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传记自传回望炊烟——我的川菜岁月

回望炊烟——我的川菜岁月

我的川菜岁月

作者:张中尤 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ISBN: 978753649167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自传 SKU:5d816e10b5d8bfc22f30fc6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491670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众所周知,四川是川菜的故乡。在故乡,川菜是四川人的至爱;在世界,川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天府之国这方福地上,我们四川人不但用朴素的炊烟赋予了川菜个性十足的美食属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川菜甚为鲜活的文化内涵。    四川不仅拥有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川菜,还拥有一大批长期致力于川菜文化推广的资深专家、著名学者和技艺超群的烹饪大师,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尔不群的成就,张中尤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在《回望炊烟》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张中尤先生从拜师学艺,到如今声名远播,一直与炊烟相伴了将近60年,他在川菜行业深耕半个多世纪的经历,都与“川菜”这两个我们日常极为亲近、极为熟悉的字眼息息相关,“川菜”这两个字几乎就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全部。 张老师正是凭借着自己一点一滴的付出,才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成长、成熟,并走向了成功。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执着与坚守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经历,而是融入了更多励志的象征意义。    

      我们非常清晰地知道,张中尤先生走过的每一步,其中都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艰辛和永不回头的勇气。当他用一部书的方式“回望炊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已不仅仅是满头华发,而是一位大师为此付出的毕生心血。可以说,张老师不但用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向我们还原了成就一位大师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的传承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正是因为张中尤先生的内心,一直秉承着持之以恒的决心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才有可能把简单的日子,走成丰富的岁月。所以,在《回望炊烟》这本书中,我们除了能读到“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和一些温暖”之外,在这些文字述说的背后,我们还能洞见一位餐饮前辈的价值追求,和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从一定意义上讲,《回望炊烟》已经突破了个人回忆录的范畴,书中的文字不但呈现了一段川菜文化几十年来的发展轨迹,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川菜作为中国美食在国门之外的影响,以及一位川菜人对传统川菜传承与创新的深层思考。张中尤先生身上承载的这种社会责任与职业担当,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一位烹饪大师的节操与风范。他将自身的过往、感悟、追求与川菜文化的变迁合而为一,张中尤先生率先做出了极为可贵的尝试,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了川菜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老一辈川菜人的匠心精神。在这一点上,张中尤先生既为川菜行业,也为川菜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大家都说张中尤先生为人谦和、做事一丝不苟,他的这种处事方式与工作态度,与书中的行文也一脉相承,平淡而朴实,毫无张扬、夸耀的自我陶醉,满纸都是“低调”的原味。“大味必淡”,以这样的初衷行事、做人,自然吻合得上“一代儒厨”的雅号。“只有平静才能听得见内心的声音”,读这样的一本书,我们就能找到这样的感觉。一言一语,心平气和,就像是听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用轻言细语的姿态讲述着一个个往日的川菜龙门阵,那些用文字还原的故事,其中的心酸和苦涩,都转化成了人生道路上的动力,既成就了张中尤先生自己,让四川餐饮业多了一位“授业于人,传道于心”的师长,也让我们多了一位值得尊敬的作者。

 

内容简介
      中国烹饪大师、曾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厨师长张中尤先生的工作回忆录该书详细梳理了作者在川菜行业深耕五十多年来的重要经历、从业感受和对川菜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真实地还原了近几十年来川菜行业的起伏与变迁,以及作者本人在这个行业里长期的坚守和追求。不但生动地还原了早年餐饮业的经营状况,还让我们今天能够得见往日川人的日常生活与寻常饮食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对饮食文化研究者梳理川菜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也有助于当今的从业人员了解经典川菜的传统烹饪技法。
作者简介
     国家特一级烹调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四川省川菜大师。成都市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四川省劳动模范、成都市劳动模范。四川旅游学院荣誉教授。成都市餐饮经济顾问。 张中尤曾荣获由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国餐饮30年杰出人物奖”“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行业突出贡献奖”“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行业技艺传承突出贡献人物”和四川省授予的“川菜发展杰出贡献奖”等奖项。

经历:1961年至1986年,先后在成都炳新园、回民饭店、王胖鸭、努力餐工作,师从林家治、李德明等老一辈四川名师;1987年至1989年,被选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厨师长;1989年至1990年,四川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出国人员培训中心餐饮部副经理兼总厨师长;1990至1993年,由四川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派往日本本田汽车公司铃鹿四川饭店,任厨师长;1994年至1996年,由四川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派往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四川饭店,任厨师长;1997年至2008年,先后在成都皇冠假日酒店、喜来登大酒店、望江宾馆、成都华洋花园城大酒店等星级酒店担任副总经理兼中餐总厨及高級顾问等职。

