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64452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晋·贺循
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义未尽。 ——唐·刘知几
《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清·刘熙载
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升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 ——宋·吕祖谦
经世之务莫备于史,……《尚书》,史之太祖;《左传》,史之太宗。古今治天下之理尽于《尚书》,而古今御天下之变备于《左传》。 ——明·魏禧
左氏者,谈兵之书,定乱之书也。 ——韩范
左氏之文,万世古文之祖也。 ——林纾
本《春秋左传》文本足全,为全译全注本,包含《春秋》和《左传》的全本。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等均有记述和评论。《左传》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是不朽的元典之作。它以叙事解《春秋》,记录了约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事件,塑造了一大批历史人物群像,在经学、史学及文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隐公……………………………………………………………………1
桓公……………………………………………………………………44
庄公………………………………………………………………87
闵公………………………………………………………………………………139
僖公……………………………………………………………………………………153
文公…………………………………………………………286
宣公…………………………………………………………………………361
成公………………………………………………………………434
襄公…………………………………………………………539
昭公…………………………………………………………………………………785
定公………………………………………………………………………………1074
哀公………………………………………………………………………………1139
前 言
春秋战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同寻常的时期,是社会发生激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个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转型过程中,不仅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罕有的繁荣景象,一批文化元典相继涌现,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精华。其中《左传》堪称那个时期的杰出代表。
一、春秋战国时期
以周平王东迁洛阳为标志,开启了东周时期。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其分水岭是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基本上是东周的前期,战国指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所谓“春秋”“战国”,是后人所命名。“春秋”取自史书《春秋》,“战国”取自西汉刘向校订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法制和礼制的变化、王权旁落、列国争霸、士阶层的形成和壮大、学术下移等原因,形成了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诸多思想流派得到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此时既有乱世必然出现的所谓礼崩乐坏的种种乱象,也有思想多元化所孕育出的文化新生机、新气象。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人的独立意识得以增强,反对天道,重视人道,要求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的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大趋势,促进了一个时代的觉醒。战国中前期,中国保留着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同时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各国争斗更为激烈,一系列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人生问题需要解答。肇始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此时更加活跃,并达到鼎盛。诸子百家从不同角度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探索社会发展方向,思考人生真谛,解答各种问题,或聚徒讲学,或私家著述,或处士横议,或游说诸侯……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学术更加繁荣,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的黄金时代,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的转型深刻影响着文化的转型,文化的转型又直接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左传》就是那个转型期大合唱中出现的一朵文化奇葩。
二、《春秋》简说
在中国古代,史官记事制度非常发达。《汉书·艺文志》上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春秋》作为史书的通称由来已久。据先秦文献记载,西周末期至东周前期,不少诸侯国的编年史大都以“春秋”命名。如墨子云:“吾见百国《春秋》。”《国语·晋语》:“羊舌肸习于《春秋》。”《国语·楚语》:“教之以《春秋》。”《战国策·燕策》:“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这里的《春秋》应是史书的通称。有时为了说明是哪一国史书,前面会冠以国名,如《墨子·明鬼》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
