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503154
本书主要分析五年多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全方位进展,梳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能源投资与建设项目,总结合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关注中国能源产业国际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等问题。本书学术性与资料性相结合,突出发展视角,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性、经济性和客观性,有助于增强读者对中国能源及外交政策的理解,弱化国际社会的误读,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前言从“能源安全”到“能源与经济增长”()
第一编能源合作概况
第一章合作基础与进展()
第二章化石能源合作()
第三章电力合作()
第四章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合作()
第二编主要能源项目
第五章化石能源项目()
第六章电力项目()
第七章核能与可再生能源项目()
第三编成效与问题
第八章特点与经验()
第九章风险及挑战()
第四编能源发展与治理
第十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发展()
第十一章中国能源海外发展()
第十二章区域能源合作与治理()
第五编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
第十三章国际产业转移与“一带一路”()
第十四章“一带一路”与我国“走出去”()
第十五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增长()
第十六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发展()
第 一 编
能源合作概况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约有1/3流入能源领域。“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70%项目集中在能源领域。中国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80多个双边、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签署了100多份合作协议,与多个国家开展了联合规划研究。油气等能源进口通道进一步拓宽,与周边国家跨境电网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中国能源企业投资及承建了众多的火电站、水电站、核电站、风电站、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电网工程等,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能源及经济社会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能源及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提升了中国能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超越能源安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新局
第一章合作基础与进展
第一章
合作基础与进展
能源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早和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年投资与建设项目金额从2005年的83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738亿美元,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2016年为746亿美元。2005年至2017年上半年,海外能源项目总计748个,占中国企业海外项目总数的30%,金额达到6300亿美元,占海外项目总额的38%。2005年,能源项目占中国企业新增海外项目金额的比例约40%,2007年回落至30%左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能源企业再次成为海外投资与项目建设的领头羊,2010年新增金额占比一度攀升至58%。近年来,随着交通、不动产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能源占海外项目金额的比重逐渐回落至2016年的28%左右,但仍然是占比最大的领域。蔡斌:“中国能源企业出海版图”,http://wwwstategridcomcn/html/sgid/col1230000106/2018-05/31/20180531091234550452241_1html。
我国能源行业“走出去”历史悠久,且与“一带一路”契合度高,成为沿线国家投资建设中的主力。如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个国家进行50个项目的合作;中石化近几年在“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投资金额已经接近千亿美元;中国三峡集团在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其顿、塞尔维亚、肯尼亚等近20个国家设有驻外机构或项目部,业务涵盖发电、输变电线路、供水、灌溉、高速公路等多个领域;中国电建集团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担在建工程项目共计300多个;大唐集团在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科特迪瓦、圣普等沿线国家开展了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国际贸易和电力技术援助等业务。苏南:“能源企业服务‘一带一路’”,《中国能源报》,2018年4月16日,第3版。
能源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亮点,涉及油气、煤炭、水电、火电、风电、核电等诸多领域。几年间,我国先后与有关国家建立58个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参与31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签署了100多份合作协议。孙秀娟、张景瑜、陆如泉:“中国石油携手全球伙伴打造利益共同体”,《中国能源报》,2019年4月30日,第5版。截至2018年初,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电力投资超过1700亿美元,油气等领域投资超过900亿美元,直接投资涉及19个沿线国家40余个重大能源项目,还参与了“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的煤电项目,总装机超过25万兆瓦,火电项目达80多个。仝晓波: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国际能源合作平台”,《中国能源报》,2018年5月28日,第3版。能源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步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巴基斯坦、英国、阿根廷等取得积极进展;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中哈、中俄原油管道及中缅油气管道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完成。李雪慧、史丹、聂新伟: “中国能源供应形势及潜在风险分析”,《中国能源》,2018年第7期。
第一节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源丰富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资源十分丰富。首先,化石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一带一路”与全球特提斯富油气域相吻合,而特提斯富油气域占全球已探明 70%大油气田、75%石油剩余可采储量、68%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原油剩余探明储量合计约13151亿吨,占全球的55%,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合计约14216万亿方,占全球的76%;原油待发现资源量合计约530亿吨,占全球的47%,天然气待发现资源量合计约83万亿方,占全球的68%。常毓文: “‘一带一路’油气上游合作战略研究”,http://wwwshhucom/a/212234025_694318。
