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0409丛书名: 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适用于报考天津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的考生。本书对政治、法律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更新。新增重要文件速递,对公务员法、刑事诉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进行了相应的更新。同时,扫码听课,视频助学。考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把握考试重点。*后,学练结合,查漏补缺。考生可通过本节小测等版块进行试题练习,巩固所学。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共包含10篇内容。分别是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管理、公文、国情地理、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保障基础知识、写作。书中设置有易错警示、案例分析、知识链接等版块,帮助考生掌握核心考点,强化记忆。
目 录
天津市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情分析(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6)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5)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18)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概述(18)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独创理论(20)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22)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7)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8)
第四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0)
第四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33)
第一节党的十九大报告(要点)(33)
第二节乡村振兴战略(36)
第三节重要文件速递(39)
第一章市场经济(44)
第一节市场经济体制(44)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6)
第二章微观经济(52)
第一节市场体系(52)
第二节市场机制(53)
第三节市场结构(55)
第三章宏观经济(58)
第一节宏观经济调控(58)
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60)
第三节货币与货币政策(62)
第四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64)
第四章国际经济(66)
第一节开放经济(66)
第二节国际金融(68)
第三节世界经济组织(70)
第一章法理学(74)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74)
第二节法的概述(76)
第三节法律关系(79)
第四节法的运行(80)
第二章宪法(83)
第一节宪法基本理论(83)
第二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85)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7)
第四节国家机构(89)
第三章监察法(91)
第一节监察机关的设立及职责(91)
第二节监察范围、管辖和权限(92)
第三节监察程序(93)
第四章民法(96)
第一节民法总则(96)
第二节合同法(105)
第三节婚姻法(107)
第四节继承法(108)
第五章刑法(111)
第一节犯罪(111)
第二节刑罚(116)
第六章行政法(121)
第一节公务员法(121)
第二节行政行为(123)
第三节行政复议(125)
第七章诉讼法(127)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127)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132)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136)
第八章经济法(142)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142)
第二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44)
第三节个人所得税法(145)
第九章社会法(148)
第一节劳动法(148)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149)
第一章科技常识(152)
第一节三次科技革命(152)
第二节高新技术(154)
第三节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159)
第二章生活常识(162)
第一节物理常识(162)
第二节化学常识(164)
第三节生物常识(167)
第四节医学常识(170)
第五节安全常识(172)
第一章人文常识(176)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176)
第二节外国文化(182)
第三节中国名家名篇(185)
第四节外国名家名篇(195)
第二章历史常识(201)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201)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史(213)
第一章管理学基本理论(224)
第一节管理概述(224)
第二节管理职能(225)
第三节决策(231)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233)
第一节公共管理概述(233)
第二节公共政策(234)
第三节公共决策(236)
第四节公共危机管理(236)
第三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38)
第一节政府职能(238)
第二节行政组织(239)
第三节行政领导(241)
第四节行政执行(242)
第五节行政监督(243)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246)
第一节公文简介(246)
第二节公文行文规则(249)
第三节公文格式(251)
第二章公文处理(256)
第一节公文拟制(256)
第二节公文办理(257)
第三节公文管理(258)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260)
第一节决定通知(260)
第二节公告通告通报(262)
第三节报告请示批复(263)
第四节函意见(265)
第一章国情地理概况(268)
第一节我国的自然环境(268)
第二节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272)
第三节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75)
第二章地理知识(277)
第一节自然地理知识(277)
第二节世界地理知识(284)
第一章公民道德建设(288)
第一节公民道德概述(288)
第二节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289)
第三节职业道德(291)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础知识(293)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内涵(293)
第二节社会保障体系(294)
第一章归纳概括(298)
第一节归纳概括综述(298)
第二节归纳概括的一般应试方法(299)
第二章综合分析(302)
第一节综合分析综述(302)
第二节综合分析的一般应试方法(303)
第三章文章写作(307)
第一节题型概述(307)
第二节审题和立意(309)
第三节标题的写法(320)
第四节开头的写法(321)
第五节文章布局(324)
第六节文章论证(331)
第七节结尾的写法(339)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6)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5)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18)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概述(18)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独创理论(20)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22)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7)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8)
第四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0)
第四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33)
第一节党的十九大报告(要点)(33)
第二节乡村振兴战略(36)
第三节重要文件速递(39)
第一章市场经济(44)
第一节市场经济体制(44)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6)
第二章微观经济(52)
第一节市场体系(52)
第二节市场机制(53)
第三节市场结构(55)
第三章宏观经济(58)
第一节宏观经济调控(58)
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60)
第三节货币与货币政策(62)
第四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64)
第四章国际经济(66)
第一节开放经济(66)
第二节国际金融(68)
第三节世界经济组织(70)
第一章法理学(74)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74)
第二节法的概述(76)
第三节法律关系(79)
第四节法的运行(80)
第二章宪法(83)
第一节宪法基本理论(83)
第二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85)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7)