诸说。
《春秋》虽为各国史书通称,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鲁国史书《春秋》传了下来,因此到了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春秋》便逐渐成了鲁史的专称。
为什么取名《春秋》呢?古来说法甚多。主要有三:一是认为《春秋》有刑赏之义。根据古制,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各取一字,以示赏罚,寓褒贬于其中。二是取自孔子著书的时间。认为孔丘作《春秋》以其“春作秋成”,故名。三是错举“春秋”以代表四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说:“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也就是说,古代史书无非记载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大事,但不能遍举四字以为书名,又由于古人于四季中,特别重视春秋二季,“春为生物之始,而秋为成物之终”。所以便交错互举,取春、秋以包夏、冬。另有今人认为春、秋二季白昼黑夜一样长,气候不冷不热,比较温和,古人希望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也能像春秋一样平衡,因此便称史书为《春秋》。
三、《春秋》与孔子
现存《春秋》,分年纪事,即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后人又续至十六年),历时12代君主,凡242年,极其简明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是古代较早的一部编年史。其内容大多记录政治活动,这也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一个特色。其中征伐大约占40%,会盟大约占20%,朝聘大约占20%,祭祀婚丧等大约占10%,日月之食、星变、地震、陨石、雨雪、水灾、旱灾等大约占10%。
关于《春秋》的作者,也是一个久争不休的话题。从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孔子作《春秋》,到民国钱玄同等人认为《春秋》与孔子无关,两千多年来关于《春秋》作者以及孔子与《春秋》关系的争论,大致有三种说法。
第一,孔子作《春秋》说。最早提出孔子作《春秋》之说的是孟子,在《孟子》一书中有两处提及孔子作《春秋》,其中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史学大师如司马迁、董仲舒、刘向、桓宽、王充、康有为、梁启超等也一致认同孔子作《春秋》的说法。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鲁国旧史只是孔子作《春秋》的素材,其体例乃孔子所创。二是《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是原鲁《春秋》所没有的。
第二,孔子修《春秋》说。此说是由晋人杜预最早提出。杜预认为,《春秋》为鲁国旧史,其凡例大义周公早已确立,孔子在刊削时当然也加进了自己的见解,但只不过在原有基础上修订、补充而已,因此《春秋》不能算是孔子的著作。今人杨伯峻先生认为,最早提出《春秋》为孔子所修的是《左传》作者。
第三,孔子非《春秋》作者说。此惊世骇俗之论出自民国初年疑古大家钱玄同。他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从总体上否定“六经”的经学元典价值,认为是后世儒家的“托古”,孔子无删述或制作“六经”之事。二是检索《论语》中有关“六经”言论,独无《春秋》之说,“《论语》关于《春秋》的话,简直一句也没有”。故证明孔子不曾作过《春秋》。三是孔子作《春秋》是孟子伪造,这是道统思想作祟。对此,今人又从《春秋》书法体例前后不一、歧异之处甚多证明其出于众手而非孔子一人所删定;《春秋》中有“孔子生”“孔子卒”的记载,也证明孔子不可能是《春秋》的作者。
总之,孔子作《春秋》说确实缺乏足够的证据,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春秋》与孔子的关系。至少可以肯定,孔子曾经用《春秋》作为教材教过学生,孔子曾经讲论过《春秋》。那么他在此期间对《春秋》进行过一番整理和文字上的修订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
八、《左传》的价值
《左传》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史学巨著、历史散文杰作,更是一部春秋时期的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先秦史学发展的经典之作、集大成者,具有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对其后几千年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左传》的史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全面系统且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宝贵文献资料。它以实录的方式,记载了大量春秋时期的史实,全方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典章制度史料。如果没有《左传》,我们今天对春秋时期的认识要浅薄、苍白很多。二是为春秋以前的古史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三是记载了许多复杂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如国家关系、战争成败、外交艺术等,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四是反映了春秋时期丰富复杂的思想倾向,包括民本思想、崇礼思想、爱国思想、战争观念、天人观念、伦理观念等,并通过对虚伪残暴、荒淫腐败的统治者的揭露和对爱国、有为、明礼、诚信的杰出政治家和优秀人才的赞扬,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价值取向。五是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表现历史,反映历史全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史著体裁,对后世历史著作的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史官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史家写史的榜样。
