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3556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爱格》人气作者北风三百里,倾情打造民国群像小说
敬军人的信仰,敬战乱年代的爱情,敬山河无恙,岁月无忧
敬军人的信仰,敬战乱年代的爱情,敬山河无恙,岁月无忧
你以为他们是黄土,是旧歌,是将灭的烛火。可他们分明是壮烈,是沉默,是一往情深,是万里山河。
内容简介
一匣缱绻往事,一首乱世长歌我穿过战火硝烟,只为与你并肩。
他是归国留洋医生。她是铿锵玫瑰女飞鹰。他们生逢乱世,侠肝义胆。愿山河无恙,岁月无忧。敬生死契阔,花好月圆。
目 录
楔 子
第一章 惊鸿落雪
第二章 见色起意
第三章 嘉兴往事
第四章 浴血长沙
第五章 锦绣河山
第六章 杀人机器
第七章 烟雨嘉兴
第八章 滇缅残阳
第九章 战争与婚礼
第十章 大江南北
第十一章 驼峰航线
尾 声
后 记
前 言
{城}
我十八岁去昆明念书,二十二岁离开,在那遇见恩师、挚友、恋人。回来以后,我向别人提起昆明,总觉得那里很远很远。翠湖的海鸥,陆军讲武堂,大观楼,正义坊……这座城市荒诞而浪漫。昆明自古与中原隔绝,到了近代却因为战争成了学术大本营,抗战大后方。沿着翠湖一路走,你能见着联大旧址、军阀旧宅、义士殉难处……离开昆明的前一天,我坐在翠湖的长椅上,看陆军讲武堂巍峨耸立,翠湖公园人群熙攘,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四个字:国泰民安。说起抗战时期的那段历史,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上海的租界、南京的梧桐、北平的秋风。可我那天打定主意,我要写昆明。我在离它千里之外的城市开始写它。写的时候,我回忆起了那些在昆明城中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看过的书。昆明的生活总是过分闲散。太阳总是很好,大家慢慢地走在树荫底下,从来不觉得着急。我在昆明的那些年,课没好好上,也没学着什么东西。但是我去过昆明的许多咖啡馆和茶馆,在穿堂而过的风里写了许多故事。城市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于我而言,我的写作基调是昆明式的。
{人}
定下故事的背景后,我几乎是立刻确定了女主角的身份。一个空军。为了这个设定,我还特意去把抗战时期女飞行员的履历看了个遍。万幸,这些女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她们之中不但有开客机的,开战斗机的也大有其人。更巧的是,脱胎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云南航校,是国内当时唯一一所招收女性飞行员的航校。于是这成了故事中女主角冼青鸿的母校。巾帼英雄与中医大夫,我为这个带感的设定暗自雀跃了许久。我拿着最开始的三万字和人去讨论,朋友问我:“这是战争题材吗?”我说:“这是反战题材。”她说:“会不会太大,太沉重了?”我犹豫了一下。战争背景的故事,尺度难把握。我也并非功底多么深厚的作者,最初颇怕自己拿捏不到位。 可真正动笔后,我时常轻灵得要和冼青鸿一起飞上七千米的蓝天。我们看那个年代的人,总是带了一层黑白相片的滤镜。可是当我真的去看书,去看资料,看那些黑白照片上年轻的面孔。我忽然发现,他们的年龄,和现在的我们不相上下。换句话说,爱情为什么会沉重?自由与胜利为什么会沉重?新旧时代的变革为什么会沉重?那个年代特有的沉重,有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我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花了大力气“去英雄化”“去年代化”。我想写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有军人,有大夫,有学生……他们和我们一样,嬉笑怒骂。 可他们又和我们不一样,生逢乱世,却侠肝义胆。
{乱世}
