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3137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要想真正认识自己,怎能不读点心理学?
要读心理学,怎能不读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不在象牙塔里,就在你的每个念头背后。
一本书带你读懂精神分析理论的精髓。
跟随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大师的脚步,走进精神分析的秘境,走进我们心灵的未知荒原。
要读心理学,怎能不读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不在象牙塔里,就在你的每个念头背后。
一本书带你读懂精神分析理论的精髓。
跟随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大师的脚步,走进精神分析的秘境,走进我们心灵的未知荒原。
内容简介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流派之一,是各个心理学发展方向的基础,在心理学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这门学科的一些理论,比如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防御机制理论……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本书的作者沿着精神分析的发展脉络,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霍妮、安娜、克莱因、温尼科特等心理学家的重要理论以及他们个人波澜起伏的一生。通过这种通俗、有趣的呈现,有助于心理学爱好者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让精神分析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目 录
01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王国的开创者
其实我们一点都不了解自己——潜意识理论 002
经常在我们脑子里打架的小人儿——人格结构理论 011
为人一世,我们是主人还是傀儡?——本能理论 015
大师小传 019
大师语录 035
02
荣格
——弃位的王储,创建分析心理学
我们是怎么适应世界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 040
人和人,天生就不一样——人格类型理论 051
一个人最终会成为他自己——自性化、梦和积极想象 055
大师小传 060
大师语录 074
03
阿德勒
——从仰慕者到反对者,创建个体心理学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自卑的小孩——自卑和补偿 078
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活法——生活风格 083
大师小传 089
大师语录 099
04
霍妮
——叛逆的弗氏门人,扯起文化派大旗
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备受煎熬?——基本焦虑理论 102
直面“真我”,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冲突和人格理论 107
两个人的旅程,一个人慢慢走——自我分析理论 112
大师小传 115
大师语录 122
05
安娜和弟子
——创立儿童精神分析,构建自我心理学
谁说心灵之花不能自由绽放?——“自我”理论 126
生命是一个个的台阶——发展阶段理论 132
大师小传 139
大师语录 146
06
克莱因
——儿童精神分析的又一领军人物,“客体关系之母”
我们的生活中镌刻着父母的影子——内部客体理论 150
真正重要的感情都是爱恨交织——嫉羡与感恩理论 155
在游戏中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儿童游戏理论 159
大师小传 163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王国的开创者
其实我们一点都不了解自己——潜意识理论 002
经常在我们脑子里打架的小人儿——人格结构理论 011
为人一世,我们是主人还是傀儡?——本能理论 015
大师小传 019
大师语录 035
02
荣格
——弃位的王储,创建分析心理学
我们是怎么适应世界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 040
人和人,天生就不一样——人格类型理论 051
一个人最终会成为他自己——自性化、梦和积极想象 055
大师小传 060
大师语录 074
03
阿德勒
——从仰慕者到反对者,创建个体心理学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自卑的小孩——自卑和补偿 078
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活法——生活风格 083
大师小传 089
大师语录 099
04
霍妮
——叛逆的弗氏门人,扯起文化派大旗
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备受煎熬?——基本焦虑理论 102
直面“真我”,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冲突和人格理论 107
两个人的旅程,一个人慢慢走——自我分析理论 112
大师小传 115
大师语录 122
05
安娜和弟子
——创立儿童精神分析,构建自我心理学
谁说心灵之花不能自由绽放?——“自我”理论 126
生命是一个个的台阶——发展阶段理论 132
大师小传 139
大师语录 146
06
克莱因
——儿童精神分析的又一领军人物,“客体关系之母”
我们的生活中镌刻着父母的影子——内部客体理论 150
真正重要的感情都是爱恨交织——嫉羡与感恩理论 155
在游戏中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儿童游戏理论 159
大师小传 163
大师语录 172
07
温尼科特
——在安娜和克莱因之外的“独立学派”
如何养育一个快乐又懂事的小孩?——攻击性和“客体使用” 176
孩子的游戏和他们心爱的玩具——过渡客体和过渡空间 182
足够好的妈妈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孩子——成熟过程和促进性环境 186
大师小传 190
大师语录 200
08
科胡特
——创建自体心理学,为精神分析提供了时代新视角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自体和自体客体 206
母亲眼中的光彩——镜映 211
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理想化的父母 214
我要成为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孪生需求 217
大师小传 220
大师语录 226
09
拉康
——对弗洛伊德思想的结构主义解读
每个人都通过他人抵达自己——镜像理论 230
我说,故他者在——主体理论 234
我们所生存的地方扑朔迷离——三界理论 237
大师小传 241
大师语录 248
温尼科特
——在安娜和克莱因之外的“独立学派”
如何养育一个快乐又懂事的小孩?——攻击性和“客体使用” 176
孩子的游戏和他们心爱的玩具——过渡客体和过渡空间 182
足够好的妈妈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孩子——成熟过程和促进性环境 186
大师小传 190
大师语录 200
08
科胡特
——创建自体心理学,为精神分析提供了时代新视角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自体和自体客体 206
母亲眼中的光彩——镜映 211
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理想化的父母 214
我要成为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孪生需求 217
大师小传 220
大师语录 226
09
拉康
——对弗洛伊德思想的结构主义解读
每个人都通过他人抵达自己——镜像理论 230
我说,故他者在——主体理论 234
我们所生存的地方扑朔迷离——三界理论 237
大师小传 241
大师语录 248
10
精神分析终于走进整合和融合的时代
科恩伯格:我们的人格水平在哪个台阶上 254
史托罗楼:重要的是心灵间相互影响构成的体验 257
依恋理论:安全和幸福来自于早年的亲密依恋 261
精神分析终于走进整合和融合的时代
科恩伯格:我们的人格水平在哪个台阶上 254
史托罗楼:重要的是心灵间相互影响构成的体验 257
依恋理论:安全和幸福来自于早年的亲密依恋 261
前 言
亲爱的精神分析
2017年,美国著名音乐人Alex创作了一首歌,迅速风靡全世界,登上Spotify全球榜第二名。有趣的是,这首名为《Not easy》的歌曲,创意来自于大数据。在分析完两万多首歌,以及五年的流行文化后,大数据给出的结论是:最打动人心的一句话不是“我爱你”,而是“生活不易”。
生活是不容易的。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默默在心里咀嚼这句话的时刻。
一个马上要高考的孩子却陷入了失眠,他很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他不敢。不仅如此,他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应付着课业,担心着考试,任莫名的恐惧在心中蔓延。这个时候,他会觉得,生活是不容易的。
一个年轻的女孩总是遇到故意刁难她的上司和同事,换一份工作依然如此,再换一份工作情况照样没有改变。垂着头听上司训斥的时候,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忍了又忍,眼泪还是滴落下来。这个时候,她会觉得,生活是不容易的。
一个忙碌的妈妈总是很焦虑,她觉得家务和工作严重地消耗着她的精力,她与丈夫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总是一团糟,一想到未来她就头疼不已。这个时候,她会觉得,生活是不容易的。
一个有房有车的中年男人也觉得生活越来越寡淡乏味。上有老、下有小,睁开眼就是数不尽的责任。下班回家他不愿上楼,而是闷闷地坐在车里抽一根烟。在烟头的明灭中,麻木地回到现实中来。这个时候,他也会在心里感慨:生活是不容易的。
生活是不容易的,但精神分析能为我们做什么?
精神分析能帮助我们明白生活为什么艰难,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会充满这么多困惑和痛苦,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切,如何重获心灵的掌控权,获得更充实、幸福和充满活力的人生。用创始人弗洛伊德自己的话来说,心理治疗是一种“爱的教育”,是用爱去浇灌生命的灵性,拓宽生命的体验,重塑生命的价值。很多善于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师,常常要求自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好爸爸”或者“好妈妈”,从这个角度来说——精神分析看起来就像咨询师用爱孕育一个更美好、健康和幸福的心灵。可以说,精神分析更多服务于普通人的人格完善。
精神分析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术语,比如潜意识、自我等,它们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命哲学中。生活中很多的困惑和痛苦,也许都和我们对潜意识的察觉不足有关,和自我的荏弱有关。为考试焦虑的孩子,也许潜意识中害怕父母的失望;总被上司“虐”的姑娘,也许潜意识中不断重复和强势家长的关系;焦虑的妈妈,也许十分缺乏安全感;而中年危机,也许和内心深处那个挣扎的自我有关。
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时间、观念或者金钱的关系,不是每个遇到困难的普通人都有机会走进心理咨询室,去尽情探索自己的心灵。更多的人,会选择在一些鱼龙混杂的通俗心理学文章中,在一些理论碎片中淘一点精神营养。这些文章和碎片中既有思想者的真知灼见,也有打着心理学旗号的“毒鸡汤”,甚至有很多缺乏科学依据的“伪心理学”“野鸡心理学”。而真正的大师经典,又因为过于学术、专业和晦涩而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
这本书所要做的,就是把精神分析的大师经典——那些精华的思想、深邃的洞见、科学的方法——用朴实通俗的语言传达给心理学的爱好者。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场温暖的心灵之旅。我们将看到精神分析历史上最优秀的大师们,是怎样用他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悲悯,含英咀华,为我们留下这座精神的宝藏。
我们的文化中既有深厚的自省传统,又有无私的助人情怀。而这座精神分析的宝藏是非常好的工具和资源,既可以帮我们洞察自己,实现自己的人格成长和完善,也可以教会我们“读心术”,让我们学会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别人。
优秀的精神分析师曾奇峰先生曾经说,他做心理服务的三个愿景是:希望天下父母从此知道怎么善待自己的孩子,希望人们知道怎么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猜忌,希望每个人知道怎么在自己的天赋之上充分发展能力实现梦想。
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这也是这本书将要带给您的:希望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帮助您拥有展翅翱翔的生活,帮助您在人世获得幸福,帮助您善待和成就自己的孩子。
生活是不容易的,但生活也可以是美好而欣欣向荣的,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决定如何度过这一生。
2017年,美国著名音乐人Alex创作了一首歌,迅速风靡全世界,登上Spotify全球榜第二名。有趣的是,这首名为《Not easy》的歌曲,创意来自于大数据。在分析完两万多首歌,以及五年的流行文化后,大数据给出的结论是:最打动人心的一句话不是“我爱你”,而是“生活不易”。
生活是不容易的。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默默在心里咀嚼这句话的时刻。
一个马上要高考的孩子却陷入了失眠,他很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他不敢。不仅如此,他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应付着课业,担心着考试,任莫名的恐惧在心中蔓延。这个时候,他会觉得,生活是不容易的。
一个年轻的女孩总是遇到故意刁难她的上司和同事,换一份工作依然如此,再换一份工作情况照样没有改变。垂着头听上司训斥的时候,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忍了又忍,眼泪还是滴落下来。这个时候,她会觉得,生活是不容易的。
一个忙碌的妈妈总是很焦虑,她觉得家务和工作严重地消耗着她的精力,她与丈夫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总是一团糟,一想到未来她就头疼不已。这个时候,她会觉得,生活是不容易的。
一个有房有车的中年男人也觉得生活越来越寡淡乏味。上有老、下有小,睁开眼就是数不尽的责任。下班回家他不愿上楼,而是闷闷地坐在车里抽一根烟。在烟头的明灭中,麻木地回到现实中来。这个时候,他也会在心里感慨:生活是不容易的。
生活是不容易的,但精神分析能为我们做什么?
