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64554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西南联大行思录》是张曼菱十余年来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
《西南联大行思录》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目 录
序:从传说到寻觅
第一章南迁
第二章山城第三章弦诵:教授“立”校
第四章弦诵:“无为而治”
第五章从军
第六章学潮
第七章北归
第八章两岸
附录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任继愈)
西南联大课余学术报告会(任继愈)
后记:一本“活书”
媒体评论
少年时代,向往北大这座象牙塔,有关北大的一切都想了解。高考结束那年,偶然逛书店,《北大才女》赫然出现在书架上,翻看几页,果断收入囊中,具体内容已不记得,只记得作者名为张曼菱。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本想深入了解战火纷飞的年代,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是如何在昆明办学育人,书买来后,发现作者是张曼菱,北大中文系毕业,很熟悉的名字,查阅后才知果真是当年那本书的作者,一种久违重逢的感觉,毕竟当年那位青涩的少年曾向往过她书中的象牙塔。
这本书采访了数百位联大校友,留下了丰富的口述材料,可以说是抢救性的完成了大量的人物录音采访。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口述史的,因此读起来乐此不疲。抗战时期,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教育资源免遭毁灭,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办学,南迁至湖南长沙又到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时间,全中国*秀的教授大师们、学生们齐聚春城,他们的到来,给这所四季如春,无寒暑之虑的小城带来了生气,更可贵的是思想的启蒙。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会请联大的教授们来家中讲学,城里、地方的富裕人家也会邀请教授们来家里做客。书中写到
将先生接到了家里,自然是全家人都要叫出来与先生见面的。女孩子一扭一扭地出来了。
先生一皱眉。说:“怎么还缠足?放掉放掉!”
乡绅说:“已经订婚了。”
“还小还小。”
于是请教,怎么办?
先生说:“上学上学。”
因此许多女孩子放掉了缠足的脚,走入了学堂。就这样,一大批青年得到了解放,甚至从此改变了命运。
西南联大时期,中国*质的教育资源都在昆明,学校实行“教授立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教授们大多留过洋,又有旧学的功底,因此可以算是中西合璧,教学很有自己的一套。当时的教授们有朱自清、胡适、闻一多等教文学;历史系有傅斯年、陈寅恪、吴晗等;哲学系有冯友兰、金岳霖等;外文系有叶公超、吴宓、钱钟书、朱光潜;物理系有吴大猷……那时的学术圈到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息。
李政道本是浙大的学生,老师觉得他天赋异禀,应该到更高水平的地方学习,于是写推荐信给联大物理系的吴大猷。吴大猷并不认识写信的老师,可大多数从事物理研究的都认识吴大猷,于是李政道怀揣着老师的推荐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昆明西南联大,得到中国物理学界的大师的指点,从此走向更高的人生舞台。
西南联大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教授治校”,我觉得这一点对今天的高校行政管理及教学管理很有借鉴的意义,这些教学制度很值得研究。清华的梅贻琦校长会通过上海商务印书馆直接翻印国外的教科书,成为西南联大的教材,这使得联大的教学设置与国际是接轨的,许多后来出国深造的学生如杨振宁,去国外研究所很快能够适应那里的课程设置,这与联大的教学分不开。
关于闻一多的暗杀,书中多有描述,原来先生在李公朴被杀害之前就已经被列入被暗杀的黑名单,每天不停的有人过来提醒他不要出门,化装出走,甚至有人送来了乔装打扮的西装,可闻一多却从不畏惧,每天照常出门,书中引用了他对妻子的一段话:
现在就好像一条船在海里遇到了大风。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船里的人,把舵掌握好,才有可能船不翻,达到彼岸。我们也撇手不管,就任凭风浪吹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不坚持不行。
这是何等的信念!为了达到心中的“彼岸”这个理想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先生遇难之前的*后一次演讲,明知特务很多,也受人相劝答应不会登台,可当他看到李公仆的太太站在台上已经讲不下去,特务又不断捣乱,他便毅然登台发表了生前气壮山河的*后一次演讲。
抗战胜利以后,台湾回到中国怀抱。自1894年甲午战败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年的时间,台湾人民经历了日本人的奴化教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西南联大很多学生参与了政府接收台湾的工作,1948年国民党撤退台湾后,一些教授学者登岛,更是对于台湾的“去日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写到“原北大副校长发起了‘普通话运动’,历史系教授钱穆倡导‘国学运动’。‘普通话运动’、‘国学运动’使台湾人民在语言、文化上重归祖*体。”由于抗战胜利后,内战很快爆发,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直到1948年国民党撤退岛内,形成了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过程对内地人来说也是鲜为人知。作者对一段历史的叙述,弥补了我对台湾回归后那段历史知识的空档区。
关于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台湾新竹重选校址建立清华大学,书中也多有论述。据说新竹的清华大学跟北京的清华大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一样的清华门大牌坊,一样的“荷塘月色”,一样的重视体育,一样的把宿舍称作“甲所”、“乙所”……这些种种的相似,似乎诉说着梅贻琦校长对故土清华大学的思念,也寄托着他的许多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
这本书挤时间读了很久,终于读毕,史料价值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大。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总是意犹未尽,陪着书中的人物往前走,被他们的喜怒所牵动,书读完了,对书中人事物的情感也愈加浓郁。梅贻琦、蒋梦麟、李政道、闻一多、胡适、季羡林……这些大师、学生的身影犹在眼前,总还想去探寻一些与他们相关的事,想去昆明探访那所存在九年的西南联合大学。(摘自网友山茶读后感)
这本书采访了数百位联大校友,留下了丰富的口述材料,可以说是抢救性的完成了大量的人物录音采访。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口述史的,因此读起来乐此不疲。抗战时期,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教育资源免遭毁灭,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办学,南迁至湖南长沙又到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时间,全中国*秀的教授大师们、学生们齐聚春城,他们的到来,给这所四季如春,无寒暑之虑的小城带来了生气,更可贵的是思想的启蒙。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会请联大的教授们来家中讲学,城里、地方的富裕人家也会邀请教授们来家里做客。书中写到
将先生接到了家里,自然是全家人都要叫出来与先生见面的。女孩子一扭一扭地出来了。
先生一皱眉。说:“怎么还缠足?放掉放掉!”
