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24962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是一种形式新颖,以传统瑜伽体位法为基础,同时契合了太极文化,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以养生、养性与养心为主旨的体式串连练习法。精编养生二十一式是经杨禹廷宗师长孙杨鑫荣先生提议,作者杨霏在父亲杨鑫荣先生的亲自指导及大力支持下创编完成的。这两种修学法要能够带给相关爱好者一个练习瑜伽、太极拳的规范与准则,以及一条学习瑜伽与太极拳的新途径。
《瑜伽·太极修学法要》一书由“瑜伽篇——清瑜伽行功十三式”和“太极篇——精编养生二十一式太极拳”两部分组成。本书将两套功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详细地说明了各式动作及串连过程的细节、要点,使整个练习过程清晰化、细致化、规范化,重点指出了运动过程中所应把握的原则、原理。
第一部分 瑜伽篇
清瑜伽——清瑜伽行功十三式
003 第一章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的简介与源流
008 第二章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的概念
010 第三章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的特点
016 第四章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基础
016 第一节 八方线与清瑜伽行功十三式
017 第二节 八方线和圆周度数
018 第三节 基本步法
020 第四节 基本手法
021 第五章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解说
021 第一节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注意事项
022 第二节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串联动作详细解说
062 第三节 清瑜伽行功十三式连贯演示
第二部分 太极篇
杨禹廷拳法——精编养生二十一式太极拳
073 第一章 杨禹廷宗师简介
076 第二章 杨鑫荣先生简介及相关文章摘录
076 第一节 杨鑫荣先生简介
077 第二节 杨鑫荣先生相关文章摘录
104 第三章 杨禹廷拳法——精编养生二十一式太极拳概念与特点
107 第四章 杨禹廷拳法——精编养生二十一式太极拳动作详细解说
107 第一节 精编养生二十一式太极拳动作详细解说
174 第二节 精编养生二十一式太极拳连贯动作演示
188 第五章 杨禹廷拳法——相关照片集录
207 后记:我眼中的父亲与传承
217 瑜伽·太极九重心要
219 致谢及声明
221 关于本书
序言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就算能够健康地活过百岁,也不过只是弹指一挥间罢了,人的生命,仿佛只是在电光石火间闪现出来的一束光芒。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地认识自己、认知自己、认清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迷失在这纷繁的世俗中呢?这个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考虑及认真抉择的。
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修习的是何种法门,钻研的是何种学问,都要确保这些内容和你的内在、生命产生密切的、互补性的联系。而不仅仅把这些当成生存手段,或标榜口号。不然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必定将会远离我们的初心,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学习瑜伽及太极,以至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对自我心灵的释放,达成对内心光明本性的回归,而不是自我束缚。如果在接受了瑜伽、太极拳的课程训练及传统文化学习后,我们反而陷入了有限的小格局中,那么你只能被称为一个狭义上的瑜伽练习者、太极修习者或传统文化追随者。因为你只在表面上浅层次地了解到了所谓的瑜伽、太极及传统文化,反而失去了此三者的内涵与精髓。同时,丧失了对自我、内心的认知。试问一个连自我都不了解的人,又谈何学习、精进与提升呢?换而言之,学习瑜伽、太极及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我。而了解自我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加愉快地生活,更积极地面对困难,在生活中展现出无比的智慧与精彩,最终达于至道。但往往修习者们都忽略了这个问题,陷入了技艺与知识的表层,只是将瑜伽、太极单纯地作为了一种时尚运动、健身方法、技击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了一种炫耀的资本。其实,这些都是入道的途径,是修习的起点与过程,而非是修习
