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62398
作为父亲,如何给孩子赋能增权;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合适。翻开这本书,您会有所反思、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目录
序篇
给尚未出生的女儿的信:做一个快乐、智慧的女性主义者 004
Chapter1 宠爱孩子
0~6岁,我们对孩子更多强调的是“宠爱”的态度。
宠爱不是溺爱。
宠爱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强调给孩子充分的爱,给他快乐和自由。
如果孩子不接受一种规则,那么一定是这规则本身有问题。
好孩子都是宠爱出来的。
导言020
给初生儿子的信:做一个男性解放主义者022
0~2岁:怎么宠爱都是对的028
宠爱的核心是理解031
给孩子一面墙,让他随意画吧036
入托前后:父母和孩子经历的另一种考验038
死是睡着了吗045
读懂孩子的“谎言”047
爸爸陪孩子“瞎玩”好处多多051
爱阅读的孩子是这样养成的054
小小人儿需要理解、鼓励和赞美058
小小少年的维权意识063
把不喜欢的事变成游戏065
“告诉我,但不要打我”——孩子的心声067
我们一起经历“非典”069
科学的性观念与性知识不容回避073
虚荣心也值得鼓励076
小宝贝的社交生活078
亲子之情可以治愈心理疾病081
教育不能标准化083
告别幼儿园生活086
开心时刻088
Chapter2 “中等生”
凭借学习成绩的中等,就可以说一个学生是“中等”吗?
孩子的思考能力、创造力、人格整体素质,又该如何划分呢?
6~12岁,我的儿子是一个“中等生”,我很自豪: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爱的“中等生”,是一个快乐的“中等生”,是一个以思考的眼光看世界的“中等生”
被爱的孩子早晚有出息!
导言096
学前“混乱的一天”098
入学前和爸爸来一次约会101
课堂上的“野”孩子104
爱和信任是营养素106
分床:顺其自然 小策略109
“中等生”如何平衡自由与规训111
“曝露法”的作用115
长板的带动作用117
评“三好学生”:帮孩子种下愿望120
阅读的潜力123
发现别人优点的孩子自带光芒128
和孩子一起行万里路130
小学生的日记133
儿子教会我游泳135
课外班,该如何选137
比荣誉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进步141
以平等身份“谈人生”143
爱劳动的“专家”145
循环日记是面快乐的多棱镜147
奥数课:持续爱你不容易150
浸泡式方法:学好英语不是难事152
流感与数学的趣味结合157
儿子的“食物联合国”159
露台上的男孩161
享受孩子的恶作剧163
中年老父亲的伤感165
给后代的告诫168
开心一刻170
Chapter3 增能与赋权
12~18岁,这个阶段,我强调对孩子进行赋权教育。赋权教育,将是最有效的教育,因为它关注青少年个体的成长,它的目标在于使他们有能力,而不是使他们“听话”。提供给他们相关的资源,帮助他们获得选择的权利。这是更高的负责任的态度。
导言178
初一:活泼孩子遇上严“规范”180
呵护孩子的自尊心183
鼓励可以创造奇迹185
正面引导很重要188
上进心PK名次190
找到对的点,爱上读英文书194
移民,适合我们的孩子吗197
你的牢骚,我都懂200
厨房小达人202
美德的感召力204
留存快乐瞬间待回忆206
如何面对贫富差异208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211
告诉孩子:“我难过”214
爱孩子,也爱父母217
爱的家书222
行孝道,从眼前做起226
“中等生”上北大附中了229
最理想的学校233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236
道尔顿里“显得很成功”的孩子240
去支教——感受爱,给予爱243
这样恋爱是可以的245
病中感受浓浓亲情248
难忘的亲子互动活动253
有分歧时,父母可以这样做260
不断地增能与赋权265
做父母要学会放手268
一封申请书助梦想起飞271
引导孩子做出负责任的选择274
毕业礼与成人礼278
给儿子的告别信280
开心一刻286
这本书的内容在写作的当时,更多的是希望作为儿子成长的私人记录。虽然转变成公共阅读的对象,但仍然保存着原汁原味的亲情,保存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过程中的喜悦、忧伤、欢笑、泪水……
这不是刻意而为的一本书,所以它最真实、最亲切、最温暖……
这是一个家庭的成长,也映射出非常多的中国家庭的现状。
本书,很可能是我写的关于儿子的最后一本书了。孩子大了,此后不一定愿意我写了;他也离我们远了,我无法走进他的日常生活,以后的相处估计最多能写几篇关于他的短文了。
已经成年的孩子离我们远去,步履坚定而成熟。这已经足够让我们幸福。本书记载的18年的努力,全都是为了这一天。
也希望所有的孩子,在成年后离开父母的时候,都能够步履坚定而成熟。
过去18年,我多次说过,这里再说一次:仅仅因为儿子的存在,我的生命也已经足够幸福与辉煌!
爸爸理想中的你,求学阶段应该是这样的:学习时注重能力,不求过高的分数,每门功课80分便足矣。你更多的时间,将用于独立的阅读与思考,同爸爸就各种问题进行讨论甚至争论。
同时,爸爸将鼓励你自由地享受生命赐给你青少年时期的娱乐机会,不要整天扎在书堆里。我的担心只是,在一个除了阅读、思考与写作便完全没有其他生活乐趣的父亲身边长大,你是否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