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中国史新思文库·始皇帝

新思文库·始皇帝

超过《史记》的视野,解开秦始皇生平八个谜团“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秦汉卷作者,汇聚半个世纪的新史料和实地考察,解读秦始皇的真实一生,追溯秦帝国建立背后的大一统梦想

作者:[日] 鹤间和幸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ISBN: 978750869563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中国史 SKU:5d816ba7b5d8bfc22f30dec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5631丛书名: 无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还原真实的帝国开创者形象,解读秦始皇生平的众多谜团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首位皇帝,秦始皇结束战国乱世,成为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千古一帝”。有关秦始皇的生平,无论是《史记》等正史经典,还是当代影视剧的戏说重现,都无可避免地增添着来自后人的神话色彩。然而始皇帝并非神明,应当从解读“人”的角度看待他。他的一生八个谜团:身世的秘密、即位的经过、内乱的真相、荆轲刺秦的始末、帝国统一、五次巡行、突然身亡和遗诏的真实内容——中国历代皇帝中,还没有谁的生涯像秦始皇这样跌宕起伏,追溯秦始皇作为一个人的生涯,来回望这段历史,必然别具意义。

 

2. 实地考察秦始皇五次东巡路线,追寻帝国开创者统一中华帝国的梦想

作者鹤间和幸曾多次来到中国,重走秦始皇巡游中原的路线。从泰山等地的石刻上,从秦的万里长城上,从他对齐鲁文化的吸纳中,一个胸怀统一的“中华梦”的皇帝形象浮出水面:既希望与天上的“三皇五帝”比肩,建立千年的帝国基业,却又有畏惧死亡、执迷长生不老的凡人一面;凭借武力征服中原六国,但又因六国的文化而深深震撼。理解这个帝国开创者内心的复杂人性,也可帮助理解秦代政治,虽然统治短暂却又源远流长的原因。

 

3. 超越《史记》的视野,以新近考古证据,重现秦始皇生平和秦代社会

《史记》在千百年来都是解读秦始皇生平、评说功过得失的范本,但《史记》成书于秦始皇身后一百多年,司马迁塑造的始皇帝,难免与他的真实形象有了一定的距离,添加了汉代人的想象和成见。20世纪70年代以来,秦始皇陵、秦代简牍等考古资料的出土,为学者们研究秦始皇生平开启了新途径。凭借北大汉简《赵正书》等珍贵史料,作者不仅补充了《史记》中的疏漏,解释了史料中的矛盾之处,也还原了秦代社会的真正风貌。将始皇帝作为一个普通的秦代男子,来考察他所生活的时代。

 

4.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作者鹤间和幸,综合图像、地图与文献的生动著作

作者鹤间和幸长期致力于中国秦汉史专业,特别是对于秦始皇及秦代政治的还原,被日本学术界誉为“日本始皇帝研究之代表”。他重视实地考察,曾多次访问秦始皇陵,并依照史料记载重走秦始皇巡游中原的五条路线。在写作上,脱离了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以往的浓厚理论色彩,常使用平易近人的文笔,并且重视图像的作用,利用文物图版、地图,构建出具有情境的历史。

 

内容简介

秦始皇嬴政,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位皇帝,他的生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他结束乱世,是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千古一帝”;他以“始皇帝”自称,追求千秋万代的功业。但他创造的却是一个短命的帝国。《史记》在2000多年来一直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史料,但《史记》成书于秦朝灭亡的百年之后,无疑会掺杂后世的想象与成见。真实的秦始皇,是一位贤能的明君,还是残酷的暴君?

鹤间和幸说:“始皇帝并不是上帝,应该从人物的角度来看他”。依托对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北大竹简《赵正书》等新史料的解读,他还原了这位帝国缔造者的一生,从秦始皇身世的秘密、即位的经过,到帝国的统一、焚书坑儒的真相、遗诏的谜团,尽可能地贴近与秦始皇同时代的一手信息。

撕下皇帝的外衣,这个名叫“赵正”的秦代男子,既有与三皇五帝比肩的气魄,又有对长生不老的执迷,他以强大兵力征服吞并六国,却对被征服的齐鲁文化怀着复杂的敬畏。秦始皇展现的是多面的、充满人性的形象,他的多面性格创造了秦帝国维系的政治根基,也跨越了2000多年的时光,对今日中国的面貌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日] 鹤间和幸

