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2407丛书名: 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是中公教育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天津教招考试要求和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此书具有以下特色:
1.本书采用双色设置,对常考考点进行了波浪线标准,使考生复习时明确重点所在,更有针对性。
2.编者在编写此书的时候精选了部分真题紧附考点之后,让考生更加明确考点。
3.知识拓展部分对重要知识进行了更必要的补充,可以扩展考试的思路和知识面。
4.备考锦囊分析了知识点的考查情况,帮助考生明确复习思路。
1.本书采用双色设置,对常考考点进行了波浪线标准,使考生复习时明确重点所在,更有针对性。
2.编者在编写此书的时候精选了部分真题紧附考点之后,让考生更加明确考点。
3.知识拓展部分对重要知识进行了更必要的补充,可以扩展考试的思路和知识面。
4.备考锦囊分析了知识点的考查情况,帮助考生明确复习思路。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是中公教育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天津教招考试要求和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全书包含五大部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每部分自成体系,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本书采用双色设置,对常考考点进行了波浪线标准,使考生复习时明确重点所在,更有针对性。每章后面设置“强化练习”,便于考生学习后进行及时检测,做到查缺补漏。
目 录
目录
中公名师微课视频索引(1)
教育综合知识点索引(1)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2)
强化练习(23)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27)
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27)
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28)
第三节教育与文化(30)
第四节教育与科学技术(34)
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5)
强化练习(36)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38)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概述(38)
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41)
第三节教育的个体功能(46)
强化练习(48)
第四章教育目的(50)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50)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55)
强化练习(60)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62)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62)
第二节我国的学制(65)
强化练习(68)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71)
第一节教师(71)
第二节学生(79)
第三节师生关系(83)
强化练习(86)
第七章课程(89)
第一节课程概述(89)
第二节课程目标(96)
第三节课程设计(98)
第四节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100)
第五节课程资源(104)
强化练习(106)
第八章教学(109)
第一节教学概述(109)
第二节教学过程(113)
第三节教学原则(118)
第四节教学方法(122)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128)
第六节教学评价(133)
第七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37)
强化练习(141)
第九章思想品德教育(德育)(145)
第一节德育概述(145)
第二节德育内容(148)
第三节德育过程(149)
第四节德育原则(152)
第五节德育模式(155)
第六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57)
强化练习(160)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164)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164)
第二节班级与班级管理(172)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176)
强化练习(178)
第十一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182)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概述(182)
第二节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183)
第三节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185)
强化练习(186)
第十二章教育科学研究(188)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188)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90)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93)
强化练习(198)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202)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202)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04)
强化练习(206)
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208)
第一节认知(208)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238)
第三节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243)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246)
强化练习(250)
第三章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259)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259)
第二节意志(264)
强化练习(270)
第四章个性发展与教育(272)
第一节需要与兴趣(272)
第二节能力(276)
第三节人格(280)
强化练习(288)
第五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91)
第一节学习概述(291)
第二节行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294)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301)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08)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12)
强化练习(314)
第六章学习心理(317)
第一节学习动机(317)
第二节学习策略(327)
第三节学习迁移(337)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344)
第五节技能的形成(353)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361)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370)
强化练习(379)
第七章教学心理(384)
第一节教学设计(384)
第二节课堂管理(390)
强化练习(399)
第八章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401)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论(401)
第二节学生心理辅导(406)
强化练习(420)
第九章教师心理(422)
第一节教师角色心理(422)
第二节教师的心理特征(425)
第三节教师的成长心理(427)
第四节教师的心理健康(431)
强化练习(433)
第三部分教育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43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4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5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5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60)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61)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64)
八、《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71)
强化练习(475)
第四部分新课程理论
第一章我国课程改革概述(482)
强化练习(484)
第二章新课程带来的变革(486)
第一节教育观念的变革(486)
第二节学习方式的变革(489)
第三节课程组织的变革(491)
强化练习(495)
第五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500)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500)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502)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505)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506)
强化练习(510)
第二章教师职业行为规范(514)
第一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概念和基本特点(514)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515)
强化练习(517)
第三章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518)
强化练习(51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521)
中公名师微课视频索引(1)
教育综合知识点索引(1)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2)
强化练习(23)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27)
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27)
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28)
第三节教育与文化(30)
第四节教育与科学技术(34)
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5)
强化练习(36)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38)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概述(38)
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41)
第三节教育的个体功能(46)
强化练习(48)
第四章教育目的(50)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50)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55)
强化练习(60)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62)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62)
第二节我国的学制(65)
强化练习(68)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71)
第一节教师(71)
第二节学生(79)
第三节师生关系(83)
强化练习(86)
第七章课程(89)
第一节课程概述(89)
第二节课程目标(96)
第三节课程设计(98)
第四节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100)
第五节课程资源(104)
强化练习(106)
第八章教学(109)
第一节教学概述(109)
第二节教学过程(113)
第三节教学原则(118)
第四节教学方法(122)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128)
第六节教学评价(133)
第七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37)
强化练习(141)
第九章思想品德教育(德育)(145)
第一节德育概述(145)
第二节德育内容(148)
第三节德育过程(149)
第四节德育原则(152)
第五节德育模式(155)
第六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57)
强化练习(160)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164)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164)
第二节班级与班级管理(172)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176)
强化练习(178)
第十一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182)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概述(182)
第二节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183)
第三节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185)
强化练习(186)
第十二章教育科学研究(188)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188)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90)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93)
强化练习(198)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202)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202)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04)
强化练习(206)
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208)
第一节认知(208)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238)
