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08368
扶贫是我国一直常抓不懈的工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本书是一名援建干部的扶贫日记,有记录,有感动,也有理性思考。符合国家舆论政策导向,有情有感。
满山菊花香
寻找幸福的源头
如何留住美的乡愁?
大山深处的忧虑
治贫与治愚依靠什么
不好当的村干部
驻村书记的苦与乐之一
驻村书记的苦与乐之二
产业扶贫是块“硬骨头”
“带头大哥”要真带头
打破政策壁垒真的很重要
啼笑皆非的“懒人”
扶贫如何做到精准?
梦想芬芳
如何开辟社会化扶贫新战场
汝阳扶贫督导纪行
旅游扶贫原来可以这么“玩”
扶贫督查要有技巧
后记
扶贫是一件善事,更是一件难事,要打好扶贫攻坚战,不让一个人掉队,非得上下齐心,真抓实千才行。吴锋博士从首都来到河南,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把满腹才华奉献给中原百姓,既有洋气,更接地气,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政策落实的远见卓识,撰写的扶贫手记更是不落俗套,新鲜真实、淳朴无华,散发着远山里野菊花的芳香,像对行人与读者的欠身问候,又是对祖国美好明天的衷心守望。梦里花开,实干兴邦,读罢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不禁击节感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玉军
一部博士“村官”的扶贫沉思录,一幅21世纪早期的乡村国情图,一篇集扶贫走访、村庄叙事、政策心得及田野畅想的心血之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蒋立山
愿闻之欲知其人,且读其书,欲明其书,且观其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行之谓也。“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其书之谓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人之谓也。故曰其事也细,其书也迩,其人也遐,其行也远。其事者何?其书所纪也。其行者何,其人所系也。其书者何?梦里花开也。其人者何?吴锋博士也。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周静博士
《梦里花开》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扶贫手记——文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比有些文件要求更独特、更真实、更鲜活,作品弘扬的是主旋律,洋溢的是真情和正能量。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感人,结构缜密完整、引人入胜,语言优美流畅、娓娓道来!
一—作家、资深媒体人李群杰
生活中很多事情总是充满戏剧性和偶然性。作为20世纪90年代毕业的师范生有幸到北京继续上学之后,留在北京工作。因缘际会,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我有幸又回到河南洛阳从事扶贫开发工作,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对于人到中年又长期处于基层一线的我来说,这种能外出挂职锻炼的机会确属难得,弥足珍贵。临行之前,身边的很多同事开玩笑说:你这是回去支援你老家建设了。说心里话,我能为这份工作做点什么呢?这一直是我纠结和忐忑的问题。在一个精细化管理的现代社会里,我既不可能有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张狂和气概,也难以达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境界,更多的是利用到河南进行”回炉再造”的机会,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多地关注当前脱贫攻坚这一重要工作的实践情况,深化对乡村社会治理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讲话铿锵有力,震耳发聩。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中担负重要责任,容不得丝毫马虎和懈怠。通过脱贫攻坚工作,也暴露出体制、政策和队伍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并非脱贫攻坚所独有,很多都是昔日的老问题在脱贫攻坚领域中的再现。我们不仅要重点解决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这些棘手问题,也要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乡村社会治理的角度,建立长效机制,破解这些长期困扰社会发展的问题。
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生存现状,他们的困惑与希望,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变迁已经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昔日以当”贫困户为耻”发展到今天有些群众以当”贫困户为荣”,面对优秀传统和道德的迷失,我们有责任重新唤醒社会对法治和善良的追求,这是一项任务艰巨而迫在眉睫的工作。当前,很多身居”庙堂”或者”象牙塔”的人并未完全了解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状况,也许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同身受。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派出了大量的帮扶队伍,很多帮扶干部和我们的群众一样,都属于社会中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是我们社会和民族发展的脊梁,需要被重视和认可。曾经说过,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脱贫攻坚战中,开展帮扶的党员干部和困难群众必然是这场战役的主力军,冲锋在脱贫一线。能否有效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如期完成脱贫、做到不返贫,这些都与基层党员干部和困难群众息息相关,这也是我们开展扶贫工作的着力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国家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就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可以说任务艰巨。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必须在深化精准扶贫中,不断发展贫困地区的产业基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的易地搬迁工作,让他们真正能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让贫困地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住绿水青山。开展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对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要进行有效地兜底保障,等等,都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总之,脱贫攻坚走的是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道路的规划与开辟终还必须回归到”人”这个根本问题上来,脱贫攻坚中的制度困境、政策壁垒、帮扶承诺,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回避矛盾的”辗转腾挪”和”打太极”只能延误脱贫时限,降低脱贫实效。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很多地方对脱贫攻坚都列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标任务如何完成,需要我们政府、党员干部和困难群众不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破除陈旧思想观念,用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积极开拓创新。在多次走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困难群众对贫困的担忧,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对扶贫寄予了很多期望,真心希望通过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来改善农村落后的面貌,早日脱贫。脱贫攻坚,我们做得怎么样,群众在看,社会在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