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7484759
★美国幼儿园和小学都在使用的思维方法,首次引入中国。
★八大思维导图,解决孩子在学习、认知、理解、创造过程中的一切难题。
★超实用的案例呈现,让孩子在面对任何难题时,都能立刻切换合适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是一本思维导图入门和提高书。
本书首次将风靡美国的Thinking Maps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各个学科、各种场景下的使用方法。使用这个工具,不仅能帮助孩子获取和巩固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获取过程的思考,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本书提供的八种思维导图,能够帮孩子解决学习中的一切难题。
本书将思维导图的各种类型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绎,并对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了提示。让从未接触过思维导图的人,也能迅速上手。
灵活使用本书提供的方法,可以全面培养阅读、写作、数学、逻辑思考、时间管理能力,带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
如今升学、就业竞争异常激烈,想必每一位负责任的家长,都不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
“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在咱们的古汉语里它是“上施下效”的意思,而英文中的教育“Education”则来源于拉丁文“E-ducere”,是“Lead Out”或“Bring Out”(带出、激发出)的意思,它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探索发现过程,而不是从外到内的搬运灌输。
这些年亲临美国教育,我真切体验到了这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在我们所观察到的美国教育体系里,,他们非常重视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思想几乎渗透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课培养阅读思维,数学课培养数学思维,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还有大家经常听到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可以说,“Thinking”思维是美国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维。因为他们相信,良好的思考能力可以启发孩子由内往外地探索和发现,体现自身价值。
所以,比起教学生“思考什么”(What to Think),美国教育更注重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思考”(How to Think),学会关注、分析自己思考的每一步是否合理、清晰、合乎逻辑,还有没有遗漏掉的可能性,或者可以继续联想、发散、深挖的地方。为了做到这一点,整个教学过程会推行和使用很多辅助方法和工具,其中最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无疑就是我们在这本书里要和大家探讨的思维导图Thinking Maps。
思维导图是一套和我们的思维过程对应的视觉图形工具,它可以把大脑中原本混沌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具体、直观,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掌握思维方法和技巧,学会有意识地思考。
和很多美国孩子交流时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思路清晰、能说会道,很大程度是受益于这种长期的思维训练。想的更清晰,自然说的就更有条理。孩子们在课堂上会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课堂笔记、记录知识要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同学沟通讨论……长期反复的练习在潜移默化的塑造着他们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能力,甚至作为观察者的我们也觉得受益良多。
正是感受到思维导图训练对孩子的帮助,我们之前在微信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和育儿书《聪明的妈妈教方法》中都有专门分享过这个话题。现在,我们把这几年的学习心得和应用实践经验都总结在这本书里,希望能帮助广大家长、老师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教学中引导孩子使用好这套非常棒的思维工具。
市面上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不少,但以一个零距离观察美国课堂的角度,采集第一手教学实践材料、提供原汁原味学习用例的思维导图书籍并不多见。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循序渐进地阐述以下关键点:
·为什么需要思维导图?(Why)
·什么是思维导图?(What)
·怎么使用思维导图?(How)
·思维导图在学科中的应用(Application)
·思维导图的延展应用(Extension)
对孩子来说,解决未来无尽难题的黄金钥匙并不是知识储备,而是思考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从零开始思考多角度激发思维活力,更加“会学”,所以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时也就更容易“学会”。也许它并不像做几道数学题或者读几本英文绘本那样让我们立马看到“功效”,但长期坚持练习使用的话,对孩子将是全面的思考能力的提升。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几点:
思维导图并不高大上。它很简单,简单到蹒跚学步的孩子都可以用,也很有效,现在的职场精英用它也不过时。它是很平民化的、3岁小孩都可以掌握的工具,千万别被它的名字吓住了。
思维导图并不是拿来学的,而是拿来用的。英语课奥数课,我们去学知识,舞蹈课游泳课,我们去学技能,而思维导图不是一门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一个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就好比是一个榔头,我们不学榔头是什么材料做的,只要看到钉子的时候能想起用它就行。
想让思维导图发挥作用,最关键要养成习惯。因为它并没有在国内的学校普及,所以亟需家长的参与。如果孩子在学校不使用,在家里又没有得到引导,那么使用它的习惯恐怕很难养成。这对父母来说是个挑战,也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和孩子一起练习,相互强化,养成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对爸爸妈妈来说也会很受益。
欢迎和我们一起开启孩子们的思考之旅!
思考vs知识,谁更重要?