精神分析能帮助我们明白生活为什么艰难,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会充满这么多困惑和痛苦,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切,如何重获心灵的掌控权,获得更充实、幸福和充满活力的人生。用创始人弗洛伊德自己的话来说,心理治疗是一种“爱的教育”,是用爱去浇灌生命的灵性,拓宽生命的体验,重塑生命的价值。很多善于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师,常常要求自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好爸爸”或者“好妈妈”,从这个角度来说——精神分析看起来就像咨询师用爱孕育一个更美好、健康和幸福的心灵。可以说,精神分析更多服务于普通人的人格完善。
精神分析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术语,比如潜意识、自我等,它们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命哲学中。生活中很多的困惑和痛苦,也许都和我们对潜意识的察觉不足有关,和自我的荏弱有关。为考试焦虑的孩子,也许潜意识中害怕父母的失望;总被上司“虐”的姑娘,也许潜意识中不断重复和强势家长的关系;焦虑的妈妈,也许十分缺乏安全感;而中年危机,也许和内心深处那个挣扎的自我有关。
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时间、观念或者金钱的关系,不是每个遇到困难的普通人都有机会走进心理咨询室,去尽情探索自己的心灵。更多的人,会选择在一些鱼龙混杂的通俗心理学文章中,在一些理论碎片中淘一点精神营养。这些文章和碎片中既有思想者的真知灼见,也有打着心理学旗号的“毒鸡汤”,甚至有很多缺乏科学依据的“伪心理学”“野鸡心理学”。而真正的大师经典,又因为过于学术、专业和晦涩而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
这本书所要做的,就是把精神分析的大师经典——那些精华的思想、深邃的洞见、科学的方法——用朴实通俗的语言传达给心理学的爱好者。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场温暖的心灵之旅。我们将看到精神分析历史上最优秀的大师们,是怎样用他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悲悯,含英咀华,为我们留下这座精神的宝藏。
我们的文化中既有深厚的自省传统,又有无私的助人情怀。而这座精神分析的宝藏是非常好的工具和资源,既可以帮我们洞察自己,实现自己的人格成长和完善,也可以教会我们“读心术”,让我们学会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别人。
优秀的精神分析师曾奇峰先生曾经说,他做心理服务的三个愿景是:希望天下父母从此知道怎么善待自己的孩子,希望人们知道怎么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猜忌,希望每个人知道怎么在自己的天赋之上充分发展能力实现梦想。
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这也是这本书将要带给您的:希望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帮助您拥有展翅翱翔的生活,帮助您在人世获得幸福,帮助您善待和成就自己的孩子。
生活是不容易的,但生活也可以是美好而欣欣向荣的,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决定如何度过这一生。
免费在线读
阿德勒
——从仰慕者到反对者,创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是个朴实无华的人,他不像弗洛伊德那般深刻锐利,也不像荣格那般让人遐思神往,可是他温和、乐观,牢牢扎根在现世生活里,一步步搭建起自己的学说体系,鼓励了无数人在自卑中实现超越。他更是孩子们的挚友,对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仰慕者到反对者,创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是个朴实无华的人,他不像弗洛伊德那般深刻锐利,也不像荣格那般让人遐思神往,可是他温和、乐观,牢牢扎根在现世生活里,一步步搭建起自己的学说体系,鼓励了无数人在自卑中实现超越。他更是孩子们的挚友,对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自卑的小孩
——自卑和补偿
——自卑和补偿
自卑感是阿德勒研究的起点,也是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什么是自卑感?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到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同学会萌生自卑感;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看到衣冠楚楚的绅士名流会萌生自卑感;一个口吃的人听到人们在快乐地讲笑话会萌生自卑感……
为何每个人都会自卑呢?
自卑是很苦的,它一旦出现,就如同毒液一样立刻注满我们全身,让我们脸红耳赤,瑟缩不前,不敢争取心仪的机会,不敢向心爱的人表白,让我们变得无力又无助,对自己深深失望。
自卑感来自于比较。大家都很差的时候,内心反而比较平和。有了高下,就有了自卑感。他比我聪明,她比我漂亮,他比我有钱,她比我有趣……我很差劲的感觉就此油然而生。更让人难过的是,比较是没有止境的。有个姑娘终于熬成白富美后,花3万5买了一条裙子,洗一次就褪色了。姑娘生气地质问品牌店,对方彬彬有礼地回复:我们的顾客买衣服都只穿一次,所以我们没想过洗的问题。姑娘立刻自卑了,原来我这么穷!所以阿德勒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自卑感还来自幼年经验。人生之旅,始于自卑。那段躺在婴儿床上的日子,多么灰暗啊!想喝奶,想玩玩具,自己通通搞不定,只能依靠大人。大人看上去似乎无所不能,让我们反复体验自卑和无能。长大后,我们的意识忘记了这些,但潜意识没有。自卑感仍然深埋心底,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让我们秒回无助的婴儿时刻。
什么是自卑感?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到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同学会萌生自卑感;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看到衣冠楚楚的绅士名流会萌生自卑感;一个口吃的人听到人们在快乐地讲笑话会萌生自卑感……
为何每个人都会自卑呢?