《左传》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将“言”“事”结合,把历史事件故事化的写法,对史传文学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二是叙事完整,结构缜密,亦文亦史,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三是善于描写历史人物,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人物的动作和心理,创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四是擅长运用曲尽其详、张弛有度、谨严有序的笔触把复杂的战争、宏大的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为后世文学和历史作品描写战争等场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五是善于用平易简练、富于文采和魅力的语言把复杂纷繁的历史事件写得脉络清晰、详略适宜、引人入胜。六是典雅浑朴、细致传神的文风成为后世作家取之不尽的源泉。此外,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说理透辟、委婉动听、措辞典雅巧妙而不失分寸、为人称道不已的外交辞令。
历代学者对《左传》推崇备至,评价甚高。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说:“辞宗丘明。”唐人刘知几《史通》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义未尽”。清人刘熙载《艺概》说:“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左氏》释经有此五体,其实《左氏》叙事,亦处处皆本此意。”“《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期为大备。”清人冯李骅《左绣·读〈左〉卮言》说:“左氏叙事、述言、论断,色色精绝,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无字句处,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毕肖,笔有化工。”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说:“《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习。”
《左传》自战国问世以来,非常流行。从西汉贾谊开始,历代都有人为《左传》作注。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唐代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清代洪亮吉的《春秋左传诂》,尤其是今人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广采古今有关《春秋》《左传》的研究成果,资料翔实,释读精当。
管曙光
2017年5月于郑州
隐公
传 惠公元妃孟子①。孟子卒②,继室以声子③,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④,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⑤,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⑥。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⑦。
[注释]
①惠公:鲁国国君,名弗湟,隐公、桓公之父,在位四十六年而卒。元妃:国君第一次所娶的正夫人,即原配。孟子:宋国女子。孟,为排行,即老大。古时以“孟、仲、叔、季”排行,或作“伯、仲、叔、季”。子,宋国姓。女子出嫁后的名字常以排行冠于姓之前。下文“仲子”亦同此。②卒:去世。据《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③继室:此处用作动词,指续娶。声子:宋国女子,孟子的侄女。春秋时婚俗,诸侯娶妻,女方常以其妹妹或侄女陪嫁,称为媵。元妃死,则以媵为继室,但尚不能视为正室夫人。声,谥号。④宋武公:宋国国君,名司空。宋,子姓,都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区,为殷商后裔。仲子:宋武公之女,鲁惠公继配夫人,鲁桓公之母。⑤文:文字,或解释为花纹、图形。⑥归:出嫁。我:鲁国,即鲁惠公。⑦隐公:鲁惠公继室声子所生,名息姑。立:此指隐公行国君之政,即摄政。奉之:奉戴桓公。时桓公为太子,年尚幼,隐公遵照其父遗嘱,率国人奉戴桓公为君。
[译文]
鲁惠公的原配夫人是孟子。孟子去世后,惠公娶了声子为继室,生了隐公。宋武公生了仲子。仲子生下时手掌上有文字,说“为鲁夫人”,因此仲子嫁到了鲁国。生了桓公不久惠公去世,因此由隐公摄政以奉戴桓公。
隐公元年
经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传 元年春①,王周正月②,不书即位,摄也③。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④,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⑤。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⑥。不书,非公命也。
初,郑武公娶于申⑦,曰武姜⑧。生庄公及共叔段⑨。庄公寤生⑩,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
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
有蜚。不为灾,亦不书。
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临,故不书。
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大子少,葬故有阙,是以改葬。