1950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东洋史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学习院大学教授。

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秦汉史研究,认为要了解日本的文化,读懂中国的历史至关重要。他多次到访中国,重走秦始皇巡行的路线,尤其重视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探索秦汉帝国》《秦始皇的遗产:秦汉帝国》(“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等。

目  录

序言 / i

第一章 赵正出生 / 001

  003 / 长平之战

  005 / 质子的价值

  007 / 两个父亲的真伪

  010 / 赵政与赵正,两个名字

  013 / 司马迁的用意

  015 / 生日占卜

  017 / 吕不韦的谋策

  021 / 吕不韦的如意算盘

  025 / 秦始皇的母亲

第二章 秦王即位 / 029

  031 / 回国

  032 / 两任秦王之死

  035 / 秦王即位

  036 / 间谍事件与逐客令

  041 / 郑国渠水的润泽

第三章 嫪毐之乱 / 045

  047 / 彗星与内乱

  049 / 四次彗星

  052 / 关于嫪毐之乱的记载

  054 / 事件的真相

  056 / 吕不韦之死

  057 / 秦王的不孝和私通事件

第四章 暗杀未遂 / 059

  061 / 燕太子报仇

  062 / 暗杀秦王未遂事件的真相

  065 / 荆轲的活动充满谜团

067 / 燕太子丹归国

  069 / 荆轲逐秦王

  072 / 进攻魏都大梁

  073 / 楚国末日之谜

  077 / 五十步笑百步—竹简记录的战场

  079 / “赵为号,秦为笑”

  080 / 无血入城

  083 / 六国国王的生存

第五章 皇帝巡行 / 085

  087 / 《史记》对秦始皇二十六年的记载

  089 / 统一记事空白之谜

  091 / 废弃在古井中的统一诏版

  096 / 提出“皇帝”称号议案的御前会议

  098 / 天下一统

  100 / 巡行意图

  102 / 挑战泰山封禅

  106 / 遭遇东方大海

  109 / 祭祀齐国八神

  114 / 七刻石的意义

第六章 中华梦 / 119

  121 / 丞相李斯的新战争

  123 / “亡秦者胡也”

  126 / 连接沙漠与大海的长城

  130 / 通往草原和沙漠的道路

  133 / 百越的世界

  135 / 希求南海物产

  136 / 运河的修建

  140 / 孔子与秦始皇

  142 / 君臣父子秩序

  143 / 焚书坑儒

第七章 帝王之死 / 149

  151 / 最后的巡行

  153 / 预言年份订正

  155 / 徐福传说的背景

  158 / 海神之梦

  160 / 遗诏的去向

  161 / 崩于沙丘平台

  165 / 伪造的遗诏

  168 / 《赵正书》讲述的新故事

第八章 帝国的终结 / 171

  172 / 《史记》所见秦始皇陵

  176 / 遥感调查

  177 / 秦始皇陵的选址

  181 / 两个骊山

  182 / 向外延伸的陵园空间

  186 / 水银流动的永恒世界

  188 / 兵马俑坑的发现

  191 / 肢解的遗骸

  194 / “影子帝王 ”赵高

  198 / 秦始皇庙

  200 / 未完成的帝国

  202 / 处死丞相李斯

  205 / 秦二世的末日

  206 / 秦王子婴

结语 / 209

人物介绍 / 213

参考史料·文献 / 223

秦始皇相关年表 / 234

前  言

序言

探求秦始皇的真实形象

生活在距今两千二百多年的古代中国的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 年,公元前247—前210 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通过阅读司马迁(约公元前145—约前86 年)编纂的《史记》,我们可以了解秦始皇近五十年的人生。秦始皇,也就是秦王政,出生在远离秦国的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即位为秦王,三十九岁统一天下做了皇帝,十一年后突然病死,他一手建立的秦帝国也在其逝后三年多便土崩瓦解。

尽管这是一个仅存续了十五年的短命帝国,然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皇帝像秦始皇这样引发过巨大争议。这是因为,虽然秦始皇已经死了两千多年,但他的权威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中国历史产生着巨大影响。如果要了解现在的中国,则必须追溯至秦始皇时代。我们很难用“专制独裁者”或者“雄才大略的君主”来简单地评价秦始皇,这是一个能够引起人们强烈兴趣的人物。

