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136373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首部张爱玲性心理研究!
全球*届张爱玲五年研究计划获奖项目!
目 次
第一章 前所未知的张爱玲1
一、永远的张爱玲1
二、重新凝视张爱玲27
三、六种话语的表现36
四、新的文学解读方法43
五、如何理解张爱玲45
第二章 关键十年与时沉浮53
一、1943—1952年关键十年54
二、1952年后离散岁月94
三、张爱玲的多重面向95
第三章 老上海的流金岁月101
一、殖民语境中的上海人104
二、中西方视角下的妓女112
三、洋娱乐的流入117
四、海派文化的异变120
五、从明清艳情小说到西方怪力乱神122
六、女权运动与女学兴起130
七、上海与香港的双城演绎135
八、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传媒140
九、她的原乡她的上海147
第四章 六种话语六种矛盾155
一、性别差异的矛盾162
二、身体操演的矛盾179
三、双重他者的矛盾198
四、流动关系的矛盾210
五、自我与异己的矛盾231
六、文化嫁接的矛盾249
七、上帝的女儿267
第五章矛盾的愉悦272
一、恋父弒母与弒父恋母279
二、受虐者的反身性286
三、传统叙事与精神治疗294
四、超越快乐的原则299
五、黄皮肤·白面具302
六、林语堂带来的虫患309
七、精神分析揭露的隐蔽316
第六章崩溃中的重现323
张爱玲生平简写335
参考文献348
附件一小报原版《炎樱衣谱》四篇367
附件二张爱玲老上海旧居三处370
附件三张爱玲逝世二十周年特展顾影思人372
附件四作者与张爱玲关键人物合影374
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从来一直阅读着张爱玲。但是,不是张迷,所以可以冷眼旁观张爱玲;不是张迷,所以可以重新阅读张爱玲;不是张迷,所以可以旁敲侧击张爱玲。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这么细微地考察张爱玲,直到2011年初她穿越时空召唤我,让我赢得了“全球第一届张爱玲五年研究计划”,要我为她写点什么。从此,和爱玲日夜相伴,与她窃窃私语,与她谈天说地,听她哭看她笑,她的陈年往事历历在目。然后,我沉迷于她,想她、念她、怜她、惜她。写这本书居然变成一件既痛苦又快乐的事,遍览著作数百本、文献上千篇,百读不厌,读了还可以一读再读,从略读、粗读到细读,每次都可以读出不同的滋味。每每掩卷叹息:为什么世上只有张爱玲?爱玲何以为爱玲?
张爱玲,当代东方最擅长书写“闺秀文学”的女作家,胡兰成口中“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晚清没落贵族的家世注定了其一生传奇。22岁由借读的香港大学返回上海,历经战乱的生死大难,预见来日苦短,也不得不由着她打着“成名要趁早”的旗帜,以职业作家为志向,拿着稿子到各杂志社自我推荐。众家惊艳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上场后,小说散文在当时主流杂志上连载不断,一夕满城争说张爱玲。当年被评为不入流的通俗文学闺阁叙事,1961年在汉学大师夏志清专文推荐下,回归正统文学殿堂,人人开始赞叹说好,也没人敢再说不好。张爱玲的文章就这么理直气壮起来。
她的人又固执得很,为了“千元灰钿”,不惜和平襟亚(秋翁)撕破脸也要你来我往地在小报上吵翻天。该我的就是我的,是谁也不让的。晚清官宦世家出身的张爱玲,就算家道衰败,那点骨子里的小姐气可是刻意地招摇着,直到遇见胡兰成。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苏青说张爱玲是不见客的,胡兰成第一次登门时也吃了闭门羹。没想到一个转身,张爱玲便回访,一聊便聊了五六个钟头,大剌剌地,不害臊似的,一下子便打开胡张恋的大门,对爱的饥渴昭然若揭,风流如胡是一眼看穿了。这个让张爱玲魂萦梦系的无情思男人,口若悬河,满舌生花,见天下女子皆可是他的妻。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成了众家通评。