的终站与结果。道非在远处,只在我们的心中。通过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深入到我们心里的“道”中去。而不仅仅是考虑瑜伽或太极该怎么练,传统文化该怎么学,以致深陷于表层状态。儒家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便是这个意思。
一个连自己生命状态都不能调节好的人,他的技艺与学识也就难以达到精纯与深入。越早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越早地脱离单纯地练习瑜伽、太极,学习传统文化的概念,就能越早地了解自我的生存状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使自身修为有所提高与增进。
瑜伽,是印度的传统文化,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所欲追求的真理与所欲达到的目的上,是完全相应的、同一的。印度的文化源自吠陀,而衍生出包括瑜伽在内的很多派别。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自《易经》,源自阴阳理念,继而发展出儒、释、道三家。虽然以三家为代表,却远远不止于此,还要包括我们的神话传说、历史文献、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众多的艺术形式、文艺载体等。可以说,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概念。
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面前,人无疑是渺小的,正如《庄子·养生主》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就知识层面而言,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宝藏,想要在一生中将其全面了解、全面掌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在它们在最核心的原则与道理上是不二的。故而,我们可以在文化层面上解读探究,贯彻了解,只要选择其中任何一门与自我相应或喜欢的内容,来具体地学习,深入地掌握,都可以彻悟到中印文化的核心内涵。其中,瑜伽和太极就是这众多选择中的一个。
瑜伽叫“相应”,太极叫“合一”,都是在追求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的圆融、统一。圆融统一是结果,而想要达到这结果,则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过程的,而在过程中,对原则的把握,亦是极其关键的!具体来说,原则主要体现为:一松、二通、三空。
所谓“松”,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做到放松、不紧张。想要达到这一点,首先,是要知道自己的状态是紧张的。就人而言,从其受孕育初始时,就是受压迫的、紧张的;到落生时,由于环境的改变,从熟悉的狭小环境,一下子来到了虽然宽广,但却陌生的世界,从心态上无疑就是紧张的;长大后,因为我们要劳作、生活,要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与感情的支配,故而从始至终都处于紧张状态而不自知,在这种状态下,沉闷、压抑、烦躁等不良情绪也随之而来。在这种身心俱紧的状态下,人的肌肉是收缩的,心脏跳动是加剧的,从而造成各个关节都是僵硬的。试想,在这种状态下,不论我们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格外艰辛的,而在这种状态下,想要通过激烈运动,以出大汗的运动形式来改变身心,效果势必是短暂的且收效甚微。故而可知,只有首先认识到了自己是处于紧张状态,从内心深处去认知,身体力行地去改变这种状态,让自己放松下来,清空心灵,才是缓解压力、改善身心状态的“良药”。瑜伽与太极恰恰就是这样能够让你体味到“松”的良药。这里的“松”不是指松懈和疲沓,而是指全身自然舒松、毫无挂碍,我们身体最协调的那种状态。人体有三大循环系统:一是心脏部位的循环;二是毛细血管的小循环;三是神经末梢里的微循环,如果我们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它们就不会全部贯通,就会存在某些障碍。