目  录
√目 录018 / 写在前面的话

章 初入餐饮业
026 / 我的后一个儿童节
031 / 操练“童子功”
037 / 很累很开心
第二章 师恩难忘
045 / 一身绝技的老前辈
050 / “面状元”林家治
058 / 恩重如山
第三章 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067 / 在回民食堂的十年
074 / 王胖鸭的奥秘
077 / “红色餐厅”努力餐
080 / 红案师父李德明
085 / 李德明师父的拿手菜
088 / 一生的榜样
第四章 在努力餐努力成长
093 / 人是累不死的
096 / 登上更大的舞台
100 / 参与编撰《川菜烹饪事典》
104 / 考上特级厨师
107 / 走出国门
第五章 在联合国的日子
113 / 群英荟萃的厨师班子
117 / 每一次接待都是大事
120 / 烹饪技艺大交流
123 / 美式冷餐,中西合璧
125 / 参加联合国正式会议
第六章 在日本楼兰饭店
133 / 川菜厨师走向世界的摇篮
135 / 不卑不亢,反受尊重
139 / 家喻户晓的麻婆豆腐
143 / 值得敬重的工匠精神
147 / 珍藏的记忆
第七章 在德国感受中西文化
153 / 杜塞尔多夫四川饭店
156 / 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159 / 饮食折射中西文化差异
162 / 主厨是餐厅的灵魂
165 / 绝不随意的做事态度
第八章 师徒情缘
171 / 拜师的那些事儿
174 / 人品,技术第二
179 / 难忘师徒情
184 / 是师傅,也是师父
第九章 我的几条管理理念
193 / 厨师长的办公室在厨房
197 / 前厅后厨同唱一台戏
201 / 管理既是智慧也是艺术
205 / 创新是好的传承
209 / 调味是川菜之魂
214 /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品意识
218 / 不争才是高境界
222 / 常怀感恩之心
第十章 授业于人,传道于心
229 / 披挂上阵,尽心传承
233 / 细节决定成败
236 / 学菜就是学味型、学吊汤
243 / 强调基础,鼓励创新
第十一章 为川菜发展建言献策
251 / 川菜的过去和现在
258 / 远不只有“麻辣”
262 / 守住川菜的根
265 / 做好蛋糕,分好蛋糕
270 / 美食节的那些事
276 / 川菜出国,难在哪里?
284 / 后 记
前  言

行走在川菜传承创新的路上

杜 莉(四川旅游学院教授、川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一部川菜发展史,就是一代代川菜人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从古代巴国和蜀国的孕育萌芽,到明清时期的成熟定型,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日益繁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川菜通过一代又一代川菜人的传承创新与传播推广,不断发展壮大,红遍大江南北、五洲四海,成为中国著名的地方风味流派和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活色生香,多滋多味,引得中外无数好吃者趋之若鹜。2016年,以川菜为主体的四川餐饮收入已超过2000亿,年均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在全球更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川菜”。然而,就在同年6月,《纽约时报》却刊发了一篇文章《川菜的危机:传统的滋味哪儿去了》,认为“川菜征服了世界,不过目前将要面临一场危机”,因为当今川菜在传承与创新上有许多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引起川菜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警醒与反思,一时间议论纷纷。

      仔细思考来看,川菜快速发展的数字背后,确实存在传承与创新上的隐忧。在传承方面,一些厨师制作的传统菜点缺少了应有的风味与品质,许多消费者常常感叹“吃不到川菜传统的滋味了”;一些川菜传统烹饪技艺和名菜点已经或即将失传,如整料出骨技艺和波丝油糕、竹荪肝膏汤、糖粘羊尾、三合泥、八宝锅蒸等川菜名品,由于技术难度大、制作成本高而效率低等,在厨房和餐桌上已难觅踪影。在创新方面,一些厨师忽视川菜讲究五味调和、突出食材自身美味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调味特色,过度使用花椒、辣椒等创新菜肴,降低了川菜味道的层次感和丰富性,许多消费者更留下“川菜即麻辣”的片面印象;一些厨师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餐具越来越大或重,装饰越来越多,华而不实,本末倒置,偏离了烹饪食物的初心。究其原因,除餐饮业“四高一低”加剧等客观因素外,还有重要的人为主观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有失偏颇。一些厨师没有厘清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及关系,传承与创新截然对立,或固守传统、过度强调“正宗”,认为师傅教的都不能改;或盲目创新、过度强调“创意”,认为师傅教的都已过时。二是行动有失恰当。随着一大批老厨师年龄增大、离开烹饪岗位,一批中青年厨师在接棒传续之时缺乏对川菜传统技艺的学习、训练与精准把握,随意而为。