司马迁把秦始皇描述成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皇帝,而且注定会成为“皇帝”。我们在《史记》中见到的秦始皇形象,是生活在秦始皇死后一百多年的司马迁塑造的,和秦始皇的真实形象已经有了一定距离。司马迁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西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 年在位)统治时期,可以说他是为了记录汉武帝及其时代才编纂《史记》的,即司马迁撰写《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目的并不是记录秦始皇时代本身。在司马迁眼中,当今皇帝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形象是有所重叠的。两个帝王的行为之所以十分相似,是因为汉武帝本人十分仰慕秦始皇。可以说,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发动北击匈奴、南伐南越(秦灭亡后不久,秦人赵佗自立为王建立的越人国家)的大规模战争,修建万里长城,在泰山举行封禅等国家祭祀,巡行天下进行全国范围的山川祭祀等—都是在重现秦始皇的功业。汉武帝历时近五十四年的统治,是在继承秦始皇遗产的同时,试图摆脱其“魔咒”的历程。

因此,要想接近秦始皇近五十年生涯的真相,必须对《史记》持谨慎态度。这并不是说要无视《史记》的记载,而是要逐一核实、验证《史记》中有关秦始皇记载的史料根据。幸运的是,司马迁并没有杜撰秦始皇的历史,他编写的秦始皇大事记基本上都是照录原始材料,从中进行取舍选择的。因此,把收录在《史记》中的原始素材从汉武帝时代剥离开来进行重塑的工作是可行的。做这项工作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灵活地运用秦始皇时期的考古资料和文字资料。但是在1974年以前,采用这一方法本身就很困难。

 

来自地下的信息

1974 年3 月,在秦始皇陵东1.5 千米的地方偶然发现了兵马俑坑。兵马俑的“俑”字在孔子的语录中出现过。俑是仿照人的样子制作的埋在墓里的人偶,孔子曾批评用俑殉葬。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秦始皇时期的士兵和战马都是原物大小,栩栩如生。随后在翌年即1975年,又从湖北省云梦县一个秦朝地方官吏的墓中出土了1 155 枚秦始皇时期的竹简—睡虎地秦简(竹简是把竹子晒干后,做成细长的札,在上面可以用墨水书写文字)。沉眠地下两千多年的这两大考古发现,将秦始皇时代原原本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此后秦始皇陵周围的发掘和秦代竹简文字史料的发现一直没有中断过。

进入21 世纪后,2002 年在湖南省一座古城的古井中发现了36 000 多枚秦代简牍—里耶秦简(简是札,牍是板),其图版和释文计划分五卷出版,2012年1月出版了第一卷。2007 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香港购买了一批被盗掘的秦代简牍,加上捐赠的,共有2 176枚简。岳麓书院对其进行整理(岳麓秦简),2010 年12月出版了第一卷的图版、释文,计划出版四卷。此外,流失到海外的762 枚秦代竹简和3 300 余枚汉代竹简,分别于2010 年和2009 年被捐赠给北京大学(北大秦简和北大汉简),2012 年12 月出版了汉代竹简图版与释文第一卷,计划共出版七卷。

这些资料都是秦始皇时期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信息量远远超过了司马迁的记载。现在已经不能忽视从古井和地方官吏墓等地下出土的珍贵史料了,可以说,2010年以后,秦始皇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岳麓秦简和北大秦简、汉简均不是正式发掘出土的,而是从伪造简横行的古董市场上流出的,因此,必须注意简牍的年代测定、文字形态、文意是否合理等,需要慎重对待。)在这些简牍中发现了一些和《史记》记载不同的秦始皇故事。例如,北大汉简中有一份讲述秦始皇事迹、自题为《赵正书》的竹简文书(参见第七章篇章页)。

文书写在50 枚竹简上,约1 500 字,“赵正”就是《史记》中所记的秦始皇赵政。此前我们完全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份关于秦始皇的汉代文献,属于全新的发现。全文目前尚未公布,据说书写年代比成书于汉武帝统治后期的《史记》稍早一些。《史记》记载秦始皇叫嬴政,也叫赵政。传说秦的祖先在五帝之一的舜帝时被赐予“嬴”姓,其子孙被封于赵城,因此也以赵为氏。