这些障碍会导致我们身体的不协调,继而形成思维上的阻碍,阻碍灵性的激发,由外自内对我们造成不良的影响,使身体和精神都会受到双重阻碍,让我们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举例来说,不论是在瑜伽课程的教学中,还是在太极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有学员出现动作不到位、姿势不标准或是劲力不贯串、气脉不通畅的情况,老师一定是要上手去辅助、调整的,而就在这调整过程中,当老师的手与学生的手臂或身体(需要辅助、调整的部位)刚刚发生接触的时候,老师就能很直观地感觉到学生的整体状态是松(放松、轻安)或是紧(僵硬、僵直)的,而学生整体状态的松或紧也就直接表现出其自身功夫水平的高与低。越是功夫水平高,越是松得下来的学生,越容易调整出最佳效果,因为在那种松活状态下,其接受老师正确信息与内在能量的程度也就越高。也就是说,在那一刻,这名学生的“触觉良能”是极其敏锐的。反之,则情况相反。这就足以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当我们自身处于不合理的僵硬、僵直状态时,我们就会缺乏控制力与理解力,除了会对身体产生出不好的影响外,还会闭塞住我们本具的“良知良能”。这也就同时说明了,为什么“灵感”总会在我们身心俱静、极其放松的时候出现,而绝不会在我们思维紧张、身体僵滞的时候出现。
所谓“通”,是要求以“松”为基础保障的,如果没有放松,就绝对没有贯通。而只有当人体达到“虚领顶劲、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节节贯串”后,才能体悟到“虚灵在中”的境界,在此境界下,你不用刻意去想、去做,你的血脉、经络,就都会因外在身形的安定、关节的贯串、劲力的畅通,而自然地达到疏通、舒畅。并以此为基,最有效地调动起人体八大系统的自主功能,激发人体潜能及生命原动力。直至此时,你所练习的瑜伽或太极,才真正地起到了养生、养性、养命的作用,达到内外双修的功效。
所谓“空”,非指“顽空”,亦不是指什么都不存在的死寂状态,恰恰相反,这里的空,表示的是去除自我执着的境界,因为此时,通过瑜伽与太极的修习,我们已经达到了之前所要求的“松”“通”,故而,我们此时的状态应该说是完满的、健康的。但这种完满的健康状态,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障碍和束缚,如果我们止步于这种“完满”的状态中,就会与“道”“天”隔离开来,死死地困缚于“小我”的概念之中,从而失去“相应”与“合一”。唯有将“小我”的概念彻底打破,不留纤毫挂碍于己身,方能完成最后的突破,达到最终极的目的。正如禅宗香严智闲禅师所谓的“去年贫,未足为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的境界一样。这境界,才是真正的瑜伽,真正的太极。
在具有了“高高山顶立”的大境界、大视野、大理念后,要脚踏实地地回到现实中来,行“深深海底行”的功夫。瑜伽和太极虽然有着至高的追求,但欲达到此追求,还需要我们从“心”开始,从起点出发,踏实下来,通过慢慢地修行,通过不懈地精进,在逐渐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正如《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清瑜伽行功十三式及精编养生二十一式太极拳,正是这粗木之毫末,高台之垒土,同时更是适合于所有瑜伽爱好者及太极爱好者的入道阶梯。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这两套功法,在强身健体、保养身心的同时,达到松、通的要求,从而回归空的境界。希望《瑜伽·太极修学法要》一书能够成为您修习瑜伽与太极的基点,并以此达到相应与合一。
杨霏 田艳清
2019年4月3日
一、简易性
所谓简易性,就是简单好学,易上手。因其所选取的十三个瑜伽体式都是极经典的简单体式,并且都是站立式,所以练习清瑜伽行功十三式,对于场地没有特别的要求,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在户外,都可以顺利进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用铺设瑜伽垫,或准备其他的辅助工具,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练习瑜伽的门槛,是一种可随时随地练习瑜伽的好方法。在解除了空间上的限制外,在时间上,亦是如此,演练一遍完整行功十三式,也不过十几分钟的样子,在掌握了基本原则和熟悉了动作过程后,随意抽个时间便可以自主地完成一次轻松有效的瑜伽练习。
二、不易性
不易性,分两方面说,一方面是“难”练;另一方面想要说明的是清瑜伽的(包括行功十三式及防御术)“原则性”。不论你是初学者,还是精通者,清瑜伽行功十三式所要求的原则是“亘古不变”的。清瑜伽行功十三式的难点在于细节,一举动,一投足,甚至只是身体某处的一个极微小的变化,都要保证动点、动意的精准,方向的准确,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到位,形、神、意、念的整合如一,包括各关节间的节节贯串等。但“难”也正是它能够做“精”、做“深”、做“新”的关键所在。而正是因为精、深、新,清瑜伽行功十三式超越套路,而成为一种功夫,功夫的境界,不正是“一层深一层,层层妙无穷”的境界吗?
