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12683
◎历史的逻辑:吴晗讲历史系列(套装全3册)火爆上市!
历史的逻辑:吴晗讲历史系列包括:《中国人的生存规矩》《大明帝国兴衰史》《历史的镜子:全新修订版》,闭着眼睛买,本本都经典!
◎读历史就要读名家名作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
清华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
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对中国古代的君权、绅权、士族阶层有深入的了解,对他们的生存状况、思考方式有精彩的论述。
◎有史料、有逻辑、有故事、有演绎!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窥探历史深处的复杂人性,揭秘古代中国人的生存法则!
《大明帝国兴衰史》:从官僚、军队角度揭开皇权的面纱,探究大明王朝兴衰背后的历史逻辑!
《历史的镜子:全新修订版》: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方面为我们剖析中国腐败风气形成的根源!
历史的逻辑:吴晗讲历史系列 (套装全3册)东东精选!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带你窥探历史深处的复杂人性,剖析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演变过程,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历史逻辑!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重现了古代社会的权利运作与民众生活细节,窥探历史深处的复杂人性,揭秘古代中国人的生存之道!
《大明帝国兴衰史》既是一部古代官场现形记,又是一部大明帝国奋斗史,史学泰斗吴晗探讨了绅权与皇权从共存、共治到士大夫将为奴役的历史脉络以及皇权兴衰的背后与军队制度兴衰之间的关系,从官僚、军队两个*重要的角度深度剖析大明王朝兴衰背后的历史逻辑。
《历史的镜子:全新修订版》则是聚焦中国历史上的腐败问题,以真实史料为基础,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角度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历史上腐败的起因、腐败的表现、腐败的影响以及对反腐的思考。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可以照出王朝兴废,朝代更易,还可以照出当时人们的思想,社会的风俗,以及那些隐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复杂人性。读历史的逻辑:吴晗讲历史系列,既是如此。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目录
第一章 做皇帝:学会权衡利弊是古代帝王的必修课
大明帝国与明教 / 改了国号,先禁明教 002
农民被出卖了 / 从反对地主到与地主合作 009
明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 皇帝与地主的博弈 019
明代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 / 看古代皇帝如何权衡利弊 030
第二章 做官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新仕宦阶级 / 明代律法规定的特权阶级 056
进入仕宦阶级的梯子 / 科举和学校 060
碰头和御前会议 / 古人做官秘诀——多碰头,少说话 072
廷杖 / 皇帝打官吏,早就是家常便饭的事了 074
仕宦阶级的生活 / “骄奢淫逸”四字书之 078
第三章 做百姓:田赋力役乃其本分?
历史上的国民身份证 / 圈禁人民的天罗地网 112
明代之农民 / 从安于本分到逃作流民 124
明代的奴隶与奴变 / 被当作牛马使唤的最底层工作者 160
度牒 / 做地主不如做和尚 169
晚明“流寇”之社会背景 /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172
第四章 搞军事:思维要灵活
阵图和宋辽战争 / 八十一仗败八十,都是阵图惹的祸 190
论夷陵之战 / 战场上最忌感情用事 200
古代的战争 / 正面厮杀,靠的不仅仅是武艺 204
古代的斗将 / 两军对垒,斗将先行 207
斗将的武艺 / 战将之间的搏斗,武艺起决定作用 210
诈降和质子 / 诈降要拿家眷做抵押 213
炮 / 古代军队攻坚的主要武器 216
第五章 搞外交:能和平相处最好
明初大一统和分化政策 / 藩属与帝国,和平相处最好 220
明太祖的祖训 / 不征的十五夷国 228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 / 清海盗、开航路、振国威 235
