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09877
1972年对越南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这一年,北越趁着美国撤军,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这是继1968年新春总攻击后,越南战争的又一次大决战。位于南越北端的省份广治成了这次大决战的焦点,双方为争夺这个“门户省份”搬出家底、拼尽全力,围绕广治市周围每一寸土地、每一座房屋、每一个阵地、每一处战壕展开了激烈争夺。双方在广治古城苦战八十一昼夜,打出了越南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和“上甘岭”。激战因双方在后汉河一线僵持不下而停了下来,此时南越海军陆战师团和伞兵师团的许多部队已损失50%以上的兵力。这场表面看似不分胜负的斗智斗勇,实则是南越的大放血,依靠美国支援才有的广治平局,暗示着美国离开后南越的崩塌。
《兰山血、广治泪 : 从南寮—9号公路大捷到广治大会战》为《神话、谎言和奇迹——溪山血战》续篇,创作团队援引了不少越南文和英文书籍资料,力图中正、客观地记录这场意义重大、争夺激烈且伤亡空前的广治大会战。广治大会战是冷战时期亚洲地区伤亡空前的大规模火力战役,是越南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和“上甘岭”。
序
第一章 艰苦岁月
苦斗“绥靖”
血火生命线
第二章 “兰山719”
掐断咽喉的设想
越南人民军磨刀
联军初战告捷
第三章 决战南寮—9号公路
断刀
车邦冲刺
绞肉机
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四章 胜利之年1971
局部反击
AC-130之惧
第五章 总攻击!
运筹帷幄
震撼性的炮火准备
初战告捷
陆战4营的勇战
钢铁连环阵的崩溃
第六章 相持阶段
丢失卡罗尔火力基地
东河保卫战
调整部署
东河续战
力挫越南人民军
失败的“光中729”行动
第七章 大崩溃
决战前夜
总攻风暴
溃败
第八章 守住,美政河!
燃遍南方的战火
厉兵秣马
“神江5-72”行动
“神江6-72”行动
“神江8-72”行动
第九章 血火八十一昼夜
“兰山72”行动
广治保卫战
军人不朽
顽强防御
附录 1:1960—1972 年越南人民军主要战役战斗损失统计
附录 2: 抗法战争的六次攻坚战例
参考书目
溪山战役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越南战争的终结。相反,美国远征军因及时放弃边远山区据点,而获得大量机动兵团,摆脱了威斯特摩兰时代兵力分散、处处挨打的窘境。在艾布拉姆斯上将的指挥下,美军从1968年8月起,开始在整个越南南方掀起规模宏大的全线反击,新春总攻击和总奋起阶段蒙受惨重损失的越南人民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不仅丢失大量地盘,地方部队和乡村游击队也损失大半。为了恢复地方、乡村游击队组织,越南南方的越军不得不大量解散主力部队,下到各个地方充当地方部队、甚至乡村游击队的种子。即便如此,还是没法粉碎艾布拉姆斯的“扫与守”政策。日益被蚕食的地盘和枯竭的兵力,以及长山公路被轰炸封锁都严重困扰着越军。1969年到1970年成为整个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民军艰苦困难的岁月。不幸之中,自有万幸。尽管艾布拉姆斯打出了越南战争第二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1968年新春总攻击和总奋起,第二个高潮是美国远征军1969年到1970年大反攻胜利,第三个高潮是1972年越军战略进攻,第四个高潮是1975年春季大捷),成功地全面压制了南方的越军,但美国对越政策已经转向,由美国为主包打的“局部战争战略”转型为美国全面撤出地面部队,只以海空炮火力支援获得大量美援的南越国军执行“战争越南化战略”。这个战略确实一度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把越军逼入了绝境。可是,美军的大量撤退和1970年5月的入侵柬埔寨,却让越军获得了在整个印度支那自由盘活的空间。
