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32101
帮助你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合适的专业,以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想。
帮助你建立和培育兴趣,设立合适的阶段性奋斗目标。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学科竞赛,提升自己,快速成才。
帮助你从兴趣出发,创新创业,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引领市场,在市场的海洋里遨游。
帮助你培育灵感,努力成长为创新人才。
本书结合个人兴趣、应用需求和市场需求、团队协作、实验观察、深度思考、知识的学习、灵感的获得、勤奋严谨和坚持等内容,以及创新精英在这些方面的经典故事,强调了创新意识对创新成功的必要性。书中介绍了多种发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创新不仅需要有创新意识,还需要有创新能力。作者结合多年来参与、指导大学生竞赛的经验和体会,论述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学习、生活和事业的影响力;同时结合参赛学生的自身体会,指出大学生学科竞赛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书中还对创新实验室建设、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提出了一些指导和参赛建议。 希望本书对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目录
第Ⅰ篇创新意识培养
第1章什么是创新3
第2章兴趣是创新的动力12
2.1爱因斯坦对物理的兴趣12
2.2乔布斯的兴趣16
2.3兴趣与我20
第3章应用需求是创新之源29
3.1IBM给我们的启迪29
3.2“双核”CPU给我们的启迪33
3.3新可乐的失败35
3.4创新及创新展望37
第4章市场需求是创新催化剂41
4.1比尔·盖茨给我们的启迪41
4.2苹果(乔布斯)给我们的启迪47|圆你创新人才梦目录|4.3跟上“创造需求”51
第5章团队协作是创新成功之路53
5.1IT企业的团队协作53
5.2非IT企业的团队协作57
5.3团队精神58
第6章观察与思考是创新成功要诀60
6.1不锈钢发明给我们的启迪60
6.2不干胶发明给我们的启迪62
6.3观察、思考与创新63
第7章灵感是创新成功之父65
7.1灵感65
7.2抓住灵感69
7.3创造获取灵感的条件71
第8章勤奋、严谨、坚持是创新成功之母76
8.1爱迪生的1%76
8.2爱迪生的99%78
8.3逆商82
8.4立志和持之以恒87
第Ⅱ篇创新能力培养
第9章知识是创新之本91
9.1基础知识与创新91
9.2知识广博与创新97
第10章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105
10.1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105
10.2智能车竞赛112
10.3电子设计竞赛116
10.4计算机设计大赛121
后记126
参考文献128
孙中胜简介
孙中胜,男,安徽歙县人,1951年8月出生,黄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类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2013年受聘于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任电子信息系主任、创新实验室主任。
已编著出版计算机基础和专业应用类书籍教材22部,撰写及发表各类论文28篇。荣获2000年度黄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荣获2017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杰出评委奖。原任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组织委员会秘书长、现任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组织委员会委员。
2007年以来,投身于大学生应用技能教学研究,组织、探讨创新实验室建设,指导大学生竞赛。
前言
多年前我就有这样一个想法: 写一本IT产业方面激励青年人奋进的书。在全社会鼓励创新、提倡创新思维的大背景下,2017年,在厦门的一次会议上促使我下了动笔的决心。
我从小就喜欢动手,希望长大后能做点什么。但却遇到“文革”那个时代,最终连初中也没有毕业。想做点什么时,深深感觉和体会到自己知识掌握的先天不足。1975年,我当时是一名工人,唯一的梦想是读书。单位的一位工人(驾驶员)对我说,他希望能与我一道发明一个手握式缝纫机。我对他的想法不以为然,当然也是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近年,看到市场上出现的袖珍型缝纫机,心中泛起深深的羞愧感。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在原徽州师专叶光立校长的教导下,走上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教学之路(叶光立校长是20世纪60年代老一辈的计算机工作者)。接触计算机以后,计算机界大伽们的事迹进一步深深启发我。2007年,我踏上了指导大学生竞赛之路,创建了黄山学院创新实验室。2013年又创建了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创新实验室。在与大学生的密切相处中,深为参赛大学生们勤奋、吃苦和拼搏的精神所感动。总想总结出点什么,能为大学生们做点什么。
在上述愿望的驱动下,结合当前全球的创新热潮,想就“圆你创新人才梦”做些探讨。本书结合个人兴趣、应用需求和市场需求、团队协作、实验观察、深度思考、知识的学习、灵感的获得、勤奋严谨和坚持等内容的论述,以及创新巨人们在这些方面的经典故事,强调了创新意识对创新成功的必要性。创新不仅需要有创新意识,还需要具有创新的能力。作者结合多年来参与、指导大学生竞赛的经验和体会,论述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学习、生活和事业的影响力;同时结合参赛学生的自身体会,指出大学生学科竞赛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书中还对创新实验室建设、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提出了一些指导和参赛建议。
希望本书对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9年2月于黄山|圆你创新人才梦前言|
第5章团队协作是创新成功之路团队精神是企业的基本精神之一。早期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创新,能够单打独斗。如斯蒂芬·沃兹尼克可以单独一个人研制成功Apple Ⅱ计算机,有“中国第一程序员”之称的求伯君可以一个人开发出DOS版的WPS软件。现在,不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的创新,必须依靠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成功。所以,有一种说法: 过去,创新者是闭门造车的独行侠;现在,创新者是开放合作的团队。
IT企业与非IT企业,在团队协作方面有所不同。
5.1IT企业的团队协作〖*2〗1. “跳棋”计划给我们的启迪由于Apple Ⅱ计算机的巨大成功,1980年的一天,IBM公司召集了一个高层咨询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如火如荼的微型计算机热。各方争论不休,这时实验室主任洛伊提议,打破常规,秘密组织一个精干的研究小组,一年内开发出PC。大家一致同意了洛伊的建议。