回纥助唐记 / 贪婪无耻的援助者 255
第六章 风俗篇:习以为常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南人与北人 / 根深蒂固的南北之见 262
古人的坐跪拜 / 为什么要跪? 268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 / 严格的穿衣制度 271
明代殉葬制度 / 从废除殉葬到提倡节烈 274
汉代之巫风 / 世袭的专业,能做压禳诅咒之术 277
刺配 / 一人之身,一事之犯,兼受三刑 279
《大明帝国兴衰史》
目录
上编 大明官僚政治史
官僚治,帝国兴;官僚腐,帝国亡
第一章 初生:古代的“官僚训练班”
说士 / 能文能武的忠诚护卫者 004
国子监 / 古代的“官僚训练班” 008
明代科举情况与绅士特权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035
皇权的轮子 / 朱元璋的官僚机构改革 039
第二章 共治:皇权与绅权
论皇权 / 皇帝执行片面的治权 048
论绅权 / 与皇帝共治天下 056
再论绅权 / 永远的特权阶级 063
第三章 腐化:古代官僚政治的潜规则
航海攻心战术 /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072
宋明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 古代官僚集团的利益角逐 076
论士大夫 / 吊在半空中的两面派 082
2第四章 坚守:古代有理想、有道德的皇权卫士
2海瑞骂皇帝 / 一个直言不讳到让皇上气炸的超级毒舌 092
东林党之争 / 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 096
于谦 / 一腔热血,竟洒何地? 110
第五章 将为奴役:皇权的极峰
大屠杀 / 每次下朝回家,便庆幸自己多活了一天 124
文字狱 / 明太祖的恐怖政治 141
特务网 / 受过严苛训练的特种侦探 152
下编 大明军队建设史
军队起,皇权立;军队败,皇权废
第一章 皇权诞生:从军队的组建开始
红军的小兵 / 刀斧胁身而不惧 164
带兵官 / 治军严明,足智多谋 167
统帅 / 爱贤重才,虚心求教 174
陈友谅和张士诚 / 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 182
南征和北伐 / 从扶宋灭元到民族革命,霸业始成 193
第二章 皇权巩固:卫所制度建立
皇权的轮子 / 明太祖的军队 208
卫所制度 / 军力分驻,使将不专军,军不私将 215
明代军与兵 / 从世袭卫军到雇用募兵 229
第三章 帝国衰落:卫所制度崩溃
京军 / 从精锐之师到仅存空名 234
卫军的废弛 / 逃亡情形,直如儿戏 241
2勾军与清军 / 卫所制度崩溃 250
募兵 / 同卫军一样,逃亡相继 259
军饷与国家财政 / 卫兵坏而募兵增,财政难以为继 269
《历史的镜子:全新修订版》
目录
第一编 腐败的起因:社会风气的堕落
论社会风气 / 拜金主义,比敌人的侵略更可怕 002
文字与形式 / 从八股文看形式主义 008
论贪污 / 家族本位主义是腐败的根源 012
贪污史的一章 / 看明朝的贪污之风是如何形成的 019
国子监 / 古代的“官僚养成所” 028
第二编 仕宦阶级的生活:用“骄奢淫逸”四字尽之
关于魏忠贤 / 举千万人之血汗,供一家之富贵 034
晚明仕宦阶级的生活 / 用“骄奢淫逸”四字尽之 044
贪污的吏治 / 嘉隆以后,不贪污被斥为无能 056
乡绅 / 倚势恃强,鱼肉乡里 077
第三编 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不过是可笑的两面派
“社会贤达”考 / 一边做官,一边做隐士 106
“社会贤达”钱牧斋 / 荣进败名为哪般 112
唐顺之论明代刻书 / 行贿用书陪衬,显得雅一些? 135
第四编 历史的教训:腐败到极致便是消亡的开始
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 腐败到极致便是消亡的开始 140
宋代两次均产运动 / 拿了我的请你给我还回来 144
元帝国政治和军队的腐化/ 耽溺享受,日渐腐化,替自己
掘下待终的坟墓 149
论晚明“流寇”/ 贫富差距过大引起人民反抗 163
谈《甲午海战》 / 败在政治腐败上的一场战役 170
第五编 历史的启示:我们要法治,也要治人
治人与法治 / 我们要法治,也要治人 178
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 谈古代限制君王的五种方法 185
海瑞的故事 / 反贪路上永远的斗争者 192
生活与思想 / 请给乌龟先生预备一辆自行车 206
论开会 / 把开会看作解决难题的灵丹妙药的人是没前途的 210
说争论 / 要提倡争论,也要为争论创造条件 214
附 录
史话 220
贪污史例 246
吴晗是位勤奋、正直、诚实的历史学家,他一贯爱好自己的工作,以研究明史有名于世。——中国历史学家 黎澍
