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50347
绪论
研究综述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第一章 多元与融合:民间信仰形成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概况
第二节 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儒、释、道思想的渗透及影响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信仰崇拜
小结
第二章 漕运与治河: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建构及影响
第一节 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建构
第二节 河漕治理与金龙四大王信仰
第三节 商人商帮与金龙四大王崇拜
小结
第三章 忠义与教化:山东运河区域的关帝信仰
第一节 关帝信仰发展概况
第二节 商人商帮与关帝信仰
第三节 区域社会视野下的关帝信仰
小结
第四章 神圣与世俗:碧霞元君信仰与区域社会
第一节 碧霞元君信仰发展概况
第二节 碧霞元君信仰盛行的原因
第三节 区域社会视野下的碧霞元君信仰
小结
第五章 保漕与祈雨:山东运河区域的龙神信仰
第一节 龙神信仰发展概况
第二节 治水与祈雨:龙神信仰与水旱灾害治理
第三节 教化与认同:龙神信仰与地方社会整合
小结
第六章 酬神与娱人:山东运河区域的庙会及其功能
第一节 山东运河区域庙会概况
第二节 庙会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庙会与地方社会治理
小结
第七章 神灵与众生:区域社会视野下的民间信仰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治理
第二节 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整合
第三节 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生活
小结
第八章 环境与信仰:民间信仰的地域特色
第一节 区域环境与水神信仰的盛行
第二节 运河与外来信仰的传播
第三节 地域文化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 言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信仰风俗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等内容。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信仰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而且与上层建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展民间信仰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视角。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研究由于涉及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开展相关研究更是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京杭大运河及其流经的线性区域所孕育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形塑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由于运河及漕运的重要性,学界有关运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有关运河区域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层面的研究,由于对象较为抽象和特殊,研究相对薄弱。运河区域民间信仰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对运河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宗教传统,植根并融入于乡土社会之中,主导着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上层政治建筑有着紧密联系。本书在依据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为考察对象,对其种类及构成、特点及成因、功能及影响等问题进行跨学科、多角度、综合而细致的研究,力求在勾勒和梳理民间信仰基本状况的同时,归纳和总结民间信仰的地域特色,探讨民间信仰在促进区域社会整合和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运河区域社会的发展脉络和运行规律,揭示运河区域环境、信仰、人群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2……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