胡兰成过人的才情与锋芒,让传奇才女张爱玲乱了心智,不问爱值得不值得,终其一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胡兰成也是凭这傲人才情收服了“三三”一班仰慕追随者。《今生今世》对张爱玲研究者来说是重要文献,是唯一可以和《小团圆》对比着来读的珍贵“孤本”。还好,我在持续延伸阅读时喜见《山河岁月》里爱玲并未缺席,柔情蜜意万般皆是好。《小团圆》出版时,伤透了张迷的心,拒买拒看拒绝相信,真实的张爱玲如此不堪。十年过去,历经无数专家学者的辩证,张迷可以不服却无法不再相信:《小团圆》是张爱玲自传体私小说,和《今生今世》比对无所不适。胡兰成下笔妖惑,是个在感情事上渣烂的,但也是个彻底诚实的人。2018年小北(朱永锋)出版胡侄女青芸口述书《往事历历》,印证了胡张恋事实细节,张迷们再不服气也得吞下这口怨气。
自诩为拜金主义的张爱玲明白,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在烽火战乱中,再好的贵族身家只是幻影、时代的残影,就要消失了就要消失了……那,何不靠这点背景名利双收、安身立命?贵族世家这件事,是自己嚷嚷出来壮大声势的。张爱玲肯定读过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知道女人要写作一年起码要有五百英镑的收入,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于是铆起劲来写,在1943年到1946年上海沦陷期间,创作量惊人,知名度暴涨,人言一字千金。和胡兰成热恋更让她喜滋滋甜蜜蜜,浑身都是能量:出书、座谈、写舞台剧剧本、客串舞台剧演出……攀上人生巅峰。她收入丰厚,不论住家布置、服装打扮、生活习性,十足的布尔乔亚,直到上海解放。张爱玲其实一点都不小市民。
回头看张爱玲和苏青的友情,倒也不免有着几分利害关系和精明算计,要不是苏青的《天地》月刊捧红了她,她又怎会独排众议地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谁都知道苏青那本《结婚十年》哪能跟张爱玲的《传奇》《流言》比。至于和胡兰成的关系,肯定早先的爱情和利用价值是交杂的。先前无人敢如此决断或看得明白,《小团圆》出版后,一切似乎都有了底,有了原由。胡张恋消逝,正如爱玲所言:“你是到底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从此没再爱过任何人,包括她自己。
坐在上海图书馆的日子里,翻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杂志胶卷资料,张爱玲的前世今生一幕幕掠过眼前,然后,一切都明白了。为何张爱玲明知胡兰成被认定是汉奸、是有一妻一妾的“别人丈夫”,还甘愿做情妇?胡确实有支好笔,有公共论述的权力,与他关系密切的《杂志》无限期地刊登她的文章,稿费也给得好,甚至预付。但是,最终,她将一切回给了胡兰成,写剧本的稿费30万元,附在分手信里给藏匿在温州乡下的他寄了去。原来啊原来,张爱玲不是“爱到深处无怨尤”,而是一种决裂,从此两不相欠。胡兰成曾给过她一点钱,她是本金加利息奉还了。但是,她的心没有还,离开上海后,张爱玲一再重复、回旋、衍生的创作篇篇都暗藏胡张恋“行头考究的爱情故事”。
坊间有好几本专书研究“张爱玲与女性主义”。张爱玲看起来“好像”是个女性主义者,现实生活里,她是?不是?她是浅谈过女权主义的,在现实生活里,却是个彻底服膺于父权社会的传统女子。评断张爱玲是女性主义者,俱是误读她小说中狂暴、阴冷、残酷的女性复仇叙事。那些都是畅销书的“卖点”。细读她和炎樱对谈的《双声》,当诧异她不但认同三妻四妾的男性多妻主义,甚至赞同姘居生活。现代女性意识倒是有的,和苏青一起对谈“爱情婚姻与择偶条件”,俨然就是现在红火的“情感专家”,虽然提出的建议未必可靠。她甚至告诉胡兰成:“将来的世界应当是男性的。”原来过往、眼前和以后的世界都是男性的。这怎么行?如果张爱玲根本不是女性主义,那她如何写出充满女性意识的小说与散文?如果她是,除了暴露其外的文字表述,其他的隐藏在哪儿?
