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352013
前 言
第一章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 1
一清华学堂 2
二清华学校 8
三大学部12
四国学研究院15
五留美预备部19
六早期学校文化的形成20
七早期爱国运动26
八中共清华支部诞生29
第二章国立清华大学31
一学校管理32
二院系设置34
三名师云集35
四通识教育36
五致力于学术研究37
六负起与国外学术界沟通之使命39
七莘莘学子,茁壮成长42
八留美公费学生46
九校园建设48
十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51
十一“一二·九”运动53
第三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57
一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和西迁入滇58
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60
三校务组织和院系设置62
四名师荟萃64
五结茅立舍 弦歌不断67
六“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68
III
目 录
七“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71
八清华大学办事处与清华留美公费生73
九西南联大结束73
第四章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和清华园解放77
一复员清华园78
二扩建院系79
三恢复发展81
四国统区的“小解放区”83
五清华园解放86
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清华大学89
一“清华已成人民的大学”90
二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93
三为工农服务 为生产建设服务95
四激发爱国热情 走为人民服务的道路98
五院系调整 101
第六章多科性工业大学 105
一蒋南翔任校长 106
二以“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 107
三聘请外国专家来校 108
四选派教师到苏联学习 109
五创办新技术专业与发展应用理科 110
六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113
七又红又专 全面发展 119
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25
九三阶段,两点论 126
十学校规模与建设空前发展 127
十一丰硕的科研成果 130
十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清华大学 135
第七章在提高中发展,提出创建一流目标 141
一拨乱反正 全面恢复 142
二明确办学思路 提出奋斗目标 148
IV
三调整学科,逐步向新型综合大学转变 150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51
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153
六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160
七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研工作 164
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69
九校园建设 173
第八章科学发展 跻身一流 175
一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 176
二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188
三科学研究“顶天、立地、树人” 202
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209
五全方位、高层次、重实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213
六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215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有力支撑体系 217
八绿色大学建设 220
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222
附 录
一 清华大学教师和校友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名录 230
二 清华大学教师和校友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录 237
三 清华英烈 244
编后记 245
风雨激鲲鹏,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肇基于内忧外患、国势衰微之际,从此与民族共命运、同时代齐奋进、为国家谋复兴,虽道途维艰、辛苦备尝,而矢志笃行、刚毅坚卓。
登高始见万物,积跬方至千里。百年以来,清华大学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之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形成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之特色,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之理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务实求真,立德树人,创新学术,贡献社会,造就万千志士俊彦,涌现一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砥砺求索、奋发进取,勇任中国高校之先导,争为世界学府之前驱。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清华大学百年历史,是数代清华人致力于兴国安邦的奋斗史、探索中国教育科技自立自强的开拓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跨越发展的创新史,也是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迈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巍峨吾校,世纪荣光;
百年清华,源远流长,春华秋实,再铸辉煌!
1911年,清华学堂在中华民族深重的内忧外患中诞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是留美预备学校,以“培植全才,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
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方针,融会中西文化,校风纯良严谨,素以要求严、学风好、外语好、体育好而著称。
一清华学堂
1900年 6月,庚子之变,“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 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 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中美双方经多次商谈,于 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
工字厅——游美学务处原址
宣统元年九月十三日(1909年 10月 26日)清政府外务部关于宣统元年八月十五日(1909年 9月 28日)朱批赏拨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的.文
梁诚(1861—1917),原名丕旭,字震东,广东番禺人。1903年出使美国,为促成退款办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 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1909年 7月,清政府外务部、学部会同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专办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一切事宜。1909—1911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 18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
第二批直接留美学生合影,前排就座者左起范源濂、周自齐、唐国安。
第一批直接留美生(47名 )
宣统元年八月 (1909年 9月 )
程义法. 邝煦.. 金. 涛. 朱. 复. 唐悦良. 梅贻琦. 罗惠侨. 吴玉麟. 范永增
魏文彬. 贺懋庆. 张福良. 胡刚复. 邢契莘. 王士杰. 程义藻. 谢兆基. 裘昌运
李鸣和. 陆宝淦. 朱维杰. 杨永言. 何. 杰. 吴清度. 徐佩璜. 王仁输. 金邦正
戴. 济. 严家驺. 秉. 志. 陈. .. 张廷金. 陈庆尧. 卢景泰. 陈兆贞. 袁锺铨
徐承宗. 方仁裕. 邱培涵. 王. 健. 高仑瑾. 张. 准. 王长平. 曾昭权. 王. .
李进隆. 戴修驹
第二批直接留美生 (70名 )
宣统二年六月 (1910年 7月 )
杨锡仁. 赵元任. 王绍.. 张谟实. 徐志芗. 谭颂瀛. 朱. .. 王鸿卓. 胡继贤
张彭春. 周厚坤. 邓鸿宜. 沈祖伟. 程.运. 钱崇澍. 陈天骥. 区其伟. 路敏行
周象贤. 沈. 艾. 吴家高. 傅. .. 李松涛. 刘寰伟. 陈延寿. 高崇德. 竺可桢
程延庆. 徐志诚. 郑达宸. 席德炯. 徐. 墀. 沈溯明. 王松海. 王. 预. 谌. 立
成功一. 陈茂康. 朱. 进. 施赞元. 杨维桢. 胡宪生. 郭守纯. 毛文钟. 胡宣明
陈福习. 殷源之. 符宗朝. 霍炎昌. 孙. 恒. 柯成.. 过探先. 王裕震. 许先甲
胡. 达. 邝翼.. 胡. 适. 计大雄. 周开基. 施. 蓥. 李. 平. 庄. 俊. 马仙峤
陆元昌. 周. 铭. 何. 斌. 李锡之. 易鼎新. 周. 仁. 张宝华
第三批直接留美生 (63名 )
宣统三年五月(1911年 6月)
黄国栋. 周明玉. 张福运. 司徒尧. 吴. 宪. 顾宗林. 江山寿. 高大纲. 朱启蛰
陈德芬. 张贻志. 卫挺生. 周伦元. 史. 宣. 姜蒋佐. 张傅薪. 吴. 康. 谭其蓁
黄明道. 陈长蘅. 刘崇勤. 陈承.. 徐. 书. 鲍锡藩. 崔有濂. 郑辅华. 史译宣
龙. 夷. 梅光迪. 杨光弼. 孙继丁. 陈明寿. 胡博渊. 宋建勋. 罗邦杰. 顾荣精
杨孝述. 裘维莹. 何庆曾. 陆鸿棠. 黄宗发. 柴春林. 徐仁锖. 钟心煊. 严. .
王. 谟. 邱崇彦. 赵文锐. 王. 赓. 孙学悟. 蔡. 翔. 陆懋德. 梁基泰. 虞振镛
费宗藩. 陈嘉勋. 梁杜蘅. 许彦藩. 邓宗瀛. 章元善. 陆守经. 甘启纯. 张景芬
1911年 4月 9日,清政府批准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并订立章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兼任清华学堂监督,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兼任副监督。4月 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周自齐(1869—1923),字子.,山东单县人。1909年 7月任游美学务处总办,1911年兼任清华学堂监督。1912年 1月去职。
第一章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
二清华学校
1912年 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Tsing HuaCollege)。学制 8年,分中等、高等两科,高等科学生毕业后一般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1916年清华学校正式提出改办完全大学,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设立国学研究院,开始向完全的大学过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