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53260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分析当前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青年创业社交平台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 时代青年创业社交平台所需要的核心要素,构建成功和不成功的平台案例库,从高校、政府、孵化器、实践基地、企业、金融机构等干系人角度构建协同育人的青年创业社交平台生态环境,理清各干系人的作用和职能,探寻青年创业社交平台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的相关对策。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当前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青年创业社交平台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 时代青年创业社交平台所需要的核心要素,构建成功和不成功的平台案例库,从高校、政府、孵化器、实践基地、企业、金融机构等干系人角度构建协同育人的青年创业社交平台生态环境,理清各干系人的作用和职能,探寻青年创业社交平台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的相关对策。
目 录
章导言节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节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方法第三节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界定第四节创业社交平台研究框架
第二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发展现状节社交平台的发展现状第二节创业社交平台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功能定位节创业服务基础功能第二节创业发展指导功能第三节人才匹配招聘功能第四节孵化加速资源整合功能第五节高端人才培养成长功能第六节创业投融资服务功能第七节创业社交活动功能
第二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发展现状节社交平台的发展现状第二节创业社交平台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功能定位节创业服务基础功能第二节创业发展指导功能第三节人才匹配招聘功能第四节孵化加速资源整合功能第五节高端人才培养成长功能第六节创业投融资服务功能第七节创业社交活动功能
第四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构建与规划节创业社交平台组织结构与团队设计第二节数据库第三节建设周期规划
第五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商业逻辑节创业社交平台的商业逻辑概述第二节创业指数收益第三节创业高级人才招聘服务第四节创业高端人才培养成长收益第五节创业投融资收益第六节创业社交活动收益
第六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模式与创业团队学习地图节“互联网 ”时代创业模式选择第二节创业团队的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第三节创业团队学习地图体系建设
第七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媒体推广节新媒体的特点与内涵第二节创业社交的新媒体时代第三节创业社交平台的媒体推广模式
第八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风险对策节普通社交平台的运行风险及应对第二节风险评估第三节风险来源
第九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案例研究节创业教育类案例一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案例二联想之星培训班第二节创业服务类案例一66号成长屋案例二和君咨询案例三案例四聚创案例五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案例六天使汇案例七拓荒族案例八洋葱投TOO YOUNG TOO CRAZY案例九因果树InnoTREE第三节创业媒体类案例一3W咖啡案例二Binggo咖啡案例三IC咖啡案例四车库咖啡案例五言几又案例六创业邦案例七创业家第四节创业社群类案例一36氪案例二创投圈案例三飞马旅案例四金榕树自媒体连接创业社群案例五亚杰汇创始人俱乐部(AAMAclub)
参考文献
后记
前 言
随着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的就业不容乐观,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必须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这就意味着创业被提到了国家层面。创业者需要创业社区,社区需要互动交流的平台。正是为了因应这一时代主题,对创业社交平台的设计和构建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的微博以及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发展迅猛,用户规模不断壮大,这为社交求职提供了平台。智研咨询集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社交网络全景评估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社交网络平台如今已经形成了“网络广告 增值服务 社交游戏”为主的成熟模式。到2020年中国社交网络市场规模将接近400亿元。社交网络在互联网的汪洋中如鱼得水,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覆盖之广、分享率之高,无不令人惊叹。因此,对于招聘企业和求职者来说,借助社交平台进行招聘求职是一个极具创新性和价值性的途径。社交招聘自身具有天然的优势。与传统的线下招聘相比,线上招聘有成本低廉、受众面广、高效的特点。而与普通的招聘网站相比,社交网站招聘则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对于求职者来说,他们选择社交网站进行求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交网站除了方便快捷之外,还能够提供求职者与招聘企业的互动平台,使得信息充分传递。比如,求职者可以通过职业社交网站提前了解,一旦发现合适的职位还能通过在线留言直接与企业沟通,这便占据了很大的时间优势。同时,对于招聘企业来说,由于求职者通过社交网站向HR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这些信息不仅仅在职业领域,还包括个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HR能够更充分地了解求职者。总之,通过社交网站进行求职招聘,无论对于求职者还是招聘企业,都更加便捷、简单。此外,社交招聘利用其传统功能属性进行招聘,包括具有垂直性质的好友模式等,这相比传统在线招聘撒网式的方式,职业社交招聘的目标更加精准。例如,社交网站可以根据求职者好友圈子的推荐等找到匹配度高的工作。创业社交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创业者、投资者、创业关系人三类人群。由于创业者的两大人才需求特征:紧迫性和可信性。对于创业者数据库,提出了个针对数据库平台的作用问题:能否做到通过数据库平台对创业者的信息进行精准匹配?如果数据库可以解决人才的诚信问题,将节省大量招聘成本,并会成为一大品牌特色。创业者数据库包括创业案例库,可以按照行业分类,设计创业企业失败成功的案例库,这也同创业教育实务有密切关系,设想中的运作方式是案例库创办初期创业企业可以免费入库,数据库成熟之后每年以政府指导的方式发布各种创业企业的案例,入库企业可以被更多的投资者和兴趣者看到。对于投资者数据库,对于大型社交平台的线下活动,可以让投资者有针对性地介入,并且可以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引入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于创业关系人数据库,这是针对潜在的一群人,他们性质并不确定,可能是潜在的创业者,可能是潜在的投资者,也可能是潜在的创业者或投资者的支持者。平台就是对接作用,将不认识的人连接,在平台上发生有价值的碰撞,起到对接个人需求的资源作用。关于创业者数据库的问题,人才数据库搭建的深度是有待商讨的,人才匹配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包括创业者和项目匹配、创业者和团队匹配,涉及创业者心理层面、技能层面以及经验层面等问题。如果数据库可以用极快的速度给创业者匹配合伙人,那么该数据库需要有一定的信效度,所以该数据库的体量一定很大。创业者数据库要从浅入深,做浅层数据平台搭建。问题是:该数据库体量大,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金钱,需要在匹配模型构建后不断验证其准确性。全书共分为九章。章——导言,第二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发展现状,第三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功能定位,第四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构建与规划,第五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商业逻辑,第六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模式与创业团队学习地图,第七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媒体推广,第八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的风险对策,第九章——“互联网 ”时代创业社交平台案例研究。以上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科研团队深入调研、实地研究得出的,具有原创性、独创性,对青年创业社区的构建完善、青年创业社区社交平台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其研究成果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直接参与到创业中去,为大学生在现阶段的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本研究得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出版基金和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资助,同时也得到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项目“基于青年创业社交平台的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就业路径研究”(编号:503000111201)的资助。
作者徐明2016年4月13日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本研究得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出版基金和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资助,同时也得到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项目“基于青年创业社交平台的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就业路径研究”(编号:503000111201)的资助。
作者徐明2016年4月13日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媒体评论
评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