自卑是很苦的,它一旦出现,就如同毒液一样立刻注满我们全身,让我们脸红耳赤,瑟缩不前,不敢争取心仪的机会,不敢向心爱的人表白,让我们变得无力又无助,对自己深深失望。
自卑感来自于比较。大家都很差的时候,内心反而比较平和。有了高下,就有了自卑感。他比我聪明,她比我漂亮,他比我有钱,她比我有趣……我很差劲的感觉就此油然而生。更让人难过的是,比较是没有止境的。有个姑娘终于熬成白富美后,花3万5买了一条裙子,洗一次就褪色了。姑娘生气地质问品牌店,对方彬彬有礼地回复:我们的顾客买衣服都只穿一次,所以我们没想过洗的问题。姑娘立刻自卑了,原来我这么穷!所以阿德勒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自卑感还来自幼年经验。人生之旅,始于自卑。那段躺在婴儿床上的日子,多么灰暗啊!想喝奶,想玩玩具,自己通通搞不定,只能依靠大人。大人看上去似乎无所不能,让我们反复体验自卑和无能。长大后,我们的意识忘记了这些,但潜意识没有。自卑感仍然深埋心底,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让我们秒回无助的婴儿时刻。
苦涩的自卑情结
自卑感产生的时候,我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退缩,像鸵鸟一样把自己的头埋起来。我离得你们远远的好吗?龅牙的我,不想再和那个有一口雪白整齐牙齿的小伙伴玩。肥胖的我,发现那个身材曼妙的姑娘是个坏蛋。成绩差的我,最喜欢的是关门打游戏。
还有一种反应也很自然,是愤怒。我恨你们,我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小时候,你爸爸带你出国旅行,我爸爸让我上山砍柴。长大后,你住在窗明几净的房子里,和漂亮的妻子享用牛排红酒。我挤在气味难闻的群租房里,含泪看着女友用洗衣粉洗头。为什么世道这么不公平?我可能会哭泣,可能会愤世嫉俗,也可能会暴戾。自卑变成我生命中弥漫的底色,我在心底深处承认:我无能为力,永远无能为力了。这就成了自卑情结。
自卑感产生的时候,我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退缩,像鸵鸟一样把自己的头埋起来。我离得你们远远的好吗?龅牙的我,不想再和那个有一口雪白整齐牙齿的小伙伴玩。肥胖的我,发现那个身材曼妙的姑娘是个坏蛋。成绩差的我,最喜欢的是关门打游戏。
还有一种反应也很自然,是愤怒。我恨你们,我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小时候,你爸爸带你出国旅行,我爸爸让我上山砍柴。长大后,你住在窗明几净的房子里,和漂亮的妻子享用牛排红酒。我挤在气味难闻的群租房里,含泪看着女友用洗衣粉洗头。为什么世道这么不公平?我可能会哭泣,可能会愤世嫉俗,也可能会暴戾。自卑变成我生命中弥漫的底色,我在心底深处承认:我无能为力,永远无能为力了。这就成了自卑情结。
对付自卑的小妙招:补偿
世界真的不公平,自卑情有可原。但阿德勒告诉我们,自卑情结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可以通过补偿来应对自卑感。
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用其他的长处去补偿。想想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做的。他们身体不够强壮,老虎狮子一吼叫就发抖。不会飞,不能像鸟儿那样到天空去躲避危险。但他们发明了武器,学会了合作,于是把老虎狮子关进了动物园。他们发明了飞机和火箭,于是到了鸟儿想也不敢想的高空。在这个意义上,阿德勒断言: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具体到个人,也是一样。我不漂亮,但我会读书。我数学不好,但我喜欢历史。我学习不好,但我有好人缘。我赚钱少,但有个幸福的家庭。我很倒霉,但我很坚强。如果我一切都没有,起码我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愿意正视自己的自卑,并在生活中不断努力,我们就会找到摆脱自卑感的方法。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我们还可以用死磕去补偿。《阿甘正传》里,不够聪明的阿甘只会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做。跑步就不停地跑,打乒乓球就不停地打,捕虾就不停地捕,结果他做得最好。现实中也一样,李阳英语太烂了,他只好疯狂练习,最后成了英语高手,还因为英语赚得盆满钵满。我们不去评价这个人,只说这种补偿方法是惊人的。很多运动员都说,因为小时候身体病弱,只好努力锻炼,锻炼来锻炼去,最后成了世界冠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就是补偿。
补偿是好事,但过度补偿就悲催了。拿破仑个子很矮,他有深深的自卑感。他立志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绝对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成功了,横扫法兰西,威震欧洲,成了人民的英雄。但他仍然不满足,入侵俄国,征讨英国,四处树敌。他和约瑟芬离婚,再娶年轻的奥国公主。他渴望得到一切,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唏嘘。
如罗曼·罗兰所言,“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非常适合我们来理解自卑和补偿——接受自卑感的存在,勇敢地用合适的方式去补偿。
世界真的不公平,自卑情有可原。但阿德勒告诉我们,自卑情结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可以通过补偿来应对自卑感。
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用其他的长处去补偿。想想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做的。他们身体不够强壮,老虎狮子一吼叫就发抖。不会飞,不能像鸟儿那样到天空去躲避危险。但他们发明了武器,学会了合作,于是把老虎狮子关进了动物园。他们发明了飞机和火箭,于是到了鸟儿想也不敢想的高空。在这个意义上,阿德勒断言: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具体到个人,也是一样。我不漂亮,但我会读书。我数学不好,但我喜欢历史。我学习不好,但我有好人缘。我赚钱少,但有个幸福的家庭。我很倒霉,但我很坚强。如果我一切都没有,起码我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愿意正视自己的自卑,并在生活中不断努力,我们就会找到摆脱自卑感的方法。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我们还可以用死磕去补偿。《阿甘正传》里,不够聪明的阿甘只会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做。跑步就不停地跑,打乒乓球就不停地打,捕虾就不停地捕,结果他做得最好。现实中也一样,李阳英语太烂了,他只好疯狂练习,最后成了英语高手,还因为英语赚得盆满钵满。我们不去评价这个人,只说这种补偿方法是惊人的。很多运动员都说,因为小时候身体病弱,只好努力锻炼,锻炼来锻炼去,最后成了世界冠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就是补偿。
补偿是好事,但过度补偿就悲催了。拿破仑个子很矮,他有深深的自卑感。他立志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绝对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成功了,横扫法兰西,威震欧洲,成了人民的英雄。但他仍然不满足,入侵俄国,征讨英国,四处树敌。他和约瑟芬离婚,再娶年轻的奥国公主。他渴望得到一切,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唏嘘。
如罗曼·罗兰所言,“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非常适合我们来理解自卑和补偿——接受自卑感的存在,勇敢地用合适的方式去补偿。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追求优越
优越感和自卑感,是一对心灵的孪生儿。为了摆脱自卑,我们需要优越。在阿德勒看来,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生活目标决定的,而所有人的生活目标,都是追求优越。
但什么是优越?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理解,因为生活的意义本来就是自己想出来的,大家感受都不一样。中世纪的骑士,一言不合就拔剑出来决斗,把别人杀死或者自己被杀,称为捍卫荣誉。荣誉是他们最大的优越感来源。如今的社会,依靠打架决斗来捍卫荣誉早已过时。
当然,社会越文明、越多元,优越感来源越丰富。有人追求财富,有人追求知识,有人觉得家庭最重要,有人觉得美德是根本。赚到很多钱之后,有的人去做慈善,为非洲小孩提供医疗,有的人做土豪,炫富囤房买皮草。这都是彰显优越感,只不过一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个是自己乐,把别人踩成泥。理论上,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对优越的答卷可以随时重写。
追求优越同样是无止境的。我认识一个贫穷的女孩,她努力工作,又省吃俭用。她常说“如果有一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可以不用看价格就好了!”后来她月入过万了,“如果有一天我去商场买东西,也不用看价格就好了!”再后来她年薪几十万了,“如果在北京有套自己的房子就好了。”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她从一个青涩的小丫头,变成了一个靓丽能干的职场精英。
追求优越让我们不断进步,但我们仍要注意过犹不及。就像那首打油诗里描绘的:
优越感和自卑感,是一对心灵的孪生儿。为了摆脱自卑,我们需要优越。在阿德勒看来,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生活目标决定的,而所有人的生活目标,都是追求优越。
但什么是优越?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理解,因为生活的意义本来就是自己想出来的,大家感受都不一样。中世纪的骑士,一言不合就拔剑出来决斗,把别人杀死或者自己被杀,称为捍卫荣誉。荣誉是他们最大的优越感来源。如今的社会,依靠打架决斗来捍卫荣誉早已过时。
当然,社会越文明、越多元,优越感来源越丰富。有人追求财富,有人追求知识,有人觉得家庭最重要,有人觉得美德是根本。赚到很多钱之后,有的人去做慈善,为非洲小孩提供医疗,有的人做土豪,炫富囤房买皮草。这都是彰显优越感,只不过一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个是自己乐,把别人踩成泥。理论上,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对优越的答卷可以随时重写。
追求优越同样是无止境的。我认识一个贫穷的女孩,她努力工作,又省吃俭用。她常说“如果有一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可以不用看价格就好了!”后来她月入过万了,“如果有一天我去商场买东西,也不用看价格就好了!”再后来她年薪几十万了,“如果在北京有套自己的房子就好了。”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她从一个青涩的小丫头,变成了一个靓丽能干的职场精英。
追求优越让我们不断进步,但我们仍要注意过犹不及。就像那首打油诗里描绘的:
终身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为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室低。
盖了高楼与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门前没马骑。
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时来运转作知县,抱怨官小职位低。
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
一朝面南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
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
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室低。
盖了高楼与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门前没马骑。
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时来运转作知县,抱怨官小职位低。
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
一朝面南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
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
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
很多人在一生中,从来没有体会过“拥有”的感觉,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追逐”,一个目标实现了,马上换下一个,抽打自己比抽打骡马还要严苛。他们不能内心宁静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哪怕是一刻。阿德勒说,这样的人陷入了 “优越情结”,其实是夸张的自卑感在作祟。因为太自卑了,所以才无限地渴望个人的优越,就像追求一个无底洞。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娴熟于为生活作准备,却并不擅长生活。是时候钻出自己挖的这个无底洞了,努力追求优越,也要好好享受生活。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娴熟于为生活作准备,却并不擅长生活。是时候钻出自己挖的这个无底洞了,努力追求优越,也要好好享受生活。
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活法
——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
人们为什么能把生活过成不同的样子?
同样是大学毕业,租一间小小的房子。有的年轻人笑着说,“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他们把房间收拾得清清爽爽,买来漂亮又耐用的家具,在窗台下的桌子上放一个玲珑的花瓶,喝着香浓的咖啡看书。有的年轻人则咕哝着说,反正是租的房子。他们的房子乱成一团,衣服袜子满地是,桌子上堆满了零食和泡面……
阿德勒说,这就是生活风格——个体解决生活问题的独特模式,或者说个体追求优越的不同手段。我们假设小芳和小圆是那两个生活风格不同的年轻人,来看看这俩姑娘的模式具体是怎样的。
小芳说,生活不是租的。隐含的意思是,生活是我自己的,我是它的主人。我的生活,或者说我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干净、整洁、美好的。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我值得遇到它们。用享受的心态对待每一刻的生活,才是应该的。
小圆说,反正是租的。隐含的意思是,现在的生活不是我的,我不是这段生活的主人。我的生活,或者说我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不知道,现在先凑合着。生存不容易,我只能吃吃喝喝,风花雪月的东西不是我想的。生活就是过一天算一天,重要的事儿明天再说,也许以后有了自己的房子,我自动就成为生活的主人了。
生活风格是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对自己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对是非和价值的认识。生活风格深深染指着我们的每一寸生活领地。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小芳和小圆,在其他的事情上也会有很大差别。小芳多半是那种重视品位和质感的姑娘,找工作会比较看重兴趣和发展。小圆多半是那种随和、质朴的姑娘,找工作会比较看重薪水和地位。
同样是大学毕业,租一间小小的房子。有的年轻人笑着说,“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他们把房间收拾得清清爽爽,买来漂亮又耐用的家具,在窗台下的桌子上放一个玲珑的花瓶,喝着香浓的咖啡看书。有的年轻人则咕哝着说,反正是租的房子。他们的房子乱成一团,衣服袜子满地是,桌子上堆满了零食和泡面……
阿德勒说,这就是生活风格——个体解决生活问题的独特模式,或者说个体追求优越的不同手段。我们假设小芳和小圆是那两个生活风格不同的年轻人,来看看这俩姑娘的模式具体是怎样的。
小芳说,生活不是租的。隐含的意思是,生活是我自己的,我是它的主人。我的生活,或者说我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干净、整洁、美好的。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我值得遇到它们。用享受的心态对待每一刻的生活,才是应该的。
小圆说,反正是租的。隐含的意思是,现在的生活不是我的,我不是这段生活的主人。我的生活,或者说我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不知道,现在先凑合着。生存不容易,我只能吃吃喝喝,风花雪月的东西不是我想的。生活就是过一天算一天,重要的事儿明天再说,也许以后有了自己的房子,我自动就成为生活的主人了。
生活风格是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对自己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对是非和价值的认识。生活风格深深染指着我们的每一寸生活领地。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小芳和小圆,在其他的事情上也会有很大差别。小芳多半是那种重视品位和质感的姑娘,找工作会比较看重兴趣和发展。小圆多半是那种随和、质朴的姑娘,找工作会比较看重薪水和地位。
是宿命还是个人选择?