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吴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吴晗
中国绝大多数学者都只能作死学问,费孝通无疑是他这一代知识分子中*智慧、悟性与分析力的社会科学家,吴晗亦是一位*重视打通古今的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 郑也夫
论贪污:家族本位主义是腐败的根源
古语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是历代相传的名言,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实,征之于过去的史实,这句话还可引申为:“内政修明而有敌国外患者国必不亡!”“内政不修而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内政不修的涵义极广,举实例说明之,如政出多门、机构庞冗、横征暴敛、法令滋彰、宠佞用事、民困无告、货币紊乱、盗贼横行、水旱为灾等都是,而最普遍最传统的一个现象是贪污。这现象是“一以贯之”,上述种种实例都和她有母子关系,也可以说贪污是因,这些实例是果。有了这些现象才会有敌国外患,反之如政治修明,则虽有敌国外患也不足为患。
贪污这一现象,假如我们肯细心翻读过去每一朝代的历史,不禁令人很痛心地发现“无代无之”,竟是与史实同寿!我们这时代,不应该再讳疾忌医了,更不应该蒙在鼓里夜郎自大了。翻翻陈账,看看历代覆亡之原,再针对现状,求出对症的药石,也许可以对抗建大业有些小补。
一部二十四史充满了贪污的故事,我们只能拣最脍炙人口的大人物举几个例,开一笔账,“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下僚小吏,姑且放开不谈。
过去历史上皇帝是国家元首,皇帝的宫廷财政和国家财政向来分开,但是有时候皇帝昏乱浪费、公私不分,以国产为私产,恣意挥霍,闹得民穷财尽,这种情形,史不绝书。最奇的是皇帝也有贪污的,用不正当的方法收受贿赂,例如汉灵帝和明神宗。汉灵帝为侯时常苦贫,及即位后,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曾无私钱,故卖官聚钱,以为私藏。光和元年(公元178)初开西邸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公千万,郎五百万,富者先入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崔烈入钱五百万拜司徒,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灵帝忽然懊悔,和左右说,这官卖得上当,那时只要稍为掯住一下,他会出一千万的。大将如段颎、张温虽然有功,也还是用钱买,才能作三公。又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输内廷,名为导引费。又税天下田亩什钱修宫室,内外官迁除都先到西园讲价钱,大郡至二三千万,付了钱才能上任,关内侯值钱五百万。他把国库的金钱缯帛取归内府,造万金堂贮之,藏不下的寄存在小黄门常侍家。黄巾乱起,卒亡汉社。无独有偶,一千四百年后的明神宗也是爱钱胜过爱民的皇帝,他要增殖私产,到处派太监榷税采矿,大珰小监,纵横绎骚,吸髓饮血,以供进奉,有的称奉密旨搜金宝,募人告密,有的发掘历代陵寝,豪夺民产,所至肆虐,民不聊生,大小臣工上疏谏止的一概不理,税监有所纠劾的却朝上夕报,立得重谴。结果内库虽然金银山积,民间却被逼叛乱四起,所遣税监高淮激变于辽东,梁永激变于陕西,陈奉激变于江夏,李奉激变于新会,孙隆激变于苏州,杨荣激变于云南,刘成激变于常镇,潘相激变于江西,瓦解土崩,民流政散,甚至遣使到菲律宾采金,引起误会,侨民被杀的至二万五千人,国库被挪用空乏,到了外患内乱迭起,无可应付时,请发内库存金,却靳靳不肯,再三催讨,才勉强发出一点敷衍面子。他死后,不过二十多年,明朝就亡国了,推原根本,亡国的责任应该由他的贪污行为负责。
皇后贪污亡国的,著名的例子有五代唐庄宗的刘后。刘后出身寒微,既贵,专务蓄财,薪蔬果茹,都贩鬻充私房,到了做皇后时四方贡献,分作两份,一上天子,一上中官,又广收货赂,营私乱政,宫中宝货山积,皇后的教和皇帝的制敕并行,藩镇奉之如一。邺都变起后,仓储不足,军士有流言,政府请发内库金帛给军,庄宗要答应,她却说自有天命,不必理会。大臣再三申论,她拿出妆具和三个银盆,又叫三个皇子出去说,人家说宫中蓄积多,不知都已赏赐完了,止留下这些,请连皇子卖了给军士罢。到庄宗被弑后,她却打叠珍宝驮在马鞍上,首先逃命。余下带不走的都被乱军所得。
大臣贪污乱国的更是指不胜屈,著例如唐代的杨国忠、元载,宋代的秦桧、贾似道,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史书记元载籍没时单胡椒一项就有八百斛,钟乳五百两。严嵩的家产可支军饷数年,籍没时有黄金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余万两,其他珍宝不可胜计,隐没未抄的不可计数。和珅的家产可以供给全国经费二十年,以半数就够付清庚子赔款。
