一起成长,这个兄弟他们看不到、摸不着,但一直都在。
他们也知道,他一直都在。
让你们了解我们家的这个人,对我来说很重要。关于他,已经有很多报道了,但我想让你们通过我的眼睛去看他,看他呱呱坠地的情景、青春年少时的挣扎,以及他成长、成熟到可以独自离家。
我把他年轻时不懂事的各种状况都在这里说了,但我仍然希望你们能够把他当成家庭里的一员来接纳。
爱你们的爷爷
[各方赞誉]
《鞋狗》是耐克创始人的自传,它向我们呈现了企业成功之路的真实样貌:纷繁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并且错误百出。近几年我见过奈特几面,他人非常好,但同样非常安静,你很难了解这个人。而在这本书中,奈特敞开心扉的程度,是很少CEO能做到的。我认为奈特并不想要教给读者什么,相反,他做得更好。他如实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真的非常精彩。
——比尔·盖茨
微软集团创始人
菲尔是一个非常聪明、睿智和有冲劲儿的人,也是一个特别有天赋的故事讲述者。
——巴菲特
小时候我们都会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上了学我们都会胆颤于以后的专业,长大了我们都会畏惧即将踏入的社会。可人生并非命中注定,这条路理应是靠双脚一步一步慢慢摸索出来的。所谓摸索,那一定是磕磕绊绊的,可能会走得非常艰难,需要不断坚持与努力,需要坚定的信念。但是,走过漫长斗争之路的你回过头时,一个曾经完全没有预设的人生将会出现在你眼前。
承载了故事的人生才能叫作人生,充满了冒险与未知的经历才能成就梦想。所以,如果你有向往着的更好的生活,请带着鞋狗精神一路风雨无阻地闯下去。
——Elaine Du(杜怡霖),17岁
就读于BRS
主攻历史、经济、摄影及电影制作
三生吾众创始人
“鞋狗”,我想它不仅仅是个名称,更是许多人的创业梦。想出一个点子,然后去做,把它实现,正如耐克的标语“JUST DO IT”,别等后悔了再想珍惜。每个人的梦想都值得赞赏与鼓励,只看你敢不敢去做。鞋狗精神,就是对梦想的执着、坚持……
——吴靖童,15岁
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进修实验学校
喜欢绘画和运动,努力坚持儿时的艺术梦想
每双鞋都会带来一段不一样的故事,与其说是鞋,不如说是一种灵魂。耐克鞋本身也伴随着一段又一段的故事,它带给青少年的还有信仰。《鞋狗(青少版)》讲述耐克创始人菲尔·
奈特的故事,奈特先生让青少年们明白,脚上的不仅仅是双鞋,更是一段传奇。以前的我们只看见耐克被追捧的辉煌,只知道无数个性鲜明的天才运动员,可真实的故事是,耐克的“成功”中充满艰辛与失败,天才运动员与大多数运动员一样都要克服无数困难,才能一路向前。打开这本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运动鞋世界。
——汪思宇,22岁
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
rapper、photographer、sneaker
TOP篮球创始人,追逐篮球梦想15年
人不能为了庸碌而庸碌,而是要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意义,明白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别人都在前进,我为什么要停下?追寻确定目标的过程大多是多舛的,有时还会对“目标”的所在提出质疑。也许我们并不清楚成功的定义,我们也并不需要过分纠结于目标在哪里或成功是什么,我们需要做的是沉浸与投入于正在做的事情,并且不要停止前进。
——陈思雨,14岁
就读于北京世青国际学校9年级
爱好长跑、读书、摄影
创业并非一日之功,而创业的念头也不是脑子一热的结果。从始至终,保持初心,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着;无论何人何物,以诚相待,这就是我对菲尔·奈特的初步认识。一段段朴实无华的文字,使人们不会把《鞋狗(青少版)》当作一本传统的自传。一个个绘声绘色的小故事串起来,组成了一段人生故事、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李念,16岁
就读于北京市一六一中学
喜欢用音乐和美食感悟生活,用书法磨炼心性
不论前路荆棘密布,
但凡心中信念不倒,
双脚迈出的下一步就是能够企及的地方。
——简丁丁,19岁
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
喜欢读书,喜欢远方,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鞋狗》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趣味十足的奇幻冒险,深入描绘了创新和创造力的魔力。菲尔•奈特引领我们回到耐克诞生的原点,回顾他如何恳请犹豫不决的银行给他贷款,如何召集一群非主流但聪明绝顶的怪咖,如何与他们共同合作打造独一无二、突破常规的公司。《鞋狗》将鼓舞每个心怀美妙梦想的人。