三、变易性
所谓变易性,即针对性,是指在清瑜伽十三式的教学过程中,清瑜伽行功十三式在不改变其自身动作套路,不失核心原则的前提下,会针对每位学员不同的身体情况与独特气质,根据不同学员的自身条件与相应需求,在行功过程中、身体距离上、体位把控上、行功细节上做出相应的、适当的合理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导,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一套专属于自己的套路。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清瑜伽行功的练习原则只有一个,不可有丝毫离谬。但在练习过程中,其所体现出的味道,却是人人不同,各有差异的。
四、内倾性
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印度文化,都是一种内倾文化,都是对自身,对内在的一种寻找与回归,都是对真理与至善的认同与契合。印度的瑜伽与中国的太极可以说都是对“道”的精神的体现,修炼过程讲究“身心俱炼”,它们所崇尚的运动原则与主推的运动技术主要以内外的整体和谐为特点,以为“道”为“一”为终极,注重“内外合一,身心相契”。与西方文化和西方的体育运动相比则更突出了“内在”要求,即内倾性。所谓的“内”,是指运动的目的与其欲达到的效果是对自己而言的,是以完善自身为核心内容的,并非是与他人“抗争”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东方人的运动目的是更加单一的、纯粹的,只是为了完成自我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唯一的敌人是自己,最终通过自我的完善而达到“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结果。这种源自东方文化的内倾性继而自然会表现出重内、重意、重合、重直觉的文化心态,可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既是最实际的,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不论是瑜伽,还是太极拳,都强调要有“反求诸己”的体悟,在踏实中行精进法,从反复实践中领悟精髓。瑜伽是以体位配合呼吸,自净其意,从内而外的完善小我与大我相应的修习过程,而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要求每一招、每一式的动点动意都要细致到位,自顺其气。此两者都认为形体动势是内在精、气、神的反映,形与神,内与外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种东方文化内倾性特点的形成主要是受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在此处无疑又一次地达成了默契,而他们的不同之处,无非只是中国称“天”,印度称“奎师那”罢了。
故此,可以说,瑜伽的套路化是一种自然的,非刻意的行为,是中印两种古老文化在当今相融、相济后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融合一定要符合其本具的内倾性,不能只是做一种简单的表面功夫,只是将瑜伽与太极拳的动作相互地穿插结合,在动作的层面上达成一致,这种所谓的融合及创新显然是有失初心的,是会失掉两种文化的精髓的。
清瑜伽十三式,之所以称其为行功,而不称套路,就是因为清瑜伽十三式所着重体现出来的正是瑜伽与太极两者内在的契合性,是对这种内倾性的充分表达,此时的境界是不二的。在这个层面上而言,我们没有创新瑜伽,没有创造新套路,更没有去人为地融合瑜伽与太极,我们所做的,只是通过清瑜伽行功十三式展现出了瑜伽与太极的共同性,共通性,力求让更多的人因瑜伽,因太极而受益,而快乐 !
五、双修性与拓展性
《易经——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清瑜伽充分地体现了这种阴阳相济的境界,是体用相应的整体性训练。“有技无功无以精,有功无技难以彰”,行功十三式是功夫,是体,是保障技法得以有效应用的前提与基础。而防御术则是技法,是用,是对本体功能性的充分展现与表达。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而理为一贯。
瑜伽与太极本身就都是提倡双修的法门,这种双修,不只体现在内外、表里、阴阳、动静等处,同时也应体现在“体用”上,不如此,难以“懂劲”,不“懂劲”,便难“阶级神明”,每日精修,却离道日远,最终难脱“掘井不及泉”之叹耳。
而清瑜伽的训练则正是注重体用互补的,在完全掌握了清瑜伽行功十三式的功夫、原则后,在我们拥有了强健的身心后,我们会很自然地进入下一阶段,将身体内的潜能再度开发,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利用智慧,发挥技巧,在永不争执的状态下达到顺畅、自然的防御功效,在养生健身的基础上拓展出防御性,此处虽言为拓展,却实无可拓,因为这种潜在的瑜伽防御功效从起始时,就已深植于行功十三式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