怎样避免在时代巨变中落伍?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铿锵有力的话是4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意思是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越深刻,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大,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但那是一个知识不那么容易“复制”的时代。经济水平落后,知识获取困难且传播不便。上学读书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书籍也不那么容易获得。大多数知识以私有的形式保存于少数人的手中。
当时的知识是高贵的,稀有的,严肃的。
300多年后,当书籍走入寻常百姓家,开始普及时,大家对知识的理解就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刚移民到美国时知名度已经非常高,所以常常受到记者的围堵采访。据说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音速的大小是多少?爱因斯坦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记者很诧异,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是一流的科学家吗?!爱因斯坦说:”这些可以在书上查到的东西,我没有记在脑子里。”
查书总归是一件费时费力的麻烦事,如果说爱因斯坦这句话在当时还有点儿略显轻狂的话,那放在今天来看,就一点儿也不为过了。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大到浩渺的宇宙天体,小至如何烧菜洗衣,几乎没有网上找不到的知识,我们这一代觉得在网上查找资料已经足够方便了,但孩子们那一代,他们的生活习惯已经或即将是这样的:
“Hi Siri,天为什么是蓝色的?”(苹果的智能管家)
“Hey Google,地球有多重?”(谷歌的智能管家)
“Alexa,为什么动物可以走路,植物却不可以?”(亚马逊的智能音箱)
“小爱,明天天气如何?”(小米的智能音箱)
有强大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支撑的各种产品已经成为我们身边一位无所不知,有问必答,而且随叫随到的“老师”。让那些曾经高贵的知识,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这些还仅仅是已经走进了广大普通家庭的产品,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方便的技术,比如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普及,当孩子想了解什么知识,比如埃菲尔铁塔有多高,将会立马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场景,坐着直升飞机悬浮于巴黎上空,身临其境去感受。
现有的知识唾手可得,那未来呢?人工智能正迅速崛起,它可不仅仅是会下围棋的Alpha Go,还具备了超强学习能力和超大存储容量,它正在侵蚀以前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领域。IBM的人工智能医生沃森已经在很多国家的医院服役,比真正的肿瘤医生判别更迅速、更准确。LawGeex的人工智能律师已经可以读懂人类的文书,并且比人类同行更快更准的找到其中的法律问题。那是不是在学校里苦学10多年才能上岗的医生和律师,也会在一夜之间被AI抢走饭碗了?连医生和律师都如此,还有什么能让我们觉得固若金汤,今天有用未来也一定会有用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孩子要学习什么才不会在巨变的时代中落伍呢?“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还对吗?
思考成为更重要的力量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祖宗就有体会,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倦怠而无所得,学和思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里的学就是学习知识,思就是思考。
美国顶级畅销书作家威廉·庞德斯通在他的新书《知识大迁移》里谈到的一个古希腊的例子很有代表性。 说古希腊的元老院里,有一个职业叫做“助记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元老们辩论的时候,给元老们提供所需的事实。比如城里有多少人口,上个月天气怎么样,诸如此类。这个职业假如用古希腊语直译过来,名字就叫“好记性”。这些人就相当于古代的百度谷歌,专门负责给答案。元老们搞政治辩论,真正的竞争在于,他们能向“助记员”问出什么样的问题。从职业上来看,夸张一点说,“助记员”负责提供“知识”, 元老们负责“思考”,缺一不可,两者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的力量。
而在今天这个知识丰盈且获取异常便利的时代,“好记性“有高科技代劳,无处不在,对人类个体来说,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
澄清一下,这并不是说知识就完全不重要了,负责“思考”的元老们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他也根本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说的很好:“真正的创造力是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的灵活思维,肚子里没货,创意也只是胡思乱想。创造力是知识峰顶的一抹白雪,晶亮靠白雪,高度靠山峰。”
所以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宽阔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仍然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不过,我们需要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知识,去衡量我们该积累哪些层面的知识,因此思考就成了更重要的力量。
善于思考的好处
思考,让学习更高效
发现身边那些学习好、后来发展得也很好的同学,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特别善于思考。成绩好不是因为死读书,而是学得很“活”。如果考试题目难度不大,大家成绩也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只要有一两道特别难的附加题,或者是竞赛水平的考试,差距立马就能体现出来。同一个班的孩子,每天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作业,为什么考试成绩有高下之分,知识掌握程度有强弱差别呢?