——迈克尔•斯彭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创办一家企业,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生意,诚信、信誉、正气、契约,这是商业伦理的基础
《鞋狗》是一本经典之作,讲述一个关于集运气、天赋、专业及一系列古怪个性为一体之人如何运用点金术般的能力打造耐克的经过。耐克的一切都似奇迹,因为据我从这本书所了解的,虽然美国推崇自由企业,但在遏制企业自由方面同样毫不逊色。关于创业精神和个人在创造某物中所面临的困难,菲尔•奈特传授的经验都是无价的。《鞋狗》中有太多内容都值得读者细细品读。
——亚伯拉罕•弗吉斯
《纽约时报》畅销书《双生石》作者
我自小就知道菲尔•奈特,但在打开这本奇妙、震撼的作品前却从未真正了解他,对于耐克也是如此。穿着耐克的衣服,我会有种荣耀感,但却没有意识到每件产品背后关于创新、生存和胜利的非凡传奇。《鞋狗》内容毫无遮掩、跌宕起伏,文字诙谐幽默、优美流畅。这本传记不仅适合热爱体育之人,更适合所有热爱传记的读者。
——安德烈•阿加西
《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加西自传》作者,著名网球运动员
《鞋狗》是一场非比寻常的英雄之旅,一段关于信仰、信念、杰出、失败、胜利、难得的智慧和爱的史诗巨作。耐克的存在绝不亚于任何奇迹。整本书让我深深为之惊叹,也让我深受鼓舞和感恩。
——莉莎•热那亚
《纽约时报》畅销书《我想念我自己》与《奥布赖恩一家》作者
[精彩样章]
拂晓
前进,不要停下来
我比任何人都起得早,在鸟儿鸣叫前,在太阳露脸前,我会吃片吐司,穿上自己的短裤和运动衫,系紧绿色的跑鞋,然后悄悄地从后门“溜”出去。
在完成双腿、肌腱和后腰的拉伸后,一边沿着晨雾深处寒冷的道路艰难下行,一边不满地抱怨:为什么万事开头总是那么难?
路上没有车辆、人烟,甚至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世界于我而言只有空荡荡的孤寂,虽然树木似乎都在关注着我的行动。当然,这里是俄勒冈州,树木似乎总是“洞悉一切”,并且总是在你背后。
环顾四周,我的内心不禁在想,风景真美,平静、祥和、绿荫环绕。我为自己的家在俄勒冈而深感自豪,为自己出生于波特兰而深感荣幸,但仍有一丝遗憾残留在我心头。虽然风景秀丽,但俄勒冈却让有些人认为它从未发生过任何大事或永远不可能发生大事。如果俄勒冈有任何出名的地方,那就是我们为到达这里而开辟的古老道路。自此之后,一切都平静无波。
我好的老师,也是我认识的好的人之一,就时常提到这条路,他会激动地强调,它代表了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的个性、命运,甚至是我们的基因。“懦夫从不启程,”他对我说,“弱者死于路中,只剩我们前行。”
是的,就是我们。我的老师坚定地认为沿途会找到先驱者某些罕见的精神品质,某些强烈的包容一切可能性的乐观心态混合了减弱的悲观情绪。作为俄勒冈州人,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种精神品质永垂不朽。
我会点头称是,表现出对他应有的尊重。我喜欢这个人,但有时从他那儿离开后却不禁会想:天哪,这不过是条脏兮兮的路而已。
在那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在多年背井离乡之后,我终于要开辟自己的道路——回到家乡。再次回到家乡让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与父母和双胞胎妹妹们再次生活在一起,重新睡在自己儿时的床上,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深夜躺在床上,我不由自主地盯着大学的课本、高中的奖杯和蓝丝带,心里想着:这是我吗?我还是我吗?
我飞快地沿着道路一路下行,呼出的气体在寒冷的晨雾中形成寒霜般圆形的雾圈,慢慢旋转消失。我用力地体会身体被唤醒的初体验,享受在大脑完全清醒前的美妙时刻:四肢和关节逐渐伸展开来,身体开始变得柔软。我的动作从僵硬变得流畅。
快点,我告诉自己,再快点。
我认为自己至少表面上是个成年人了。我本科毕业于一所好大学——俄勒冈大学,在的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在美国军队服役一年,驻扎于刘易斯堡(Fort Lewis)和尤斯蒂斯堡(Fort Eustis),未遭任何损伤。我的简历表明我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已经退役的军人,是一个年满24周岁、完全成年的人……那么,我不禁好奇,为什么我仍觉得自己像个孩子呢?