经过一年的休养,越军在1971年和南越国军于柬埔寨、南寮—9号公路进行全面较量,两战告捷宣告了越南人民军逐步走出1969年至1970年失败的阴影,开始重新积蓄力量。在南寮—9号公路大捷的振奋下,越南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也打算趁美军全面撤退,并已经不具备在越南南方战场进行地面作战能力的情况下,于1972年掀起战略进攻,主要进攻方向选在广治。为了打赢这次决定性的进攻战役,越南人民军一改先前的游击战略,主动转入大规模诸兵种协同进攻战役,动用4个步兵师(后增到6个师)、2个坦克装甲车团,以及大量炮兵、防空兵、工兵和特工支援,从西面、北面、南面同时对广治省北部地区发起猛烈进攻。由于定势思维和判断失误,加上训练不足和装备缺乏,南越国军第3师团在越军打击下损失惨重,麦克纳马拉电子防卫墙被全线突破不算,整个非军事区全部沦丧。尽管联合参谋本部从西贡陆续调来海军陆战师团、别动军3个联团和伞兵师团,并组织了“光中729行动”,但经过1个月的僵持,还是丢失了广治市,战线被击退至美政河,顺化也有丢失的危险。幸好美国空军进行了大力度的海空火力支援,从近距离空中支援到战场遮断和战略轰炸,逐步结合起来切断了越军的战略后勤线,使越军在连续进攻后不仅势头衰竭而且补给不济。双方在美政河的对峙实际变成了双方拼后勤补给和兵力集结速度,联军依靠绝对制空权和发达公路网,抢在越军之前完成了兵力集结和补给。从6月28日开始,胜负之势已然易手。尽管越军拼命发动战役第三阶段进攻,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损失高于解放广治的前两阶段进攻,而且根本打不动对手。
联军把握战场机会的能力也确是棋高一着。趁着越军进攻势头彻底衰竭,南越国军第1军区挥师反攻,精锐的战略总预备队——海军陆战师团、伞兵师团、野战军第1师团和别动军第1联团,在第1装甲骑兵旅团、大量炮兵群及美国海空火力支援下,从美政河战线开始全线反攻。越军突然从进攻转入防御,刚开始措手不及,丢失了许多地盘。但在越南中央军委的指导下,为了巴黎谈判中具有于己有利的态势,必须坚决死守广治市,寸土不让!为了加强防御战斗,越军相继把第312A步兵师和第325步兵师、第246步兵团调到广治战场。除了第320A步兵师外,广治战场集中了越军所有的绝对主力部队(第308A步兵师、第312A步兵师、第304A步兵师、第325步兵师、第320B步兵师、第324步兵师、第246步兵团)!交战双方都拿出了自己的家底,一边是南越国军战略总预备队,一边是越军总部各个直辖机动主力师,双方拼死较量,围绕广治市周围每一寸土地、每一座房屋、每一个阵地、每一个战壕都展开激烈争夺,战斗打得十分惨烈。许多越军分队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人才丢失了阵地。海军陆战师团和伞兵师团也打得异常勇敢,他们之中许多部队也损失50%以上的兵力,却没有一个部队叫苦。大家都抱定拼死战斗的心理,战斗变成了双方残杀。从6月28日到9月16日,双方进行了整整81天的苦战,南越国军海军陆战师团终于压倒了对手,夺回没有一座完整房屋、已成一片废墟的广治市和广治古城,把战线打到后汉河北岸。这81天的战斗也是整个越南战争中残酷、惨烈、伤亡空前的。尽管南越国军艰苦反击,夺回半个广治省失地,越军却没有放弃,为了守住广治省剩下的解放区,越军反过来围绕后汉河南岸的各个重要高地,和海军陆战师团、伞兵师团殊死争夺。这一次,失血过重的南越国军失去了进攻势头,战线僵持在后汉河南岸,直到《巴黎和平协约》签署、停战日到来,双方谁也没有再进一步。
为了还原这次血战,笔者收集了不少越南文和英文书籍资料,力求在中立、客观的基础上,叙写这本书,也算是溪山战役的续篇。
随着第308A步兵师撤回越南北方重新补充兵力和武器装备,9号公路—溪山战役指挥部也结束了自己的使命,陈贵海和黎光道少将重返各自岗位。重新恢复指挥权的9号公路—北广治阵线决定以仅有的主力部队—第320A步兵师,在甘露到向化南面之间广大地区展开兵力,准备打击美军在1968年雨季的战略反击企图,保卫新解放的溪山地区。
然而,这个时候的美军陆战3师已非昔日手脚被缚的部队,放弃溪山使他们稳握主动权。在强大的空炮火力支援和灵活的打击下,第320A步兵师损失不小,从7月24日到10月7日牺牲了502人(美军宣称击毙敌1500人),但还是勉强保住了溪山解放区。10月中旬,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一纸命令,奋战大半年、损失过半的第320A步兵师也撤回越南北方,转移到河静省休整补充兵力。