原因是虽然孩子们接收到的知识是相同的,但怎么筛选,怎么加工,每个人拿到知识后做什么事,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就像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师能做出不同品质的菜肴一样,谁能对知识做更优质的加工,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不少孩子平时只习惯于做“一次性思考”,这其实不算真正的思考,只是接收了老师教授的知识,然后把它一次又一次地套用到作业、测试题目中,并没有停下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真正的整理和思考。这在题型没有变化,难度没有加大的考试中是行得通的。但只要遇到难题,遇到那些无法立即明白的问题、任务、现象,需要发挥思考能力去寻找甚至创造答案的情况时,长期缺乏思维训练的孩子就会很吃亏。而那些善于思考的孩子,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仅满足于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完成并且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在听课和练习中养成了不断思考,提出新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的习惯。知识在他们的思考中已经进行了发酵,经过了自己的解释和理解,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所以无论考试如何变换题型,考法,他们也能运用自如。
用两幅图形象的说明一下。有些学生大脑里的知识存储就像下图左,零散而混乱。而有些就像下图右一样,清晰而有条理。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善于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联想,并和脑海里的旧知识产生关联和类比,自然加深了记忆和理解。和我们在一个收纳整齐的家里找东西会很顺手类似,当需要把这些知识“调用”出来,比如考试或者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时,同样也非常得心应手。
思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更从容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知识太多。《知识大迁移》中提到,过去的知识总量比较少,人和知识之间是一种占有关系,占得越多能力越强。但是现在不行了,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达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没办法完全占有的程度,哪怕只是一个门类的知识。
作者还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桶蛮大,往空桶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可现在的水多得像大海,即使你装了满满一桶也不起什么作用,所以你必须得学会游泳,能直接往水里跳就好了。
我们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发生变化,比起积累细节的知识点,我们更需要宽广、多维的知识脉络,需要快而准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把接收到的信息都设法倒进自己的桶里,被信息牵着鼻子走。
良好的思考能力能让孩子迅速判断出什么信息是有用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关键,哪些需要牢记,哪些只需了解,要用的时候在网上搜搜就可以找到。就像爱因斯坦觉得他并不需要记住音速是多少一样。
思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更从容。
思考,让我们对人工智能还保有些胜算
以色列天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 2017 年年初出版了《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这本书长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书中谈到“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这种说法听上去还有点危言耸听,或者在情感上很难被认可。但下面这点应该是没有太多质疑的。那就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会越来越多,一个又一个曾经只有人类能够胜任的领域,会接二连三的失手,在和人工智能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在学习知识,以及根据固定知识进行例行工作这方面,人类是没法和人工智能相抗衡的。要避免成为“无价值的群体”,必须得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现有的知识更适用于解释过去和当下,而思考能力能让我们更好的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去探索未知,发明创新,做那些从无到有,从0到1的事情。这是我们在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时还能保有的一点胜算。
不同时代对人才的定义,影响着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方向。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这一代需要大量的工程人才,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们孩子这代,信息爆炸,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学会思考,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那怎么才能学会思考呢?这么抽象的东西能教、能学吗?
思维的传授并不轻松,和语文、数学那些划分清晰、有明确知识点的学科不一样,思维教授很大的难度在于它的定义不够明确,也很难被感知,很难具体地融入日常教学中。所以长久以来,几乎整个教育界都在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让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能给孩子展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能给他们呈现正确的思考过程;同时也让孩子能方便地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呈现表达出来,让老师能观察并且帮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
这个问题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末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孩子的第一个思考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什么
1988年,美国教育学博士David Hyerle在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用来建构知识、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的可视化工具——Thinking Maps,即思维导图。它以脑神经科学为基础,把人类在思考问题时的八种基本思维过程,用八个对应的图示来表达,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跟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思维导图的八个图示分别是:圆圈图、气泡图、括号图、树形图、双气泡图、流程图、因果图和桥形图。
CircleMap圆圈图——发散思维,发散性地思考和某个话题相关的事物
BubbleMap气泡图——描述思维,形容、描述某个事物的特性特点
BraceMap括号图——整分思维,对事物进行结构分解
TreeMap树形图——分类思维,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
DoubleBubble Map双气泡图——比较思维,比较两个事物间的异同
FlowMap流程图——顺序思维,理清事物的发展顺序