与以往一样,我还是那个容易害羞、面色苍白、瘦得跟电线杆似的男孩。
原因可能是我从没经历过任何人生大事,至少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诱惑和激情,我连规则都不曾打破过。20 世纪60 年代正是美国反叛精神盛行的时代,我可能是美国没有任何叛逆之举的人。我根本无法想象自己会做出任何出人意料的举动。
如果我开始考虑那些没做过的事情,那么理由也相当简单:那些是我认为棒的事情。我已经发觉,要想准确地说出我是什么人、我是谁,或我可能变成什么人,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与所有朋友一样,我也想要成功,但与朋友不同的是,我不清楚成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金钱?可能吧。家庭,房子?当然,如果我足够幸运。这些都是我们自小被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也会本能地想要追求它们。但内心更深处,我却在搜寻某些其他东西,具有更丰富寓意的东西。我痛苦地意识到我们的人生相当短暂,比我们了解的更短,就和晨跑一样短。我希望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自己能有目标,有创造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要的是,我要与众不同。
我希望在世界上留下个人存在的印记。
我希望获得胜利。
不,这么说不准确,人生不一定会赢,而我就是不想输。
就这样,一切顺其自然地出现了。在我年轻的心开始跳动,像鸟儿一样振翅翱翔、像树木一样郁郁葱葱时,所有的一切就呈现在我的眼前,那完全是我所期望的生活——尽情比赛(play)。
对,就是它,就是这个词。我始终怀疑幸福的秘密。球在半空时,双方拳击手感觉到一个回合结束的铃声即将敲响时,或是跑者靠近终点、观众集体站起来时,那些事情就处于某个我们所不清楚的地方。在决定胜负前激动人心的半秒内,显然会产生一种愉悦感。我想要的就是那个,无论那到底是什么,我就想让那种感觉充实我的人生,填满我每天的生活。
我曾多次幻想自己成为伟大的小说家、记者或国家政要,但我的终级梦想却始终是成为一名杰出的运动员。不幸的是,命运只让我成为一名不错的运动员,远未达到出色的程度。24 岁的我终屈服于这个事实。我会在俄勒冈的跑道上奔驰,会通过个人的努力赢得荣誉,但也仅限于此。现在,我开始轻快地每6分钟跑一英里。在冉冉升起的太阳照亮大地时,我问自己:是否有在无法成为运动员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体会运动员感觉的方法?答案是时刻比赛而不工作呢,还是特别享受工作,让工作和比赛基本没有区别?
当时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阴影之下,每日令人厌倦的工作使人筋疲力尽,还时常伴随不公的待遇。我想,可能的答案就是找到某个似乎有价值、有趣又合适的梦想,即便惊人又荒谬也无所谓,然后以全身心投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运动员精神努力追寻。无论喜不喜欢,人生就是一场比赛。那些否认这个事实,简单地拒绝比赛的人就会被抛弃在一旁。这不是我所希望的,更准确地说,这是我完全不想见到的。
到底是什么总是一如既往地让我产生疯狂想法?
可能,仅仅是可能,我需要再三思考一下我的疯狂想法。可能我的疯狂想法会……奏效?
可能。
不,不,我要跑得更快,再快一点,就像在追赶某人一样,同时也要像被追赶一样。这个方法肯定会奏效。我对天发誓一定要让它奏效,使其他任何可能性都不存在。
我突然就笑了起来,几乎是放声大笑。我像以往一样大汗淋漓,优雅轻快地跑动着。
我看见自己的疯狂想法在上方闪闪发光,完全不显得疯狂,甚至看起来都不像是个想法,而像是个归属之地,像一个人,或像某种在我行动前就早已存在,独立于我但也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命力。它在静静地等候着我,却也在躲着我。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夸张、有点疯狂,但那的确是我当时的体会。
或者可能我当时并没有那种体会,可能我的记忆放大了那种灵机一动时的感受或将多个灵感浓缩成了一个。又或者可能的确有这么一个时刻,但那不过是跑者兴奋起来的感觉而已。我不清楚,也无法断定。关于那些逐渐归类到不同日子、月份和年份的太多内容已经消失,就像晨间消散的呼气雾圈一样。
终,留下的就是令人舒适的确定感,这点与始终留在原地的真相紧密相关。24 岁的我的确有个疯狂想法,而且虽然可能和所有20 多岁的年轻男女一样,对存在性焦虑的不安、对未来的恐惧、对自己的怀疑会让我心不在焉,但我还是认为世界就是由疯狂想法构成的。历史就是疯狂想法的长期发展。我喜欢的事情——看书、运动、民主、自由企业,也都是从疯狂想法起步的。
就此而言,可能几乎没什么会和我喜欢的跑步一样疯狂。跑步不仅痛苦、冒险,而且回报甚少,也完全没有保障。在绕着椭圆形跑道或道路跑步时,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至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完全证明个人努力的合理性。跑步这个动作本身就是目的地,不仅是因为没有终点线,也是因为你可以自己定义终点。不论你从跑步中获得何种愉悦或收获,你都必须将它们发掘出来。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设计它,如何接纳它。
每个跑者都清楚这一点。你不停地跑步,一段接着一段,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而跑。你告诉自己跑步是为了某个目标,追求某种刺激,但你跑步的真正原因却是停下来会让你感觉到对死亡的恐惧。
所以,就在1962 年的那个早晨,我告诉自己:别管别人怎么说你的想法很疯狂……前进,不停就好。不要停下来,甚至在你达到目标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来,不要过多地关注“目标”到底在哪里。无论面临什么,都不要停下。
那就是我突然给自己提出的具有先见之明的切嘱,也是我从内心一直愿意践行的铁律。50 多年后,我相信这是好的建议,可能也是任何人都应该给自己的建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