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506828
水墨桃花源
宋卫平:我不是一个恋旧的人
目量意营
20年的风格变迁
桃花源·朱明(夏)
如是我闻
口述桃花源·营造理念
镜像
中国独立住宅探索样本
言谢
20年300人
寻找桃花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东晋时的陶渊明,以神来之笔写下一篇《桃花源记》,惹得后世的中国人心心念念,神往不已。公元1998年,一位学历史出身的房产商绿城中国创始人宋卫平先生,在踏勘了杭州西郊的一片有着低矮丘陵的乡间土地后,萌生了再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意境的宏愿。
宋卫平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中出了名的“理想主义者”,他在追求房产品的完美方面之严苛程度,时常让部属们心惊肉跳,也令同行们感叹不已。很多年里,绿城中国的企业宗旨就是“真诚、善意、精致、完美”八个字,这一组词语有着先后因果关系,最后的结果是要落在“完美”二字上。
桃花源项目是当时绿城中国最大规模的一宗土地,大到足以让人安放激情与梦想。为了善待这片有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自然质朴的乡野之地,绿城中国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团队,精心开展规划设计,力图呈现出一种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人居图景。
大约是2003年,为了给桃花源别墅区写一篇印象记之类的文章,我探访了桃花源现场。其时,东区已经建成。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桃花源时的那种惊艳之感:驾车从杭徽公路驶出,拐入一条竹林掩映的沥青小道,穿过两山相接处一段峡谷般的道路,再转过一个山坡,前方突然开阔起来。这种进入园区的方式,恰如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呼应:“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然后,景随步移,桃花源东区优美而充满自然趣味的景色映入眼帘,一栋栋北美风格的别墅掩映于苍翠的山林间,静立于碧蓝的湖水边,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有着高度的契合。“这些建筑仿佛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当时我脑海里掠过这么一个句子。
令我意外的是,别墅区里还保留着一大片稻田和菜园,供居民们闲暇时体验耕种生活,在农事活动中感受土地的珍贵和四季的奇妙。
如今,占地面积达2700亩的桃花源别墅区已全部建成,俨然成为了中国别墅开发的典范之作。
桃花源的开发建设历程,几乎经历了中国别墅开发从拓荒年代到成熟年代的全过程。桃花源的别墅建设,从最初的北美风格别墅,到庭院时代,继而探索中国意境的新中式别墅,再到全装时代、定制大宅,这里就像一座别墅营造美学、工艺、材料和技术的大型实验室,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领风气之先的新一代中国别墅,造就了一座当代中国的别墅博物馆。这里也是一所培养别墅营造人才的“黄埔军校”,不仅为绿城培养了众多的精英人才,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开发商如朝圣一般涌向这个地方观摩考察,从中获得教益。
桃花源为绿城收获了诸多的荣誉和口碑,在产品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桃花源完成全部开发后的现在,宋卫平内心并不满足,他似乎有一种寻梦而不得完满的遗憾。在他眼里,桃花源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与他想追求的那种美好生活意境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为此,在谈论桃花源项目时,他甚至言辞激烈地说:“我不是一个恋旧的人。
前后历经20年建成的桃花源别墅区,经不起“理想主义者”宋卫平挑剔的目光审视。他还是一个充满自我批判精神的人。所以,他对绿城已开发完成的项目提出种种批评,实在是一件合乎情理之事。他将自己的情感、梦想深深地注入到每一个项目中。他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开发商,而是一个以房产开发和园区服务为平台的社会建设者。这是一种近乎“自虐式”的情怀。也许,他非常明白这一点: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注定了中国的开发商要比发达国家的开发商做更多的事。如今的他,在对居住园区营造和园区生活方式方面的思考,早已超越了20年前的自己。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以桃花源为起点,深思熟虑后的宋卫平开始全力从事小镇的开发,并糅合了农业、教育、颐养、文旅、酒店等多种产业和生活元素。他想超越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业性局限,全方位地营造一个完整自洽的生活体系,营造出更多像桃花源一般美好的人居园区。
也许,桃花源注定是要我们穷尽一生去寻找的。
自然,桃花源也值得我们去寻找。
杨绍斌
2018年11月稿于杭州西苑
交错其间的,是时间的经线和建筑的纬线。
而土地的恒久价值和社会生活审美的变迁,
为这部多声部戏剧提供了最美丽的舞台。
人们造访这座剧场,
体验的是土地和建筑共同奏出的多声部交响曲。
由规划和建筑的质地、工艺和类型而生发的映像,
能折射出九十年代后期以来,
中国高端人群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变迁?
也不管面对这个空前绝后的低密度住区如何分化出明媚和晦暗的不同面向,桃花源20年的进化史,
本身就深蕴了当代人对理想生活模型的反思及建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