主力部队的撤退和联军突然采取“军政谍”三管齐下的反攻,让毫无思想准备的越南人民军措手不及。应该说,美国驻越南共和国大使邦克和艾布拉姆斯上将终于洞悉了越南战争的关键因素——军政齐下。按照“扫和守”战略的分工,美军负责“扫”(扫荡),南越负责“守”(绥靖),中情局负责“谍”。这招正中越南人民军要害,使越南人民军总部直辖部队暂时失去战斗力,各个军区、阵线的主力部队也损耗较大,只能一再避战;顶在第一线的地方部队和乡村游击队根本不是美军的对手,在美军凶狠绞杀下损失大半,南越方面竭力巩固美军夺取的地盘,形成美军打一路、南越巩固一路的局面。如此这般,越南南方形势骤然逆转,9号公路—北广治阵线也被波及。至1969年初,9号公路—北广治阵线的战场范围宽约70公里(从越门河到越老边界)、纵深35到40公里(从边海河到博隆),绝对控制区只有一个县—溪山地区的向化县,部分控制区是犹灵县和甘露县部分乡村,总人口不足7万人。为了斗争发展需要,北广治阵线把负责的战场划分为4个区,每个区域的斗争形势差异较大。
东区主要是犹灵县地区。在这里,南越国军把人民集中到各个新生村(主要分布在犹灵县、越门港和广能县),只有甘露河北岸还有一些人民居住在自然村里。在1号国家高速公路东面,许多村庄被焚烧,村内空无一人。依靠美军强大的机械化作战能力和空炮火力掩护,南越重新组织了这里的绥靖力量,加强了工事系统,犹灵县的越南人民军地方、乡村部队要么被消灭,要么被赶进山区,只有寥寥几名秘密游击队员还在零星打枪。可以说,联军在东区的绥靖获得了完全成功。
中间地区指从76号公路西面到甘露河之间地区。这里是紧挨着边海河的山区,地形上有利于越南人民军。从1969年春节开始,美国空军对中间区进行绵密轰炸,并大量撒播橙剂来破坏该地区植被,剥夺越南人民军的地利优势。同时,美军还不断用空炮火力封锁边海河各个渡口和中间地区的各条交通干线,南越国军还在通往各条村落的路口组织伏击,给越南人民军活动带来了不小困难,但越南人民军还是有小块较为稳定的根据地。应该说,联军在这里的绥靖只成功了一半。
西区指从甘露河南岸到9号公路附近及越老边界地区,这里是长山公路连通9号公路—北广治阵地和越南南方各个战场的重要战略运输走廊。这个地盘的核心是刚刚获得解放的溪山地区,它同时也是9号公路—北广治阵线坚实的跳板。溪山地区在手,可以在最坏的情况下确保越南北方南下的兵力和物资进入战场,保障越南南方各战场作战能够获得人力和物力补充。美军虽然放弃了溪山地区,但眼睛一直盯着长山公路。1969年到1970年,联军还是不断派美军“绿色贝雷帽”(SOG)进溪山地区,并深入老挝,侦察监视长山公路运输情况,捕捉越南人民军兵力集结情报,防范越南人民军再度发动类似1968年的全面进攻。总的来说,西区没有联军可靠的据点,是越南人民军相对稳定的控制区,也是越南人民军半个后方。
南区指9号公路以南到越门河地区。这一带是平原区,人民被联军集中到各个据点和基地周围的新生村。这里交通网发达,不利于越南人民军大部队活动,游击力量也很薄弱,没法掀起群众斗争风潮。总的来说,南区只能是半个游击区,而基本联军是掌控了该地盘。
各区斗争形势严峻,9号公路—北广治阵线兵力也很吃紧。和1968年同时拥有3个总部直辖主力师不同的是,1968年底到1969年初,阵线的主力部队只有第27步兵团(别号藩朗团)和第246步兵团(别号三岛团)、第84炮兵团、特工第31和第33营、第75防空营(12门37毫米高射炮)和第15工兵营,以及犹灵县和甘露县地方部队4个连。相对越南人民军薄弱的兵力,联军在9号公路—北广治战场却有美军11个营(美国海军陆战队9个营、2个装甲骑兵中队)、南越国军野战军4个营、保安军8个连、民卫队43个排、绥靖团8个和几千名野战警察。凭借着兵力优势和“军政谍”三管齐下的手段,联军控制着该地区70%到80%的人口,整体形势可以说是美强北越弱。9号公路—北广治阵线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反击联军绥靖,又要守住解放区,还要保卫战略运输走廊,斗争的困难和复杂可想而知。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0d0c635f9849305ddc64ff_148236.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0d0c6c5f9849305ddc6500_148238.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0d0c775f9849305ddc6501_148241.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0d0c805f9849305ddc6502_148245.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0d0c845f9849305ddc6503_148246.jpg)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