太监得君主信任的,财产的数目也多得惊人。例如明代的王振,籍没时有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刘瑾擅权不过六七年,籍没时有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千万余两,其他珍宝无算。
一般官僚的贪污情形,以元朝末年作例。当时上下交征,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觅得钱多曰得手,除得州美曰好地,补得职近曰好窠。遇事要钱,成为风气,种下了亡国的祸根。
武人的贪污在历史上也不能例外,有个著名的故事说,五代时有一个军阀被召入朝,百姓喜欢极了,说是从今拔去眼中钉了,不料这人在朝廷打点花了大钱,又回旧任,下马后即刻征收“拔钉钱”。又有一军阀也被召入朝,年老的百姓都摸摸胡子,会心微笑,这人回任后,也向百姓要“摸胡子钱”。
上下几千年,细读历史,政简刑清,官吏廉洁,生民乐业的时代简直是黄钟大吕之音,少得可怜。史家遇见这样稀觏的时代,往往一唱三叹,低徊景仰而不能自已。
历朝的政治家用尽了心力,想法子肃清贪污,树立廉洁的吏治,不外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厚禄,他们以为官吏之所以不顾廉耻,倒行逆施,主要原因是禄不足以养廉,如国家所给俸禄足够生活,则一般中人之资,受过教育的应该知道自爱。如再违法受赃,便是自暴自弃,可以重法绳之。第二种是严刑,国家制定法令,犯法的立置刑章,和全国共弃之。前者例如宋,后者例如明初。
宋代官俸最厚,京朝官有月俸,有春冬服(绫绢绵),有禄粟,有职钱,有元随傔人衣粮傔人餐钱。此外又有茶酒厨料之给,薪蒿炭盐诸物之给,饲马刍粟之给,米面羊口之给。外官则别有公用钱,有职山。小官无职田者别有茶汤钱,给赐优裕,入仕的人都可得到生活的保障,不必顾念身家,一心一意替国家做事。一面严刑重法,凡犯赃的官吏都杀无赦,太祖时代执法最严,中外官犯赃的一定弃市。太宗时代也还能维持这法令,真宗时从轻改为杖流海岛。仁宗以后,姑息成风,吏治也日渐腐败,和初期的循良治行不可同日而语了。明代和宋代恰好相反,明太祖有惩于元代的覆败,用重刑治乱国,凡贪官污吏重则处死,轻也充军或罚做苦工,甚至立剥皮之刑,一时中外官吏无不重足屏息,奉公畏法,仁宣两代继以宽仁之治,一张一弛,倒也建设了几十年的清明政治。正统以后,情形便大不相同了,原因是明代官俸本来不厚,洪武年代还可全支,后来便采用折色的办法,以俸米折钞,又以布折俸米,朝官每月实得米不过一二石,外官厚者不过三石,薄的一石二石,其余都折钞布,钞价贬值到千分之二三,折算实收一个正七品的知县不过得钱一二百文。仰无以事父母,俯无以蓄妻子,除了贪污,更无别的法子可想。这情形政府当局未尝不了解,却始终因循敷衍,不从根本解决,上下相蒙,贪污成为正常风气,时事也就不可问了。
由于上述两个例子,宋代厚禄,明初严刑,暂时都有相当效果,却都不能维持久远。(但是比较地说,宋代一般的吏治情形要比明代好一点。)原因是这两个办法只能治标,对贪污的根本原因不能发生作用。治本的唯一办法,应该从整个历史和社会组织去理解。
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政治,我们的社会组织,我们的文化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在农村里聚族而居,父子兄弟共同劳作,在社会上工商也世承其业,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从修身齐家出发。孝友睦姻是公认的美德,几代同居的大家族更可以夸耀乡党。做官三辈爷,不但诰封父母,荫及妻子,连亲戚乡党也鸡犬同升。平居父诏其子,兄诏其弟以做官发财,亲朋也以此相勉,社会也以此相钦羡,“个人”在这环境下不复存在,一旦青云得路,父族妻族儿女姻戚和故旧乡里都一拥而来,禄薄固不能支给,即禄厚又何尝能够全部应付,更何况上官要承迎,要人要敷衍,送往迎来,在在需钱!如不贪污非饿死冻死不可!固然过去也有清官,清到儿女啼饥号寒,死后连棺材也买不起的。也有做官一辈子,告休后连住屋也没有一间的。可是这类人并不多,一部正史的循吏传也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而且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些人之所以作清官,只是用礼法勉强约束自己,有一个故事说某一清官对人说钱多自然我也喜欢,只是名节可畏,正是一个好例。
根据这个理解,贪污的根绝,治本的办法应该是把“人”从家族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个人生活的独立,每一个人都为工作而生存,人与人之间无倚赖心。从家族本位的社会组织改变为个人本位的社会组织,自然,上层的政治思想文化也都随而改变。“人”能够独立存在以后,工作的收入足够生活,法律的制裁使他不愿犯禁,厚禄严刑,交互为用,社会上有公开的舆论指导监督,政府中有有力的监察机关举劾纠弹,“衣食足而后知荣辱”,贪污的肃清当然可操左券。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