生活风格,是一种“宿命”。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是在儿童四五岁的时候形成的。我们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我们就容易成为什么样。这句话的正确率在细微处和深处更高,比如你进门之后把衣服放在哪儿,你什么时间洗碗,你和家人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比如你最深处的心理习惯。出生顺序也很重要,中国民间喜欢说“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老大喜欢默默奉献,老二精明耍滑,老小自私懒惰。阿德勒的研究立足于欧洲传统社会,结论略有不同。他认为,老大有一段“独生子”的美妙时光,但很快他就失去了自己的宝座,这种被剥夺的挫伤,会让他在成年后比较热衷于权力,或者酗酒、犯罪。次子则一出生就面临竞争,长大后会比较争强好胜,干练果断。最小的孩子通常会得到父母的溺爱,常常变得志大才疏,缺乏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勇气。当然这些也不是绝对的。父母如果应对得当,教会孩子合作,就会让他们健康成长。除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也很重要,我们都知道良师益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风格,更是一种选择。阿德勒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人是有意识的个体,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风格,决定自己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环境很重要,但个人的选择更重要。举个例子,两个家境都十分贫寒的乡村少年,奋发图强都考上了大学。父母为他们凑学费愁白了头,但仍觉得自豪极了。遗憾的是,这两个少年进入大学后,发现高手太多了,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是后几名,而且同学们都看不起他们。这时候少年会怎么做呢?第一个少年选择了继续苦学,他说:“我知道我在成绩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努力。”别人5年干成的事情,我可以干10年,只要不放弃,总有干成的那一天。人际关系上,他用憨笑和友好面对同学的冷漠和不屑,默默地在宿舍里打了4年开水。第二个少年选择了退缩,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别人打交道,每天沉溺在电脑游戏里。快毕业的时候,因为一些争执,他杀了4个室友。第一个少年叫俞敏洪,他后来创办了新东方,功成名就。第二个少年叫马加爵,他因杀人被判处死刑。很多人同情马加爵,但在同样的处境下,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创造性自我。你可以决定,是用乐观迎接未来的无数可能,还是投降并放出心中的恶魔。别怨环境,你的生活风格,由你自己来定。
生活风格的不同类型
阿德勒说,生活风格有4种类型:
社会利益型。这种风格的人致力于为社会作贡献。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人,他们的生命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芸芸众生,比如孔子,比如甘地,比如孙中山,比如阿德勒自己。
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极端的例子比如希特勒。
依赖型。这种人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一切。啃老族都是依赖型。自己不飞,下个蛋孵出来逼着下一代飞的,也是依赖型。
逃避型。这种人采用回避矛盾的方法获得人生的胜利,常以碌碌无为的方式避免失败。他们的口头禅是:我不是不行,是不想!
亲爱的读者,你是哪一种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社会兴趣
好的人生,是同时拥有成功和幸福。
成功比较容易衡量,但什么是幸福呢?歌德在他的巨著《浮士德》里,让主人公在知识、爱情、名利、艺术中苦苦追寻,但始终找不到他想要的。最后浮士德致力于帮整个人类打造乐园。这时,幸福终于出现了,他情不自禁地喊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阿德勒的观点,和歌德一样。他认为幸福最核心的因子是“社会兴趣”——愿意给予和合作的能力。
人的一生,要面临三大课题:职业、交际、两性。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需要一份工作来谋生,我们无法独自生活,我们本能地渴望爱情。只要兜里有钱,身边有几个好朋友,枕边有知心爱侣,我们就会感受到幸福。幸福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不然人们也不会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或者“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了。
阿德勒给出的办法是社会兴趣,为了让自己幸福,我们要努力让他人幸福。
职业上,怀有使命感,才能带来真正的工作愉悦和事业卓越。有一个小故事:肯尼迪总统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于是他走过去问这人在干什么。看门人回答说:“总统先生,我正在帮助把人送往月球。”当我们把自己普通的工作和伟大的目标结合起来的时候,往往更幸福,也更容易坚持,从而更容易走向卓越。一个创业者一心想挣快钱的时候,容易被各种困难打倒,也容易目光短浅,但如果他一心想的是做出业内第一的产品,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往往容易缔造一个伟大的企业帝国,就像乔布斯的苹果,或者扎克伯格的Facebook。同理,那些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孩子,大概不会因为一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好就跳楼,因为他对知识的热望里饱含着社会兴趣。而那些缺乏社会兴趣、只关心自己表现的孩子,却往往容易被考试失败击倒。
人际交往中,爱人者,人恒爱之。如果一个人关心他人,对他人有持久的兴趣,那么人群和同类就是他的基石,他的性格会很阳光,会觉得世界安全又美好。相反,如果一个人内心只装着自己,人群和同类就是他的地狱。因为无法爱和信任别人,他就会常常觉得生活是痛苦和危险的,很难融入人群中,甚至形成自闭和精神障碍。
在爱情和婚姻中,是情好日密,还是相敬如宾,取决于夫妻两人的合作。如果我们都关心对方胜过关心自己,婚姻就会幸福。如果各怀私心,必然会争吵不休。婚姻的意义还在于对下一代的培养。一个人对待异性的方式,和他们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包括是否具有合作精神,是否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将给子女的生活风格以示范,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婚姻是否幸福。
如何才能拥有社会兴趣呢?
孩子最早在和妈妈的接触中萌发社会兴趣的小芽。妈妈对孩子冷漠、不耐烦,孩子就没有机会拥有这个小芽。妈妈如果深爱孩子,细心照顾孩子,孩子就会信任妈妈,和妈妈合作。孩子逐渐长大,妈妈不但自己和孩子合作,还慢慢教会孩子和别人合作,小芽就会长成小树苗。而父亲在孩子心中,常常是一个偶像。父亲要处理好自己的职业、爱情和友谊,既要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又要带领孩子去接触更广阔的社会,让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孩子进入学校后,老师和同学也会在社会兴趣上给他影响。长大后,朋友、伴侣、同事,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贵人,都会向我们提供互利机会,帮我们丰富社会情感。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面临一个高度参与和合作的社会,愿意合作,可以分享所有人的进步;不愿意合作,这个世界的美好就无法为我们所用。然而,我们在教育上却过分强调竞争,唯恐孩子不能脱颖而出,唯恐孩子吃亏,努力培养利己主义,而不重视培养合作奉献精神。这不见得对孩子好,也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世间最卓越的人,如阿德勒所言,往往是那些无私忘我、考虑他人甚至整个人类利益的人。个体心理学的深层哲学基础是广泛的乐观和至善,如果你没有宗教信仰,又向往简单宁静的心灵乐土,可以把个体心理学作为一个选项。
生活风格,是一种“宿命”。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是在儿童四五岁的时候形成的。我们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我们就容易成为什么样。这句话的正确率在细微处和深处更高,比如你进门之后把衣服放在哪儿,你什么时间洗碗,你和家人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比如你最深处的心理习惯。出生顺序也很重要,中国民间喜欢说“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老大喜欢默默奉献,老二精明耍滑,老小自私懒惰。阿德勒的研究立足于欧洲传统社会,结论略有不同。他认为,老大有一段“独生子”的美妙时光,但很快他就失去了自己的宝座,这种被剥夺的挫伤,会让他在成年后比较热衷于权力,或者酗酒、犯罪。次子则一出生就面临竞争,长大后会比较争强好胜,干练果断。最小的孩子通常会得到父母的溺爱,常常变得志大才疏,缺乏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勇气。当然这些也不是绝对的。父母如果应对得当,教会孩子合作,就会让他们健康成长。除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也很重要,我们都知道良师益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风格,更是一种选择。阿德勒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人是有意识的个体,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风格,决定自己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环境很重要,但个人的选择更重要。举个例子,两个家境都十分贫寒的乡村少年,奋发图强都考上了大学。父母为他们凑学费愁白了头,但仍觉得自豪极了。遗憾的是,这两个少年进入大学后,发现高手太多了,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是后几名,而且同学们都看不起他们。这时候少年会怎么做呢?第一个少年选择了继续苦学,他说:“我知道我在成绩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努力。”别人5年干成的事情,我可以干10年,只要不放弃,总有干成的那一天。人际关系上,他用憨笑和友好面对同学的冷漠和不屑,默默地在宿舍里打了4年开水。第二个少年选择了退缩,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别人打交道,每天沉溺在电脑游戏里。快毕业的时候,因为一些争执,他杀了4个室友。第一个少年叫俞敏洪,他后来创办了新东方,功成名就。第二个少年叫马加爵,他因杀人被判处死刑。很多人同情马加爵,但在同样的处境下,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创造性自我。你可以决定,是用乐观迎接未来的无数可能,还是投降并放出心中的恶魔。别怨环境,你的生活风格,由你自己来定。
生活风格的不同类型
阿德勒说,生活风格有4种类型:
社会利益型。这种风格的人致力于为社会作贡献。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人,他们的生命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芸芸众生,比如孔子,比如甘地,比如孙中山,比如阿德勒自己。
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极端的例子比如希特勒。
依赖型。这种人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一切。啃老族都是依赖型。自己不飞,下个蛋孵出来逼着下一代飞的,也是依赖型。
逃避型。这种人采用回避矛盾的方法获得人生的胜利,常以碌碌无为的方式避免失败。他们的口头禅是:我不是不行,是不想!