第四节国家机构(89)
第三章监察法(91)
第一节监察机关的设立及职责(91)
第二节监察范围、管辖和权限(92)
第三节监察程序(93)
第四章民法(96)
第一节民法总则(96)
第二节合同法(105)
第三节婚姻法(107)
第四节继承法(108)
第五章刑法(111)
第一节犯罪(111)
第二节刑罚(116)
第六章行政法(121)
第一节公务员法(121)
第二节行政行为(123)
第三节行政复议(125)
第七章诉讼法(127)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127)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132)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136)
第八章经济法(142)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142)
第二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44)
第三节个人所得税法(145)
第九章社会法(148)
第一节劳动法(148)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149)
第一章科技常识(152)
第一节三次科技革命(152)
第二节高新技术(154)
第三节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159)
第二章生活常识(162)
第一节物理常识(162)
第二节化学常识(164)
第三节生物常识(167)
第四节医学常识(170)
第五节安全常识(172)
第一章人文常识(176)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176)
第二节外国文化(182)
第三节中国名家名篇(185)
第四节外国名家名篇(195)
第二章历史常识(201)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201)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史(213)
第一章管理学基本理论(224)
第一节管理概述(224)
第二节管理职能(225)
第三节决策(231)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233)
第一节公共管理概述(233)
第二节公共政策(234)
第三节公共决策(236)
第四节公共危机管理(236)
第三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38)
第一节政府职能(238)
第二节行政组织(239)
第三节行政领导(241)
第四节行政执行(242)
第五节行政监督(243)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246)
第一节公文简介(246)
第二节公文行文规则(249)
第三节公文格式(251)
第二章公文处理(256)
第一节公文拟制(256)
第二节公文办理(257)
第三节公文管理(258)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260)
第一节决定通知(260)
第二节公告通告通报(262)
第三节报告请示批复(263)
第四节函意见(265)
第一章国情地理概况(268)
第一节我国的自然环境(268)
第二节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272)
第三节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75)
第二章地理知识(277)
第一节自然地理知识(277)
第二节世界地理知识(284)
第一章公民道德建设(288)
第一节公民道德概述(288)
第二节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289)
第三节职业道德(291)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础知识(293)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内涵(293)
第二节社会保障体系(294)
第一章归纳概括(298)
第一节归纳概括综述(298)
第二节归纳概括的一般应试方法(299)
第二章综合分析(302)
第一节综合分析综述(302)
第二节综合分析的一般应试方法(303)
第三章文章写作(307)
第一节题型概述(307)
第二节审题和立意(309)
第三节标题的写法(320)
第四节开头的写法(321)
第五节文章布局(324)
第六节文章论证(331)
第七节结尾的写法(339)
免费在线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被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用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土等,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
其代表观点: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水是万物的始基。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了起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认为自然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即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其代表观点: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人是机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其代表观点: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其代表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理在事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1.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其特征如下表所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与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为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辩证唯物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1.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定义包含的内容:第一,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和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运动和静止
运动和静止的区别及联系如下表所示:
4.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二)意识
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如图所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三、唯物辩证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其特性如下表所示:
2.事物的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为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2)内因与外因
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表现为: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②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③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4)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具有不同的方法论意义。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2.量变质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及联系如下表所示:
3.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指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指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四、认识论
(一)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主要形式如下表所示:
(二)认识
1.认识的本质和特性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特性如下表所示:
2.认识的两次飞跃
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表现为: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认识的两次飞跃如下图所示:
3.认识的真理性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2)真理和谬误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和谬误在认识过程中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真理也就无所谓谬误,反之亦然;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五、社会历史观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3.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①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②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④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