这些微妙又深邃的心理皱褶,就是值得深入考察张爱玲表里不一“矛盾的愉悦”之隐蔽处。这愉悦是金钱与精神带来的矛盾快感,是性与爱的斗争,是甜,也是另一种苦,让张爱玲的生命一点一滴地吸吮着情爱的养分,直到干涸。幸好,寂寥而终的她,给当代文学研究遗留下了丰盛资产。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读她千百遍也不厌倦。
我以传播学之文化研究为书写取径,一探张爱玲上海关键十年,期望跳脱过往张爱玲研究之中外文、比较文学领域,以崭新的视角发现并填补“张学”研究的空白,将“张学”现有文献汇总利用,再发掘新的价值,亟欲演绎的便是张爱玲“作品与人生”夹缝里的对立与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究竟带给了她何种愉悦,而这愉悦背后又隐藏了何种惘惘的威胁。故须重返上海历史现场仔细爬梳真实的张爱玲、不为人知的张爱玲、为人知却无人胆敢置喙的张爱玲。在烽火乱世的大时代背景张力下,以“文本创作”与“真实人生”交互辩证、绵密探索近代中国文学传奇“永久的张爱玲”在痛苦中何以获得莫名愉悦之可能,并开启张爱玲研究在文本解析与传记改写两条路之外的第三种可能。
书中引为规范的理论只是得以聚焦上海关键十年的参照典范,旨在揭露主流意识之外被掩盖的女性意识,这是撰写的初衷。在与主流抗衡之际,尝试发出一种微弱之声,或许会被抹杀,或许会被盗猎或批判,但这是原音初声,一种怜惜、追悼、怀念、理解张爱玲之声。基于让爱玲发笑的“叨为同性”,我看爱玲、读爱玲、写爱玲,我是爱玲,我非爱玲爱玲非我,在是是非非中,我任由爱玲召唤,进入深沉的“张爱玲世界”,看见男人不懂女人的情与爱、爱与怨之间的退让与抵抗,欢喜与悲凉。
这本书,书写策略是先将张爱玲置入20世纪40年代的老上海地理文化空间中,借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弗里德曼(Susan S.Friedman)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的后设批评“社会身份新疆界说”(the new geographics of identity)逐步推演,就张爱玲1943—1952年上海关键十年间的创作与人生层层解读,最终再行进入“内在精神分析”一窥其愉悦与痛苦之隐蔽处,旨在揭露真实的张爱玲。这是大胆的尝试,是背离过往张学正统路线的前进,或许不尽如人意,但终究,我看见了不一样的张爱玲、你我前所未知的张爱玲。也就是说还原张迷眼中被遮蔽的张爱玲,不完美却万般真实的张爱玲。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书写张爱玲自是有缘。首先,我在千万人之中得到了她遗产稿费的奖赏,在过程中,她还不时出手助我一臂之力。譬如,多年闲人勿进的常德公寓,居然让我想办法给进去了,还拍到65室;又譬如,我写到她在九龙新界遥望故乡时,凭印象(也曾站在那儿眺望内地)找了一张50年以上的公共版权黑白照为配图,后来见到她为A Return To The Frontier(《重返边城》)画的插画,不可思议地竟然是同一个角度的同一个景。当时震动得差点潸然泪下。有些癖好,我又与她同:喜喝咖啡,一日数杯;喜闻异味,如油漆、臭豆腐和皮革;也喜在热闹喧哗声中写作,电视或音响必须开着,却仿佛在无人之境;一次炉上烧水到干锅差点酿成火灾、几次狂风暴雨未关窗致水漫客厅,人在书房与爱玲窃窃私语的我竟浑然不觉。
2015年,《矛盾的愉悦》繁体版在台北纪州庵古迹举办新书发布会,台湾首席文坛女作家李昂与我对谈。身为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得主、台湾女性小说大家与评论家翘楚的她,对着台下满堂读者与观众,举着这本书说:“这是一本近年来我读过最好看的张爱玲研究著作。”我相信,冥冥中,那一天,爱玲正在天上看着我们,难得笑得开怀。因为,我们懂她。