亲爱的读者,你是哪一种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社会兴趣
好的人生,是同时拥有成功和幸福。
成功比较容易衡量,但什么是幸福呢?歌德在他的巨著《浮士德》里,让主人公在知识、爱情、名利、艺术中苦苦追寻,但始终找不到他想要的。最后浮士德致力于帮整个人类打造乐园。这时,幸福终于出现了,他情不自禁地喊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阿德勒的观点,和歌德一样。他认为幸福最核心的因子是“社会兴趣”——愿意给予和合作的能力。
人的一生,要面临三大课题:职业、交际、两性。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需要一份工作来谋生,我们无法独自生活,我们本能地渴望爱情。只要兜里有钱,身边有几个好朋友,枕边有知心爱侣,我们就会感受到幸福。幸福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不然人们也不会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或者“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了。
阿德勒给出的办法是社会兴趣,为了让自己幸福,我们要努力让他人幸福。
职业上,怀有使命感,才能带来真正的工作愉悦和事业卓越。有一个小故事:肯尼迪总统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于是他走过去问这人在干什么。看门人回答说:“总统先生,我正在帮助把人送往月球。”当我们把自己普通的工作和伟大的目标结合起来的时候,往往更幸福,也更容易坚持,从而更容易走向卓越。一个创业者一心想挣快钱的时候,容易被各种困难打倒,也容易目光短浅,但如果他一心想的是做出业内第一的产品,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往往容易缔造一个伟大的企业帝国,就像乔布斯的苹果,或者扎克伯格的Facebook。同理,那些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孩子,大概不会因为一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好就跳楼,因为他对知识的热望里饱含着社会兴趣。而那些缺乏社会兴趣、只关心自己表现的孩子,却往往容易被考试失败击倒。
人际交往中,爱人者,人恒爱之。如果一个人关心他人,对他人有持久的兴趣,那么人群和同类就是他的基石,他的性格会很阳光,会觉得世界安全又美好。相反,如果一个人内心只装着自己,人群和同类就是他的地狱。因为无法爱和信任别人,他就会常常觉得生活是痛苦和危险的,很难融入人群中,甚至形成自闭和精神障碍。
在爱情和婚姻中,是情好日密,还是相敬如宾,取决于夫妻两人的合作。如果我们都关心对方胜过关心自己,婚姻就会幸福。如果各怀私心,必然会争吵不休。婚姻的意义还在于对下一代的培养。一个人对待异性的方式,和他们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包括是否具有合作精神,是否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将给子女的生活风格以示范,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婚姻是否幸福。
如何才能拥有社会兴趣呢?
孩子最早在和妈妈的接触中萌发社会兴趣的小芽。妈妈对孩子冷漠、不耐烦,孩子就没有机会拥有这个小芽。妈妈如果深爱孩子,细心照顾孩子,孩子就会信任妈妈,和妈妈合作。孩子逐渐长大,妈妈不但自己和孩子合作,还慢慢教会孩子和别人合作,小芽就会长成小树苗。而父亲在孩子心中,常常是一个偶像。父亲要处理好自己的职业、爱情和友谊,既要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又要带领孩子去接触更广阔的社会,让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孩子进入学校后,老师和同学也会在社会兴趣上给他影响。长大后,朋友、伴侣、同事,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贵人,都会向我们提供互利机会,帮我们丰富社会情感。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面临一个高度参与和合作的社会,愿意合作,可以分享所有人的进步;不愿意合作,这个世界的美好就无法为我们所用。然而,我们在教育上却过分强调竞争,唯恐孩子不能脱颖而出,唯恐孩子吃亏,努力培养利己主义,而不重视培养合作奉献精神。这不见得对孩子好,也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世间最卓越的人,如阿德勒所言,往往是那些无私忘我、考虑他人甚至整个人类利益的人。个体心理学的深层哲学基础是广泛的乐观和至善,如果你没有宗教信仰,又向往简单宁静的心灵乐土,可以把个体心理学作为一个选项。
大师小传
阿德勒的档案
姓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性别:男
民族:犹太
国籍:奥地利
学校: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职业:医生/社会活动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畅销书作家
生卒:1870-1937
社会关系:父亲利奥波德,犹太谷物商人
母亲鲍琳,犹太商人的女儿
妻子蕾莎,俄国犹太人,社会主义活动家
座右铭:人生是至善的
最喜欢做的事:工作
最崇拜的人:?
口头禅:自卑,人人都自卑
早年生涯:从被自卑淹没的小孩,长成一个平凡的青年
1870年,在维也纳郊外的一栋公寓里,一对犹太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父亲利奥波德已经35岁了,是个温和、幽默、天性乐观的人。他做谷物生意已经很多年,因为妻子精明能干,一家人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舒适的。
母亲鲍琳此时25岁,她之前是谷物商的女儿,现在是谷物商的妻子,帮着丈夫料理生意,似乎一生都需要和燕麦、小麦打交道。繁重的生活夺走了她的快乐,她总是显得郁郁寡欢。
作为次子,小阿德勒一睁眼,就看到了爸爸、妈妈,还有长他两岁的哥哥西格蒙德——没错,阿德勒的哥哥和弗洛伊德同名。更让人难过的是,哥哥英俊、聪明、健康,是妈妈的宠儿。和哥哥一比,小阿德勒就是个丑小鸭。他长得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佝偻病,不会走路又坐不稳,常常被用绷带绑着坐在椅子上,看健康的哥哥上蹿下跳来去自如,心里是满满的羡慕和自卑。更让人难过的是,这个哥哥还非常正直善良、慷慨无私,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他退学做生意,赚钱养家,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阿德勒。哥哥最后成了成功富有的商人,一直深爱弟弟阿德勒,以他的成就为荣。后来阿德勒曾这样评价哥哥:“一个善良又勤奋的家伙,他超过我——一直超过我。”一出生就遇到这种人,怎能不自卑啊!
阿德勒3岁的时候,弟弟鲁道夫出生,但这个孩子半岁多一点就死于白喉。当时小阿德勒就睡在弟弟旁边,可想而知这件事对他精神上的伤害有多大。4岁的时候,阿德勒终于可以走路了。父母尽量满足他户外玩耍的愿望,幸运的是他们住在维也纳的郊外,房子后面是开阔的田野。阿德勒和周围的小孩子一起疯玩疯跑,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尽情的嬉戏让他强壮了起来,并且养成了合群的性格。5岁的时候,阿德勒得了肺炎,又差点死掉,幸好有医生及时救治,才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在阿德勒的童年里,仿佛始终有医生在他家晃悠,他们是小阿德勒心中的英雄,他渴望着长大后也当医生。
阿德勒有4个弟弟妹妹,比他小7岁的弟弟非常聪明,对身为二哥的阿德勒并不服气。多年后阿德勒名满天下,弟弟对他仍然有着猜疑和不满。对小阿德勒来说,上有完美模范的哥哥,下有聪明敏锐的弟弟,可谓压力重重。这种三人关系多年后将再次重演——“平凡”的他,在天才“哥哥”弗洛伊德和天才“弟弟”荣格之间,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阿德勒9岁的时候,进入文科中学读书。巧的是,14年前弗洛伊德进的也是这所学校。但和自带天才光环的弗洛伊德同学相比,阿德勒同学平平无奇,第一年就不及格留级了。数学尤其差,老师告诉他父亲,这孩子数学这么烂,不要痴心妄想念书了,还是去当个鞋匠吧。
阿德勒的父亲拒绝了老师,还给小阿德勒打气。老师的刺激和父亲的鼓励,成了双重动力。阿德勒加倍努力学习,后来有一次他解出了一道奇难的数学题。老师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而阿德勒心里则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信念:从来就没有什么天才,也不靠基因和幸运,创造成就全靠我们自己!中学时代,父母总是搬家,阿德勒也在各种转学中完成了中学学业。由于学校的档案室在“二战”中焚毁了,所以我们看不到阿德勒在中学时代的更多表现了。
1888年,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9年的青春时光里,他仍然是扔到人堆里也找不出来的那个,不是高富帅,不是运动健儿,学习成绩也一般。更多的时候,他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主义运动的集会,虽然他在其中并不是风云人物,也不惹人注意。1897年他完成学业,拿到了博士学位,当了一个眼科医生。同一年,他邂逅了俄罗斯姑娘蕾莎,爱情像火一样在他心中燃烧,他热烈地追求这个姑娘,终于赢得了她的芳心。12月,他们在俄罗斯结婚。
“东边我的美人呀,西边黄河流”,而立之际的阿德勒过得还不错,和新婚妻子琴瑟和谐,生了大女儿,拥有了自己的诊所,开始在维也纳站住了脚跟。
追随弗洛伊德:和另一个西格蒙德较劲,其乐无穷
阿德勒最早的兴趣是社会医学。学生时代他就对社会主义怀有热望,而蕾莎比他还热衷政治活动,两个人算是革命伴侣。阿德勒的第一本书关注裁缝工人的特殊疾病,呼吁社会正视他们恶劣的工作环境。
1902年,弗洛伊德的星期三精神分析协会成立,他写信邀请阿德勒参加。世人都认为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但阿德勒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只是弗老师的年轻同事,这封信作为证据,他保留了一辈子。多年后,有一次他在美国和年轻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一起吃饭,对方无意中说他是弗老师的弟子,阿德勒大怒,脸色从艳阳高照秒变乌云密布,把马斯洛吓呆了。西格蒙德这个名字,简直就是阿德勒的心结啊!
