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27381丛书名: 发现犹太人丛书
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在文化教育、科技、财富创造、娱乐等领域成就斐然,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们探寻其中的奥秘。
本着对本民族的热爱,以色列著名媒体人丹·拉维夫先生主持撰写了“发现犹太人”丛书。通过丛书中犹太人物的故事,中国读者们不但可以全面了解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的历史与文化,还能够跟随当代犹太精英的脚步探索未来。
本书是发现“发现犹太人”系列丛书的第二册,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8位犹太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成就和影响。
让我们一起,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发现犹太人。(人文)角度,发现犹太人。
尽管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2%,但自1895年诺贝尔奖成立以来,犹太人将22%的诺贝尔奖收入囊中。在881个诺贝尔奖得主中,至少有196个是犹太人。本世纪,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重上升,达到28%。 本册选取了十八位犹太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生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
1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
科学发现
是科学的最大悲剧1
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旷世奇才的精神世界9
3 尼尔斯·玻尔:
请不要教上帝怎么掷骰子23
4 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
这部伟大的小说是人类巅峰成就之一33
5 乔舒亚·莱德伯格:
人类与细菌的
军备竞赛”43
IX
6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物质与反物质之间
向来无
爱
可言53
7 科恩伯格父子:
难道是遗传?63
8 理查德·费恩曼:
我们不知道宇宙的意义是什么71
9 勒内·卡森:
《世界人权宣言》之父81
10 戴维·巴尔的摩:
科学家不应陷于仇恨91
11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
没有什么自然的事能阻挡生活前进的道路101
12 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
逃离纳粹魔爪的小男孩揭开了宇宙奥秘109
13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
卧室培养皿中的研究117
14 利昂·莱德曼:
上帝粒子
的发现者125
15 丹尼尔·卡内曼:
最好的也远非完美133
16 阿龙·切哈诺沃:
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141
17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科学家的职责是促进理性思考与学术宽容149
18 鲍勃·迪伦:
答案在风中飘荡159
跋犹太智慧的奥秘168
致亲爱的中国读者
我叫丹·拉维夫,出生在耶路撒冷,我全身心地爱着我的国
家和民族。我曾担任以色列电视台驻外记者,在华盛顿、纽约和
伦敦等地工作。后来,我在中国内地、新加坡和中国澳门地区工
作和生活了16 年。近年,我回到以色列,担任Compass 投资集团
的股东兼总裁,与中国政府部门有着密切的合作。
我的中国缘分,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必然。两个古老的民族相
互欣赏,以中关系日趋紧密,这些都是中国经历带给我的强烈感受。
为什么,仅占世界人口千分之二的犹太民族能在科学技术、
财富创造、电影制作等众多领域成就斐然?
为什么,饱受仇视、暴虐甚至遭受过大屠杀的犹太民族能在
近两千年的大流散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为什么,年轻的以色列国能在恐怖动荡的环境下快速跻身世
界强国之列?
为什么,犹太人能特立独行,面向未来不断地挑战各种不可
能?
犹太人的成就,是源自他们的教育、奉献、幽默和创新精神,
还是出于生存本能和对生活的热爱?
.
越来越多的中国朋友向我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我组织
了几位以色列优秀的作家和记者集体编写“发现犹太人丛书”,希望
为中国朋友们解密犹太人的头脑和心灵。
欢迎开启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犹太思想之旅!我相信,“发
现犹太人丛书”是迄今为止面向中国读者介绍犹太民族的最权威、
最系统的著作之一。
这套丛书共6 册,书中探讨的100 多位人物塑造了我们共同
的世界。书中既没有沉闷的学术味,也不是简单的史料堆砌,我
们尽力以轻松的笔墨传播严肃的内容。
我希望,透过他们的成功故事,中国读者朋友们不仅可以解
密犹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创新精神,也可以从中获得灵感,
助力事业成功。
丛书的每一册都选取了18 位人物,这并非偶然。在希伯来语
中,字母“18 ”代表着名词“生命”和动词“活着”。很多犹太人
脖子上的挂件带有“18”符号,象征着对“生命”和“活着”的热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占当时全球犹太人总数三分之一的600 万
犹太人被纳粹灭绝。这普普通通的两个词,对于经历过大屠杀的犹
太民族来说却意义非凡。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校人员为本丛书出版提供了细致周到的
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感谢施冬健教授为编译本丛书付出的智慧和辛劳。他的学识
和职业精神,无愧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推荐!
感谢安小艺女士为本丛书从发起到出版所做的大量指导和协
调工作。安女士曾在以色列留学和工作多年,对犹太人的社会和
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视以色列为第二故乡,是中以友好关系的
积极推行者。
最需要感谢的是阅读本丛书的中国朋友们,我们希望了解您,
也希望您了解我们。
您的以色列朋友
丹·拉维夫
2018 年8 月18 日
尼尔斯·玻尔
Niels Bohr
192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获奖理由:对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研究方面的贡献
3/
尼尔斯·玻尔:
请不要教上帝怎么掷骰子
电子围绕着小小的原子核旋转,这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尼
尔斯·玻尔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
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
1885 年10 月7 日,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 )出生于丹麦
首都哥本哈根,父亲克里斯丁·玻尔是丹麦人,在哥本哈根大学
担任生理学教授,母亲出身于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
虽然尼尔斯·玻尔后来皈依了基督教,但根据犹太教口传律
法的规定,生来是犹太人就永远是犹太人。按照纳粹的种族法1 ,他
也被归为犹太人。在纳粹征服丹麦之后,尼尔斯·玻尔和其他丹
麦犹太人一样面临着被驱逐和被屠杀的危险。
1 纳粹德国将所有具有四分之一或以上犹太血统者定为犹太人。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903 年,尼尔斯
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主修物理学。
1907 年,玻尔发表了一篇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得丹麦皇
家科学文学院的金奖。1909 年和1911 年,玻尔分别以关于金属
电子论的论文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的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玻尔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与电子的发现者约瑟夫·约翰·汤姆孙合作。但是两人的合作并
不愉快,汤姆孙喜欢主导一切,而玻尔又过于固执己见。几个月后,
玻尔转赴曼彻斯特大学,从此与原子核的发现者欧内斯特·卢瑟
福长期共事。
牛顿经典物理学排除了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可能性,认为
电子会发射连续的电磁能量并坍缩到原子核里,这导致稳定的原
子无法存在。卢瑟福提出了更具说服力的电子模型:带正电的原
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
旋转一样。
玻尔意识到经典物理学在阐述微观现象方面的严重缺陷,赞
同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在电磁理论方面引入的量子学说,从而创造
性地把量子学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概念结合起来。玻尔认为,电
磁能量不会改变或被转移且保存在名叫量子的离散部分中,在此
基础上他构建了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913 年至1914 年,波尔在哥本哈根大学讲授物理学。这段
时间,他发表长篇论著《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提出了量子
不连续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按照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环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圆形轨道包
含离散能量,外层轨道比内层轨道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较外层
轨道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如果外层轨道的电子落入
内层轨道,将释放出一个带固定能量的光子。在离原子核最近的
轨道中,电子无法以辐射的形式发射能量,因此不会坍缩到原子
核中,这就是氢原子的稳定状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