     俗话说,对症下药。为了川菜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川菜传承与创新的要义,主要包括二者的内涵与关系。所谓川菜传承,是对原有川菜中合理部分的接续,是合理地取舍,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墨守成规、照搬照抄;所谓川菜创新,是扬弃原有川菜中不合理部分、弘扬其合理部分并增添新内容,是特定的扬弃,应在继承原有川菜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而不是空中建楼、闭门造车。川菜的传承与创新

     有着密不可分、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相互依存、影响与作用,犹如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形成继承-创新-再继承的循环往复以及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过程。今人眼中的传统川菜绝大多数是清末民国时的创新川菜,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夫妻肺片等,而今天的创新川菜一旦经历大浪淘沙和岁月沉淀、也将成为未来人眼中的传统川菜。对于川菜发展而言,传承是基础、是根源,没有传承,川菜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成为大江大河、参天大树;而创新是活力、是动力,没有创新,川菜发展将成为一潭死水、枯藤老树。因此,只有既传承又创新,二者并行不悖,川菜才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正如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所言:“我只是看得远一点,这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正确开展川菜的传承与创新行动。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要推动川菜走得更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应当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将传承与创新视如两个车轮、不可偏废;其次应当根据新时代新需求,有选择地传承、有根基地创新。如一方面对于川菜优秀传统烹饪技艺与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传承,而对重油、重盐、过度麻辣等不符合健康需求的部分则加以扬弃,另一方面以优秀传统为根基不断创新发展,做到“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可喜的是,如今,许多老厨师已经肩负起这个重任,通过正确的传、帮、带来纠偏正误,指导年轻厨师精准掌握川菜传统技艺要领和精神,张中尤老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回望炊烟》一书是张中尤老师在川菜之路上行走半个多世纪的记录。书中不仅记述了他对川菜传承与创新的认识,而且留下了他知行合一的足迹。他认为:
“创新是好的传承”,“传承不是照搬”,“创新并不是凭空创造”;“守住川菜的根,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老菜谱,没有根走不远,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川菜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以改进提高,这才是发展的题中之义。”他对徒弟说:“你做得比我好,可以去变;你做得比我差,就不要去变。”“先把基础打好了,再去求新、求变,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他如此说,也如此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先拜师学艺、后收徒传艺,不仅在四川省内川菜馆事厨,也走出国门,到埃及、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联合国总部制作川菜。然而,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一身兼二任”,既传承川菜又创新川菜,尤其是在国外从事川菜烹饪,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的口味及市场需求进行改良创新,提升了传统川菜在国外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促进了川菜的国际传播与推广。正是十年的国外事厨经历使得他有了国际视野,也有了对川菜传承与创新的更深感悟与思考。如今,他年逾七旬,又超越师徒传承的传统模式,到著名川菜企业大蓉和上灶示范、精益求精,传授川菜传统烹饪技艺,在强调基础的同时鼓励创新,目的是把川菜烹饪技艺精髓和工匠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在他看来,“个人传承的作用、延续性和影响力有限,不能和一个优秀企业、一个团队相提并论”。可以说,张中尤老师既是川菜传统技艺与工匠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也是川菜技艺的创新者和川菜文化的国际传播使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川菜的繁荣兴旺,离不开传承与创新,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厨师独自能完成的,需要川菜企业家、研究者及社会各界合力而为。成都大蓉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明先生邀请张中尤老师面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鼓励并协助他撰写工作经历的回忆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是在助力川菜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也是在共同记录川菜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回望炊烟》不仅记录了张中尤老师的工作经历、感悟与思考,还记载了他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和一些温暖,有身怀绝技、栩栩如生的川菜老前辈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厨师团队,也有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川菜行业用语与技艺要领。全书是“当事人写当时事”,娓娓道来,绘声绘色,如在眼前,是川菜半个多世纪发展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生动写照,不仅开创了川菜史上厨师个人撰写回忆录的先河,也为后世研究当今川菜发展史提供了珍贵资料。我作为长期致力于川菜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者,有幸成为这本书公开出版前的首批读者,在十分高兴、认真研读之余更为之感动,愿尽绵薄之力,也期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走上川菜发展之路,壮大传承与创新的队伍,促进川菜从繁荣走向繁荣,故特作此文以为序。

 

                                                                                                                                                                          2018年8月

抢先评论了 “回望炊烟——我的川菜岁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罗素自传(第三卷):

EUR €35.99
加入购物车

四十自述 : 胡适自传

EUR €21.99
加入购物车

洛克菲勒自传(权威珍藏版)(从周薪5美元的簿记员到世界首富的财富传奇!全世界投资者、成功人士和有志青年都阅读的经典传记。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自传)

EUR €1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自述

EUR €22.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