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881145
![](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df2d2dd5f9849305ddbfcaf_647898.jpg)
★作品售出12国版权,王家卫亲自操刀电影制作,缔造华文推理小说的空前纪录;《周刊文春》2018年度推理小说&海外推理双冠军得主陈浩基*长篇巨著
——2011年作品《遗忘•刑警》荣获第二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首奖,岛田庄司称之为“当之无愧的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作家”。长篇力作《13•67》获得2015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诚品书店“阅读职人大赏”、“*届香港文学季推荐奖”,售出美、英、法、加、意、荷、韩等十多国版权,日文版获2018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海外部门 BEST 10”与“本格推理小说 BEST 10”*名,前者是排名榜设立四十余年来首次有亚洲作家入选,电影版权由王家卫取得。
★深入都市日常,捕捉真实生活,构筑一出后真相时代的人物众生相。
——如果说陈浩基之前获奖无数的《13·67》构架的是昔日香港的光辉与焦灼,那么这部《网内人》刻绘的就是今日香港乃至所有超级都市中芸芸众生的迷惘与焦躁——在迷失中成长与夭折的中学男生女生、为生计奔波的普通职员、野心勃勃的职场精英、无形之中推波助澜的网络暴民。陈浩基以推理小说的逻辑推演方式,将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与人心诡谲展示得淋漓尽致。
★质问弱肉强食的都市生存逻辑,真实构建互联网时代的职场争斗与残酷角逐。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都分饰着“利用者”和“被利用者”,擅长利用人性弱点的人跻身成功人士之列,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无力通天。陈浩基借用主角阿涅的双重身份,揭露所谓职场精英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的扭曲心态与行为,对当今社会的生存逻辑发出质疑。
★讲述现代都市中的生存压力与复杂人性,披露无所不在的网络安全危机,直面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霸凌现象。
——从地铁wifi到邮件追踪,从网站讨论区的匿名帖到生命的真实陨落,陈浩基真切而残酷地揭示了,网络的能量如何变成杀人凶手,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在妥善保护自身信息的同时,维持内心的正义。
14岁的女中学生曲雅雯死了,她从二十二楼坠下,警察说是自杀,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小雯是被“杀死”的。毕竟她在去世前,才因为一起性骚扰案遭到网络霸凌,姓名、学校都被公开,一个网名“kidkit727”的网民以骚扰犯外甥的名义对她发动攻击,声称她是诬告。小雯每天忍受着网友不堪的辱骂和陌生人恶毒的眼光。
为找出背后攻击小雯致使她自杀的始作俑者,阿怡找上了神秘的无牌侦探阿涅,阿涅茧居在破落的旧大楼里,生活邋遢、性情乖戾,却拥有超凡的黑客技术。他很快缩小了调查范围,推断幕后黑手就隐藏在小雯身边,小雯的死会是校园霸凌的恶性后果吗?