清洁能源等相关资源也极其丰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铀资源量约为806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33%。据世界能源理事会估算,全球清洁能源每年的理论开发量约合45万亿吨标准煤,全球一次能源年消费总量约为200亿吨标准煤。而“一带一路”的主要地区亚洲,以及未来有合作潜力的非洲地区,主要清洁能源合计总量超过全球的一半。袁家海、赵长红: “‘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前景何在”,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995636-1html。如东南亚,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等,清洁能源占比较低,在水电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上有着巨大的潜力。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化石能源生产、消费及贸易重心。2015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生产化石能源6927亿吨油当量,占世界(1139亿吨)的6081%,占比与1985年(4933%)比提高了1148个百分点。其中2015年石油生产占世界的57%,天然气生产占世界的53%,煤炭生产占世界的70%。刘清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15期,第86—87页。油气产量方面,201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原油产量合计约2159亿吨,占全球的51%,天然气产量合计约169万亿方,占全球的49%。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化石能源消费迅速增长。2015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化石能源消费为593亿吨,占世界总量(11306亿吨)的5245%,与1985年的占比(3823%)相比提高1422个百分点。其中2015年石油消费占世界的399%,天然气消费占世界459%,煤炭消费占世界的72%(中国为50%,印度106%)。刘清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15期,第88页。
图12000—2011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产量和消耗情况
能源供给与需求空间分布的差异,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世界化石能源贸易重心。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入地。中国、印度、土耳其、新加坡等均是能源消费大国,俄罗斯、沙特、伊拉克等均属能源出口型大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俄罗斯、中东和印度尼西亚是天然气主要出口商,中国是天然气最大购买者,2015年进口了276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和262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刘清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15期,第92页。
非洲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全球油气格局中的地位快速提升。截至2017年底,非洲剩余石油可采储量167亿吨,2017年非洲石油产量为383亿吨。董欣: “能源合作点亮中非互惠共赢之路”,《中国能源报》,2018年9月10日,第1版。相较于中东等地区,非洲油气储量丰富却又尚未大规模开发。新能源方面,非洲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能源资源品种齐全,蕴藏量巨大,绝大多数资源都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并且新能源资源开发程度普遍较低。地区可开发水电资源约为全球的122%,但目前水资源发电率仅为8%,远低于目前世界60%的平均水电利用率。杨永明: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非能源合作成果综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DI3OTkwMA%3D%3D&idx=1&mid=2247487168&sn=949ced685da7960081ec48373a3f55db
第二节能源、电力投资需求大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工业基础薄弱,丰富的能源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能源产量占世界的40%左右,能源消耗占比则只有30%左右,人均能源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袁家海、赵长红: “‘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前景何在”,https://www china5ecom/news/news-995636-1html。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增长,各国除对化石能源需求急速增长外,电力、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许多国家电力工业欠发达,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据统计,未来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将超过10万亿美元,其中电力投资需求将达15万亿美元。南亚和非洲地区有10亿无电人口,中东欧地区电力设施急需改造升级。王旭辉、吕银玲: “国网服务‘一带一路’凸显领军作用”,《中国能源报》,2018年1月15日,第21版。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电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装机和发电量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均电力装机沿线为330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00瓦。其中南亚、东南亚、西亚和北非四个地区的人均装机容量水平最低,除新加坡外的东南亚地区人均装机容量略高于300瓦,南亚则只有150瓦左右。齐正平: “‘一带一路’能源研究报告(2017)”,http://www chinapowercomcn/moments/20170516/77097html沿线区域的人口接近我国3倍,人均年用电量不到1700千瓦时,低于全球平均的3000千瓦时,也低于我国的4000千瓦时,其中南亚、东南亚、中亚及非洲的用电水平最低,电力供应紧张国家较多。齐正平: “‘一带一路、能源研究报告(2017)”,http://www chinapowercomcn/moments/20170516/77097html。非洲人均用电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多数国家面临能源短缺。董欣: “能源合作点亮中非互惠共赢之路”,《中国能源报》,2018年9月10日,第1版。
未来一段时间内,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需求增速将加快。在一次能源方面,预计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需求总量将达到1134亿吨标准煤,2014—2020年、2020—2030年年均分别增长33%和38%。2030年人均能源需求达到28吨标准煤,较2014年水平增长17%。在终端能源方面,预计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需求……
评论
还没有评论。