《赵正书》的内容令人震惊。它除了将秦始皇称作“赵正”外,还不承认秦始皇为皇帝,而称他为“秦王”。它还记载秦王是在白(柏)人这个地方病倒的,这和《史记》中“病于平原津”的记载矛盾。此外,《史记》记载,秦始皇在沙丘驾崩后,胡亥、赵高、李斯三人立即阴谋发动叛乱,毁掉了秦始皇嘱托长子扶苏继位的遗诏。但是《赵正书》却记载,在秦始皇的主持下召开了立胡亥为正统继承人的会议,秦始皇同意由胡亥来继位。这与《史记》的记载明显存在龃龉。

进而,2013 年在湖南省益阳市古井中发现了一批最新的秦代竹简(益阳秦简),简文上记述了刚刚继位的二世皇帝在父亲去世后所立的誓言:“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而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的遗诏被赵高等人毁掉了,他们通过伪造新的遗诏让秦二世即位做了皇帝。史实到底是怎样的?这就需要对有关秦始皇的最重要史料—《史记》进行重新考察。

 

凡人·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是暴君还是才能卓著的君主,人们至今争论不决。若从烧毁儒家典籍、坑埋儒生的焚书坑儒,以及修建万里长城等大型土木工程时残酷役使民众等行为来看,他应当被视为暴君;但另一方面,若从他结束了战国分裂时代实现统一,统一文字、度量衡,以及推行郡县制、构建了中国历代王朝基本政治体制这些来看,我们应当把他看作是一位有才能的君主。在这些传统认识之外,新发现的秦始皇时代的史料还揭示了一个与以前通常所说的镇压儒家的暴君形象不同的皇帝形象。同时,相对于“通过强权实现统一事业”的皇帝形象,一个作为普通人的秦始皇形象也开始浮出水面:他一边进行征服六国的战争,一边却对东方(六国之地)的地域文化心存敬畏。

从2010 年开始,五年来我一直在大学开设“出土资料所见秦始皇时代”“从出土资料解读秦始皇时代”两门课程,介绍每年公布的最新出土资料,同时对《史记》进行重新研读,尝试把秦始皇作为一个“人”来接近他的真实形象。这些年的教学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八个主题。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是讲义内容,分为“赵正出生”“秦王即位”“嫪毐之乱”“暗杀未遂”“皇帝巡行”“中华梦”“帝王之死”“帝国的终结”八章,追溯秦始皇的一生及其死后的秦王朝历史。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没有哪一位皇帝的生涯像秦始皇这样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正因为如此,聚焦作为“人”的秦始皇,而不是作为皇帝的秦始皇,通过追溯一个人的生涯来回望这段历史,应当是有意义的。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这项工作,开始阅读吧。

媒体评论

新的发现为2200年前的古老故事增添现实的韵味。一个崭新的秦始皇形象,仿佛再一次从《史记》的世界中复活。

——东绘里香,独立书评

免费在线读

关于秦始皇的出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他是秦王(庄襄王子楚)的儿子,但在《吕不韦列传》中又说他是吕不韦的儿子。如果只把《史记》看成是传说式的文学作品,这种矛盾记载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身上流淌的并不是秦王室的血,他其实是东方商人和其宠妾生的儿子,这样的故事可能会更吸引人。但如果把《史记》看作历史史料的话,史实却只能有一个。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哪个是史实,但却可以判断哪个记载更贴近史实。

 

此外关于秦始皇的姓名,《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楚世家》等都说叫赵政,但是在汇集了《史记》早期原文和战国时期的外交故事的《战国策》的注解中却称他为“赵正”。或许人们会想,名字用“政”还是“正”关系不大。但这是一个后来做了秦王乃至皇帝的人。由于中国有避皇帝名讳的习惯(死者的名字称作“讳”,文书中要回避使用这个字,而用其他字来替代),因此秦始皇的名字是哪个字就变得很重要了。秦始皇出生时,并没有人能确定他将来要做秦王,更不要说做皇帝。这样一个人做了皇帝后,他的名字在历史中是如何流传的呢?如果传下来两个不同的名字,哪一个是他的真名?这是一件饶有趣味、值得探究的事。为了进一步接近秦始皇出身的真相,我们有必要将散见于《史记》各篇的记载整合起来去读。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在秦始皇出生的前一年—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 年),白起将军率领秦军歼灭了多达四十五万的赵国士兵,并用欺骗手段将他们活埋坑杀,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在战争爆发前,在长平东北约150 千米远的赵国都城邯郸,韩国(还有一种说法是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和秦国的王子子楚相遇了。