但随着真相一层层剥开,阿怡心底那个“妹妹”的形象却渐渐模糊。不知不觉中,她陷入亲情与谎言的迷障里无法抽身,而罪与罚的天平也开始倾斜,急速倒向难以意料的结局。
当之无愧的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作家,具备了未来无可限量的才华。
——日本推理小说之神岛田庄司
经典的创作,新鲜的故事,华文推理的神秘新星。
——《周刊文春》
“妹妹你别哭,有大姐我替你出头……”大嗓门的大妈仍在说着。
大嗓门大妈、彪形大汉和另一位见义勇为的白领女性都到了警署做笔录。根据大妈的说法,车厢里所有乘客都忙于滑手机,就只有她察觉小雯神色有异,在石硖尾站乘客上下车时,从人群之间瞥见小雯的校服裙被掀起,屁股正被人抓住。她想该不该沉默,等到列车驶进九龙塘站才来个抓贼拿赃,上前逮住犯人,但看到小雯惊惶的表情,于是提早喝止色狼。事实上,有几个乘客在大妈喊话后用手机拍摄影片,将车厢中的冲突完整地记录下来—在“人手一机”的今天,镜头无处不在,只要在人群中发生丁点不寻常事,都会有人留下影像记录。
被捕的男人叫邵德平,四十三岁,是黄大仙下邨一间文具店的店东。他在警署否认指控,不断强调他只是不小心碰到小雯,对方是因为在油麻地站跟自己有过纷争,含恨在心诬蔑自己。依他的说法,
小雯曾光顾车站的便利店,付账时花了很长时间,害不少顾客排队等候,邵德平当时排在小雯后方,出言责骂了几句,小雯不甘示弱还击,后来在车上重遇,对方便虚报猥亵陷害。
警方从便利店店员口中得知二人之间的龃龉属实,店员记得邵德平当时很火大,小雯离开后他还向店员抱怨“今天的年轻人通通是‘废青’,一味搞乱香港,无事生非”,但却无法证明小雯对邵德平怀恨而诬告对方。相反,邵德平的举动正好显示他是犯人—他在警员到场前企图下车离开现场,态度恶劣,而且他根本不该在九龙塘站下车,他的家和店子都在黄大仙。根据调查,邵德平当天下午约了朋友在油麻地见面,分手后他该回到店子接替妻子顾店,他完全没理由提前两个站下车。
“妹妹,你看看这份口供有没有错误或你不同意的地方。”女警将笔录放在小雯面前,“假如没有问题的话,请你在这儿签名作实。”
小雯提起原子笔,不安地在签名栏写上了名字。这是阿怡第一次看到警方的口供纸,签名栏上方印着的证人声明—“本人明白所作口供而明知其为虚假或不相信为真实者,本人有遭检控刑事罪行之虞”—令她觉得好沉重,毕竟就连自己也鲜少在法律文件上签字,而未成年的小雯却要独自承担这种法治社会规条下的责任。
小雯在事件后再度变得寡言,而阿怡也不懂得如何安慰她,只能说“不用怕,姐姐替你出头”“那混蛋会受法律制裁”之类的门面话。为了陪伴小雯,阿怡向上司请了两天假,但由于半年前为了办理母亲后事,阿怡已把事假限额差不多全用光,所以她无法多待在妹妹身边,只能每天下班后尽快回家。
随着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媒体也有零星报道,以“少女A”作为小雯的代号。有记者爆料,指邵德平经营的文具店也有贩卖一些书刊,包括一些以校服少女为主题的日本写真集,同时又点出邵德平有摄影嗜好,经常跟其他“龙友”1约模特儿私拍,暗示他对未成年少女有特殊癖好。当然这类型的风化案只占报纸的一小角,关心的读者也屈指可数,毕竟这种案件几乎每天发生,而且报章杂志仍以铺天盖地的篇幅集中报道占领运动和相关的政治新闻。
2月9日审讯正式开始,邵德平被控一项“猥亵侵犯”罪,违反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条例》第122(1)条。被告否认控罪,辩方律师更以媒体“大幅披露负面消息”有机会导致审讯不公,申请永久终止聆讯,不过被法官驳回。法官安排案件在2月底续审,而阿怡获检察官告知小雯需要上庭,但检方可以安排视像作供,或是在法庭上设置屏障遮蔽。对此阿怡更是担忧,在法庭上,小雯必须独自接受盘问,而辩方律师一定会毫不留情地问及案发细节及个人隐私。
不过阿怡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2月26号的审讯开始时,被告邵德平忽然改口认罪,所有证人无须作供,只等待法官阅览被告的精神报告及相关资料后量刑宣判。3月16号法官宣判,参考过往案例被告该入狱三个月,但由于邵德平认罪及表示后悔,刑期减去三分之一,只判入狱两个月,即时执行。
阿怡以为,一切都事过境迁,接下来小雯会忘掉伤痛,慢慢回复。只是她没想到,逼使妹妹走上绝路的噩梦,会在邵德平入狱一个月后才展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