自2011年向宋以朗先生提案以来,前后历经八年书写、润饰、增补,本书简体版终于付梓,回首来时路,在心底震动之余,诚心感谢张爱玲学研究的诸多前辈过往钻研的丰盛文献,得以让本书参考、参照或由其间爬梳出新意,为本以为山穷水尽的张学研究困境,提供了珍贵资料。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让我受惠良多。几位标竿人物,更当顶领膜拜:
唐文标:以生命开创了张爱玲研究之路;
夏志清:确立了张爱玲的正统文学地位;
王德威:推动张爱玲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陈子善:上穷碧落下黄泉搜索佚文出土;
高全之:以“张爱玲学”奠定了“张学”。
若没有他们及其他们(曾经为张爱玲研究付出的所有人)就没有今日张学。就张爱玲的阶段人生来看,第一阶段,民国上海时期当感谢胡兰成,他造就了张爱玲的一生;第二阶段,20世纪60—90年代,当感谢宋淇、邝文美夫妻和平鑫涛的皇冠出版集团,成就了张爱玲作品和文坛声势;第三阶段,90年代至今,当感谢传承父志兢兢业业延续张爱玲文学生命的宋以朗先生,以及近年来铆足了劲整理、评鉴张爱玲遗作的冯睎干。
没有这些前辈接力似的拓荒、开垦、栽植、散播张学,难以造就今天的张爱玲。有行外人谓今日中国只有“鲁迅学”尚无“张学”,一是肯定没涉足张爱玲研究;二是不知先在1961年夏志清推举张爱玲为中国最重要最优秀的作家后,在张爱玲的新作品持续出版、学术研究之广度深度渐渐超越鲁迅学时,“张学”俨然成了大显学。夏志清对张爱玲文学的高度评价,龙应台曾言:“就像钢琴大师给一个作品定音,开启一个美学时代。”
又有人谓:民国时期小报消息不足采信,更不得进入学术研究殿堂以为参照。闻者不禁骇笑。陈子善所有的伟大发现,均来自小报,当民国小报消息被搜编成册印制发行时,已自动归入学术研究新文类行列,弥足珍贵。2011年秋天,我以“关键词”张爱玲在上海图书馆搜罗到的民国时期小报新闻、专栏、闲谈等,至今部分已经成书,部分尚未问世,有待后人进一步发掘探索立论。
半世纪以来张学研究领域众生喧哗,本书致力以不同于过往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出发,在传播学文化研究理论框架下,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书写,希望能给予可爱的读者新视野新观念,以一种迂回渐进的方式,开启与张爱玲生命对话的新拼图。同时大胆论断:超过半世纪的张爱玲研究,已经进入前人文献研究后之研究的“后张学”阶段。
最后,感谢2011年夏末初秋远赴上海进行田野考据与数据搜集时,在上海图书馆参考馆员祝淳翔以及《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杨敏的热忱协助与指引下,得以觅得宝贵的第一手数据;感谢陈子善教授于百忙中拨冗于上海相谈并赐教宝贵意见,除促使我重返长江公寓,终于拍摄到了301室珍贵影像外,并获亲笔签名致赠的《研读张爱玲长短录》《说不尽的张爱玲》和《重读张爱玲》三本大作,也成为我完成这本书的重点参考文献。同时,特别感谢宋以朗先生给予的支持,2016年在香港加多利山宋宅与我相见欢,亲口详述了当年张爱玲生活于该老宅的部分细节,更让我亲炙了、抚摸了张爱玲手稿,宛如与爱玲相见相怜,让这本书终能以最完美的姿态献给亲爱的读者。此外,对铭传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倪炎元教授,在我八年无尽的书写、修正、润饰、添补过程中,几度难以为继时,每每以“耐烦”两字箴言激励,陪我熬过漫漫长夜,来到黎明,铭感五内。
本书是宋以朗先生发起的“全球第一届张爱玲五年研究计划”得奖著作,也是目前唯一出版的著作。受到大家敬爱的止庵老师对《矛盾的愉悦》在浩瀚张学中“第一部专书”的重要性,给了如下评价:
本书是第一部专门以张爱玲的这一时期(1945—1952)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对相关问题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感谢止庵老师。最后,谢谢,爱玲。