不久,长平之战爆发。我们不清楚,经验丰富的秦国老将军白起在这场战役中,是如何成功偷袭赵国青年将军赵括的军营,并将四十五万赵国士兵活埋的。战国时期,士兵参战的目的是取敌兵首级,按照首级的数量获得相应的爵位,但是即便如此,四十五万人也实在是太多了。《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昭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秦本纪》也记载说“四十余万尽杀之”。此外,在记载受攻击一方—赵国历史的《赵世家》中则说“卒四十余万皆坑之”,我们由此知道前两篇中的“杀”指的就是“坑杀”。总之,白起是用欺骗手段击败赵国军队的。

 

白起将军在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 年)攻打武安时最终失势。在属于这一时期的史料睡虎地秦简《编年记》中有“(昭王)卌八年,攻武安”的记载。且秦国出身的白起将军和魏国出身的丞相范雎之间发生了权力斗争,白起失败,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 年)被削夺全部官职、爵位,判为死罪。白起临终时,把自己陷入死罪的原因归结为:“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然后自杀身亡。他内心不仅不觉得消灭敌人四十五万的战果是件值得夸耀的事儿,反而认为出于战术考虑将年轻的赵国士兵活埋是一种罪过。

 

四十五万的数字很可能被夸大了。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征发的十五岁以上的年轻士兵也死伤过半,令人哀恸。尽管如此,秦国的民众仍然相信白起是冤枉的,对他的死感到痛惜。长平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在1995 年被发现。长平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永禄村,遗址中共发现十多个人骨坑,一个坑里埋着一百三十多个二十岁到四十五岁的男子。这个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史记》的记载。坑中有被箭簇刺穿的大腿骨、似被钝器殴打而凹陷的头盖骨以及

有刀痕的人骨。此外还发现了六十具头骨分离的遗骨。秦国士兵对赵军如此深的仇恨是从哪儿来的呢?反过来看,秦军这种毫无仁慈之心的凶残行为也一定会激起赵国人深深的悲愤和怨恨吧?就在此时——秦赵关系极端恶化的时候—秦始皇在赵国都城出生了。

 

质子的价值

质子的“质”是贡品(礼物)或人质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常以储君太子或其他公子为质子,进行交换。秦昭王就曾经被送到燕国做质子,昭王的悼太子也曾到魏国做质子,并死在那里,遗体被送回国,归葬到秦国的王族墓地。两年后,昭王的次子安国君接替已故的悼太子,做了太子,他就是后来的孝文王,即秦始皇的祖父。(图1-1)

秦国也迎入别国的质子。昭王四年(公元前303年),楚怀王的太子到秦国做质子,因和秦国的大夫发生私斗,楚国太子杀死对方潜逃回国。这个事件成为导火索,引发了秦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昭王八年(公元前299 年),楚怀王被秦国囚禁,随后楚怀王在齐国做质子的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类似的例子还有燕王喜的太子丹因在秦国做质子时受到冷遇,从而引发暗杀秦王政未遂的事件,关于此事后面会详细叙述。当时有太子出国做质子的,也有质子回国后做了太子的。不管怎样,在外做质子的经历一般都会给予他们在战国复杂的国与国的关系中生存下去的智慧,质子解救本国危难的事情时有发生。

 

安国君之子,即秦始皇的父亲子楚,也曾是质子。帮助子楚的是东方大商人吕不韦,他认为当时不得志的子楚是“奇货”,看好他的前途。蕴含巨大商机、有巨大升值空间的商品就是奇货。子楚客居邯郸时,被吕不韦的宠妾吸引,不久这个宠妾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秦始皇。这是紧接着长平之战众多赵国士兵被坑杀之后发生的事情。

抢先评论了 “新思文库·始皇帝”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朱雀:南方的意象

EUR €35.99
加入购物车

图说中国历史·南北朝(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探访历史遗迹、鉴赏奇珍异宝,用图片记录历史的沧桑。)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EUR €73.99
加入购物车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第2部,其实是一本严谨的极简中国史!)

EUR €19.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