Multi-FlowMap因果图——因果思维,理清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
BridgeMap桥形图——类比思维,找寻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和共通之处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习者把他思考的内容和思考的过程呈现出来,记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最后的分析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理清自己思考的脉络,还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找到学生可提高的地方,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可以说,孩子掌握了这八个导图,就等同于拥有了一把思考的万能钥匙。当遇到新问题时,无论是在生活中发生的,还是在学习中遇见的,都可以选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导图,把问题想清楚、说明白。
因此,这8大类型的思维导图很快被搬进了课堂,老师借助这个工具教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如何深挖改进。渐渐地,“思考”这个抽象的概念也变成了一门具体的“课程”,思维导图也被称为是“A Language for Learning”(学习的语言)。
思维导图在全球的应用
1992年,思维导图推出后短短几年,就应用于美国纽约、北卡洛莱纳州、德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等地区的学校。不仅用于不同的年级,还出现在了不同的课程上。很多老师会直接把八种导图做成海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甚至画在自己穿的围裙上,以方便在课堂上时时引导提醒孩子们使用和练习。
因为应用效果非常好,得到众多师生好评,很快思维导图就开始风靡全美乃至全世界。在新加坡和新西兰,它甚至被列为小学必修科目。
为什么思维导图这么深得老师的心?因为,这让他们教得更容易,孩子也学得更轻松。
孩子每天会接触很多新知识,也会冒出很多新想法,这些东西都需要梳理和记忆。学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掌握思维方法和技巧,学会怎样“有意识地思考”,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面对新事物时:
从不爱动脑筋 → 习惯动脑筋
从死记硬背 → 举一反三
从学套路 → 学思路
从“学会” → “会学”
因为在学校里经常使用,孩子也不知不觉地把这种思维习惯带到了自己平时的学习中,对他们来说这种做法很普遍,就类似于我们以前做几何题画辅助线一样,是很自然的一种方法。比如前阵子逃妈家的逃逃准备学区的知识竞赛,在攻读科普材料时,就用一张双气泡图迅速抓住了老虎和熊猫的异同:
目前,美国几乎所有评分较高的学区,从幼儿园到高中,不管是老师还是管理者,都在大力推行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思维导图不但能帮助孩子锻炼思考能力,还在促进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少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习惯了在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之后,思路更清晰,关键知识点记得更牢,表达、写作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孩子也更加自信了。
国内对思维导图的关注比较晚,记得2016年初我们在微信公号平台上推出Thinking Maps的一系列分享介绍文章时,很多读者朋友还感觉比较陌生。不过在这之后的一两年内,思维导图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已经从一个新鲜事物转化为一些学校的基础课程,从实验阶段过渡常规教学阶段。二三线城市虽然在学校教学上还没有铺开,但不少关注教育的家长已经提早一步选择了一些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或者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熟悉并且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这套思维工具。
那么, 思维导图究竟是怎样帮助孩子高效思考的呢?
思维导图让孩子“思“半功倍
脑科学告诉我们什么?
思维导图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可视化思维”(Visible Thinking)。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成立“零点计划”,志在把教育上一些近乎空白的领域填补上来,其中就包括了对思维方式的研究,一个明星项目“可视化思维”。研究表明,孩子只要掌握一系列可视化思考方法(Visible Thinking Routines),就能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考能力。
可视化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让思维呈现出来,让它被”看得见”。为什么需要呈现出来呢? 首先,思维是隐形的,不容易被感知和发现。因此传递和学习的难度非常大,想象下舞蹈课上如果老师只给我们用语言描述舞蹈动作,没有比划也没有示范,那么无论老师讲的有多详细,学生单靠脑补动作的细节是怎么也学不会的。思维也一样,靠文字表达或语言传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感,而如果我们能够把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自然就能更好地理解、记忆与运用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对视觉信息具有天生的敏感度。人类的大脑超过50%用来处理视觉信息,70% 的感觉接收器都集中在眼睛里,每 1/10 秒就可以理解一个视觉信息,比消化和理解一段文字要快捷的多。这种认知经历了很长的过程。曾经科学家们以为视觉功能很简单。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家们聚在一起谈论人工智能时认为,教计算机下棋会非常困难,但教计算机去“看”则很容易。因为国际象棋对人类来说很难,只有经过大量训练才可以精通。但“看”对我们很容易,即使是什么都没学过的小婴儿也能“看到”。
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别说国际象棋,就连变化更多的围棋,计算机也能轻松的完胜人类,但仿真人类视觉的技术却还在探索完善中。我们的视觉不仅像照相机那样能“看到”眼前的画面,还能像解释一门语言那样去理解这个画面。这种理解比文字、语言来得高效和深刻,就像我们常常说的“一见钟情”,就是通过视觉传递人的第一印象和情感,深入到大脑思维中去;我们平时在网上购物,也总会先被漂亮的、颜值高的商品图片所吸引,然后才会去仔细研究细节;路上的很多行驶标志,也是以图标来展示的……
英文里有句谚语“A picture i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一图胜万字)”,表明人的大脑对图形化、可视化的接收和理解都是非常高效和深刻的。
在可视化的基础上,有模式的可视化则是更高效的大脑思考方式。想想为什么我们平时几乎不用思考就能从家里开车到公司上班?哪里需要直行,哪里需要左转右转,哪里容易堵车需要绕行,这些信息在我们大脑里的处理非常快速,就像根本不用动脑子一样,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开同一条路,在脑海里已经形成了“思维模式”。脑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的大脑神经元长期反复进行交流时,它们之间就能形成连线,这些连在一起的神经元在大脑中形成“模式”,让我们的思考迅速且高效。
思维导图,就是让孩子不断地使用相同的视觉模式来练习特定的思考过程。长期使用形成思维模式后,他们在阅读、讨论、写作、分析问题等等的学习过程中就能自动识别这些思维过程,轻松地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开车上班一样自然,达到一种“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状态,或者即使手头没有纸和笔,也能在脑海里“浮现”出清晰、有条理的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思考,让学习变得更有效更高效,使孩子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