第三节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243)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246)
强化练习(250)
第三章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259)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259)
第二节意志(264)
强化练习(270)
第四章个性发展与教育(272)
第一节需要与兴趣(272)
第二节能力(276)
第三节人格(280)
强化练习(288)
第五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91)
第一节学习概述(291)
第二节行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294)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301)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08)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12)
强化练习(314)
第六章学习心理(317)
第一节学习动机(317)
第二节学习策略(327)
第三节学习迁移(337)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344)
第五节技能的形成(353)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361)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370)
强化练习(379)
第七章教学心理(384)
第一节教学设计(384)
第二节课堂管理(390)
强化练习(399)
第八章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401)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论(401)
第二节学生心理辅导(406)
强化练习(420)
第九章教师心理(422)
第一节教师角色心理(422)
第二节教师的心理特征(425)
第三节教师的成长心理(427)
第四节教师的心理健康(431)
强化练习(433)
第三部分教育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43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4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5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5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60)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61)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64)
八、《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71)
强化练习(475)
第四部分新课程理论
第一章我国课程改革概述(482)
强化练习(484)
第二章新课程带来的变革(486)
第一节教育观念的变革(486)
第二节学习方式的变革(489)
第三节课程组织的变革(491)
强化练习(495)
第五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500)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500)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502)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505)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506)
强化练习(510)
第二章教师职业行为规范(514)
第一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概念和基本特点(514)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515)
强化练习(517)
第三章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518)
强化练习(51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521)
免费在线读
第一部分
教育学
考情分析与备考指导
教育学部分主要介绍了教育、教育学、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等内容。其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师、课程类型、教学原则、班级授课制、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是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的重点考查内容,在历年真题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
本部分的十二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第一、三、六、七、八章的内容考查频率较高,在未来的考试中,考生应着重复习。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本部分对基础的、需要记忆和区分的内容考查较多。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除了要识记重要概念和原理,还要学会运用理论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分析,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策略。因此,在本部分的备考中,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总结出题规律,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本部分知识的考查内容具有如下特点:①追求细节。这体现在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会从不同侧面切入,以细节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②重在理解。这体现在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教育原理并能够运用,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根据天津教师招聘的考情特点,考生在备考本部分内容时需要注意:①掌握框架与挖掘细节相结合。掌握知识框架对多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作答尤为重要,而掌握细节内容是作答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所必需的。②理解记忆,结合实例。对于定义、原理、作用、方法等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结合教育实际进行思考,知识的掌握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教育学部分主要介绍了教育、教育学、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等内容。其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师、课程类型、教学原则、班级授课制、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是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的重点考查内容,在历年真题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
本部分的十二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第一、三、六、七、八章的内容考查频率较高,在未来的考试中,考生应着重复习。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本部分对基础的、需要记忆和区分的内容考查较多。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除了要识记重要概念和原理,还要学会运用理论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分析,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策略。因此,在本部分的备考中,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总结出题规律,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本部分知识的考查内容具有如下特点:①追求细节。这体现在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会从不同侧面切入,以细节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②重在理解。这体现在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教育原理并能够运用,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根据天津教师招聘的考情特点,考生在备考本部分内容时需要注意:①掌握框架与挖掘细节相结合。掌握知识框架对多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作答尤为重要,而掌握细节内容是作答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所必需的。②理解记忆,结合实例。对于定义、原理、作用、方法等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结合教育实际进行思考,知识的掌握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教育学
考情分析与备考指导
教育学部分主要介绍了教育、教育学、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等内容。其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师、课程类型、教学原则、班级授课制、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是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的重点考查内容,在历年真题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
本部分的十二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第一、三、六、七、八章的内容考查频率较高,在未来的考试中,考生应着重复习。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本部分对基础的、需要记忆和区分的内容考查较多。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除了要识记重要概念和原理,还要学会运用理论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分析,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策略。因此,在本部分的备考中,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总结出题规律,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本部分知识的考查内容具有如下特点:①追求细节。这体现在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会从不同侧面切入,以细节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②重在理解。这体现在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教育原理并能够运用,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根据天津教师招聘的考情特点,考生在备考本部分内容时需要注意:①掌握框架与挖掘细节相结合。掌握知识框架对多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作答尤为重要,而掌握细节内容是作答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所必需的。②理解记忆,结合实例。对于定义、原理、作用、方法等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结合教育实际进行思考,知识的掌握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教育学部分主要介绍了教育、教育学、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等内容。其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师、课程类型、教学原则、班级授课制、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是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的重点考查内容,在历年真题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
本部分的十二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第一、三、六、七、八章的内容考查频率较高,在未来的考试中,考生应着重复习。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本部分对基础的、需要记忆和区分的内容考查较多。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除了要识记重要概念和原理,还要学会运用理论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分析,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策略。因此,在本部分的备考中,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总结出题规律,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本部分知识的考查内容具有如下特点:①追求细节。这体现在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会从不同侧面切入,以细节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②重在理解。这体现在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教育原理并能够运用,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根据天津教师招聘的考情特点,考生在备考本部分内容时需要注意:①掌握框架与挖掘细节相结合。掌握知识框架对多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作答尤为重要,而掌握细节内容是作答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所必需的。②理解记忆,结合实例。对于定义、原理、作用、方法等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结合教育实际进行思考,知识的掌握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