1902年到1911年,又是一个9年。
这9年,阿德勒在精神分析的圈子里很活跃。最初的星期三协会,除了弗洛伊德只有4个人,都是维也纳的年轻医生,他们的交流和谐又兴奋,不断点燃思维的火花。最初几年,阿德勒很受弗洛伊德器重,被任命为维也纳学会的会长。他发表的《劣等体质的研究》弗老师也很重视,认为是精神分析理论在生理学上的补述。但弗老师的密友、神秘美丽的莎乐美同学早就敏锐地察觉出了阿德勒和弗老师的分歧,阿德勒关注的是器官缺陷,弗老师关心的是性;阿德勒喜欢意识,而弗老师钟爱潜意识,两个人的思想并不搭。
这9年,阿德勒从未放下对社会医学的热爱,他研究乡村卫生,研究社会福利,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发展,出版了《医生作为教育者》一书,强调孩子成长和进步的最大支持就是父母的鼓励和自己的自信。这个信念来自阿德勒自己的经验,作为家里最容易被忽视的次子,妈妈在他生命前两年对他还算宠爱,有了弟弟后就开始忽视他,幸好爸爸给了他很多鼓励,让他从病弱的小孩长成了一个有坚实内心的人。
这9年,阿德勒自己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变。他拥有了3女1子,转行当了神经科医生,搬到了地段更好的内城区居住。和蕾莎的关系则是爱和竞争并存。阿德勒希望蕾莎做个美丽时尚的医生夫人,但蕾莎显然更热衷于政治活动,常常埋怨家务和孩子把自己给捆住了。
1911年,阿德勒和弗老师的思想分歧公开化了。阿德勒的新论文讨论“精神分析学的困境”和“男性钦羡”,被认为是公然背叛了弗老师的“俄狄浦斯情结”。想想阿德勒同学的成长过程,和老妈关系一般般,却被老爸偏宠和保护,所以,他怎么会认同“俄狄浦斯情结”?对阿德勒来说,竞争和危险从不是来自父亲,而是来自于兄弟姐妹。
和暴烈的弗老师斗争的结果是,阿德勒等7个小伙伴离开了精神分析学会。对后来的荣格来说,和弗老师决裂是内心的撕裂,但对此刻的阿德勒来说,和弗老师决裂是思想的竞争。我绝不要自己的理论被误解、被无视、被湮没,而为你的理论做嫁衣。弗洛伊德对他口诛笔伐:“我的敌人已被野心所驱使,他已得了偏执妄想症。”弗洛伊德坚持认为,在观点的背后是人格。这不无道理,弗洛伊德雄心勃勃,要把自己树为权威,而阿德勒争强好胜,喜欢挑战权威。这俩人早晚是要崩的。
离开弗洛伊德后,阿德勒将迎来他生命中真正辉煌的时光。
个体心理学时代:振奋的乐观和不屈不挠的努力
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去了咖啡馆。
对维也纳人来说,咖啡馆是个美妙的存在。维也纳有三宝:音乐、华尔兹、咖啡煲。维也纳几乎“五步一咖啡馆”,人们喜欢喝着香浓的咖啡聊着天,再搭配一块甜点,伴着悠扬的音乐,味蕾和精神都得到了满足。很多咖啡馆有自己固定的顾客,比如艺术家、作家、政治家或各界名流。
阿德勒和小伙伴选了喜乐咖啡馆,在这里另扯一杆旗:自由精神分析协会,后来改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他们常在咖啡馆开会,大家谈笑风生,气氛温暖又活跃,阿德勒对所有人都予以鼓励和赞许。有时候还邀请病患参加,大家谈完后顺便去打打台球,散着步说笑着一起回家,个体心理学家的学术生活真是一点也不枯燥。有人因此更倾慕阿德勒,但也有人借此攻击这个协会不严肃、不严谨。
这个阶段,阿德勒继续治疗病患,他的病人来自三教九流,商人、厨师、服务员、杂技演员……来者不拒。很多人生活在最底层,但他们精湛的工作技艺、饱满的生活热情,让阿德勒深深感动,并给了他很多启迪。
1912年,阿德勒写出了《神经症的性格》,在这本书里,他吸收了德国哲学家法兴格的思想,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行医感受。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赋予现实的意义。穷人可以很幸福,富人也可以很痛苦,重点在于我们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比如成为大富翁、娶个好妻子或者读博士,它们指引着我们走向理想的生活。生活目标本身是虚构的,但追寻目标的过程是真实和有意义的。
1915年,阿德勒成为维也纳大学的讲师。
1916年,阿德勒以军医身份被征召入伍,在“一战”的炮火中目睹了更多的伤痛,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发现。很多年以后,阿德勒仍然记得,无数个不眠的夜里,他为这些垂死挣扎的生命痛苦着。而新思想也在他大脑中萦回,让一个人在痛苦中撑下去的力量,是个人意志,更是同情、利他、无私和忘我。阿德勒后来将其称为社会兴趣。在阿德勒的思维模式里,始终怀有一种振奋的乐观。
1919年,阿德勒完成了《个体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强调个体应在正确理解生活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之道,培养健康的社会兴趣,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并对社会有所贡献。
阿德勒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儿童教育上。说到对待孩子,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老子当年遭过的罪,你凭啥不能遭?另一种是:我吃过苦,不希望你也这样苦。阿德勒显然是后一种人,病弱的童年、母亲的冷落、老师的忽视让他深深感到: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成人的爱和鼓励有多么重要!成人有义务帮助孩子成长为完整、独立的个体。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开了30多个儿童指导诊所,帮助“问题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把个体心理学的理念教给老师和家长。
阿德勒说,个体心理学的教育艺术在于完全理解孩子,避免权威性,当孩子显示出了积极的适应性、乐观、勇气、自信和社会兴趣,学会了合作和奉献时,父母才真正完成了任务。而老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今天很流行的“正面管教”,其理论基础就是阿德勒提出的。
在自己的家庭生活里,阿德勒也身体力行。他虽然工作很忙,但绝不是“缺席的爸爸”,他会陪孩子们玩耍和聊天。小女儿如果有事找爸爸,会跑到阿德勒办公室砰砰敲门,而慈爱的父亲会放下工作,关切地抱起女儿。晚餐时,孩子们可以和父亲或者客人们尽情交谈。沐浴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里,又可以自由吸收和表达,阿德勒的4个孩子长大后都非常优秀,长女是社会学博士,次女和儿子后来也是博士、心理学家,小女儿是艺术家。女儿做不出作业,阿德勒会细心宽慰:“再试试,你能做好的,相信自己。”儿子小时候,有一次被老师说学习差、脑子笨。阿德勒摸摸儿子脑袋,愤怒地说:“你的老师就是个白痴!”那些不过被老师轻蔑地看了一眼就动手打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应该学一下阿德勒?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阿德勒自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孩子们的,他是孩子们真正的挚友。
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有一天晚上,阿德勒要在柏林做一场儿童心理学的演讲。一个维也纳的医生十分仰慕阿德勒,于是坐上了去柏林的火车。倒霉的是,在火车上他紧挨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小家伙尽显熊孩子本色,跳上跳下,各种吵闹,他的妈妈一开始还耐着性子说话,要求孩子安静点,但熊孩子毫不理会。软的不行来硬的,妈妈冷面呵斥,最后一个巴掌扇了过去,熊孩子放声大哭,哭声回荡在几个车厢里,妈妈束手无策。这时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子来了,他微笑着和熊孩子说话,还像变魔术一样,从兜里掏出一个木马玩具!小男孩被他和善的面孔和有趣的玩具吸引了,哭声停止了,代之以清脆的、可爱的笑声,简直是小恶魔秒变小天使的节奏啊!不过真正的天使应该是这位矮胖男子,他拯救了全车厢人的耳朵。医生终于可以休息了,一会儿还要听偶像的讲座呢!然而,等他打起精神来到大厅,却惊讶地发现,演讲的人正是他在火车上遇到的矮胖天使!