“跳棋”项目的负责人是唐·埃斯特利奇。IBM公司的职工上班时一个个着装整齐,皮鞋锃亮。但是,埃斯特利奇却经常一天到晚穿着牛仔马靴咚咚晃荡,总是与众不同。不过,埃斯特利奇与乔布斯、比尔·盖茨很像,这是否是IT创新奇才们所具有的共性?洛伊挑选了12名最优秀的专家,他们被秘密送到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博卡科顿,那里有一个IBM公司的研发中心。|圆你创新人才梦第5章团队协作是创新成功之路|“跳棋”小组共13人,其中8名工程师,5名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这样的人才结构充分说明了IBM公司重视用户、重视营销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我对报道中所说的市场营销专家参与产品设计很不能理解)。这样的团队架构使IBM公司研制的PC十分贴近用户,IBM公司的创新产品PC对用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记得我1986年第一次使用PC XT时,感觉PC(内存640KB)太好了,又快功能又强。比较起来,Apple Ⅱ(内存64KB)则太慢了。
在PC的研制上,埃斯特利奇打破了IBM公司的常规,采用开放式模块架构,即PC的CPU采用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则选用微软公司的MSDOS)。埃斯特利奇的创新,使PC一举成为计算机产业的核心产品,PC持续统领了整个微机产业近20年。
在紧张的研制过程中,“跳棋”项目小组的每个人都自动加班工作。埃斯特利奇一般会在晚上11点到研发现场慰问,往往需要叫醒由于太累而在终端前睡着了的工程师,把他们送回家休息。
PC研发成功后,开始批量生产。一次,埃斯特利奇半夜来到生产线,看到有两台机器搁在一旁。他问这是为什么,工人说,因为UL标签有问题。埃斯特利奇看了看,说: “可是上面确有UL标签啊。”工人转身对他说: “听着,臭小子,标签贴歪了。”听了这话,埃斯特利奇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工人比他还懂得质量的重要性。
2. 微软公司的团队协作
微软创造了IT产业的团队文化形式。微软公司招聘人才,对人员的要求包括对计算机技术有着沉迷的热情,把编程看作思维的乐趣,率真且无视权威。最早的微软公司团队如图51所示。
微软公司首创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发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师的专业性很强,他们需要对自己的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所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不能出错(但是,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说,计算机软件的最大特点是不能证明所编的程序代码是正确的)。软件开发是一种纯智力的劳动,无法以硬性的标准衡量。软件产业的文化不能与传统的产业文化相比。所以,微软公司建立起了平等而又充满争论的团队文化。这样的产业团队文化需要思想的交锋,并在思想的交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灵感)。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同的视角要有争辩,不同视角在争辩中能够创造出独特、完美的产品来。这样的团队创作、团队合作精神在微软公司产品项目小组中处处存在。微软公司创造的团队协作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整个IT产业,也充分说明了团队合作的方式、内容和意义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中各不相同,不能千篇一律。
图51最早的微软团队
比尔·盖茨与乔布斯一样,对权威毫无敬畏之心。在微软公司,比尔·盖茨鼓励员工敢于进行思想挑战。他要求向他汇报工作,所有项目小组都要遵循“敢提不同意见”这一原则。他创立了项目小组的“三足鼎立”结构: 项目小组由软件设计员、编程员、测试员组成,3种人员相互之间彼此挑刺,目标是尽可能地找出软件中的Bug,刺挑得越多,越有成绩,最后的产品才会越完善。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软件测试当属Windows操作系统的测试。每个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正式发布前,都要进行多达几十万次的测试,这是最大规模地给软件挑刺。微软公司还设立奖项,鼓励黑客对他们开发的系统软件进行攻击,对攻击成功的黑客、对挑出软件中Bug的攻击者予以奖励。微软公司这么做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产品负责,对用户负责,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在项目小组中,小组成员相互平等,组长没有特权。组长的主要职责是沟通和协调,组长应该解决本组内可能的任务冲突、人员冲突和时间冲突,使大家能够愉快合作,按时完成产品的开发任务。
大家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 让产品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微软公司的分工极其明确,流程设计十分周密。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职责,自己的工作在整体中的位置和顺序,自己任务的时间进度要求等。每个人的工作都无法被他人替代,需要彼此相互尊重,同时又要敢于向他人、向领导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的体制和架构,保证了大型项目的有效完成。例如,Windows 7操作系统约5000万行代码,核心团队约1000名软件工程师,分为23个项目小组进行开发。每个小组大约40人,其中包括程序经理、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23个小组分别为:
Applets and Gadgets (小程序和边栏应用)
Assistance and Support Technologies (协助和支持技术)
Core User Experience (核心用户体验)
Customer Engineering and Telemetry (用户工程和遥测)
Deployment and Component Platform(部署和组件平台)
Desktop Graphics (桌面图形)
Devices and Media (设备和媒体)
Devices and Storage (设备和存储)
Documents and Printing (文档和打印)
Engineering System and Tools (工程系统和工具)
File System (文件系统)
Find and Organize (查找与组织)
Fundamentals (基础)
Internet Explorer (包括IE 8 downlevel)
International (国际化)
Kernel & VM (内核与虚拟机)
Media Center (媒体中心)
NetworkingCore (网络核心)
NetworkingEnterprise (网络企业)
NetworkingWireless (网络无线)
Security (安全)
User Interface Platform (用户界面平台)
Windows App Platform (Windows 应用平台)
这么庞大的开发队伍,若没有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根本无法完成操作系统这样的大型创新任务。
应该说,微软公司在软件产业的企业管理上做出了非常成功的创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