杨曼芬
2019年3月19日于台北
止庵(张爱玲研究者):
本书是*部专门以张爱玲的这一时期(1945—1952)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对相关问题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李昂(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得主、台湾女性小说大家与评论家):
这是一本近年来我读过*好看的张爱玲研究著作。
莫言说
1944年5月,一篇掷地有声、刊登于上海《万象》名为《论张爱玲的小说》的文章,为这位天生才女的写作生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此满城争说张爱玲。不知张爱玲、不读张爱玲、不说张爱玲、不评张爱玲是落伍的、不摩登的。张爱玲在40年代的上海,是都市传奇,也是时尚符号,直到70年后的今天,张爱玲现象依旧历久弥新。
傅雷的这篇文章写到《金锁记》不论结构、节奏、色彩,在这件作品里有了*幸运的成就。作者的心理分析,并不采用冗长的独白,或枯燥烦琐的解剖,她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打成一片。毫无疑问,《金锁记》该列为我们文坛*美的收获之一。接着严厉批评了《连环套》,指出内容贫乏是主要弊病。这篇文章引起争辩也开启了绵延不休的张学论证。《传奇》褒多于贬,《流言》则大获好评。如刘川鄂日后评述《流言》实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优秀之作,与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名家相比,张爱玲都毫不逊色。她比冰心深刻,她没有朱自清的士大夫气;她比周作人开阔,她没有徐志摩的华丽堆砌;她比林语堂灵隽,她没有何其芳的刻意精致。尤其在散文创作比较平寂的40年代,她的文明意识、她的人生体悟、她的俏皮风格、她的独特文体,更显得珍贵难得。
彼时纵使赢得美名,但张爱玲终究被置于非主流文学的边缘位置。直到1961年夏志清教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赞誉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伟大的中篇小说,其道德意义和心理描写,极尽深刻之能事,其才情甚至超越五四许多作家。从此让张爱玲由通俗小说写手跃上正统文学舞台,俨然成为大家,亦让张学研究,从小说、散文、生平传记、电影剧本延伸到电影、舞台剧……成为近半世纪以来亚洲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显学。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却评说张爱玲在他的心目中格局还是稍微有一点小,她没有宏大的气魄,她更像精雕细琢的玉器,是一件很小的摆件。
2010年1月16日莫言在《广州日报》主办的*届“中国图书势力榜”颁奖典礼上发言。2010年1月4日莫言做客《阅读客厅》节目时说得更详尽,他觉得张爱玲的作品不够大气,小说写得非常精致、非常漂亮,语言漂亮,情感写得也很深,很多比喻都非常精辟,她那种幽默、调侃入木三分,要说刻薄,可能也是天下*刻薄,但她的小说,总还是缺乏一种广阔的大意象,还是一种小家碧玉的东西,非常精致的东西,是玲珑剔透的小摆件,不是波澜壮阔的托尔斯泰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没有那种狂风暴雨般的冲突。
就在这“伟大”与“很小”的无尽想象空间里,张爱玲的自身与作品皆充满了矛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