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
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弗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
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
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
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注释]
①元年:公元前722年。周平王四十九年。②王:周天子。周:周历。春秋时代各国所用历法不一,有夏历、殷历、周历。三历岁首月建不同,夏历正月建寅,殷历正月建丑,周历正月建子。正月:周历即今夏历十一月。③摄:摄政。④邾仪父:即邾子克,邾国国君。盟:此处用作动词,指会盟、订约。蔑:鲁地,即姑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部。⑤爵:爵位,君主国家贵族所封的等级,古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之说。⑥费(bì)伯:鲁国大夫。郎:鲁邑,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⑦郑武公:郑国国君,名掘突,武公是死后的谥号。郑,国名,姬姓,周宣王封其弟桓公友于郑,初都棫林(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北),后迁都新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申:国名,姜姓,在今河南省南阳市。⑧武姜:即武公之妻姜氏,庄公、共(ɡōnɡ)叔段之母。武,表明其夫为武公。姜,表明其母家姓姜。⑨庄公:即郑伯,武公长子。共叔段:即太叔段,武公次子,名段。⑩寤生:逆生,出生时足先出,即难产。寤,通“牾”。亟(qì):屡次。制:郑邑,又名虎牢,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岩邑:险邑。邑,城邑。虢(guó)叔:东虢国君,为郑所灭。虢,国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佗:通“他”。京:郑邑,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南。大叔:即太叔,叔段的尊称,表示在庄公弟弟中排行最前。大,同“太”。祭(zhài)仲:即祭足,郑国大夫。祭,地名,祭仲的食邑,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境内。都:都邑。城:城墙。雉:古时度量名称,长三丈,高一丈。制:制度,规制。叁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叁,同“三”。不度:不合法度。辟:同“避”,逃避。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的倒装。厌,满足。之,结构助词,将宾语提前,无义。所:处所。毙:倒下,喻失败。既而:不久。西鄙、北鄙:边境二邑。鄙,边境城邑。贰:两属,既属于庄公,也属于自己。公子吕:郑国大夫,字子封。堪:忍受,容忍。无庸:不用。庸,用,使用,采用。廪延:郑邑,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厚:指势力雄厚。昵:亲近。完:坚固城郭。聚:收集粮食。缮:修整。具:准备。启:开启。乘(shèng):一车四马为一乘。鄢:郑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辛丑:二十三日。共:原诸侯国名,后为卫国别邑,在今河南省辉县市。不弟:不像兄弟。弟,又通“悌”。郑志:即郑庄公的意志。城颍:郑邑,在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封人:镇守边疆的地方官。封,疆界。献:送物于人。舍肉:将肉放置一边。舍,放置。遗(wèi):馈赠,给予。繄(yī):语气助词。敢:谦辞,有冒昧的意思。阙(jué):同“掘”,挖。隧:用作动词,指挖隧道。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赋:赋诗。融融:和乐的样子。洩洩(yì yì):舒畅的样子。施(yì):延及,推广。《诗》:指《诗经》。下面两句引自《诗经·大雅·既醉》。匮:缺乏,竭尽。锡:通“赐”。天王:即周平王姬宜臼。宰咺(xuǎn):周王室臣子,宰为官名。归:通“馈”。赗(fèng):送财物给人办丧事。子氏:即仲子。同轨:车轨辙迹相同者,此指周天子所分封的诸侯。同盟:订立盟约的诸侯。同位:爵位相同者。外姻: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尸:停柩待葬之时通称为“尸”。哀:自始死至返哭(古礼,葬后返庙而哭),其间主人最为悲哀。豫:通“预”。纪:国名,姜姓,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夷:国名,妘姓,故城在今山东省即墨市西。蜚(fěi):一种有害的飞虫,今人谓之蜚盘虫。季:末。黄:宋邑,故城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成:媾和。宿:国名,风姓,故城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通:通好。庚申:十四日。临:临丧哭泣。阙:缺失,不完备。卫侯:卫国国君,姬姓。公孙滑:共叔段之子。虢:此指西虢国,故城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此时东虢已灭。邾子:即邾子克。公子豫:鲁国大夫。翼:邾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祭伯:周王室卿士。祭为其食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与前祭仲之食邑为两地。众父:即公子益师,字众父,鲁孝公之子。小敛:给死者穿衣称为小敛,入棺称为大敛。
[译文]
元年春季,周历正月,《春秋》没有记载隐公即位,因为他只是代理国政。
三月,隐公与邾仪父在蔑地会盟,邾仪父就是邾子克。因为邾子尚未正式受周王室册封,所以《春秋》未记载他的爵位。称其为“仪父”,是尊重他。隐公因为摄政而想和邾国结好,所以在蔑地举行了盟会。