乡绅说:“已经订婚了。”
“还小还小。”
于是请教,怎么办?
先生说:“上学上学。”
因此许多女孩子放掉了缠足的脚,走入了学堂。就这样,一大批青年得到了解放,甚至从此改变了命运。
西南联大时期,中国*质的教育资源都在昆明,学校实行“教授立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教授们大多留过洋,又有旧学的功底,因此可以算是中西合璧,教学很有自己的一套。当时的教授们有朱自清、胡适、闻一多等教文学;历史系有傅斯年、陈寅恪、吴晗等;哲学系有冯友兰、金岳霖等;外文系有叶公超、吴宓、钱钟书、朱光潜;物理系有吴大猷……那时的学术圈到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息。
李政道本是浙大的学生,老师觉得他天赋异禀,应该到更高水平的地方学习,于是写推荐信给联大物理系的吴大猷。吴大猷并不认识写信的老师,可大多数从事物理研究的都认识吴大猷,于是李政道怀揣着老师的推荐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昆明西南联大,得到中国物理学界的大师的指点,从此走向更高的人生舞台。
西南联大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教授治校”,我觉得这一点对今天的高校行政管理及教学管理很有借鉴的意义,这些教学制度很值得研究。清华的梅贻琦校长会通过上海商务印书馆直接翻印国外的教科书,成为西南联大的教材,这使得联大的教学设置与国际是接轨的,许多后来出国深造的学生如杨振宁,去国外研究所很快能够适应那里的课程设置,这与联大的教学分不开。
关于闻一多的暗杀,书中多有描述,原来先生在李公朴被杀害之前就已经被列入被暗杀的黑名单,每天不停的有人过来提醒他不要出门,化装出走,甚至有人送来了乔装打扮的西装,可闻一多却从不畏惧,每天照常出门,书中引用了他对妻子的一段话:
现在就好像一条船在海里遇到了大风。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船里的人,把舵掌握好,才有可能船不翻,达到彼岸。我们也撇手不管,就任凭风浪吹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不坚持不行。
这是何等的信念!为了达到心中的“彼岸”这个理想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先生遇难之前的*后一次演讲,明知特务很多,也受人相劝答应不会登台,可当他看到李公仆的太太站在台上已经讲不下去,特务又不断捣乱,他便毅然登台发表了生前气壮山河的*后一次演讲。
抗战胜利以后,台湾回到中国怀抱。自1894年甲午战败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年的时间,台湾人民经历了日本人的奴化教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西南联大很多学生参与了政府接收台湾的工作,1948年国民党撤退台湾后,一些教授学者登岛,更是对于台湾的“去日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写到“原北大副校长发起了‘普通话运动’,历史系教授钱穆倡导‘国学运动’。‘普通话运动’、‘国学运动’使台湾人民在语言、文化上重归祖*体。”由于抗战胜利后,内战很快爆发,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直到1948年国民党撤退岛内,形成了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过程对内地人来说也是鲜为人知。作者对一段历史的叙述,弥补了我对台湾回归后那段历史知识的空档区。
关于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台湾新竹重选校址建立清华大学,书中也多有论述。据说新竹的清华大学跟北京的清华大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一样的清华门大牌坊,一样的“荷塘月色”,一样的重视体育,一样的把宿舍称作“甲所”、“乙所”……这些种种的相似,似乎诉说着梅贻琦校长对故土清华大学的思念,也寄托着他的许多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
这本书挤时间读了很久,终于读毕,史料价值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大。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总是意犹未尽,陪着书中的人物往前走,被他们的喜怒所牵动,书读完了,对书中人事物的情感也愈加浓郁。梅贻琦、蒋梦麟、李政道、闻一多、胡适、季羡林……这些大师、学生的身影犹在眼前,总还想去探寻一些与他们相关的事,想去昆明探访那所存在九年的西南联合大学。(摘自网友山茶读后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