这就是阿德勒!他的爱与善,不仅是聚光灯下的一场场演讲,更是生活中默默的一言一行。据说阿德勒小的时候,父亲曾经告诫他:“绝对不要相信别人告诉你的”,这句话的后半句是“要看他怎么做”。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这是阿德勒和个体心理学的精神底色。
美国:美丽新世界欢迎你
1926年,在欧洲已经声名赫赫的阿德勒,第一次来到美国。这时他已经56岁了。
美国人特别喜欢阿德勒。美国是个很乐观的国家,讲究英雄不问出身,凭借自己的奋斗实现梦想,赚来个人的美好生活。阿德勒是个很乐观的人,主张每个人都有翻身的机会,都能在自卑中实现超越,并惠及社会。双方有着相似的理念,于是一拍即合。
阿德勒四处讲演,足迹遍布美国大小城市,他反复强调,自卑是理解人性的中心,自卑激发出追求力量的无限渴望,然后每个人会展现出不同的生活风格,比如有人勇敢面对,有人逃避,有人利他,有人犯罪。老师和妈妈对孩子形成生活风格至关重要。这些观点受到了美国人发自内心的欢迎、尊重和追捧。
阿德勒杰作迭出,一口气写了《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自卑与超越》等佳作,这些书备受纽约时报好评,他们还赞美阿德勒是“西方世界的孔子”。个体心理学在美国发展得实在太风生水起了,阿德勒最后决定定居美国。在美国也建立了很多儿童教育指导中心。
遗憾的是,他的妻子蕾莎不愿意来美国。蕾莎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是托洛茨基的好朋友,她尊重丈夫的事业和成就,但她始终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了心理文化等一切,理想的社会得先从改造经济基础做起。她不想到特别资本主义的美国去生活。
夫妻分居两地,阿德勒只好在美国和维也纳之间奔波,很辛苦,但也不乏幸福和惬意。每个假期,他都回到维也纳,他们在郊外买了一个漂亮的庄园,夏天会邀请老朋友们来消暑。绿树浓荫,花香满园,阿德勒牵着牧羊犬悠闲地修剪玫瑰,真是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干。客人们尽情享用美食,阿德勒会一边弹琴一边引吭高歌,还邀请朋友们一起唱。这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快乐幸福的人生。
1936年,蕾莎终于决定来美国和阿德勒团圆。他老了,病了。她老了,累了。他们的婚姻算不上完美,有数不清的争吵和竞争,但他们携手一生,彼此忠贞,生死不渝。
1937年,阿德勒仍然很繁忙,日程排得满满的,一个月需要去4个国家开56场讲座。5月28日早晨,阿德勒在苏格兰的阿伯丁大街散步,心脏病突发去世。葬礼在阿伯丁和爱丁堡举行,各界精英都来了,哀荣备至。欧美各大媒体都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纽约先驱论坛报》写得最为感人:
阿德勒,自卑情结之父,拒绝成为精神分析的某个零件。他既有点像科学家弗洛伊德,又和预言家荣格相似。他就是他自己,传播福音的人,他离开了他心爱的个体心理学,离开了敬爱他的民众,也离开了这个深爱他的世界。
阿德勒的档案
姓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性别:男
民族:犹太
国籍:奥地利
学校: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职业:医生/社会活动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畅销书作家
生卒:1870-1937
社会关系:父亲利奥波德,犹太谷物商人
母亲鲍琳,犹太商人的女儿
妻子蕾莎,俄国犹太人,社会主义活动家
座右铭:人生是至善的
最喜欢做的事:工作
最崇拜的人:?
口头禅:自卑,人人都自卑
早年生涯:从被自卑淹没的小孩,长成一个平凡的青年
1870年,在维也纳郊外的一栋公寓里,一对犹太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父亲利奥波德已经35岁了,是个温和、幽默、天性乐观的人。他做谷物生意已经很多年,因为妻子精明能干,一家人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舒适的。
母亲鲍琳此时25岁,她之前是谷物商的女儿,现在是谷物商的妻子,帮着丈夫料理生意,似乎一生都需要和燕麦、小麦打交道。繁重的生活夺走了她的快乐,她总是显得郁郁寡欢。
作为次子,小阿德勒一睁眼,就看到了爸爸、妈妈,还有长他两岁的哥哥西格蒙德——没错,阿德勒的哥哥和弗洛伊德同名。更让人难过的是,哥哥英俊、聪明、健康,是妈妈的宠儿。和哥哥一比,小阿德勒就是个丑小鸭。他长得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佝偻病,不会走路又坐不稳,常常被用绷带绑着坐在椅子上,看健康的哥哥上蹿下跳来去自如,心里是满满的羡慕和自卑。更让人难过的是,这个哥哥还非常正直善良、慷慨无私,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他退学做生意,赚钱养家,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阿德勒。哥哥最后成了成功富有的商人,一直深爱弟弟阿德勒,以他的成就为荣。后来阿德勒曾这样评价哥哥:“一个善良又勤奋的家伙,他超过我——一直超过我。”一出生就遇到这种人,怎能不自卑啊!
阿德勒3岁的时候,弟弟鲁道夫出生,但这个孩子半岁多一点就死于白喉。当时小阿德勒就睡在弟弟旁边,可想而知这件事对他精神上的伤害有多大。4岁的时候,阿德勒终于可以走路了。父母尽量满足他户外玩耍的愿望,幸运的是他们住在维也纳的郊外,房子后面是开阔的田野。阿德勒和周围的小孩子一起疯玩疯跑,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尽情的嬉戏让他强壮了起来,并且养成了合群的性格。5岁的时候,阿德勒得了肺炎,又差点死掉,幸好有医生及时救治,才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在阿德勒的童年里,仿佛始终有医生在他家晃悠,他们是小阿德勒心中的英雄,他渴望着长大后也当医生。
阿德勒有4个弟弟妹妹,比他小7岁的弟弟非常聪明,对身为二哥的阿德勒并不服气。多年后阿德勒名满天下,弟弟对他仍然有着猜疑和不满。对小阿德勒来说,上有完美模范的哥哥,下有聪明敏锐的弟弟,可谓压力重重。这种三人关系多年后将再次重演——“平凡”的他,在天才“哥哥”弗洛伊德和天才“弟弟”荣格之间,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阿德勒9岁的时候,进入文科中学读书。巧的是,14年前弗洛伊德进的也是这所学校。但和自带天才光环的弗洛伊德同学相比,阿德勒同学平平无奇,第一年就不及格留级了。数学尤其差,老师告诉他父亲,这孩子数学这么烂,不要痴心妄想念书了,还是去当个鞋匠吧。
阿德勒的父亲拒绝了老师,还给小阿德勒打气。老师的刺激和父亲的鼓励,成了双重动力。阿德勒加倍努力学习,后来有一次他解出了一道奇难的数学题。老师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而阿德勒心里则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信念:从来就没有什么天才,也不靠基因和幸运,创造成就全靠我们自己!中学时代,父母总是搬家,阿德勒也在各种转学中完成了中学学业。由于学校的档案室在“二战”中焚毁了,所以我们看不到阿德勒在中学时代的更多表现了。
1888年,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9年的青春时光里,他仍然是扔到人堆里也找不出来的那个,不是高富帅,不是运动健儿,学习成绩也一般。更多的时候,他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主义运动的集会,虽然他在其中并不是风云人物,也不惹人注意。1897年他完成学业,拿到了博士学位,当了一个眼科医生。同一年,他邂逅了俄罗斯姑娘蕾莎,爱情像火一样在他心中燃烧,他热烈地追求这个姑娘,终于赢得了她的芳心。12月,他们在俄罗斯结婚。
“东边我的美人呀,西边黄河流”,而立之际的阿德勒过得还不错,和新婚妻子琴瑟和谐,生了大女儿,拥有了自己的诊所,开始在维也纳站住了脚跟。
追随弗洛伊德:和另一个西格蒙德较劲,其乐无穷
阿德勒最早的兴趣是社会医学。学生时代他就对社会主义怀有热望,而蕾莎比他还热衷政治活动,两个人算是革命伴侣。阿德勒的第一本书关注裁缝工人的特殊疾病,呼吁社会正视他们恶劣的工作环境。
1902年,弗洛伊德的星期三精神分析协会成立,他写信邀请阿德勒参加。世人都认为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但阿德勒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只是弗老师的年轻同事,这封信作为证据,他保留了一辈子。多年后,有一次他在美国和年轻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一起吃饭,对方无意中说他是弗老师的弟子,阿德勒大怒,脸色从艳阳高照秒变乌云密布,把马斯洛吓呆了。西格蒙德这个名字,简直就是阿德勒的心结啊!