我写过许多有关那个年代的短篇。常见的人物我都写过。女学生、戏子、官宦之家的小姐、以身许国的军官。写来写去,总归逃不出风花雪月、乱世烟云。可是这个故事,从动笔,我就知道不同。一九三七年底,整个中国战火燎原,东南战场节节败退。冼青鸿就是在这个时间点,降落到四季如春的昆明,与叶延淮荒诞而浪漫地相逢。我仍在写群像,也仍在写大时代。可是我的笔触不再悲凉,更将以往那种“人的命运被时代裹挟的无力感”摒弃。他们并非顺应时代者,他们是改变时代的一群人。是前尘往事,也是乱世长歌。有贩夫走卒,亦有将相王侯。医者医世人,兵者医天下。他们几乎分道扬镳,最终却——殊途同归。
我十八岁去昆明念书,二十二岁离开,在那遇见恩师、挚友、恋人。回来以后,我向别人提起昆明,总觉得那里很远很远。翠湖的海鸥,陆军讲武堂,大观楼,正义坊……这座城市荒诞而浪漫。昆明自古与中原隔绝,到了近代却因为战争成了学术大本营,抗战大后方。沿着翠湖一路走,你能见着联大旧址、军阀旧宅、义士殉难处……离开昆明的前一天,我坐在翠湖的长椅上,看陆军讲武堂巍峨耸立,翠湖公园人群熙攘,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四个字:国泰民安。说起抗战时期的那段历史,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上海的租界、南京的梧桐、北平的秋风。可我那天打定主意,我要写昆明。我在离它千里之外的城市开始写它。写的时候,我回忆起了那些在昆明城中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看过的书。昆明的生活总是过分闲散。太阳总是很好,大家慢慢地走在树荫底下,从来不觉得着急。我在昆明的那些年,课没好好上,也没学着什么东西。但是我去过昆明的许多咖啡馆和茶馆,在穿堂而过的风里写了许多故事。城市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于我而言,我的写作基调是昆明式的。
{人}
定下故事的背景后,我几乎是立刻确定了女主角的身份。一个空军。为了这个设定,我还特意去把抗战时期女飞行员的履历看了个遍。万幸,这些女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她们之中不但有开客机的,开战斗机的也大有其人。更巧的是,脱胎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云南航校,是国内当时唯一一所招收女性飞行员的航校。于是这成了故事中女主角冼青鸿的母校。巾帼英雄与中医大夫,我为这个带感的设定暗自雀跃了许久。我拿着最开始的三万字和人去讨论,朋友问我:“这是战争题材吗?”我说:“这是反战题材。”她说:“会不会太大,太沉重了?”我犹豫了一下。战争背景的故事,尺度难把握。我也并非功底多么深厚的作者,最初颇怕自己拿捏不到位。 可真正动笔后,我时常轻灵得要和冼青鸿一起飞上七千米的蓝天。我们看那个年代的人,总是带了一层黑白相片的滤镜。可是当我真的去看书,去看资料,看那些黑白照片上年轻的面孔。我忽然发现,他们的年龄,和现在的我们不相上下。换句话说,爱情为什么会沉重?自由与胜利为什么会沉重?新旧时代的变革为什么会沉重?那个年代特有的沉重,有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我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花了大力气“去英雄化”“去年代化”。我想写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有军人,有大夫,有学生……他们和我们一样,嬉笑怒骂。 可他们又和我们不一样,生逢乱世,却侠肝义胆。
{乱世}
我写过许多有关那个年代的短篇。常见的人物我都写过。女学生、戏子、官宦之家的小姐、以身许国的军官。写来写去,总归逃不出风花雪月、乱世烟云。可是这个故事,从动笔,我就知道不同。一九三七年底,整个中国战火燎原,东南战场节节败退。冼青鸿就是在这个时间点,降落到四季如春的昆明,与叶延淮荒诞而浪漫地相逢。我仍在写群像,也仍在写大时代。可是我的笔触不再悲凉,更将以往那种“人的命运被时代裹挟的无力感”摒弃。他们并非顺应时代者,他们是改变时代的一群人。是前尘往事,也是乱世长歌。有贩夫走卒,亦有将相王侯。医者医世人,兵者医天下。他们几乎分道扬镳,最终却——殊途同归。
{后记}
