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333368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已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面前,法治既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内容,也是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必然对法治中国建设和法学理论研究提出许多的甚至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推进法学理论创新,首先就要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只有在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做实法学理论创新,即做出符合中国实际、满足实践需要、取得实质进展的法学理论创新。如果对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不清晰,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未学懂,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未弄通,法学理论创新离做实的目标就总会存在一步之遥。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就应该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观察中国法治实态的新现象,聚焦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实践,发现人民对法治需求的新重点,由此确定法学研究的新面向,进而确定法学研究领域的新任务和新课题。只有这样,我国的法学论述才能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法学理论创新的新要求,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法学研究提出的新课题,讲清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时的新观察新思考新举措,不断提升法学的论述能力和阐释效果,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在新时代推进法学理论创新,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尊重法治规律,满足法治需求。在追求法学理论创新的科研实践中,围绕新时期法治建设目标与任务,结合报告中有关法治建设的新精神新理念新举措,对中国法治建设经验进行理论阐释,对中国法治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判断,进而提出法治建设领域的发展思路,以此展开做实创新的法学科研实践。
特稿: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宪法引领与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篇
以十九大精神引领法治社会建设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依宪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
中国宪法实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发展
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
统筹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
依法治军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民事权利保障机制的立法完善
全面深化改革篇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亟待入法
新时代监察体制改革的路径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法治保障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国家机构改革与组织法的革新
新发展理念篇
新时代中国法治经济建设的逻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法治化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知识产权保护
私人产权保护的中国路径
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和法治保障
进一步加强我国财税法治建设的若干思考
深化金融体制法治建设
社会建设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须完善社会保障法治
制定《社会法典》促进改善民生
新时代国民健康的立法保障
农村留守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构建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的挑战与因应
——基于珠海市基层平安社会建设调研的实证分秒
……
文化建设篇
生态文明建设篇
国际法治篇
《新时代法治发展的新面向》:
三强化民事权利保障机制的应有选择
(一)正确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民事权利保护的决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其对如何深化依法治国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也部署了基本举措。准确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决定,对完善或强化民事权利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报告由十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不仅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而且具有层次清晰、逻辑鲜明的论述。如若想集中理解某一部分的某一具体决定,必须以点带面地予以系统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既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又切实掌握十九大报告关于治国理政具体部署的要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既不是一个完整的语句,又不是某一部分或某一语段的一个主题思想,只是报告第八部分第六主题语段中一句话的结尾部分。该句话为:“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由此很容易看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是以“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为语义前提的,而“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则又是以“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这个更大的语义为前提的。从语段结构上看,这一句只是报告第八部分第六主题语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主要举措之一。关于十九大报告的权威辅导读本非常明确地指明了这一点。因此,全面地看,“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只是“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所想实现的目的,而报告第八部分第六主题语段的中心思想,是部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各种举措。
由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看,人民权利遭受侵害的情形主要有三种:行政法上的违法行为、刑法上的犯罪行为及民法上的侵权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侵权责任法》根据不同的规范功能、法律技术对这三种不当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制。一个侵害人民权益的不当行为,究竟应依据何种法律予以规制,不仅取决于该种行为侵害了什么、害的严重性,而且取决于法律到底是如何规制这种行为的。“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法学意蕴是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之类的公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由“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一语义前提可明显看出,十九大报告显然是想通过落实并完善行政法、刑法等公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从而实现对人民权利的保护。由我国多年来的法治实践看,“黄赌毒黑拐骗等”涉及的主要是行政法上的违法行为和刑法上的犯罪行为。由社会现实看,“黄赌毒黑拐骗等”对社会治安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或侵害,其社会危害性对社会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成严重妨害。为突出强调这一点,报告使用了“违法犯罪活动”而不是“违法犯罪行为”的语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