1902年到1911年,又是一个9年。
这9年,阿德勒在精神分析的圈子里很活跃。最初的星期三协会,除了弗洛伊德只有4个人,都是维也纳的年轻医生,他们的交流和谐又兴奋,不断点燃思维的火花。最初几年,阿德勒很受弗洛伊德器重,被任命为维也纳学会的会长。他发表的《劣等体质的研究》弗老师也很重视,认为是精神分析理论在生理学上的补述。但弗老师的密友、神秘美丽的莎乐美同学早就敏锐地察觉出了阿德勒和弗老师的分歧,阿德勒关注的是器官缺陷,弗老师关心的是性;阿德勒喜欢意识,而弗老师钟爱潜意识,两个人的思想并不搭。
这9年,阿德勒从未放下对社会医学的热爱,他研究乡村卫生,研究社会福利,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发展,出版了《医生作为教育者》一书,强调孩子成长和进步的最大支持就是父母的鼓励和自己的自信。这个信念来自阿德勒自己的经验,作为家里最容易被忽视的次子,妈妈在他生命前两年对他还算宠爱,有了弟弟后就开始忽视他,幸好爸爸给了他很多鼓励,让他从病弱的小孩长成了一个有坚实内心的人。
这9年,阿德勒自己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变。他拥有了3女1子,转行当了神经科医生,搬到了地段更好的内城区居住。和蕾莎的关系则是爱和竞争并存。阿德勒希望蕾莎做个美丽时尚的医生夫人,但蕾莎显然更热衷于政治活动,常常埋怨家务和孩子把自己给捆住了。
1911年,阿德勒和弗老师的思想分歧公开化了。阿德勒的新论文讨论“精神分析学的困境”和“男性钦羡”,被认为是公然背叛了弗老师的“俄狄浦斯情结”。想想阿德勒同学的成长过程,和老妈关系一般般,却被老爸偏宠和保护,所以,他怎么会认同“俄狄浦斯情结”?对阿德勒来说,竞争和危险从不是来自父亲,而是来自于兄弟姐妹。
和暴烈的弗老师斗争的结果是,阿德勒等7个小伙伴离开了精神分析学会。对后来的荣格来说,和弗老师决裂是内心的撕裂,但对此刻的阿德勒来说,和弗老师决裂是思想的竞争。我绝不要自己的理论被误解、被无视、被湮没,而为你的理论做嫁衣。弗洛伊德对他口诛笔伐:“我的敌人已被野心所驱使,他已得了偏执妄想症。”弗洛伊德坚持认为,在观点的背后是人格。这不无道理,弗洛伊德雄心勃勃,要把自己树为权威,而阿德勒争强好胜,喜欢挑战权威。这俩人早晚是要崩的。
离开弗洛伊德后,阿德勒将迎来他生命中真正辉煌的时光。
个体心理学时代:振奋的乐观和不屈不挠的努力
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去了咖啡馆。
对维也纳人来说,咖啡馆是个美妙的存在。维也纳有三宝:音乐、华尔兹、咖啡煲。维也纳几乎“五步一咖啡馆”,人们喜欢喝着香浓的咖啡聊着天,再搭配一块甜点,伴着悠扬的音乐,味蕾和精神都得到了满足。很多咖啡馆有自己固定的顾客,比如艺术家、作家、政治家或各界名流。
阿德勒和小伙伴选了喜乐咖啡馆,在这里另扯一杆旗:自由精神分析协会,后来改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他们常在咖啡馆开会,大家谈笑风生,气氛温暖又活跃,阿德勒对所有人都予以鼓励和赞许。有时候还邀请病患参加,大家谈完后顺便去打打台球,散着步说笑着一起回家,个体心理学家的学术生活真是一点也不枯燥。有人因此更倾慕阿德勒,但也有人借此攻击这个协会不严肃、不严谨。
这个阶段,阿德勒继续治疗病患,他的病人来自三教九流,商人、厨师、服务员、杂技演员……来者不拒。很多人生活在最底层,但他们精湛的工作技艺、饱满的生活热情,让阿德勒深深感动,并给了他很多启迪。
1912年,阿德勒写出了《神经症的性格》,在这本书里,他吸收了德国哲学家法兴格的思想,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行医感受。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赋予现实的意义。穷人可以很幸福,富人也可以很痛苦,重点在于我们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比如成为大富翁、娶个好妻子或者读博士,它们指引着我们走向理想的生活。生活目标本身是虚构的,但追寻目标的过程是真实和有意义的。
1915年,阿德勒成为维也纳大学的讲师。
1916年,阿德勒以军医身份被征召入伍,在“一战”的炮火中目睹了更多的伤痛,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发现。很多年以后,阿德勒仍然记得,无数个不眠的夜里,他为这些垂死挣扎的生命痛苦着。而新思想也在他大脑中萦回,让一个人在痛苦中撑下去的力量,是个人意志,更是同情、利他、无私和忘我。阿德勒后来将其称为社会兴趣。在阿德勒的思维模式里,始终怀有一种振奋的乐观。
1919年,阿德勒完成了《个体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强调个体应在正确理解生活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之道,培养健康的社会兴趣,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并对社会有所贡献。
阿德勒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儿童教育上。说到对待孩子,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老子当年遭过的罪,你凭啥不能遭?另一种是:我吃过苦,不希望你也这样苦。阿德勒显然是后一种人,病弱的童年、母亲的冷落、老师的忽视让他深深感到: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成人的爱和鼓励有多么重要!成人有义务帮助孩子成长为完整、独立的个体。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开了30多个儿童指导诊所,帮助“问题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把个体心理学的理念教给老师和家长。
阿德勒说,个体心理学的教育艺术在于完全理解孩子,避免权威性,当孩子显示出了积极的适应性、乐观、勇气、自信和社会兴趣,学会了合作和奉献时,父母才真正完成了任务。而老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今天很流行的“正面管教”,其理论基础就是阿德勒提出的。
在自己的家庭生活里,阿德勒也身体力行。他虽然工作很忙,但绝不是“缺席的爸爸”,他会陪孩子们玩耍和聊天。小女儿如果有事找爸爸,会跑到阿德勒办公室砰砰敲门,而慈爱的父亲会放下工作,关切地抱起女儿。晚餐时,孩子们可以和父亲或者客人们尽情交谈。沐浴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里,又可以自由吸收和表达,阿德勒的4个孩子长大后都非常优秀,长女是社会学博士,次女和儿子后来也是博士、心理学家,小女儿是艺术家。女儿做不出作业,阿德勒会细心宽慰:“再试试,你能做好的,相信自己。”儿子小时候,有一次被老师说学习差、脑子笨。阿德勒摸摸儿子脑袋,愤怒地说:“你的老师就是个白痴!”那些不过被老师轻蔑地看了一眼就动手打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应该学一下阿德勒?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阿德勒自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孩子们的,他是孩子们真正的挚友。
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有一天晚上,阿德勒要在柏林做一场儿童心理学的演讲。一个维也纳的医生十分仰慕阿德勒,于是坐上了去柏林的火车。倒霉的是,在火车上他紧挨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小家伙尽显熊孩子本色,跳上跳下,各种吵闹,他的妈妈一开始还耐着性子说话,要求孩子安静点,但熊孩子毫不理会。软的不行来硬的,妈妈冷面呵斥,最后一个巴掌扇了过去,熊孩子放声大哭,哭声回荡在几个车厢里,妈妈束手无策。这时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子来了,他微笑着和熊孩子说话,还像变魔术一样,从兜里掏出一个木马玩具!小男孩被他和善的面孔和有趣的玩具吸引了,哭声停止了,代之以清脆的、可爱的笑声,简直是小恶魔秒变小天使的节奏啊!不过真正的天使应该是这位矮胖男子,他拯救了全车厢人的耳朵。医生终于可以休息了,一会儿还要听偶像的讲座呢!然而,等他打起精神来到大厅,却惊讶地发现,演讲的人正是他在火车上遇到的矮胖天使!
这就是阿德勒!他的爱与善,不仅是聚光灯下的一场场演讲,更是生活中默默的一言一行。据说阿德勒小的时候,父亲曾经告诫他:“绝对不要相信别人告诉你的”,这句话的后半句是“要看他怎么做”。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这是阿德勒和个体心理学的精神底色。
美国:美丽新世界欢迎你
1926年,在欧洲已经声名赫赫的阿德勒,第一次来到美国。这时他已经56岁了。
美国人特别喜欢阿德勒。美国是个很乐观的国家,讲究英雄不问出身,凭借自己的奋斗实现梦想,赚来个人的美好生活。阿德勒是个很乐观的人,主张每个人都有翻身的机会,都能在自卑中实现超越,并惠及社会。双方有着相似的理念,于是一拍即合。
阿德勒四处讲演,足迹遍布美国大小城市,他反复强调,自卑是理解人性的中心,自卑激发出追求力量的无限渴望,然后每个人会展现出不同的生活风格,比如有人勇敢面对,有人逃避,有人利他,有人犯罪。老师和妈妈对孩子形成生活风格至关重要。这些观点受到了美国人发自内心的欢迎、尊重和追捧。
阿德勒杰作迭出,一口气写了《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自卑与超越》等佳作,这些书备受纽约时报好评,他们还赞美阿德勒是“西方世界的孔子”。个体心理学在美国发展得实在太风生水起了,阿德勒最后决定定居美国。在美国也建立了很多儿童教育指导中心。
遗憾的是,他的妻子蕾莎不愿意来美国。蕾莎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是托洛茨基的好朋友,她尊重丈夫的事业和成就,但她始终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了心理文化等一切,理想的社会得先从改造经济基础做起。她不想到特别资本主义的美国去生活。
夫妻分居两地,阿德勒只好在美国和维也纳之间奔波,很辛苦,但也不乏幸福和惬意。每个假期,他都回到维也纳,他们在郊外买了一个漂亮的庄园,夏天会邀请老朋友们来消暑。绿树浓荫,花香满园,阿德勒牵着牧羊犬悠闲地修剪玫瑰,真是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干。客人们尽情享用美食,阿德勒会一边弹琴一边引吭高歌,还邀请朋友们一起唱。这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快乐幸福的人生。
1936年,蕾莎终于决定来美国和阿德勒团圆。他老了,病了。她老了,累了。他们的婚姻算不上完美,有数不清的争吵和竞争,但他们携手一生,彼此忠贞,生死不渝。
1937年,阿德勒仍然很繁忙,日程排得满满的,一个月需要去4个国家开56场讲座。5月28日早晨,阿德勒在苏格兰的阿伯丁大街散步,心脏病突发去世。葬礼在阿伯丁和爱丁堡举行,各界精英都来了,哀荣备至。欧美各大媒体都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纽约先驱论坛报》写得最为感人:
阿德勒,自卑情结之父,拒绝成为精神分析的某个零件。他既有点像科学家弗洛伊德,又和预言家荣格相似。他就是他自己,传播福音的人,他离开了他心爱的个体心理学,离开了敬爱他的民众,也离开了这个深爱他的世界。
阿德勒是个朴实无华的人,不像弗洛伊德那般深刻锐利,也不像荣格那般让人遐思神往,可是他温和、乐观,牢牢扎根在现世生活里,一步步搭建起自己的学说体系,鼓励了无数人在自卑中实现超越。他更是孩子们的挚友,对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致敬阿德勒,他的思想一直在我们身边回响。
致敬阿德勒,他的思想一直在我们身边回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