有雁南飞》动笔的时候,我还在北京。十二月的北京天寒地冻,我以一场雪作为故事的开头。“全文终”这三个字落下时,我在南半球。南半球的八月仍然是寒冬,细思起来竟有些宿命感。故事从冬天开始,又在冬天结束。而我从一个冬天,写到另一个冬天。相比于前言里那种蓬勃的表达欲,后记我却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大概是想表达的都已经在故事里说尽,再讲,颇有狗尾续貂之嫌。说点故事外的吧。决定写《有雁南飞》,除了对故事本身的倾诉欲之外,我也是在自救。当时我的短篇陷入瓶颈,长篇毫无头绪,媒体杂文亦是落入窠臼。我明白再这样下去早晚会把笔写钝,干脆停了手头一切工作,来写一个冷僻的题材。抗战,空军。写的时候是真的很爽,噼里啪啦地敲键盘,脑海里的画面水似的流到屏幕上,但不写的时候,走在路上,躺在床上,一想到故事还没完结,恨不得给自己一枪。看别的作品动辄三五十万字,我实在想不通十八万字的小说怎么会把自己折磨成这样。好在最后故事写完,真心觉得自己脱胎换骨。临结局前写了个短篇,手感和先前完全不同。好像升级打怪,打过中级难度的关卡,回头再看入门关卡,也不晓得自己当时是被什么卡住。还有一件事想唠叨。七月份的时候,我写崩溃过一次。眼看交稿日期在即,我竟然有胆子撂笔跑去苏州找朋友玩。大概是之前去过嘉兴,就是叶延淮的故乡平湖,我对“江南”的印象其实已经固定了。看来看去也是小桥流水,白墙灰瓦,实在没什么新鲜的。临走前的最后一天,朋友带我在平江路边的弄堂里找团扇博物馆。不是主干那条商业街,当真是沿河老宅,住的都是老苏州人。我俩路过一扇门,门前坐着个绣花的女人。女人穿着旗袍,化着淡妆,她的门前卧了一只狗。不是表演,不卖东西,是真的优雅地坐在门前绣花。我瞬间被那种美击中。我们两个女生跑上去和人家搭话,听她讲自己的经历。我俩问个没完,我说:“我觉得您,我真的觉得您,特别浪漫。”她笑了好久,带我们去家里看她的绣品。临走的时候,她说:“其实这个东西,怎么说,维系下来是很艰难的。因为它太精致了,真正能懂并且愿意收藏这些东西的人是很少的。但是呢,我们还是在做,我女儿也在做。因为……确实是想把这种美的东西保留下来。”我后来一直在想她这句话。人痛苦,是因为找不到意义。我曾经想不通我写《有雁南飞》的意义。看了这么多资料,花了这么大力气,把自己搞得这么痛苦,可这么冷的题材,真的会有读者喜欢看吗?我所付出的这一切,又真的值得吗?但那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美”也是一种意义。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人,会因为“美”而做一件事。这太浪漫了。离开苏州的时候,大巴车过运河,水面上茫茫大雾,两岸皆是白墙灰瓦。烟雨朦胧之中,一艘船点着灯远远漂来,我想着半年来的挣扎,竟然很没出息地哭了。我也想为这世上的“美”而活。我想无论以后再写多少故事,《有雁南飞》都会是很重要的一个吧。很奇怪的感觉,明明写到筋疲力尽,却能感觉到身体里涌动的力量。和故事挺像的。绝望里有希望,毁灭后得圆满。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讲下一个故事了。到时候见。
免费在线读
惊鸿落雪,本是他的一场梦。他却将梦,延长至自己的一生。
是时代太荒谬,配不上你一往情深。
一段民国往事,一首乱世长歌。医者医世人,兵者医天下。
她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他。然后,将自己的一生,也交给了他。
他这一生,所爱皆辜负,所信皆虚无。若是再活一次,他什么都不会放了。
惊鸿落雪,本是他的一场梦。他却将梦,延长至自己的一生。
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听闻驼峰航线时,她是抱了死志的。可从此刻起,她下决心活。她会努力活着,直到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时候,她要与叶延淮,岁岁年年,长相厮守,只有生离,再无死别。
山河与君皆无恙,不负家国不负君
他不想做她生命里的过客。他想做那个陪她终老的人。
酒杯叮当作响,这四人彼此致敬。敬为自由而战,敬军人的信仰,敬战乱年代的爱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