夏季四月,鲁大夫费伯率领军队在郎地筑城。《春秋》没有记载此事,是因为不是奉隐公之命。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一女子,称为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生庄公时出现难产,姜氏受到惊吓,就给庄公取名叫“寤生”,并因此而讨厌他。姜氏宠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请求武公,武公不答应。等到庄公即位,姜氏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说:“制,是一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曾经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随您挑选。”姜氏又请求京地,并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其为“京城太叔”。郑国大夫祭仲说:“都邑的城墙周围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规定的制度是:大的都邑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都邑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不合法度,不是先王定下的规矩,国君将难以承受。”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我哪里能够避免祸害呢?”祭仲说:“姜氏哪里会满足?不如对共叔段早做处置,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一旦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铲除,更何况是国君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之事做多了,必然自己栽跟头。您就等着瞧吧。”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二邑同时也听命于自己。公子吕说:“一国不能容有二君,国君打算怎么办?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想给他,就请把他除掉,以免让百姓生有二心。”庄公说:“不必如此,他将咎由自取。”太叔进而把两属之地收归自己所有,并扩展到廪延一带。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土地扩大了就会得到更多的民心。”庄公说:“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敬,土地越多,崩溃就越快。”
太叔修治城郭,积聚粮草,整治装备武器,充实士卒战车,准备偷袭郑都。姜氏准备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说太叔起兵的日期后说:“可以动手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攻打京城。京城的人背叛了太叔,太叔逃到鄢地,庄公又攻打鄢地。五月二十三日,太叔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为:“郑伯克段于鄢。”太叔不讲孝悌,所以不称他为庄公之弟;兄弟相争,如同两国国君交战一样,所以称为“克”;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有失教诲。这也表明庄公早有杀弟之心。不写太叔“出奔”,是表示责难庄公。
随后庄公把姜氏安置到城颍居住,并发誓说:“不到黄泉,绝不再见。”但不久他就后悔了。
当时,颍考叔正镇守颍谷,听说此事后,借献礼之机求见庄公。庄公赐给他食物,颍考叔把肉挑出来放在一边。庄公问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小人家有老母,一向都是吃小人供奉的食物,还从未尝过国君的东西。请允许我把这些肉带回去给她品尝。”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我却没有。”颍考叔问:“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告诉他原因,并表示已经后悔。颍考叔说:“国君何必对此忧虑?如果掘地见到泉水,你们在隧道中相见,又有谁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呢?”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庄公进入隧道吟诗道:“来到隧道中,心中好欢畅!”姜氏走出隧道也吟道:“走出隧道外,心情真愉快!”从此母子和好如初。
君子评论说:“颍考叔是一个至纯的孝子,孝敬自己的母亲,并且还推及庄公。《诗经》说:‘孝子之孝无穷尽,永远赐予你同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秋季七月,周天子派宰咺来馈送惠公和仲子的助丧财物。惠公已经下葬,财物送的太迟;仲子还没有死,财物送的又过早,因此《春秋》直书宰咺的名字。
天子死后七个月下葬,诸侯都要参加葬礼。诸侯去世后五个月下葬,同盟的诸侯都要参加葬礼。大夫去世后三个月下葬,爵位相同的人都要参加葬礼。士去世后一个月下葬,姻亲都要参加葬礼。下葬之后再向死者赠送礼品,向生者吊丧没有赶上举哀的时间,人未去世就预先赠送丧葬礼品,都不合乎礼。
八月,纪国人讨伐夷国。夷国没有前来报告,《春秋》没有记载。
鲁国发现了蜚盘虫,但没有造成灾害,《春秋》也不记载。
惠公晚年,曾在黄地打败宋国。隐公即位后要求和宋人讲和。九月,在宿地和宋人结盟,两国开始通好。
冬季十月十四日,改葬惠公。隐公没有以丧主的身份临丧哭泣。因此,《春秋》没有记载。
惠公去世时,正遇鲁国和宋国交战,太子桓公又年幼,葬礼不够完备,所以现在才改葬。
卫桓公前来参加葬礼,没有见到隐公,因此《春秋》也不予记载。
郑国的共叔段叛乱后,他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国人帮助他攻打郑国,夺取了廪延。郑国人率领周天子和虢国的军队攻打卫国南部边境。又请求邾国出兵。邾子派人私下和鲁国大夫公子豫商量,公子豫请求出兵救援,隐公不同意。公子豫便自己去了,和邾国、郑国在翼地结盟。《春秋》没有记载,是因为不是出于隐公的命令。
鲁国重新建造了国都南门。《春秋》没有记载,也是因为不是出于隐公的命令。
十二月,祭伯来到鲁国,他此行不是奉周天子的命令。
众父去世。隐公没有参加小敛,因此《春秋》没有记载众父死亡的日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